《生活系巨星》正文卷第四百零九章是他妹妹

生活系巨星最新章节目录
   在哪儿吃饭?
    张四海的食神私房菜,主要是安全,没人打扰。
    一路上赵鑫年都在观察,观察杨修远。
    张四海和石峰对于杨修远,敬重中带着几分亲切。
    听声音,年龄不大,能拿下这两个人让赵鑫年很惊讶。
    姚冰就更不用说了,车上,她坐在副驾驶,头都有点不敢抬,像个小媳妇似的。
    赵鑫年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美女飞了。
    就算这事完了,他再对姚冰有想法味儿也不对了。
    因为他看过姚冰在另一个男人面前毫无抵抗的样子,那不是他想看到的。
    没意思,会缩起来的。
    到了地方,包厢里,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一桌子好东西。
    家养的野禽,还有狗肉。
    这是小地方请客的特色。
    有贵客,那就吃点有意思的食材。
    比如家养的野猪野鸡狗肉鹿肉等等之类的。
    有没有野生的?
    别问,我也不敢回答。
    只能说现在很少很少了。
    “坐吧。”张四海招呼道。
    杨修远自然而然坐了主位,旁边赵鑫年,再过去姚冰。
    这是张四海扯椅子安排的。
    赵鑫年无所谓,反而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刚坐下,杨修远就开始取下围巾和帽子。
    赵鑫年没刻意看,但还是看到了,眼睛猛然一缩。
    “这....”
    “初次见面,多有唐突,都是家乡人,咱们也别太客气,正好都运动过了,也饿,来吧,动筷子。”杨修远对着赵鑫年和姚冰笑道,自己开动了。
    张四海也接话笑道:“是啊,这些都是好东西,长明自己养的,现在长明哪儿已经有固定的专家顾问了,以前是往外送货,现在是人家上门求货。”
    赵鑫年回神,苦笑。
    也难怪,杨修远,梅溪县也只有这号人物有这种排场了。
    别说是县城,去了市里,也是座上宾。
    猛然之间,赵鑫年好像明白了什么,难怪姚冰会这样,而且杨修远还说了老朋友三个字。
    那就证明她以前见过杨修远,以前就见过杨修远,所以能气质非凡吧,就算把姚冰的条件放到市里,依旧是出色的。
    赵鑫年现在还糊涂着呢,杨修远找自己到底什么什么事?哪敢吃饭。
    不是说不敢得罪杨修远,而是一种姿态问题。
    他们这种地方红色背景的人,对于人文比较敏感。
    可以这么说,渝州市那些有头有脸的人,都以渝州有杨修远为荣。
    越有越注重这些人文上的财富。
    这是一种心理。
    背后就是那部华国最赚钱的文艺片,忠犬大白。
    已经贴上了渝州城市文化的标签,隐隐有代表的意思。
    倒上酒,赵鑫年笑道:“其实我早该想到的,只是没接触过杨老板,太过遥远。”
    杨修远给了面子,和赵鑫年碰了一杯,喝了。
    “吃菜吧,这么多好菜,浪费了多可惜。”
    吃菜,聊天。
    聊什么?
    对于成功的定义。
    这个时代太过反复无常。
    就拿身边熟悉的人说。
    石峰进入过县城地产,也就是开发商。
    张四海家里主要就是靠这个起家的。
    现在呢?
    那一批人起码倒下了一半。
    你怎么去定义他们?
    成功吗?还是不成功?
    不努力吗?
    都努力,三十岁,四十岁,多有钱。
    出门带司机,请客都不在县城请,没档次。
    大客户直接去市里还买机票去更厉害的地方,先玩两天再说。
    一群人跟着吃饭。
    现在呢?
    飞机高铁都坐不了了。
    人无百日红。
    以前倒下最多叫破产,大不了事业不要了吧。
    现在倒下,那是负债。
    一屁股债。
    还债?
    太天真了,你铺的摊子太大了。
    那才叫树倒猢狲散。
    那你怎么去定义他的一生呢?
    成功吗?
    失败吗?
    自己打下的江山眼睁睁成了别人的。
    高速发展的社会最需要做的功课叫守。
    你厉害还是TX厉害?
    人家TX的战略原则就是守。
    中间好几次赵鑫年想插话,但话又和聊的东西对不上,闭嘴了。
    只有先顺着大家去聊。
    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有没做好的地方才得罪了人,但人家不说。
    “在梅溪河支流修建漂流河道是张总的项目?”赵鑫年切入了一个话题点。
    既然不说,那就先陪聊。
    他对这种事太精了。
    赵鑫年接触过的大佬们怎么说话?
    比如那些人说一件事,你全程录音,最后听录音你听不懂,但该懂的人懂了。
    这叫话术。
    张四海摇头:“不是我的,家里的,这个项目其实不赚钱,投入很大,我跟我爸聊过,就算县里给一些扶持也很难铺开,也很难回本,但这件事对于我们县的发展是好的,毕竟我们县除了风景没有体验似的游玩项目,相当于赔钱玩情怀建设家乡。”
    赵鑫年对着张四海竖起大拇指,这话他信。
    这个项目他知道的时候很诧异,这不是傻吗,建立一条漂流河道不简单,特别是夏天,暴雨呢?而且渝州有一半的时间都不太适合玩漂流。
    当然,张家也有张家的考量。
    基础是有一条修建好的电站大水渠,没用了,可以拿过来改造。
    “佩服,敬你一杯,这次回来,确实改观了我对于家乡的印象,我知道这件事还是从一个小姑娘口中知道的,她是从外地回来,但对于家乡的自豪神情掩盖不住,这些变化的源头没想到是张总你们。”
    话不管真假,赵鑫年佩服,张四海高兴,一起喝了一杯。
    很快,话题又聊开了。
    你一个哥哥过去,我一个哥哥过来。
    杨修远看的直摇头。
    一顿饭很快就吃的差不多了,一群人叼着牙签还在闲聊。
    赵鑫年一直在注意杨修远,他知道,可能要说事了。
    “大海,帮我打包两个菜吧,家里还有个妹妹,她比较馋。”杨修远说话了。
    张四海秒懂,接话道:“你是说小月吧,要不叫出来玩,我们也备一份新年礼物不是。”
    “礼物就算了,都快出身社会了,不能惯,菜都是好菜,就打包吧。”
    赵鑫年好像抓住到了什么有用的信息,小月?
    杨修远?杨小月?
    那不就是先前自己说的那个小姑娘吗?
    不然杨老板不会刻意提妹妹两个字,也只有这样两人才有交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