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春秋》第十五章郑国易君(二)

经典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祭足变节答应配合宋国做郑国立废之事,让华督有了一种初战告捷的胜利喜悦。
    华督连夜向宋庄公汇报,华督开心地说:“祭足已答应下来了。”
    宋庄公拍案叫好,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他郑庄公当年掠我宋国两个邑,我就让他郑国还我三个城!”
    宋庄公在自己的内室里召见公子姬突。姬突巴不得能得到宋庄公的召见,入室跪拜,想宋庄公实施大礼。
    宋庄公退去内人,压低声音对姬突说:“寡人答应过雍氏要放你回郑国,并帮助你夺得君位。寡人已经调兵遣将决定配合你攻打郑国,破城之日当时你夺得君位之时。”
    姬突听到这里,立刻在跪拜,对宋庄公感恩戴德。不知如何感谢了。
    宋庄公说:“现在郑国派使臣祭足来宋,告立新君,又转给寡人密书一封。密书里要寡人一定杀了你,并答应寡人愿割三城为酬谢。”
    姬突跪在宋庄公面前感谢话还没有出口,听到宋庄公后面的话不禁怔住了。胆战心惊地悉听下文。
    宋庄公见姬突那惊恐万状的样子,笑了笑说:“公子放心,寡人顾及雍氏为我宋国历朝重臣,是宋国朝中权臣。你是雍氏外甥,也是我宋国骨血。杀公子于心不忍,所以私下里告于你。”
    姬突立刻叩首于地,泣不成声地哽咽着说:“姬突是一个命运多桀的人,现在心理自然明白姬突的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如果能承蒙君恩,使得姬突重见先人宗庙,将会君所命,岂止三城酬谢!如果君能帮助姬突成就大业,姬突将永记君恩,世代相报。”
    宋庄公感觉话已到位,便上前亲手忙搀扶姬突,示意其落座。
    宋庄公说:“先不说这些。寡人已经为你设计好了继位之路。只要你没有意见,郑国君位非你莫属。”说到这里宋庄公看了姬突一眼,接着说:“寡人现将祭足打入死牢,正是为了公子大业,迫其就范。寡人心里十分清楚,在郑国这种立废之事非祭足而难以成事。寡人留他祭足一命就是为成就公子大业。”
    姬突长呼一口气,总算自己的性命保住了。
    宋庄公高叫一声:“来人,把祭足带来见寡人!”
    死牢的大门打开了。几个牢狱士卒将祭足押出大牢。
    祭足见狱卒并未给自己戴上刑具,就放自己出了大门,自知是得到了宋庄公的指令释放自己了。心里总算松了口气,想自己将与死神擦肩而过了。
    从死牢出来,宫中人带着祭足,向宫中走去。在宫门口宋国大臣雍氏向祭足拱手施礼,让祭足感觉到一点尊严,于是与雍氏一起来到内室与姬突相见。
    在宋庄公的主持下,几个人商议起废姬忽立姬突的具体计划。
    此刻的祭足也算大彻大悟了,不管他是姬忽也好还是他姬突也好都是他郑家人,而祭足只是为郑家守门之人,管他郑家谁做主,总不能让自己丢了脑袋。于是在宋庄公的倡议下,三人歃血为盟,宋庄公自为司盟,相国华督莅事。一场篡位的阴谋就在这里诞生了。
    公子姬突当着宋庄公的面宣读由宋庄公起草好的誓约:如果自己成为郑国国君,除割三城予宋国之外,定要白壁百双、黄金万镒、每年输谷三万石作为酬谢之礼,以敬谢宋庄公的搭救之恩。宋庄公示意祭足书名为证。
    且不说白壁百双、黄金百镒(两千四百两)对国力是多大的承受力。每年三万石好粮食也会把郑国国力减弱。宋庄公的这笔酬谢将导致郑国从此无力与宋国对抗,彻底跪倒在宋国面前。
    姬突急于得到国君的位置,对宋庄公提出的苛刻要求,好不犹豫、无不应承。而且姬突极力对宋庄公恭维诵德,竭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祭足更是死而复生一样更是紧紧跟随,不敢有任何疏忽。
    签字画押,一切操作完成,宋庄公请祭足和姬突就坐闲聊起来。
    宋庄公先问祭足家人老小,得知祭足尚有一女未嫁,便说:“既然祭大夫尚有未嫁之女,寡人愿给祭大夫做媒,可将爱女嫁与雍大夫之子雍纠如何?”
    祭足哪里敢不答应,满口应承下来。
    于是宋庄公当面做媒将祭足之女许配给雍氏之子雍纠。当即吩咐嘱托祭足带上雍纠归国成亲,并在姬突即位后起任雍纠为郑国大夫之职。祭足心里不敢不从,也只好满口答应。
    临行宋庄公又指令公子姬突,废立事成,国政之事一并交于祭足处理,并纳雍纠为郑国士大夫,姬突一一应允。
    做了这些细致安排,宋庄公才把心放下来,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那多年来宋国被郑庄公夺走的两个城邑的痛,似乎终于有了修复的机会了。更让他心中兴奋的是,割下郑国三个城邑,每年三万石好粮食相供,定会让郑国对宋国再无还手之力了。
    公子姬突与雍纠都化妆成商人,微服驾车跟随祭足,到了郑国之后,两人藏于祭足的家中。
    祭足回了郑国即伪称身体不适,不能上朝。
    诸大夫都感觉这位权重的大臣德高望重更是权倾郑国,不可得罪。得知祭足身体不适,都相约着来祭府问安。祭足得知消息,动员了家丁百余人充作杀手埋伏在室内壁橱中,然后让家人请诸大夫至内室相见。
    诸大夫来到祭府内室见祭足面色红润、气宇轩昂,衣冠齐整。都有些不解。
    一个资深大夫开口问道“看着祭足大人没什么病,为何不入朝啊?”
    祭足冷笑着,眼神里却冷酷地透着杀机。
    “并非我祭足身体有病患,而是我郑国朝政有病患啊。先君宠爱姬突,并留有遗嘱与宋国国君子冯。而今宋国子冯按照我先君嘱托派南宫长万为将,率兵车六百乘,要辅佐公子姬突立君。郑国先君刚刚去世,新君立足未稳,何以阻挡宋国的数万大军?”
    各大夫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了。
    祭足接着说:“今日欲退宋兵,解除郑国的血光之灾,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废姬忽立姬突,为此可免除郑国灾祸。公子姬突现在即在,诸大夫是从与否,就在这里表明你们的态度吧!”
    高渠弥因世子姬忽阻止了自己晋升上卿之位,而记仇在心。北去援齐一路上姬忽对高渠弥多有得罪,所以心里素与姬忽有忌惮。姬忽为国君后,整日里心里感觉不舒服,也知道自己从此再无出头之日了。现在一听说要立公子姬突为君,岂不是自己时来运转了吗。在各大夫迷惑不解、不知何去何从之间,高渠弥挺身而出,事先表态。
    高渠弥拔出腰间佩剑而高声说:“祭足大人的意见我高渠弥完全赞成,此立废是我郑国社稷大福。我支持大人意见,愿见新君!”
    众人听到高渠弥的话,都以为是高渠弥与祭足有约在先。左右环顾就看见壁橱间有人影晃动,刀剑林立,各自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高渠弥剑指之处没有不低头的。众大夫都感觉没有别的选择,看样子谁要不应下来谁的项上人头不保啊!
    所以诸大夫只能唯唯诺诺答应祭足的要求。于是祭足呼出公子姬突,请姬突上坐。
    祭足与高渠弥先下跪膜拜。诸大夫没奈何,只得共同拜伏在地,叩首表示忠诚。
    祭足亮出预先写就连名表章,让各大夫签字画押。
    祭足说:“宋国国君以重兵压境刀斧相逼立公子姬突,臣等要活命无法不从。”
    祭足的表面文章做足了,还觉得有不妥。又自修密书一封给姬忽,对在密书中祭足写到:“主君之立,实非先君之意,为臣礼谏主公而为之。今宋君囚臣而枪逼立突,要臣以盟誓,臣恐虽身死无益于君位保护,所以只好当面认可。今宋国大军已及郑都城郊,群臣畏宋之强,被胁迫往迎新主。主公暂时躲避一时,容臣寻找机会再图迎君复位。臣若违此诺言,有如日起日落!”
    祭足也是发一番毒誓。
    郑昭公姬忽接了众臣联名表文及祭足的秘密信件,自知孤立无助。与妫妃一同逃往陈国去了。
    公元前700年,公子姬突即位,号为郑厉公。
    郑厉公果然兑现在宋庄公面前的诺言,大小政事皆交给祭足办理。
    祭足也按照宋庄公要求把女儿嫁给雍纠为妻,称为雍姬。郑厉公封雍纠为郑国朝中大夫。雍氏原本就是姬突的娘舅的表兄弟,而郑厉公知道自己所以能继位均得力于雍氏舅舅,所以十分宠信雍纠,使得雍纠在朝中权力仅次于祭足。
    自厉公即位,郑国人上上下下没什么太大的反响和意见,加之祭足公开宣传是先君的遗托。郑国朝臣都是公族之外的人士,对公族内部之争,无关自己利益,所以都无动于衷。
    唯有公子姬斖、公子姬仪二人心怀不满。二人心里清楚,即便世子姬忽不能即位,也没有你姬突继位的。本来世子即位都成了举国上下认可的事,你姬突岂不是在阴谋篡位了嘛!背后的嘀咕早被姬突查探在心。二公子恐怕郑厉公加害于自己,分别逃出郑国。
    公子姬斖投奔了蔡国。公子姬仪投奔陈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