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帝国》第八十二章文院震惊

大成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袁术踱步前往文院,莘莘学子在读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袁术仔细听了一会,忽然想起有了新的教书先生,于是在场中寻找先生,果见一身高长者,八尺有余,跟现在的一米九差不多了。蓄着半尺长得胡须,打理的甚为细致。虽是教书先生,但双目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般教书匠能有的气质。这么个人,袁术不知道,三国里面没有叫程立的。想了很久,也看了很久。
    这时,袁术感觉身后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看时,是贾诩:
    “终于等到公子来了,诩恭候多时了。”
    “哦,文和有何事?”
    “多矣,一一告知公子罢。”
    “首先是元叹的事,诩思量着,是否使之在陈留宣扬一下南阳之富庶?吸引贤才良将,至少些许平民也好?”
    “嗯,就以吾之名号吧。令银狐出动就够了。估计平民容易相信。若是有文人士子打听,再抬出元叹就行;错嫁总裁。至于对答之言,还请文和想好告知元叹。”
    “其次,公子离开的数月间,书院进行过一次测试,书院中有十余人通过,其一就是这先生,唤作程立的。兖州东郡人,字仲德……”
    额,程仲德!这下袁术就知道是谁了,挥手制止了贾诩继续说下去。袁术一直以为程昱是个年轻人,没想到是个年纪不小了啊。
    “此人才学如何?”
    “跟子辅差不多。不过此人应该属于治国良才。”
    额,好像也是,程昱指挥作战的典故好像不多,但非常善于相人:初在山中读书,经荀彧荐仕曹操。曾於于徐州用计迫降关羽;曹操征河北,昱举羽以敌颜良,又於仓亭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胜袁绍。后与刘备战,昱计挟亲赚徐庶,使庶来投。从南征,昱谏曹操以防火攻,又识黄盖粮船之伪,免大寨遭创,曹操亦因此逃逸得及。后又于濡须劝曹操班师……比之郭嘉,各有不同的特点。
    “嗯,吾想考察一番了。还有什么事?”
    本来贾诩还要说其余人的,被袁术一打断,就忘记了:
    “暂时没有了。只是山谷中众人想请公子指点迷津。”
    “嗯!知道了。”袁术想了想,又道:
    “请文和通知此人和已过中院的诸人均于中院中等待,吾要考校一番。请文和叫沮君德容一同参加。”
    “喏!”
    半个时辰后,人数到齐,其中居然还有两个约10岁的小孩,年纪最大的是贾诩。袁术笑了。看着屋中十余人,袁术道:
    “吾是此书院的谷主,也是当朝平虏将军。今日吾要考校诸位一番,还请各位不要顾虑,畅所欲言。文和子辅也一起参加。成绩优异的吾举荐给吾师,成为吾师之弟子。”
    “喏!请将军出题。”
    “就以吾为题!假如吾现在背叛天子,自立为王。”
    看到众人脸上一惊,袁术再次申明道:
    “吾是说假如。不要惊讶。请诸君设计攻城。”忽然觉得这样太抽象,应该现实点,于是决定以宛城为实体。
    “城池就以宛城为例。城高墙厚,城中兵精粮足,尚有三万精锐。城中粮草可支一年。四门封闭,禁止出入。城中百姓皆民心归附。尔等皆为主将,领兵五万。限一月内破城。”
    嘶,众人吸口冷气,精锐三万,守城明显不要这么多,所以就算攻进城池也还不一定就算拿下来了。只有歼灭城中所有有生力量,才算破城。四门封闭,细作就难以混入城中。
    “公子,算不算公子先前用过的霹雳车等先进武器?”贾诩问道。
    “不能,吾之绝技尚未公开,若是同等条件下,怕是五十万大军也强攻不下吾之宛城。”
    袁术看看众人,都在沉思,对贾诩道:
    “文和乃吾之智囊,请文和先说吧。”
    “呵呵,文和无甚良策。只有雕虫小计而已,还是先听听诸位的吧。”
    “嗯,好。就听诸位的,请堂中诸位畅所欲言。”
    “将军,草民有拙计一则,请将军不要介意。令人百般毁骂,引城中守将大怒,于城下交战,尚有一战而胜之机。”场中一小孩道。不足十岁的样子;巨星崛起之修真狂后。
    “嗯,这招不错。嗯……但有些不足,若是守将沉稳,不与出战或是守将野战技能也是不弱,那么尔等就难了。所以交战一定要知己知彼。这招对付无能之辈尚可。”
    “若是如此,只须唤将军于城头答话,再令一骁将,将将军射下即可令城中大乱。”
    “嗯,这样说来,虽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失好计。吾麾下有汉升,然如汉升一般射艺高超者,更是大有人在,五原吕布就在汉升之上。还有何策么?要能使吾无招架破解之力的才算真正的妙计。”
    “如此,除却正常的以架设云梯从正面攻城外,严暂时尚无法也。不过若是思量数日,或许能找到更多的破绽。”
    “嗯!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么多,前途不可限量啊。”
    小孩拱手道谢,模样倒是很谦虚。
    “公子的要求甚高也,可令人诈称周围的郡县求援,要么混进城中,要么赚开城门,引城中守军前往救援,再于野外各个击破。待城中兵少,倒是可以强攻。还可以想办法挖地道攻如城中。不过,就是公子的要求甚高,只许一月,这样有些为难。”沮授有难色。
    “嗯,此计不错。城中兵马不可能都是城中之人,肯定有不少周围县的,这样一来,若是城中不救,则军心民心都会乱。若是救时,必中埋伏。此计不错。而且就算不知城中底细,亦可用之。如此很妙,且伤亡不大。地道也是不错的办法。不过这就要看此地的土质如何了。”袁术总结道。
    “将军,适才将军言,城中民心归附。可世家不一定归附,多数世家也不只此城才有,很多大的世家在周围各地都有。如此可令人寻找城外的世家写信射入城内,世家之人皆有不少家兵,只要告知尽量打开城门或是里应外合就给予重赏,这样,必定会有世家作乱的。”堂中程立仔细分析后道。
    “嗯,世家最重要的是看重家族利益。表面上是归附,实际上是心口不一的。只要重赏,世家必乱。”袁术想了想,又道:
    “吾以后必须要设一法限制世家。要不然会拖吾之后腿的。”
    “后腿?兄长后腿在哪?”张既跟袁术闹过几次,虽不是故意调皮,但袁术的新名词还是让这家伙感到新鲜,马上又闭上嘴巴,这是考校。
    “后腿以后你就知道了。不过德容有何良策耶?”
    “兄长,良策不敢当,最多如这为小兄弟而言。”说着指指前面第一位发言的小孩,“但是守城倒是没问题。”
    “哦,那也说说看?”
    “德容献丑了,首先坚守一条原则,任他百般毁骂,吾自不出战。这样一来,城外就只能进攻,而对于进攻,吾可以用火烧,用开水浇,用树木石头砸。若是怕世家捣乱,吾还有一法,世家不是都爱好功名么?先征召部分世家子弟,这样一来,世家必定不敢反叛的。再许以厚利,说不定战斗开始后还会助人助粮呢。”说完这里,张既停了一下,润润喉:
    “至于制衡世家,兄长可以在城中培养一些小的世家来制衡大的世家。”
    “嗯,不错!快快长大,有用你的地方的。”
    “若是吾倒是有一法可破城。”只见另一小孩道:
    “到达城下,立即攻城。必不破也。但如此三日,再对峙三日。然后撤兵……”说完停了一下,众人愕然,这就完了?袁术知道还有下文,也不做声,示意其继续。
    只见小孩拱拱手,接着道:
    “吾这一撤就撤个十天半个月,这样,而且还真的跑很远,至少要跑三五天路程;毒夫难驯。这样一来,城中必定以为吾已真的撤走。”这时又看看众人,只见众人神色,好像再说,都这样了,难道还是假撤不成?
    “所以,此时城中必定会要开城门放百姓商贾出城的。这时,令数千兵卒乔装入城,这样一来,城中就有了内应,半月后,吾再攻城,这样就能理应外合了。”
    “啊!妙计!妙计!”
    数人惊呼起来。是啊,要是敌兵退了,还不开门会引起骚乱的,这样的情况下,混进城中还是非常可行的。这时袁术心中开始喜欢这小孩了。
    堂中还有数人,一一发表,内容都差不多,最后只有贾诩了,袁术道:
    “文和,这就剩你了。还不说说?”
    “文和无甚妙计,不过只在众人的妙计上添些油而已。”
    “文和,咋婆婆妈妈的啊?快说吧。”
    “公子只要将城攻下么?按程先生所言,让城中世家起异心不难,如这位小兄弟所言,混进城中也不难。只不过不要太多麻烦,世家也许还要顾忌自己的族人是否还在军中会受到威胁,就如公子所领的军马,进得城中,还要对付公子令人头疼的巷战,怕是攻得下也不一定不被公子夺回去。”
    说道这里,袁术一愣,确实是这样,这家伙考虑还真周全啊。只听贾诩又道:
    “如此,还不如一个办法简单直接。”
    “什么办法?”袁术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很简单直接的打败自己。
    “投毒。”
    “啊……”众人脸色一变。此计真毒啊。
    “准确的是往军中的水源处投巴豆或乌头药。巴豆量少不会要人命,但会让人失去战斗力。乌头药也不会短时间要人命,但要找出毒源,在找解药解毒,这些虽然张先生都会,但时日会要很久,最少一月时间做不到,这时攻城,上得城头的怕是三千人都不到。五万人马,围三缺一,三面强攻,不出两日就能破城。”
    袁术知道,真的是要投毒的话,不可能只用巴豆乌头的。说不定砒霜都会用上的。袁术这才终于理解贾诩为什么叫毒士了。但现在袁术不这么认为,现在这家伙手里还有银狐,叫“鬼狐”最合适。
    “文和之言,震人心魄。此计真的很诡异,很毒辣。真吾之‘鬼狐’也。”
    “公子谬赞也。”
    “非也,现如今文和在吾麾下,吾相信文和必不会对吾投毒的。嘿嘿……”
    “公子急智,文和不及也……”说着亦笑。
    看到众人皆惊愕的神色,袁术知道众人还被贾诩的言辞震慑。打破气氛道:
    “今日诸君良策,令术大开眼界,请诸君告知吾名姓。”
    “李严,南阳宛人。”第一个发言的小孩道。
    晕,一记重磅炸弹炸得袁术脑袋嗡嗡作响。猪哥曾言,“此人之才可当陆逊也。”
    “晚辈不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