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帝国》第一百章洛阳令

大成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听到袁术要南行,书院中有热闹了起来。上次征北,随行的是张机等人,然而,现在张机却不再想外出了,一年以来,张机感觉到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还要教导很多弟子,所以这一次他决定遣弟子随行;戏夫:本相奉旨只乞食。至于武将,倒是很安静,没有上次一样争吵,只是袁术知道,心里是都想去。但是,袁术内定了一个人才,就是戏志才。也是这个谋士出去历练的时候了。
    由于想到中秋节童渊和王越见面的事情,于是把启程的时间定在了中秋节以后。于是,书院中掀起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都希望多学习一些东西,通过文武的考察,获得一同出行的机会。
    想要出远门,首先要跟刘宏和张让打好招呼,再就是要告诉家人,免得万一又出啥事。只有大家都知道了,出事才会有人兜着。尤其是张让刘宏,更加要注意了。再就是,纪灵升为卫士令了,还没有去看看,不知道怎么样了。
    于是,袁术叫上琳儿典韦五虎,朝洛阳而去,史阿不能带了,洛阳宫中不少人都认识他。
    到洛阳,先回家,拜见父母。袁夫人听说袁术又要出远门,自然不舍,不过不再流泪了,习惯了,这儿子长大了就不由娘了嘛。袁术悄悄的将肥皂粉送了几斤给娘亲,并告知用法,袁夫人大喜,袁术安慰娘亲,这是朋友送的,这次出去不过是答谢朋友而已。不要担心,不过这样的宝贝一定要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包括袁逢。袁夫人不知其意,但答应了。
    进入皇宫,袁术也献上一点点肥皂,张让刘宏看着新鲜,试用一下,大呼宝贝。袁术告知乃是西域的货物,请求刘宏给予“方便”文书,去为陛下求宝贝。因为只要有了“方便”文书,在大汉各地才会畅通无阻。有了上次的经验,刘宏知道会有“意外”收获,当下就答应了。不过,为了这方便文书,袁术又“孝敬”张让三千金。不过这不重要了。现在洛阳世家购买豪华马车价值都是数百金,几千金也不过就是几堆废铁而已。
    出得皇宫,袁术自然要去拜访自己的几位“至交好友”曹操和袁绍。
    回到家,准备了些礼物,就要出门,听到有人喊“兄长!”袁术愣住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有多少兄弟姐妹。袁术停了下来,呆了一呆,没见过这人啊?琳儿知道袁术“旧病复发”了,连忙告知,这是从弟袁胤,以前的跟屁虫。后来送到别的地方读书去了。现年10岁左右。
    两人打了招呼,原来是放月假回来了啊。然后两人长谈了一会,袁术发现这个从弟很喜欢跟他在一起,不论说什么都会觉得他这个兄长的是对的。晕,“忠臣”啊!看看年纪不大的弟弟,袁术只能嘱咐他多读书,并许诺以后带他去征战天下。
    袁术等一行来到袁绍处,果然看到袁绍处有不少人在,袁绍一一介绍:南阳何颙,许攸,颍川荀彧,荀攸,荀谌,还有一个许绍,丫的,都是当朝名士啊。还有几个名字袁术并没有听说过,像鲍信等。袁术微微吃惊,在这么多的名士面前,袁术真担心一个不小心,就露出马脚。于是低调的小心应对着。可似乎别人并不这么想。
    众人一一给袁术见礼,袁术也一一还礼。然后一一都自我介绍一番。看到许攸时,袁术不自觉的鄙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袁术对三国演义里的许攸就是不喜欢。随后,看到许绍何颙等时,心情紧张了一下,听说这两人很会相人,要是被他们相出来自己以后要做皇帝,那不就要玩完了吗?何颙不是就说过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么?看到三荀时,袁术小心留意他们,看看他们现在是否跟曹操就穿一条裤子了,要是没有,看看能不能挖下墙角。至于鲍信等,袁术基本没印象,想想应该是小人物,完全不放在心上。
    简单的交流以后,袁术发现三荀确实才能不错,吟诗作赋信手拈来,袁术渐渐自愧不如。后轮到袁绍,袁绍也勉强应对,随后轮到袁术,袁术摆摆手,表示不能对答,这时堂上一人道:
    “公路将军乃当朝名士,诗词遍布洛阳。将军楼上之诗词,已脍炙人口。难道将军轻视吾等无才耶?”
    袁术视之,乃是许攸。一边鲍信也附和几句,袁术郁闷了一下。很想打击一下许攸。可一时找不到话题。这是曹操出来道:
    “看来公路兄弟没有想好,不才献丑;[陆小凤]丹凤复仇记。”说着,就要作诗。
    看到曹操,袁术忽然来了灵感。丫的,盗版多好啊?当下道:
    “不妨,已有数句,献丑一下。”于是袁术吟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此诗出口,曹操立马呆住,这不是自己心中的想法么?怎么会……
    袁术见到曹操卡壳了,立马知道怎么回事,立即为曹操解围:
    “请子远赋诗一首?”袁术将了许攸一军。许攸勉强应对诗词一首。
    说到诗词,袁术真的不会,对于这首诗袁术也只记得前八句和后八句,后八句自然不能说出来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啊。说到要解,就更难了,所以,真正作诗,袁术还真不懂,这首诗不过是上学时,老师要求要背的。所以记得几句。袁术摸摸额头,虚惊一场啊。总算过去了。
    可是事情并不像袁术想的那么简单,只见许攸道:
    “原来将军如此博学多才,子远多有得罪。尚有一事不明,请将军解惑。”
    “何事?”看到许攸再次作难,袁术有些不耐烦了。
    “吾尝闻将军如厕不用简,而是使用帛纸,不知真假?难道将军就如此念书?”
    晕,这事谁露出风声了啊?古代不用手纸,一是因为帛纸昂贵,再就是乱用纸张被视为对圣贤之人的不敬,许攸这时在这里提出来,无非是对袁术的打击。
    袁术气愤了一下,反唇相讥道:
    “老子家里有钱,家中帛纸堆积如山,都快要霉坏了。宫中造纸剩下来的废纸,陛下都赠予本公子。奈何?汝看不惯,找陛下要去。”
    一句话说得众人目瞪口呆,袁术的急智太厉害了。
    “日前,孟德荣升,吾等是否共同庆祝一番耶?”见到冷场,袁绍提议道:
    “不敢不敢。”曹操连连摆手。也是,被人家阴了,还要作笑脸。可众人不这么想,大家一齐举杯,同贺曹操。
    在喝酒的瞬间,袁术赫然发现许攸与袁绍窃窃私语,看来许攸在挑拨他和袁绍的关系了。至于如何挑拨,袁术不用想都知道,自己得宠,曹操荣升,他袁绍还在原地踏步,当然会有一些想法了,不过这对于袁术来说不算什么,毕竟袁术知道袁绍耳根子软的毛病,别人说啥就信啥的。心下立即决定送袁绍一份大礼:
    “本初兄长,吾将外出远行,洛阳些许事情希望兄长帮忙打理。”
    “弟弟有何需要,为兄当义不容辞。”
    “不久前,吾在太学附近建一马车作坊,就是献给陛下的那一种。希望兄长打理。明日,兄长叫人去作坊中学习,待学会之后,就交与兄长了。还请兄长帮忙。”
    袁绍惊愕了一下,明白人都知道,这一项发财的技术,袁术在这样生意好的时候,白送给袁绍,自然是一份大礼:
    “贤弟此话当真?”别说袁绍吃惊,就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吃惊。
    “区区小钱算得了什么?兄弟手足之情大于天啊。”
    “传言袁氏兄弟不睦,原来尽是虚言也;推倒千年老妖。今日观之,公路将军胸怀如大海一般宽阔。”旁边何颙赞许的说道。众人皆点头称是。
    这时,袁虎过来,告知袁术,袁胤在街上打架了,袁术告辞了一下,出门去寻找袁胤,却不知背后有人议论:
    何颙道:“唉,可惜……”
    “可惜甚的?”众人不解……
    “本初此弟大才,面相极怪,位极人臣隐隐有是帝王之相也……若是如此,岂不可惜?”
    “啊……”众人大吃一惊,尤其是袁绍更是不解,就凭这面相,可是要杀头的啊。
    就当大家不解之时,一人却又道:
    “亦不尽然,若是此子无有此心,以其极贵的命相,再位列三公亦未尝不可。此子年纪小小,就得陛下恩宠,获平虏将军,封宛城侯爵,若是如此,袁家将再度成为士人瞩目的焦点。不过此子极善用兵,就怕……”
    众人视之,乃是许绍,后面的话不说大家都知道,位极人臣,又极善用兵,那意味着什么呢?众人嘘唏,只见袁绍出列道:
    “不然,吾之此弟不过取巧耳。诸位不要被他蒙蔽。位列朝堂尚可,行军打仗却是个外行。”
    “哦,此言何解?难道那功勋是假的不成?”荀彧接道。
    于是,袁绍和曹操就把那天袁术说过的话给大家再说了一遍,袁绍还添油加醋,说得跟自己亲眼所见一般,曹操虽然知道袁绍有点吹,但也没点破,毕竟他也是选择了相信的。听完两人的转述,众人嘘唏不已,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啊,真亏这小子想得出来,不过这样一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区区数千人,有那么大的能耐还真是奇怪……
    看到大家恍然大悟的样子,袁绍接着说道:
    “就上次天降大星的事,那可是死罪,最少也得充军不是?硬愣是让他说活了,成了天降祥瑞。所以吾弟才能确实不一般的……所以,位列群臣兴盛袁家尚可,至于行军打仗,诸位就多虑了。”
    “嗯……对……如此吾等多心了。袁家真是能人辈出啊……”何颙虽然一脸惊讶,但还是“放心”了,众人也都应和袁绍。
    殊不知,简短的对话,对于荀氏三人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三人开始有了一些打算……
    话说这时袁术,走到街口,正好看见袁胤,不过打架已经停止,县衙里的捕快也赶来了:
    “吾乃洛阳令下校尉周晖。将寻衅闹事者拿下。”
    “谁敢拿吾?吾父乃当朝太傅,吾兄长乃是大汉平虏将军!”
    那声色,简直就是一个二世祖,那样子,袁术想起了某个名将的临终遗言:“谁敢杀我?”
    当然,袁术可不想自己刚刚看好的一个弟弟就这么废了,再说正要拜访洛阳令呢:
    “小子,休得放肆。”说着,朝袁胤而去。袁胤回头:
    “兄长来了。”看到袁术到来,兴奋一下,可看到袁术的脸色,却高兴不起来。
    “吾即平虏将军,乃弟年幼无知,还请大人不要介意,这就拿此子去见周大人。”
    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