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莫斯科》第八四〇章兵败之谜中

燃烧的莫斯科最新章节目录
   我回到师里,把自己在会上听到的事情向基里洛夫他们一说,几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gege如您已阅读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筆趣閣(WWw.BiQuGE.La )閱讀最新章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笔.趣.阁”或者“WWW.BiQUGe.lA”,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筆-趣-閣 WwW.BiqugE.La,,,,↖过了许久,阿赫罗梅耶夫才试探地说道:“师长同志,友军的战报不会有误吧?要知道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德军可找不到满编的部队了,如今他们一个营满打满算也就两百来人,两个营也就四百出头,怎么可能将友军的三个师和一个旅打残呢?”
    “是啊,师长同志。”班台萊耶夫出人意料地没有和阿赫罗梅耶夫唱反调,而是符合他说:“我们的三个师和一个旅就算不满员,起码也接近两万人,怎么可能被德军的四百来人打垮?这不会是破坏分子造的谣言吗?”
    对于班台萊耶夫的猜测,我摇了摇头,用肯定的口吻说道:“副师长同志,这个战报是经过崔可夫司令员反复核实过的。司令员在会上,把搞清楚德军为什么能打垮友军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师,要求务必在三天之内给他答复。”
    “三天,”基里洛夫吃惊地反问道:“可我们这里发生战斗的伏罗希洛夫区有三十几公里,而且中间驻扎着那么多的德军部队,我们怎么才能通过敌军的封锁啊?”
    “政委,想通过敌军的封锁,我看问题不大。”阿赫罗梅耶夫若有所思地说道:“我们师里不是有很多投诚的德军官兵吗?穿越防线的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去做。不过我认为就算派他们去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他们不能名正言顺向德军打听这件事情。”
    基里洛夫听阿赫罗梅耶夫这么说,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连忙吩咐他:“参谋长同志。您这就给格拉姆斯上尉打电话。让他到师指挥部来一趟,我们和他谈谈这件事情,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格拉姆斯上尉接到阿赫罗梅耶夫的电话,很快就和他刚刚伤愈出院的副官格瑞特卡少尉一起来到了指挥部。等两人向我们敬礼后,我就把招他们来的目的源源本本地说了一遍,说完以后,我想到格拉姆斯的俄语不灵光,所以特意看着格瑞特卡问道:“怎么样。少尉同志,能办到吗?”
    我的话让格瑞特卡少尉愕然,他的嘴角抽搐了几下后,强笑着对我说:“师长同志,我认为我们可能无法完成您的任务?”说完,他扭头冲着格拉姆斯叽里哇啦地说了几句,而后者在听完他的话以后,还使劲地****头表示赞同。
    “为什么?”我等格瑞特卡为格拉姆斯翻译完以后,表情严肃地问道:“难道你们不想去执行这次的侦察任务吗?”
    “师长同志,您误会了!”看到我有发火的征兆。格拉姆斯连忙用他蹩脚的俄语开始辩解:“我们……我们没法……通过……”由于他的俄语水平太差,说了半天都没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只好冲格瑞特卡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向我解释。
    我扭头望向格瑞特卡,冲他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说说是怎么回事。格瑞特卡扭头看了他的上级一眼后,转过头来鼓足勇气对我说:“师长同志,情况是这样的。由于德军部队在我们即将穿越的地带部署得太严密了,我想我们是无法通过那些临时设置的关卡。”
    “少尉同志,您说说,为什么无法通过那些关卡啊?”格瑞特卡的话引起了基里洛夫的好奇,所以他饶有兴趣地问道:“照理说,你们所使用的军人证都是真实的,应该不会引起德军的怀疑才对啊?”
    格瑞特卡转身面对着基里洛夫,向他解释说:“政委同志,您有所不知,如果我们要想从捷尔任斯基区到伏罗希洛夫区,除了军人证外,还必须有通行证,否则就会当成逃兵抓起来就地枪毙。”
    班台萊耶夫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又有了新的想法:“我想和我们对峙的德军士兵身上,应该有你们所需要的通行证,如果我们去偷袭他们的阵地,抓几个俘虏回来,让你们使用他们身上的通行证,这样行吗?”
    没想到格瑞特卡立即就摇头否决了他的建议:“副师长同志,这是不可能的。为了杜绝逃兵的出现,位于最前沿的官兵,别说通行证,有的连军人证都被军官没收了,这样可以防止部队在遭受失败时,出现大量的逃兵。没有证件,那些离开军队的士兵,走不了多久就会党卫军抓回来。”
    听格瑞特卡这么说,我心里明白我们都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以前每次把格拉姆斯的部下派出去执行敌后任务,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多程度还和德军部队部署分散有关系。可现在几个师的德军挤成一团,云集在工厂区和伏罗希洛夫区,我们要想不声不响地潜过去,是根本无法办到的。
    阿赫罗梅耶夫又提出让侦察兵化妆成普通的市民,从德军的防线中穿过去。他的建议刚出口,就立即被我否定了:“不行,这个计划行不通。在德军占领区的所有居民,都在他们的严密看管下,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根本办不到的,反而让我们的侦察员陷入了险境。”
    我们讨论了半天,也没有研究出一个所以然来,我只好打法格拉姆斯他们离开。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班台萊耶夫愤愤不平地说:“师长同志,我从前认为把这些投诚的德国人留在队伍里,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没想到他却一**忙都帮不上。”
    “老伙计,话不能这么说。”基里洛夫听班台萊耶夫说完后,立即就出言反驳说:“格拉姆斯和贝克曼投诚时,他们的手下加起来有150人,但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有半数的官兵牺牲在德军的轰炸、炮击之中,同时还有十几名官兵在敌后执行侦察任务时光荣牺牲。目前两个连的德军官兵加起来。也不到70人。”
    由于对如何通过敌占区没有研究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所以我就暂时把这事搁在一旁。打算等三天的期限一到,就主动到集团军司令部去向崔可夫认错。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我命令两个师属炮兵营配合一团、四团向德军占领的地段发起了小规模的进攻,到18日傍晚时,我们已肃清了捷尔任斯基区的全部德军,步步为营地将防线推进到了“红十月”工厂的附近。
    见我师稳扎稳打地将防线推进到了自己的防区附近,德军有些慌神了,他们一改前两天被动挨打的态势。反而向我们发起了反击。
    当我从电话里听到谢杰里科夫和盖达尔的报告后,还主动地询问班台萊耶夫和阿赫罗梅耶夫:“副师长、参谋长,你们说说,德军这两天一反常态地向我们发起反攻,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阿赫罗梅耶夫想了想,率先说出了自己的分析:“也许是我们这两天的进攻打得太猛,敌人不得不从其余的地段调来了预备队加强他们的防线。”
    “参谋长,我不同意您的看法。”班台萊耶夫又和阿赫罗梅耶夫唱起了反调:“被我们合围的德军部队,正在遭到了我军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他们怎么可能抽调兵力来增援‘红十月’工厂附近的敌人呢?”
    “副师长同志。”阿赫罗梅耶夫不甘示弱地说道:“根据前沿发回来的战报,我们就能看出这股敌人和以往的敌人不一样。和我师对峙的敌人都被我们打怕。面对我们的进攻,他们只能采取步步后退收缩防线的打法,而这些敌人居然在我们发起进攻时,对我军进行了逆袭。对于这一**,难道您不觉得奇怪吗?”
    “参谋长同志,”我看到两人又要为这事争论起来,连忙开口打断了他们,随后问阿赫罗梅耶夫:“在战斗中,有抓到俘虏吗?”
    阿赫罗梅耶夫拿起桌上的战报看了一眼后,向我汇报说:“一团抓了15名俘虏,四团抓了几名俘虏。”
    “让他们把俘虏送到师指挥部来。”基里洛夫听完,果断地冲阿赫罗梅耶夫下达了命令。
    俘虏很快就被一团和四团的战士押了过来。由于指挥部里的市内空间不大,不可能将所有的德军俘虏都带进来,所以我只吩咐将军官带进来审问,同时还将格瑞特卡少尉叫过来做我们的翻译。
    当两名德军俘虏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板着脸问道:“军官先生,说出您的名字、军衔、担任的职务和所属的部队。”说完,便示意格瑞特卡为我做翻译。
    两名德军军官听完翻译后,毫不迟疑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军衔和所属的部队。班台萊耶夫听到部队番号时,明显地愣了一下,随即把头凑过来,低声地对我说:“师长同志,根据我们的情报,德军的这支部队应该是部署在伏罗希洛夫区的。您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的防区吗?”
    我摇了摇头后,又冲着格瑞特卡说道:“少尉同志,问问他们,部队是什么时候进入捷尔任斯基区的?”
    格瑞特卡听两名德军俘虏说完后,恭敬地向我报告说:“报告师长,他们说因为这里的德军受到的压力太大,所以上级部队才临时将他们连从伏罗希洛夫区调过来。”
    听到他们反复提到伏罗希洛夫区,我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既然他们是来自我们想去侦察而又无法去的伏罗希洛夫区,没准他们对前天我军的进攻是如何受挫的,能知道一**内情。想到这里,我也顾不得什么审问技巧,迫不及待地问道:“军官先生,既然你们都是来自伏罗希洛夫区,那么有件事情想向你们请教一下。”
    “将军女士,您请说!”德军军官在听完格瑞特卡的翻译后,微微地向前弓腰,毕恭毕敬地问道:“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老老实实地向您汇报。”
    见德军军官答应得如此爽快,我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问他们:“前天,在伏罗希洛夫区,我军部队曾经对那里发起过攻击,战斗整整进行了一天。不过很遗憾,在付出巨大的伤亡后,我们的进攻失败了。我想问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两名军官听完我的问题后,对视了一眼,接着右边的那名军官战战兢兢地问道:“将军女士,如果我们说出了实情,您能保证不枪毙我们吗?”
    我听德军军官这么回答,顿时心中暗喜,知道没准能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整场战斗的前因后果,所以装模作样地考虑了一会儿,随后装出为难的样子对我说道:“两位军官先生,如果你们能说出实情的话,我可以向你们保证,我不会枪毙你们;不过如果你们不说实话的话,我就无法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