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系巨星》正文卷第两百八十九章陈思杰要投资?(八千字)[2]

生活系巨星最新章节目录
   了。
    这个话题度本事就比穆绮云高,销量上还碾压了穆绮云。
    虽然穆绮云没反应,但林小七知道这一次应该给穆绮云得罪惨了。
    身后有大树,林小七也不怕。
    这就是林小七的改变,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最好老死在TX。
    出去单干?那不是脑袋有包吗!
    六号,湘南卫视的一个编导找上了柳青。
    说是颜青一的面馆要开业了,希望杨修远去捧个场!
    柳青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脸懵逼,颜青一的面馆开业?
    这是什么国际玩笑?
    颜青一开面馆了?明星艺人中确实有开面馆的,但赚钱的没几个。
    首先明星艺人做生意会放不下面子,总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有附加价值在,一块钱不得卖两块钱?
    这样做的,全死了,关键十个有八个都这样做。
    不这样做的有赚钱的吗?
    也少之又少。
    开餐厅如果自己不上心,十家倒八家。
    这一点不开玩笑,很多人有劣根性,一个菜都能薅你的羊毛,外面的人没干死你,内部的人给你吃死了。
    很多人认为我投两百万就坐在家里收钱,怎么可能,只会让你亏更多的钱。
    这几年商业圈里已经有一句话,莫入实业,互联网才是最大的杠杆。
    柳青的第一反应是颜青一那么闲吗?还有时间去开面馆,查了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在做节目。
    柳青转达了这个消息,杨修远回了个OK。
    但杨修远是拖着曲绣衣一起去的,权当回了个家
    渝州,大学城!
    四月的大学城朝气蓬勃,街上全是青春的身影。
    这几天,颜青一带着杨真真找了很多地方,因为面馆的选址问题。
    渝州这座城市,无处不面,就像是火锅一样,遍地扎根。
    其中最出名的是小面,六块钱一碗的面。
    这档节目有时间要求,也有预算限制。
    五十万做一家餐厅,很难,最多也就一家沙县小吃的水平,所以颜青一想做面馆。
    最后定在了大学城,因为这边门面租金会便宜一些。
    节目组的拍摄是打着纪录片的名头进行的,也就是让人在镜头下尽量自然一些。
    综艺节目发展到现在才多种多样,就有这个原因。
    以前华国人面对镜头,很多都是不知所措,后来抖音起来了,谁面对镜头都能说几句,这才有综艺感。
    颜青一选的面馆在一处商场外面,这一家本身也是做面的。
    这一条街都是吃的,火锅、串串、面、川菜馆等等。
    面馆有两层楼,楼上可以休息,这一条街的布局都是这样,大门面,深进口,基本上都搞了二楼。
    晚上十一点,颜青一还在算账。
    “转让费二十万,改装四万八千六百三,买东西”
    “我来算吧。”杨真真过来说道。
    这档节目太变态了,杨真真还指望颜青一过来能休息休息,其实就是纪录片模式,什么都要自己做。
    很多场合颜青一不方便做,都是杨真真顶在前面,颜青一带着帽子和口罩跟在杨真真后面。
    谈合同的时候如此,买锅碗瓢盆的时候也是如此。
    “一共花了三十四万六千多,也就是说,咱们还剩下十多万呢!”颜青一有点开心,对着杨真真说道。
    杨真真一边收账本一边说道:“这些钱可以算在营业额里面吗?”
    “我问过,不可以,我下去看看于师傅准备的怎么样了。”
    颜青一下楼,于文德在楼下准备明天需要用到的臊子!
    炸酱、牛肉、肥肠、排骨等等。
    从中午开始就在弄,弄到了晚上。
    “于师傅,需要帮忙吗?”
    “不用了,已经搞定了,但你得把明天要买的东西记一记。”
    颜青一点头,又去记明天一大早要去市场买的东西。
    大厅内,有十二张桌子,四人桌那种。
    整个大厅内,布置了一些拍摄的机器,都是最新的摄影器材。
    后台有几个人控制就行了,全方位移动的那种。
    这档节目是不公开的,艺人尽量也不能露面,不然就失去了意义。
    “面、青菜、纸巾”颜青一把需要买的东西都记在了小本本上。
    她招聘了两个员工,给的工资算是这一片最高的,五千一个月,但要明天才上班。
    这个时间点,外面。
    一辆奔驰商务车停在了店门口,但店的卷帘门是拉下来一半的那种,颜青一没往外面看。
    杨修远和曲绣衣下车了,前后三个机器对着拍。
    杨修远在机器面前,能自如,曲绣衣也有好几次录制节目的经验,一样是如此。
    “这一家吗?”杨修远问道。
    摄像老师点头。
    “小面馆!”曲绣衣笑着念出来了名字。
    “面馆?”
    杨修远惊讶,做面馆吗?
    在渝州做面?这难度是小还是大?
    周围看了一圈,就这一条街,好几家面馆。
    这档节目杨修远看过,上一季度基本上都是常规餐厅,最后全亏钱了,这个亏钱不是说把整个餐厅的成本算进去。
    而是只算房租水电人工和食材成本。
    最后一个月下来仔细一算,全部亏钱了。
    颜青一看着大厅,东看看西看看,这家店有很多小心思,都是她自己弄的,很有成就感,比她爸爸妈妈那家小店漂亮。
    门口,有摄像老师狗搂着身子钻过卷帘门,颜青一愣了愣。
    大晚上还要拍摄什么?
    大厅有摄像头,厨房也有,完全可以做到无人拍摄。
    但接下来进来的人让颜青一立马瞪了眼睛。
    “杨老师!”
    杨修远和曲绣衣进了店门。
    “哇,真的是你们啊,你们怎么过来了!”
    颜青一笑颜如花,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还在喊杨真真下楼。
    曲绣衣和颜青一拥抱,然后在颜青一耳边说道:“辛苦了。”
    “不辛苦,很有意思的,若不是这档节目,估计这辈子都没这个体验了。”
    杨真真下楼,听到颜青一说的话,撇嘴。
    这种体验她宁愿没有,很累,特别累。
    主要是有时间要求,越快越好,都快急死了。
    改装的时候一个劲的催促装修师傅,硬是缩短了两天的工期。
    颜青一比较单纯,看到公司老板,就像是看到家人一样,特有兴致的介绍整个店面。
    介绍完,杨修远和曲绣衣对视,仅仅有条。
    他们无聊的时候一起看电视,看了上一季,好几个艺人做这档节目做不下去,女艺人还哭了鼻子。
    “我看过上一季,如果做餐厅的话会特别累,于老师肯定忙不过来,厨房还得配人,那个更麻烦,面馆反而简单一点”
    颜青一脸上没有疲惫了,开心的介绍自己的心路历程。
    这样的姑娘谁不喜欢,就连曲绣衣都在想,是不是给颜青一安排太多工作了。
    “刚好于老师的臊子做好了,我给你们煮面吃。”
    说了一阵后,颜青一想起来了什么,起身去了厨房。
    煮面不复杂,一个大的煮面桶,专门的那种小笼子,一个笼子一份面,至于汤,在另外一个大锅里面炖着。
    炖的东西也不复杂,排骨和鸭。
    刚好店里有排骨面和老鸭汤米线。
    这个汤就很有味了。
    颜青一在里面忙活一阵,面煮好了。
    为了试验味道,今天他们买了一些面,刚好他们也没吃饭,于是,五个人,每个人来了一碗面。
    热气腾腾的面,上面铺满了一层于文德炒好的炸酱。
    “这个味是于老师教我调的,一开始我都不敢吃,于老师说渝州的面就是这样,重油重味,但吃的时候确实很好吃。”
    杨修远尝了一口,对着于文德竖起了大拇指。
    华国有很多厨师,但要做好渝州的面,估计非得川渝的厨师才可以。
    不管什么臊子的面,牛肉也好,排骨也好。
    味道一定不在臊子上,而是在面的味道上。
    为什么渝州的小面出名?就是味道和面的结合,而不是臊子和面的结合,打调料比臊子重要。
    “很久没做了,我还是请教渝州的朋友教我做的。”于文德笑道。
    味道不错,位置也不错,定价也是寻常定价,至于生意,还真不好说。
    第二天,周六。
    杨修远和曲绣衣起了个大早。
    这个早是早上五点,天还是黑的。
    本来杨修远是想一个人过来的,这个时间点,拖着曲绣衣过来,太让她受累了。
    到店里的时候才五点半,街上基本没人,有也是旁边包子铺的人,这个时间点,旁边面馆的人都还没来。
    店里,众人围在一起,开业的第一天,一起加油打气!
    “加油加油加油!”
    杨修远和曲绣衣是帮不了忙的,至少在店里帮不了忙,但在节目收视率上能帮忙。
    早上有准备工作,烧水擦桌子,店里上班的人要七点才会过来,计划是晚上不营业,做早上和中午。
    杨修远和曲绣衣帮忙在店里打整,杨真真和颜青一去市场买东西,大都也是杨真真去跑。
    颜青一只有带着帽子和口罩跟在后面提东西。
    估计不会有人想到,颜青一会出现在市场买菜。
    “于师傅,您教我煮面吧。”后厨,杨修远早上了于文德。
    来节目一趟,杨修远也不想只走个过场。
    帮一会儿忙吧。
    曲绣衣被杨修远推向了二楼,二楼有监控室,可以看到下面录制的画面。
    “煮面很简单,难的在调料上”
    于文德是有真本事的,可能是看杨修远和曲绣衣到了,特意打电话让杨真真多买了些菜。
    准备露一手招待招待两人。
    闲聊了一阵儿,熟了。
    于文德笑道:“本来我做好了万全准备,来节目好好做菜,好好展示自己的专业,结果来节目中就煮面了”
    杨修远也乐了,颜青一是自己想法的,这档节目就是看颜青一的水平。
    让一个五星级大厨来煮面捞面,还让杨真真负责大堂,估计也就颜青一干得出来。
    六点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