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最新章节目录
这个问题不是一言半语能够解释清楚的。好在朱厚照没有深究的意思,沉吟了片刻道:“先生是说,把人调到西域去,让他们种地?”
朱厚照是君王,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谢慎不完全一样。他首先考虑的是这样大规模的移民会不会出现割据叛乱。
太祖皇帝创立这一套军户制的时候参考的就是隋唐府兵制。但太祖皇帝担心大明重蹈唐末藩镇割据的悲剧,故而对‘府兵制’进行了阉割,取消了府兵的许多核心权力。这也导致有明一代武将被文官压制,且毫无还手之力。
朱厚照对武将不像太祖皇帝那么警惕,但本能仍然告诉他武将是个危险的群体,若是用不好是会出大乱子的。
移民百姓到关西从而开垦西域当然很好,但第一批前去的肯定是军户,如果他们割据关西,大明朝廷也是鞭长莫及的。
“先生觉得,不会有人割据叛乱吗?”
朱厚照憋了良久,还是说了出来。
谢慎心道原来皇帝陛下的心结是出在了这里。
也难怪,身居高位者多少会对身边的人怀疑,更不必说那些掌兵权的武将了。
“陛下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有地种,那些屯垦的军户定会对大明忠心耿耿。”
屯垦,屯垦。最重要的自然是地。
只要有了地,一切都好说。
最关键的是这地还不是朱厚照的,只要画一张大饼让军户们自己开垦就好了。
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要是不做,谢慎真得怀疑一番皇帝陛下的智商了。
事实上,隋唐的府兵制是一项极为合理的制度,只要能够保证土地的足够分配,王朝便可以一直兴盛下去。
这也是为何唐朝一直要不断扩张版图,尤其是往西域经营。
中原的地盘就那么大,经过一百多年土地早已经分得差不多了。而府兵们分不到地,自然没有动力供职,制度也就走向消亡。
如果当时唐朝没有碰到鼎盛的大食帝国,也许一路往西打下去,整个中华历史的走向都会不同。
大明现在就面临与唐朝几乎相同的一个问题。
立朝一百余年,土地兼并严重,军户逃散
假使能够打开河西走廊,经略开垦西域,转移中原的土地矛盾,或许大明的国祚再延续几百年都有可能。
当然,最后拍板的还是天子。假使朱厚照不同意,谢慎便是磨破了嘴皮也是无济于事。
朱厚照背负双手踱起步来,良久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有理。只是大明一直奉行的是镇守嘉峪关的政策。就这么出关而去,恐怕会引得朝野上下沸腾啊。”
朱厚照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这也正是谢慎所担忧的。
若说大明朝什么人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一定是文官了。
别管是对的错的到了他们那里就都变成了错的。
“这点陛下不用担心。他们若是反对就让他们反对,臣自有应对之策。”
谢慎对这些文官腐儒可是彻底受够了。大明亡就亡在他们手中。
“恩,朕听先生的。”
有了燧发枪,朱厚照心中也有了底气,再推行所谓的西域经略时如果被文官指着鼻子骂至少可以还嘴了。
“其实,要想让这些文官闭嘴很简单。”
谢慎想了想,还是决定提前把这招必杀技祭出。
“先生快说来看看。”
朱厚照自然也是饱受文官之苦,听闻有办法让这群老匹夫闭嘴,别提有多高兴了。
“办报。”
谢慎微微笑道。
“办...报?”
朱厚照反复推敲着这两个字,还是没有明白是什么意思。
见皇帝陛下狐疑的朝他望来,谢慎解释道:“就是由朝廷办一些类似于邸报的报纸,刊载一些文章。只不过邸报上多是政令,而这些报纸上应该多一些花边文章。”
“这...何谓花边文章?”
谢慎不厌其烦的给皇帝陛下解释了一番,朱厚照面颊登时涨的通红。
谢慎却装作没有看到,继续侃侃而谈:“百姓们最想看什么,咱们就在报纸上写什么。什么李尚书断袖,张侍郎扒灰,什么劲爆就写什么。”
朱厚照目瞪口呆的看着谢慎,心道看不出啊,谢先生竟然如此闷骚
被朱厚照看的有些发毛,谢慎不由得咳嗽了一声。
“咳咳,当然报纸只是一张王牌,起到的是威慑作用。这些文官若是乖乖听话自然什么都好说。如果他们没事找不痛快,反对新政的推行,陛下办的这报纸自然可以誊抄一些花边文章上去。”
大明的官最怕什么?自然是流言。
道理很简单,几乎所有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贪污、受贿、甚至抢占民女,断袖龙阳
对于爱惜羽毛甚过爱惜性命的大明官员来说,在报纸上刊载这些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
东林党争最厉害的时候,官员们惯用的不就是那些伎俩吗?要想干掉政敌,便需要从道德形象上摧毁他。
因为道德形象一旦毁了,这个人也就毁了。
谢慎当然不是希望靠此剪除异己,正如他对所说的,报纸这东西只是一张王牌。文官们听话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谢慎最讨厌的就是你这边卖力的做事,一群得了红眼病的同僚在背后使绊子。
指望文官们自己克服陋习是不可能了,那谢慎便给他们上一道紧箍咒,帮他们把坏毛病改过来。
之所以选择官办报纸,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在大明这样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报纸不官办不是等同于谋反吗?
也许一开始朝廷反应不过来,但等到反应过来那个办报的人肯定是必死无疑。
与其等到那时报纸被禁,报社被查封,还不如从一开始便把办报的权力限制死,由朝廷来办!
反正朝廷已经有了邸报,不缺经验。
这玩意就是用来杀鸡儆猴的。
现在朝廷中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太多了,如果不给他们些颜色瞧瞧,这些跳梁小丑一定会把朝政搅得天翻地覆。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做不成事也看不得别人做成事,唯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是良策。
当然让皇帝陛下立刻就做决定有些难。
谢慎并没有用强,给天子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考虑。
离开豹房后,谢慎便来到内阁与顾鼎臣商议运河清淤的事情。
地主缙绅家揪出的那些逃籍隐户已经足够直隶段的运河清淤,但山东段仍处于混沌状态。
“九和啊,陛下已经降下圣旨,命那些逃籍隐户前往河道清淤,直隶段的工作应该不必担心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会通河段啊。”
所谓会通河指的就是山东临清到东平的运河河段。
临清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就在黄河边上,为黄河与大运河交汇之处。(黄河多次改道,现在的临清不在黄河边上,但明朝时就是在黄河边上。)故而朝廷以临清为界,划分南北运河并在此设立钞关对往来船只收税。
一时临清成了一个无比繁荣的城镇。
但繁荣也有繁荣的麻烦,因为靠近黄河且往来船只太多,会通河段沉积的淤泥越来越多,将河床不断垫高,现在大型商船已经无法通航。可以说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比直隶段的运河更需要疏通清淤。
可也许是因为天高皇帝远,临清知府对此事并不怎么上心,到现在仍然没什么动静。
谢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是啊,次辅的担心也是顾某的担心。”
顾鼎臣同样愁眉紧锁道:“地方不把朝廷政令当一回事,阳奉阴违的风气是得改一改了。顾某准备奏请陛下,前往临清督导运河清淤。”
“善,大善!”
谢慎闻言大喜。顾鼎臣在整治直隶段运河时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能力。他若是前去临清,必能一扫迷醉的风气,整治出一番新气象来。
“九和此去必能马到成功,我便在京师等着给你庆功了!”
“借次辅吉言,顾某此去必定竭尽全力。”
顾鼎臣和声道。
山东临清府。
府衙之中,知府赵孟庆正把玩着一只茶壶。
在他身后侍立着两名美婢,一个在为他捏肩,一位在替他捶背。
赵孟庆时不时的贴到美婢身前深吸一口气,让香气灌入口鼻。
虽然赵孟庆只是四品知府,但在临清的地界他就是土皇帝。
那种权力在手的感觉让人迷醉,让人忘乎所以。
如果说天下还能有府县和苏州比富庶,那一定是临清。
作为大运河南北分界点,黄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临清理所当然的是中转枢纽。
加之朝廷在此设立钞关,往来船只都要交税,银钱自然源源不断的涌入府库。
虽然这些钱都要最终解送到京师去,但按照“规矩”是要剔除“火耗”的。
所谓火耗就是银钱运送过程中的损耗,其实说白了就是地方官贪墨的部分。
对此朝廷自然心知肚明,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地方官拿了火耗不会独吞,而是每年为京官送上炭敬,冰敬。
敬这个字用的好啊。人家敬仰我的为人品行,送出的东西不能叫贿吧?
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样一来京官和地方官沆瀣一气,税银中有一半都被中饱私囊了。
这之中损失最大的自然是朝廷。
但朝廷又无可奈何。十官九贪,拿下一批换上新人还是照捞不误,折腾来折腾去于事无补。最后朝廷也想明白了。
只要地方官府如期押解税银入京,地方官做的那些肮脏事也就装作没看见了。
赵孟庆来到临清不过两年,就贪墨了足足三十万两银子,这相当于大明一年岁入的七分之一。
如此巨款当然不仅仅来自于税银,还有修建河堤的银两。
为此赵孟庆还命人专门修建了一个银窖,把贪墨来的银两全部藏在其中。
眼看三年任期将至,赵孟庆有些坐不住了。
如此多的银两一次搬运太过显眼,故而他便命人分批把银子往老家江西吉安运。
现在银窖中的银子已经被运走了大半,剩下的三个月内应该就能运完。
赵孟庆年逾五十才做到四品知府,向上爬基本没有什么可能,唯一的追求便是捞钱了。
他想着再外放一任官就上书乞骸骨,像他这种品级的官天子是不会挽留的。捞了这么多钱,赵孟庆只想好好的享受人生,去他娘的仕途吧,权力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被人代替。
只有钱是最有用的,有了这几十万两,赵孟庆可以奢侈的享受后半生。
小说推荐
- 寒门首辅的锦鲤妻
- 顾琬,现代提前实现财务自由的软萌妹子,前脚才美美享用完一顿火锅大餐,后脚便从一口黑沉沉的棺材里醒了过来。眼前还多了个瘦得跟个竹杆似的男人,自称他俩刚刚拜完堂。拜你妹的堂。面对瘦竹竿男人的突袭,顾琬当即挥舞她的小肉拳,来个断子绝孙三连击。瞧着眼前那碗手艺差强人意的红烧猪蹄,饿昏头的顾琬嘴角不争气的留下
- 浮生如荼已完本
- 最新章:第二百五十六章:进京(大结局)
- 农门首辅小娇娘靠玄学致富
- 【种田+萌宝+玄学+空间+甜宠文】21世纪的玄学大师穿成古代龙凤双宝的恶毒后娘,家徒四壁、男人瘫痪、恶霸上门。楚清辰只能撸起袖子赚钱养包子。顺便凭借一身玄学解了便宜夫君身上的拘魂咒。给有缘人算命,靠着玄学救了不少人,成为名满天下的楚大师。谁知便宜夫君摇身一变成了当朝首辅。就连辛苦养得俩包子命格也不简
- 流年安静如溪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第三百六十三章解药没有啊!
- 大明首辅
- 穿越时空的奇遇,将他卷入了大明嘉靖末年的风云变幻 大明,因他而变。三月的方山,草长莺飞,山路边的树枝上,吐出了几片嫩芽和新叶,绿油油的;小道边,遍地是刚开出的野花,绿的,红的,黄的连成了一片,着实令人心旷神怡。山道边,猝的拐出了一个青年,在他的背上
- 银月令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卷第十八章(终章)大明首辅
- 明王首辅
-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晋穿越到江西上饶县一名穷困潦倒的儒童身上。这一年,史上最胡闹的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边镇宣府游玩。这一年,江西宁王朱宸濠正暗中运作准备谋反。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晋寻求出路,最终选择考科举,从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一路过关斩将,却一步步卷入了宁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涡
- 陈证道已完本
- 最新章:画虎屠龙新书发布
- 大盛女首辅
- 杜筱天,穿越千年的大盛才女;程暮云,身世离奇的状元将军;莫盈盈,深藏不露的闺中密友;曹怀清,居心叵测的风流面首;当原本毫不相干的四个人,因为种种机缘在一千多年前的盛朝相遇、相伴、相爱、相杀时,将碰撞出怎样流光溢彩的火花,又将编织出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展开【收起
- 弱水三千何已完本
- 最新章:永安卷第124回玉环何意两相连3(大结局)
- 偏执首辅赖上我
- 肖故:我到死都以为自己喜欢上了男人,好不容易正视这段感情,决定不顾流言蜚语,不惜与世界为敌…你告诉我,那人是个女的?某人:争锋相对,拼命打击,害我倾家荡产,害我作茧自缚,你说,除了明知我女扮男装还与我做戏的那个阴险小人,还能是谁?吃瓜看戏的众人:都是误会
- 江南安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番外2朝颜花开
- 首辅娇妻有空间
- 世纪女军医陆娇,穿越到一本书里,成了四个小反派的恶毒娘,未来首辅大人的早逝妻。书里四个小反派会成为无恶不作,杀人不眨眼的大反派,最后被男女主给灭了,首辅大人为了替儿报仇,黑化成最大反派BOSS,一直作恶到最后才被杀了。陆娇望了望身边只到膝盖的四个小豆丁,再看了看瘫痪在床的首辅大人,算了,她做做好事把
- 鱼小桐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1070章名扬天下(完)[2]
- 首辅大人有妖气
- 「那位首辅大人确实一身正气啊」冯嫣最近常常这么想。毕竟,自从嫁入魏行贞的府邸,那些过去常常困扰着她的麻烦事,一件也没有再发生。然而某一天,一身正气的首辅大人,终于在她面前露出了狐狸尾巴:一条真·毛绒绒的大尾巴
- 柯遥42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八十章查找
- 女帝的内阁首辅
- 左右朝堂,日理万机。树立党羽,陷害忠良,只手遮龙庭。穿越到大夏王朝,无奈发现自己成为内阁首辅,而十八岁的公主,刚刚继位成新女帝“爱卿啊爱卿,谁是大夏最有权势的人“是陛下您“爱卿啊爱卿,谁是大夏最辛苦的人“是微臣。白天处理政务奔波折腰,夜晚批奏章。陛下,微臣想请假“不准“臣想告老还乡“首辅!朕错了!朕
- 赵丹淅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卷第三百一十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