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征服》第五十九章铁骑踏破贺兰山

大征服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十九章铁骑踏破贺兰山
    “哈!皇上的旨意?”嵬名令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嵬名家世世代代忠诚于朝庭,西夏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何来的叛将?嵬名令公大怒道,“叛将?哈哈……我嵬名家族一代接一代为西夏国的安危拼杀,是天下无人能比的忠臣。就凭你也配说我是叛将?”
    “哈哟!嵬名大将军是以你嵬名家的功名来要胁皇上吗?”罗玉坤用话把嵬名往沟里引,想激怒他失去分寸和理智,说出大逆不道的事话来,好做实他谋反的罪名。
    嵬名毕竟是名家之后,宫廷的险恶也经历不少,见罗玉坤如此说话他本能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不能多说什么也不能做什么,更不能反抗,于是沉默不语任卫士捆绑,只是大喊道:“我要见皇上!”
    罗玉坤见嵬名被捆结实了,这才能走近,脸上显出阴森森地诡笑道:“不可一世的嵬名令公也有今天啊,想见皇上,皇上可没功夫见你!”
    嵬名吃惊道:“难道你假传圣旨?”
    罗玉坤鄙视了嵬名一阵不语,狡狡地看着他,那意思是假的怎么着真的又怎么着,真假都是老子一手制造,死到临头这点事儿都不明白,还想给老子较量,哼!
    嵬名从罗玉坤脸上读出了这层含义,气道:“还真是你这个祸国殃民的小人作祟?”
    “骂得好!有你明白的时候。”罗玉坤是想让嵬名知道他就是皇上后边的推手,你嵬名的生死就在老子手里,不服也得服,气你个没商量,精神上先让你跨掉。意会达到,罗玉坤才慢腾腾地从怀里掏出圣旨,清了清嗓子兴高采烈地大声喧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将嵬名令公,居功自傲,抗旨不尊,暗通强敌,蓄意叛国,罪该当诛,念其世功于朝,革职查办,交大理司审理。钦此!”
    圣旨喧读完毕,嵬名这才恍然大悟,朝中奸臣弄权,迷惑皇上,以已之私不顾国家的安危,构谄大臣,以莫须有的罪名除去心头之患。可惜这一切的一切都为时已晚,敌人的铁蹄必然要踏破贺兰山阙,西夏不保了。于是指着罗玉坤大怒道:“你才是卖国贼子,蒙古兵马入西夏之时也就是你灭亡之日。”
    “哈哈”罗玉坤心想那时老子就是西夏国的皇帝了,得意地奸笑道:“恐怕你是看不到那时候了。不然气也得把你气死的。”
    嵬名令公被抓起来,交给罗玉坤审理,襄宗道:“嵬名有功于朝庭,在西夏有很高的威望,审理时要有理有据,好给朝臣和百姓一个交待。但不可伤其性命。”
    罗相国叩道:“请皇上放心,臣一定据实审理,秉公办事,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襄宗携罗皇后返回国都兴庆府,似乎是打了一个大胜仗,把蒙军全杀光了似的,高兴地日日饮酒,夜夜淫乐。
    此时的罗玉坤皇权兵权都握在手中,开始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一边命令山上的高琪率兵下山攻打蒙军,一边为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做准备。
    一连数天不见西夏兵下山,埋伏在山下的蒙古大军,饥渴难耐,成吉思汗对木华黎道:“今日西夏兵再不下山,我就要煮你吃了。”
    木华黎笑道:“今日西夏的兵马再不下山,我自己就跳进锅里,就不劳大汗的大驾了。”
    木华黎的话还没落音,探马到了,三关口的速不台的大营被西夏兵围了起来,密密麻麻都是西夏兵,速不台发出求援信号。
    “好!”成吉思汗拍了一下木华黎道,“不煮你了!滕出锅来煮嵬名,哈哈……”
    木华黎道:“恐怕嵬名也煮不成了的。”
    成吉思汗吃惊道:“你是说嵬名没下山。”
    木华黎道:“他不在山上,否则你真的要煮我了的。”
    成吉思汗道:“对的,他要在山上,这些西夏兵是不会下山的。那他会在那里?”
    木华黎:“恐怕他此时正在西夏国的监牢里。”
    成吉思汗恍然道:“这就是你的借刀杀人之计!”
    木华黎道:“我是用的调虎离山之计,西夏国的相国罗玉坤才是要借刀杀人的。”
    成吉思汗道:“这个吃里爬外的东西,捉住他上脔刑!”
    木华黎摇摇头道:“用不着我们,一旦我们大军突破贺兰山,他的死期就到了。”
    不多时,马圈沟、尔拉斯泰的战况也来了,两个方向都有大量的西夏兵下山。
    木华黎看看成吉思汗笑道:“看来山上的西夏兵都下山了,大汗放心一战就是。”
    成吉思汗跨上银河马振臂高呼道:“勇士们西夏的大米、羊肉最好吃,西夏的女人最漂亮,杀进西夏去享受吧!”
    憋闷了几个月的蒙古将士,马上精神抖擞百倍,跨上战马,挥舞着弯刀“嗷嗷”大叫冲向西夏兵。
    蒙古大军数路齐发,突然出现在贺兰山各个隘口,杀向西夏兵阵。成吉思汗亲率一路大军杀向三关口,与速不台里应外合,把高琪率队的十几万人马杀得人仰马翻,横尸遍野。西夏兵本来在高琪的鼓动下,见蒙古兵又不多,都想立功,士气旺盛。突然间杀出这么多的蒙古兵来,吓得早已魂飞胆散,哪里还敢拼杀,一退再退,想退到山上,为时已晚,退路早被堵死,可惜十数万兵马在不经意之间就被剁成肉酱。
    与此同时,博儿术的大军也从中卫入关,连夺中宁、吴忠、同心数城向兴庆府进发。
    合撤儿的大军和哲别的大军也突破了马圈沟和尔拉斯泰在陶斯沟汇合,连拔石井、石嘴山、凤凰山、平罗镇,兵指兴庆府的北障贺兰镇。
    成吉思汗突破三关口,沿黄羊滩、平吉保、镇北堡攻到兴庆府城外。
    三天的时间蒙古大军对西夏都城兴庆府形成了合围。西夏王朝风雨飘摇之中。襄宗李安全从罗皇后帐内跑出来,顾不得穿戴龙袍,踢踏着木鞋一阵小跑来到銮殿,召集百官商讨应急之策。群臣也是一个个从睡梦中惊醒,懵懵胧胧被召来大殿,才得知蒙古兵连夜把兴庆府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早已吓得魂飞胆散,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不敢抬头,眼睛都偷偷地瞟向相国罗玉坤。
    此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皇帝的老丈人西夏国的相国罗玉坤,做梦也想不到高琪这么没用,刚下山就被蒙古人给杀的全军覆没;更没想到蒙古人使诈,这么快就打到了城下。眼下皇帝梦是做不成了,相国的位置不保是小事,小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成问题。想到这心里在发悚,颤颤栗栗,立在一旁一言不发。
    襄宗李安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龙榻上跳来跳去,指着文武大臣急道:“诸位臣子,我把你们一个个放到重要位置上,平时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现在蒙古大军兵临城下,西夏国危在旦夕,你们倒是说说现在该如何应对啊?”
    太子承祯虽说被立为太子,但在朝堂上并没有势力,平时处处小心,生怕得罪了罗氏父女,从来不多说一句,此时见众人不言语,罗相国也低头沉默,便大着胆子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西夏国与金国虽说面和意不和,但毕竟是唇齿相依,不如派使者去金国晓之利弊求助出兵救援。”
    此时李安全六神无主,听太子这么一说,看看群臣也点头赞许,道:“好,速派使者八百里加急去金国求援。”
    朝堂之上这才松了口气,一心等金兵来援。不成想此时金国老皇帝死了刚换了无能的永济当皇帝。这个绣花枕头皇帝根本不懂得什么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唇亡齿寒的道理,听说西夏来搬救兵,不屑地对众臣道:“西夏向来首鼠两端,阳奉阴违,常常与我作对,我还没腾出手来收拾他呢,蒙古人替我办了,岂不省了许多麻烦。”
    有大臣主张出兵救西夏,永济皇帝根本不听训斥道:“西夏亡不亡与我何干,再言出兵者斩!”
    西夏使者没有搬来救兵还被屈辱了一番,李安全大怒骂金国不是玩意,见死不救,日后定报此仇。但眼下这一关怎么过?李安全把众臣叫来,任你怎么说,众臣硬是没有一个把头抬起来的。整个大殿鸦雀无声,静的互相能听到心跳的声音。连平时朝堂上活跃的几个近臣也老老实实地立在那儿不说话,只是把眼光投向有点发抖的罗相国。皇帝李安全这才意识到连罗玉坤都不说话了,更没人能解这个难题了,若是嵬名令公在肯定会有办法的,对!嵬名,只有嵬名能救西夏国了,襄宗想起了嵬名,马上问道:“罗相国,嵬名大将军现在何处?”
    一听皇上要嵬名令公,罗玉坤吓得两腿直打颤。身如筛糖,吞吞吐吐地道:“奉旨已将叛臣嵬名打入死牢。”
    众大臣顿时哗然,怪不得蒙古大军能越过天然屏障贺兰山,长驱直入,敢情嵬名大将军被抓了,若是嵬名在,西夏断然不会被鞑子打进来的。众百官司纷纷跪地叩拜道:“皇上,嵬名大将军世代忠心护国,决不会叛国的,这是小人的诬陷。请皇上启用嵬名大将军,只有他才能挽救西夏国啊。”
    李安全瞪了罗玉坤一眼道:“还不快请嵬名大将军上朝!”
    罗玉坤迟迟不动,一是不甘心就这样输了;二是不敢让皇上和大臣们看到嵬名现在的样子。于是道:“难道西夏国就没有能用之人,让一个叛臣带兵迎敌,岂不是放虎归山。”
    李安全大怒道:“什么叛臣?都是你们这些蠢猪,妄言猜忌,才毁我江山。来人。快把嵬名大将军请来议事。”
    大殿一片沉寂,两个时辰过去了迟迟不见嵬名上朝,城外战报一个接一个的传来,李安全无奈先派人挡一挡,等嵬名来了再说。于是派太子承祯大将军,高逸为副帅,带领守城的五万精兵和从黄河抽回来的五万守军出城迎敌。死马当活马医,李安全急病乱投医,刚把太子派出去。嵬名令公就被抬进大殿。
    平时威风凛凛地护国大将军,此时,已被剁去双腿,挖了双眼,割去了舌头,半死不活地躺在大殿上,众大臣哀声一遍,无不伤悲落泪。襄宗上前抱住嵬名道:“嵬名,这是怎么了,谁狗胆包天把你害成这样?”
    口不能言的嵬名令公颤颤地抬起残指不全的手,在李安全手上费力地写了一个字“守”。襄宗李安全已泪流满面,嵬名真乃忠臣也,被害成这样,首先想到的还是朕的江山和西夏国。李安全止住泣声道:“嵬名是我西夏国的第一忠臣,也是第一功臣!朕一定给你个说法!”
    李安全狠狠地揣了罗玉坤一脚,道:“把罗玉坤打入死牢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