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庄》三十一章嗟来之食

刘家庄最新章节目录
   马东芬带着马德贵一行人,直奔乌金荡。三帆木船,顺水顺风,一帆航行至马东军的乌金荡基地,乾航芦苇滩。正在带着新来
    土匪训练的马东军,听了中发白受孙大脚之命,送来官府带人在七彩侠驿站蹲点,意图伏击和追捕乌金荡土匪的信息后,心里一
    直惦记着马东芬。送走中发白,心焦马狂,坐立不安的马东军,无心观察手下新入伙的小土匪训练。满脑子都在为马东芬等人祈
    祷,但愿她们平安无事。
    在出去和马东芬捕猎的人当中,除了马东芬是他的亲妹妹。还有他乌金荡的二把手小吉搞,加之小吉搞手下得力干将二东成、
    二胡桃等人。一旦她们几个落入官府之手,九死一生,暂且不说。对乌金荡损失,将是极其惨重。毕竟,他们几个人各有千秋,
    身怀绝技不敢说。至少,蛤蟆肚肠,九曲十八弯,满肚馊主意他们有的是。
    就说小吉搞吧,跟随他马东军鞍前马后快十年。就像蒋何曦当初培养他马东军一样,培养小吉搞,马东军也动了一番脑筋。曾
    记得他当时听说流均镇出了个小吉搞,聪明过人。可惜,这家伙才不正用,歪门邪道,花花肠子不少。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马
    东军想:我如果手里有这么个人,相当于刘皇叔手下的诸葛亮,在乌金荡岂不是如虎添翼!那么,马东军为什么如此赏识小吉搞
    呢?
    原来啊,马东军听流均镇当地人说:小吉搞大号叫孙哲平。父母只知道死苦死做,又不擅长动脑筋赚钱。加之兄弟姐妹十多个
    ,而小吉搞上有大哥大姐,下有弟弟妹妹。兄弟姐妹八九个,靠爹娘老两口抚养这么多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肉。经常揭不开
    锅饿肚子,是他们家常事。
    看着别人家大鱼大肉,而自己家徒四壁,衣不遮体。小吉搞不像其她兄弟姐妹,只知道等爹娘给他们拿吃的。他自己经常跑出
    去,动荡西晃,来到富人家观察动静。一日,他偶然发现,富人带着一家老小,肥鱼炖肉,一大堆贡品,抬到土地庙去上香叩头
    。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孙哲平,闻到猪头、蒸鸡、蒸鸭的香味,口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恨不得冲上去,抢一块就跑。可他不敢这么
    做,因为人多势众,打起来,他不是富人家对手。
    于是,便静悄悄的跟在后面。待一行人烧香叩头拜谢之后,所有人都空手而回。小吉搞看着富人家一大队人马悄然离去,土地
    庙里,落下贡品一大堆。他虽然看到,但不敢去动。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给鬼神的祭品。谁吃了,谁会遭报应。于是,他心里
    想,我等鬼神吃完了、吃剩了,自己去吃点残羹剩饭,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所以,小吉搞就坐在土地庙前,躲在大门后面等候。看着食物上冒出冉冉升起的热气腾腾,小吉搞肚子里直打鼓噜。一个时辰
    过去,他没见食物少了,也没看见鬼神来吃。倒是看到老鼠一窝一窝叽叽咕咕,一趟一趟的叼着食物离开。小吉搞一看急了,他
    跑过去,驱赶又肥又大的老鼠,一边用脚踩,嘴里一边骂着:“我看你再偷吃,我看你再偷吃。神仙吃的东西,你也敢偷吃。我
    踩死你们。”
    这一会,小吉搞还是不敢动一动贡品。长辈的潜移默化,谆谆教导,小吉搞还是惧怕鬼神的威力。即使自己什么也不知道,鬼
    神什么样他也没见过。但他宁愿相信那是真的。又是一个时辰过去,食物原封不动。小吉搞实在无法忍受,管他什么鬼使神差,
    我先吃饱了再说。即使遭到报复,也填饱自己肚子,做个饱死鬼。
    于是,他拿起贡品,先吃肉制品。一顿胡吃海喝,小吉搞打着饱嗝,正欲离去。却想起老鼠刚才偷食贡品一幕,心里想:我不
    吃,老鼠也会偷吃完,不如将它带回家慢慢吃。于是,小吉搞拿走富人家放在土地庙的所有贡品,包括水果等等,一个不留。临
    走了,小吉搞不忘给土地庙叩一个头说:“土地老爷,不好意思啊,不是我不懂礼数,而是我来两个时辰,你们都不出来享受,
    我小吉搞只能代劳了。尚若有罪,你们尽管朝我来吧。反正活着也是饿死,还不如跟你走,整天手不提四两,专门有人供养。”
    说完,他怀里兜着一大包贡品,径直回家。
    兄弟姐妹们一见,啊哟,一窝蜂上来抢。小吉搞见状,一个人趴在食物上,嘴里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能吃,我是拿命换来的
    。不幸,你们等着瞧,谁吃了,谁会遭报应。”小吉搞倒不是为了自己作想,因为,他不敢说出这是自己从土地庙拿回家的贡品
    。兄弟姐妹七八个,没有人听他这一套,都以为小吉搞是为了吃独食。
    没办法,小吉搞只有对他们说:“都是你们自己自觉自愿抢着吃的,爹娘回来怪罪下来,跟我没什么关系。”说话间,爹娘干
    活回来,看到桌子上放满食物,成年累月不沾荤的爹娘,也顾不得食物的由来,先让孩子们吃个饱,残羹剩菜,老两口一扫而光
    。小吉搞吓得一个人躲得远远地,幸亏,爹娘没有问及此事。
    后来,小吉搞发现自己偷吃贡品,并没有遭到天谴,胆子越来越大。每每看到富人家,去土地庙烧香叩头进贡,小吉搞再也不
    像第一次那样,吓得惊心动魄。而是等上供人一走,即刻从里面拿贡品回家。老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足的。一次,隔壁村有个大
    财主,名叫赵长发。土地庙上供祭祖刚结束离去,突然,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把雨伞落在土地庙,已经走出去半里地,急忙调
    转身回头去土地庙来取。
    啊哟,把个小吉搞吓得急忙躲在土地老爷石像后面。赵长发拿着雨伞,准备离开。突然,感觉有什么不对劲。他们家放在供桌
    上的贡品,只剩水果。牛头,猪头一个都不见。吓得赵长发“噗通”一声跪地。嘴里不停地呼喊着:“神灵保佑,神灵保佑。”
    躲在土地老爷石像背后的小吉搞听见赵长发嘴里念念叨叨,捂嘴偷笑。
    他感觉偷贡品这件事,被赵长发当着神灵来享用贡品,实在是太搞笑了。干脆,当着赵长发的面,伸手去抓一只放在供桌上的
    苹果。刚好,赵长发看着苹果自动跑没了。吓得“哇!”一声,撒腿就跑。别看这些人平时喜欢阿弥陀佛,求神灵保佑。一旦真
    的看见神灵显灵,早就吓得三魂不着二魂。
    看着赵长发吓得鬼跑,小吉搞一个人从土地老爷石像背后走出来。学着赵长发刚才的样子,手舞足蹈的说:“呀呀呀,土地老
    爷我显灵了!”一个人,一阵狂欢。从此,小吉搞一发不可收拾。土地庙被他包了不说,还玩一帮不三不四的小混混,专门冒充
    亲戚奔丧。他们不在乎给不给银子多少,只要赚个饱肚子回家好睡觉。
    一日,一行人骑上马匹,打听到附近有一户人家死了人。小吉搞先一个人,趁夜深人静,潜入人家打听动静。他来到这户人家
    大门口,先在外边把马扣在树上,自己翻墙入内。探头望去,得知该大户人家,正是他在土地庙碰到的赵长发。家财万贯,院子
    里古色古香。红木家具,斗箉大桌。橡木地板,绝对在本地地主老才之上。
    再往里瞧,看见堂屋中间,端放着棺木一口,上面写着慈母朱玉兰驾鹤西去,民国二十二年秋字样。小吉搞心里暗喜,看来,
    小兄弟们打探的消息不错。棺材头南脚北,有四人跪地烧纸陪伴。中途,有四人替换。小吉搞仔细偷看院内动静,只听见一大帮
    人吵吵囔囔。侧耳聆听,确原来是在商量奔丧之人名单,家人们起了争执。
    赵长发,端坐在大院中间,看上去年过七十大几。他吩咐子女道:“尔等听着,你母亲娘家人亲戚太多,昨天去报丧事今日没
    来几个。她娘家家大族大,全来奔丧有上百口,谁也没他们相处过,谁也不清楚她们来多少人。老一辈见面,还能认识。只要是
    后生过来,我们家人也不对识。因此,只要来人报上朱氏家谱,务必速速接待,不得怠慢。你母亲在我赵长发家功不可没。抚养
    尔等一大家劳民伤财。娘家人经常接济我赵家不能忘本,她过世就剩这最后一件事,我等切勿给人家留下话柄。”赵长发说完,
    停顿一会,端起手里茶壶,轻轻地咂一口。
    膝下,一大群赵长发后生,连连点头称是。“爹,你放心,娘舅家人我等一定小心伺候。你老就不用操心了,有一大帮儿孙在
    此忙碌,你老就放宽心吧!”大儿子赵德国,作为长子,代表所有人在老父亲面前表个态。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
    上去。她们每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或者,应该怎么做。
    小吉搞,听得仔细,心中暗喜:哈哈,娘家人多,不认识的后生居多。那我等手下小兄弟一大帮,为何不趁虚而入呢?机会难
    得,不吃白不吃。想到这,小吉搞静悄悄来到伙房。说来也巧,厨房里出来一伙计把柴火来抱。小吉搞急忙凑过去问道:“唉唉
    唉,小哥,请问赵长发老人家是这一家子吗?”
    小伙计成小虾,抬头看看小吉搞,有点诧异的问道:“是啊!这么晚了,你找我们家老爷干什么?莫非是”成小虾刚想
    说莫非是奔丧而来,可又害怕人家不是他猜测的那样,岂不是骂人家吗!所以,成小虾急忙住嘴。小吉搞一听,急中生智:“哦
    ,敢问小哥那赵长发老爷家夫人的娘家,你可知是什么地方人氏?”小吉搞因为不知道死去的老妇人娘家是哪里,你怎么会冒充
    奔丧的娘家人?
    伙计成小虾一听,心里想:你是不是在核实这里是不是赵长发家呀?唉,死人的事,那一个敢胡乱冒充的。所以,他一本正经
    对小吉搞说:“不瞒你说,我们家老妇人娘家在那朱家堡,离这里八十里,在流均镇的东北角。几年前,我曾送老妇人回一趟娘
    家。四合大院,拥有房产数十间。老妇人家兄弟姐妹,都不错。院内,高头大马几十匹不说,拥有良田万顷。噹铺银号,几十家
    。这位先生,我说的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