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去种菜》第八章军备

回到三国去种菜最新章节目录
   陆城亭现在繁荣的情景有三驾马车支撑,仙粮良种、织席贩履、各种药材,而为陆城亭保驾护航的三驾马车是兵营、马场、兵器监。
    兵营有于禁掌管,马场有刘元起、刘贺父子运营,兵器监则有高顺监管。
    兵器监位于兵营跟粮库中间的武库内,武库有重兵把守,每天都有一屯兵营的精兵守护。
    “此乃粮库重地,来者止步。”
    武库名义上仍是粮库,门口有四名士卒,门里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简直比侯府还要森严。
    “尔等不长眼吗?这是主公。”
    陈到上前喝道。
    那卫士头也不抬,严厉喝道:“抱歉,某等不认识主公,只知军令,无令不得入粮库重地。”
    “你……”
    陈到还想跟他争执,刘备拉住陈到,从怀里取出一面纯金的令牌。
    卫士从陈到手里接过令牌,令牌由纯金打造,正面是一条横空飞舞的五爪金龙,金龙绕城一圈,圈内刻着一个刘字,背面刻着形似华盖的桑树。
    跟军令上写的一样,卫士立刻跪下高呼:“见过主公。”
    “嗯!”
    进入门内,一队站列的士卒指示着武库所在地,两座小型的粮库挡在真正的武器坊外。
    “主公。”
    高顺正在打铁,看到刘备忙将手中的打铁锤交给旁边的学徒。
    “子穆,这位是文公兄,从今天起,他就是你的直属领导。”
    刘备指着郑浑对高顺介绍。
    高顺满脸喜色的抓住郑浑的手,道:“文公先生,某可是把你给盼来了。”
    郑浑被高顺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子穆兄,折煞吾了,浑更愿做您的一小徒。”
    “不敢,不敢。”
    高顺连连挥手。
    “好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寒暄,子穆,先带我们看看你的成果。”
    刘备打断二人的寒暄,高顺闻言激动道:“主公,眼前的这是锻造,那边是淬火,再那边是渗碳,某已经按主公的吩咐,把工艺分解为数段,这样的效率果然提高不少,现在一天能锻造三把三十炼的缳首刀。”
    刘备拿着三十炼的缳首刀劈砍几下,道:“现在这刀内掺没掺星辰之铁?”
    高顺点头:“掺过了,不过不像神兵那样由纯星辰之铁打造,威力会下降许多,直能劈折十把普通的缳首刀就会卷刃。”
    “嗯!”
    刘备点头:“用几把做实验的?”
    高顺一愣,这武器虽然不是神兵,也是三十炼缳首刀,砍坏一把都让高顺心疼的不行:“只有一把。”
    “多实验几把!”
    “啊?”
    高顺肉疼的看着刘备,见刘备坚决的点头才肉疼的点头。
    出了缳首刀作坊,还有长枪作坊,缳首刀比枪工艺要复杂,而且长枪只需作枪头,枪身全有百年白蜡杆组成,因此一天能打造出十把枪头。
    往下就是长戟作坊,戟比缳首刀更难锻造,一天未必能锻造出一把,造一杆戟还不如造一柄神兵。
    弓的材料有木、角、胶、筋、漆、丝六种。
    木最好的是柘木,柘木难寻,不过刘备有农场,柘木可以大量种植。
    角,要注意杀牛的季节,选角应选“青白而丰末”,“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其理,为之牛戴牛。”
    三色是指角的根部白,中部青,端部丰满。
    牛戴牛是指一副好的牛角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
    刘备的牧场内盛产的牛,每头牛的牛角都适合做弓。
    对于胶要求颜色越深且越干燥越好,筋越细越长越好,漆要清澈到底,丝要光泽鲜明。
    虽然农场尽可生产,依然有专人来检验这物料的成色。
    弓一月可出一百张,至于弩则麻烦的多,刘备虽然把大汉武库内资料全部弄了出来,然却没有一把弩做出来。
    箭矢作坊,人员最多,箭头、箭杆、羽翎具备,大家进行组装就好了。
    “下一步的工作的重点就是制弩,还有就是加紧研制多种箭矢。”
    八夭箭类的总称。中国古代的八种箭。〈周礼夏官司弓夭〉"常六弓四弩八夭之法。"八夭为枉夭、挈夭、杀夭、候夭、恒夭、痹夭、枉夭和挈夭:可以带火发射,用于守城及车战;杀夭与候夭,用于近射和田猎;恒夭和痹夭用于散射;夭枉和挈夭用于远射。
    然而这八种古老的箭矢并不能让刘备满足,什么倒钩箭,双羽轻钩箭才是刘备中意的,何况还有弩箭的研制。
    “诺!”
    刘备出了武库,心里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自己的武器比别人都高级,忧虑的是产量一直提升不上去。
    眼看张纯、张举造反在即,产量跟不上就等于扩军跟不上,就像二战时德国的豹式坦克再好,产量跟不上不也淹没在苏联的坦克海中。
    “主公,有天使到。”
    刘备正想去商铺街看看,就碰到刘中驱马而来。
    “天使?”
    刘备早有心里准备,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叫什么名字?”
    “孙蒙。”
    “谁?”
    刘备问道,孙蒙,怎么没听说?
    刘备回到侯府,老远就听到简雍跟简雍之父简瑗的声音。
    “明公说笑啦!小婿哪有那么厉害,他只是运气好,罢了。”
    “哈哈!伯旭兄才是说笑,运气好。”
    一个声音洪亮的人说道:“偌大个河北怎么只出了一个刘侯爷啊?”
    “嗯!廖涿郡言之有理,简主记太过谦了。”
    一个公鸭嗓响起。
    刘备一进入堂内,就看到简瑗跟一个太守印绶的人、中黄门在陪笑。
    “侯爷(见过侯爷)!”
    一帮人连忙见礼。
    “诸位免礼。请恕孤眼拙,这两位是。”
    刘备指着那佩戴太守印绶的人跟小黄门道。
    “下官乃新任涿郡太守廖珲字平远,这位是中黄门孙蒙,是前来宣旨的。”
    “哦!原来是廖涿郡跟孙黄门,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二位来孤这所谓何事?”
    刘备睁眼说瞎话,早在刘备返回涿郡的路上就有天使下旨召刘备回京,不过被刘备拒绝了。
    这年头就征而不就,意思就是说你让我当官,我可以不当。
    孙蒙呵呵一笑:“咱家奉圣旨而来,陛下欲征侯爷为卫尉。”
    刘备拱手:“请恕孤才浅德薄,不堪重任。”
    孙蒙显然有心里准备也不恼怒,从袖里逃出一绢,道:“侯爷,这是赵长秋的手书。”
    “知道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