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地主婆》第二百零一章闹洞房

重生田园地主婆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零一章 闹洞房
    十一月二十八,梁愈洲带着崔喜鹊,两人花了半日功夫,就在镇上扯全了成亲的衣裳布料。老梁头和谭氏这两日在布置梁愈洲新房,所谓的布置,其实也就是洒扫灰尘,把原来的床铺座椅的摆放位置换了下。
    老梁头的意思是,新床就不额外打造了,干脆把梁礼辉那屋的新雕花床给搬过来,梁愈洲倒是没意见,但崔喜鹊不乐意。崔喜鹊的意思是,与其睡梁愈洲原来那张旧木板床,也不愿意去睡别人的婚床,尤其是那对‘别人’,还是那样的一种状况,不吉利!于是,婚床就没换,把床上的床单和被套整套换了新的,桌椅重新上了颜色,墙壁上简单粉刷了下,贴上几张醒目的大红双喜字,就算齐全了。
    有村里好事的村民过来老梁家瞧新房,看到这样简陋的家私,连个搁放洗脸盆的木架都没有,就问谭氏。谭氏给出的回答是,那些家具都折合成钱,纳入聘礼里面送去了崔家!至于送了多少聘礼,谭氏就闭口不答了。
    据崔家老太太跟孙氏私下里聊天提及,老梁家送给崔家的聘礼,外加成亲前的三节礼折合在一块,统共也不超过二两银子,这个标准,搁在乡下人家,已经是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准了。不过,崔家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一来是因为相中了梁愈洲这个女婿,就算老梁头夫妇精打细算了些,但只要梁愈洲对崔喜鹊好。就成了。二来,崔喜鹊的年纪在乡下已经算是老姑娘了,崔家的上门女婿没了,老两口就更有心要把这二闺女嫁到更近,好照应。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初一,崔喜鹊和梁愈洲成亲的好日子。前几日下过雪,这两日雪停天晴,路面的雪块也融化的差不多,这样的好天气。很适合嫁娶。
    老梁头隔夜就把梁愈忠一家给找过去。商议了翌日帮忙操持午宴的事情,孙氏自然是灶房那块的主力军,梁愈忠要去迎亲,原本想要锦曦也过来帮忙。无奈镇上铺子里因为崔喜鹊和梁愈洲的离开。虽然新添入了春柱家的大闺女秀兰。但还是极度作用不过来,老梁头只得放了锦曦。
    翌日天才刚刚亮,孙氏便把俩熟睡中的孩子交托给孙老太照料。自己带着菜刀和围裙,随了梁愈忠一道去了老梁家帮忙,蔡庆阳赶着牛车把锦曦送去镇上铺子里。
    直到傍晚收工,蔡庆阳赶着牛车来镇上,锦曦这才得以归家。忙了一日,早是浑身酸痛,回到家,锦柔和几个同村的孩子在外院那块的地上玩抛石子的游戏,瞧见锦曦回家来,锦柔撇下那玩伴跑过来跟锦曦打招呼。
    “柔儿,娘他们呢?”锦曦摸了摸锦柔的头,问。
    “娘先前回来了一趟家,刚送老三老四睡下后又去了爷奶那,嘎婆在内院陪老三老四,他们俩下昼去了爷奶那耍了好一会子,回来就睡着了。爹早上去的爷奶那,还没家来。”
    “哦,那晌午饭你们是怎么吃的?”锦曦问。
    “晌午饭是等午宴结束,吃的二排,嘎婆也过去了,嘎婆吃的是头排酒席呢,还是爷亲自过来叫的。老三老四也去了,我们都瞧见了四婶嫁过来呢,可热闹了。蔡管家父子留在家里看家护院。”锦柔道:“哦,姐,先前我们家来的时候,四叔叫我跟你说一声,让夜里都过去吃饭,回头还要闹洞房呢!”
    “嗯,好,姐晓得了,姐先去里面看嘎婆她们,你去耍吧!”锦曦微笑道,锦柔点点头,转身撒丫子跑回了那群小伙伴中。锦曦抬手捶了捶肩,抬步进了内院。
    内院,孙老太守在东厢房的吊篮边,老三老四正呼呼大睡。孙老太见锦曦带着一身寒气的进了屋子,赶紧把锦曦拉到她坐着的小月亮船的暖桶里面:“脱了鞋子把脚架在上面好好烤一烤!”她边道边把盖在腿上的一件旧袄子搭在锦曦的腿上。
    锦曦一坐进那暖桶,就置身一处暖融融的天地,早就麻木的手脚终于恢复了知觉,祖孙两个压低着嗓音说着话。
    “听柔儿说,晌午饭嘎婆是去我爷奶那边吃的?”锦曦对今天不能参与崔喜鹊和梁愈洲的婚礼有些遗憾,又问道:“嘎婆看到那排场了没?怎么样?”
    “哎,你爷都亲自过来打了两回招呼,我自然要过去的。也看到了成亲的场面,看得出崔家那边可疼这二闺女了,那嫁妆还真多呢,比你小姨出嫁那会子还要多。”孙老太今日看起来心情很不错,跟锦曦描述起当时的情景来,锦曦一边听,眼前似乎浮现出相应的场面,想象着崔家那十八抬的丰厚嫁妆肯定艳羡了全村的人。锦曦虽没有亲临现场,但依旧可以感受的出这场婚礼在农村人眼中,真是算得上隆重热闹喜庆。
    “嘎婆过去吃饭,还坐了头排,铁定也没有空手,对不?”锦曦笑问。
    孙老太笑了,道:“嗯,你爷那般客气请我过去吃饭,我也不好腆着脸皮白去啊,就给包了个两百文的红包,给了你奶。”
    锦曦眯起眼睛笑了,掰着手指算道:“四叔成亲,我家送礼,银钱送了五百文,还有两段布料,两筒挂面,两包红枣,两包花生,两包莲子,两包桂圆。如今再加上嘎婆的这两百文,嗯,咱全家就算晌午和夜里都不生火过去那边吃,也是当的!”相信老梁家在接受的所有亲戚朋友中,再没有谁家能送出超过梁愈忠家这样份量的重礼了。
    孙老太摇了摇头,道:“你们夜里过去吧,我就免了,我得在家看孩子呢,那夜路也不好走。”
    “那我给嘎婆带饭菜回来!”
    “也别,人上了年纪。白日里吃的多了些,夜里就不想吃,积食不好消化呢!”孙老太道,锦曦点点头,也不再坚持。
    过了一会,梁愈忠回来接大家过去吃夜饭,孙老太把这情况一说,梁愈忠也只好由着她去了。梁愈忠带着锦曦锦柔姐妹踏着淡淡的暮色进了村子,去了老梁家。
    锦曦她们到的时候,前屋摆着的两张桌子上。上面那张桌子已经围坐了男宾客们。有村里的里正,私塾的老先生,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还有老梁头的几个好伙计。梁愈驹手里拎着酒壶。正一边谈笑风生边依次给诸位长者斟酒。下面那张桌子上。梁愈林作陪,依次坐着杨氏娘家的老爹,杨峰的爹。张屠夫也过来了,还有几位平素跟梁愈洲关系铁的年轻小伙。
    梁愈驹和梁愈林今日的任务,主要就是接待和安排宾客入座的事宜,梁愈忠一家如今也算是老梁家的亲戚,送礼恭贺什么的,孙氏都可以直接上桌,但孙氏没有这么做,而是恪守媳妇的本分,去灶房帮忙。那么,梁愈忠和俩闺女,就必须安排位置才符合礼仪。
    瞧见梁愈忠带着一双闺女进来,梁愈驹只把重心放在讨好里正他们的身上,目光根本不朝这边看。梁愈林也是假装不见,背过身去假装给他自己的老岳父老杨头斟酒,杨峰爹却抢先一步拿起老杨头面前的酒杯,很不满的瞥了眼梁愈林,道:“咱爹入冬有了哮喘,喝不得冷酒,他那酒还在我妹子那烫着呢!”
    梁愈林尴尬了下,对自己的老丈人和大舅子,也是如今的新亲家陪着笑道:“我这……搞忘记了,惭愧,惭愧啊……”
    老杨头上了年纪,耳不聪目不明,坐在那呆呆的,杨峰爹瞪了梁愈林一眼,轻哼道:“女婿都做老了,还摸不清老丈人得的啥病!”
    梁愈林心里对杨峰爹是一百个憎恶,但碍于梁锦兰如今进了他们杨家的门,今日又是老梁家办喜事,只得强按住,扭过头去想跟张屠夫说话来转移尴尬,没想到张屠夫突然站起身来跟梁愈忠拱手打招呼,梁愈林一个没坐稳,高凳翘了起来,他跌到了桌子底下,当下里屋里爆发出一阵哄笑,还有人调侃起了梁愈林,梁愈林自己摸着摔痛的屁股往桌子外面爬,看到一双绣花鞋的鞋尖,又往上,对上锦曦似笑非笑的脸。
    “今日我四叔成亲,二伯这可是乐坏了,这都还没上菜呢,就先喝醉钻桌子底了啊……”锦曦笑语盈盈道,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眼角眉梢皆带着一抹嘲讽。
    梁愈林皱了皱眉,被张屠夫一把拉起,道:“老二,对不住啊,我刚起身的太快,让你摔着了,等会开席了老哥给你碰一杯算赔个不是!”
    梁愈林连连摆手,又笑侃了几句,算是把这尴尬的小插曲给揭过去了,张屠夫跟梁愈忠拱手寒暄了几句,又对锦曦锦柔和颜悦色道:“那边新人屋里还摆了一桌,都是女眷,你们婶子也在那桌,你们赶紧去那桌吧。你们爹我可要留下来跟我坐一块,我们午宴不在一桌,这晚上可得好好走几个来回!”
    梁愈忠憨厚的笑了两声,锦曦点点头,对梁愈忠道:“爹,那我和柔儿自己过去就成,你跟张叔坐一块吧。”说完,锦曦拉着锦柔去了梁愈洲和崔喜鹊的新房。
    崔喜鹊的新房里,也摆了一桌,坐在首位的,自然是一身猩红嫁衣,涂脂抹粉的新娘崔喜鹊,其次依次是老杨家的老太太,也就是杨氏的老娘,梁锦兰的嘎婆。接着是张屠夫家的,还有两个是村里几个和老梁头交好的老伙伴家的婆娘或者儿媳妇,桌上正好还有三个空缺,锦曦锦柔一进来,崔喜鹊和张家的立刻过来拉着他们她们姐妹入了座。
    锦曦坐下后,目光在新房四角扫过,果真如同孙老太所言,崔家给闺女置办的嫁妆,真是丰盛啊,大到箱柜,小到洗脸洗脚的木盆,甚至刷牙的杯子毛巾,全都置办齐全了。床上两卷崭新的被褥,一副被面是鸳鸯戏水,还有一副是八子捧福,桃花朵朵的被单上,洒落着好多的花生,枣子。还有柏枝树的叶子,床前的小矮脚柜子上,点着一盏红灯笼,边上的几只小碟子里,有米糕,蜜饯,糖角子,还有各色炒豆子。箱柜,梳妆台,洗脸架。圆桌圆凳。以及婴儿的摇篮都给置办齐全了,这些物事上都用红布绑着,上面还扎了大红花,入眼一片喜庆。
    锦曦坐的位置在崔喜鹊的右手边。桌上的妇人们都在高声说笑。锦曦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旁一身正装。一脸正经端坐的崔喜鹊,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得到的声音问她:“今日感觉如何?”
    崔喜鹊瞄了眼桌上其他人,发现没人注意到自己。压低嗓音跟锦曦回答了八个字:“一言难尽,稍后再说。”
    锦曦嘴角抽了抽,从这八字箴言里,她已经能够品砸出其中的复杂和精彩了,崔喜鹊那模样,就像一个盛装打扮的吉祥娃娃,然眼底的倦色还是一览无余。锦曦低下头抿嘴偷笑,做人儿媳有那么简单么!晚上开饭前,是不需要放鞭炮的,不过,临开饭前,谭氏拽着有点扭捏的梁愈梅也进来了,双目一扫,把梁愈梅直接按在所剩的那个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