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权势逼人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权势逼人
    自从参加完宴会回来之后,连飞逸渐渐与张岳丘熟识起来,不仅是在梦境世界中,就连现实世界也是一样。
    而且让连飞逸松了一口气的是,常士瑞并没有如同一般市井小说中的那样,拼了命的要来找他晦气。
    十几岁的少年,又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呢,无非气过怨过,也就算了。
    而且连飞逸志不在此,因此很快就将这事抛诸脑后,反而是认真的与张岳丘一起研习古代剑仙的法门,当然包括那传说中的剑气和飞剑。
    在华夏联邦的统治下,关于“灵魂”和“能量”的知识,并没有被新兴的科学主义学派所完全压制,借着古代文明的名号,得以顽强的生存下来。
    不过很可惜,许多典籍之中都在外族入侵和农民起义的时候被战火所焚毁,历史上,华夏文明所积累的知识就曾经数次断绝。
    以至于,清朝时期的金属冶炼技术不如汉朝,而化学工艺更是几乎完全废止,就连“火器”也要从西方国家采购,可谓悲乎哀哉。
    连飞逸的剑术没有张岳丘的水准,所以他现在也仅仅是能够借着对方的帮助,得以阅览一些被珍藏起来的古籍。
    倒也可以称得上是武功秘籍,不过却并非一书在手,就可以天下无敌。
    武学之中,无论兵器还是拳脚,都要讲求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悟性和努力,还需要名师指导,更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
    许多东西,如果不是张岳丘的帮助,以连飞逸自己是完全不可能负担得起的。
    哪怕在梦境世界积累再多的经验,身体如果不能切实跟上节奏,效果也无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哪像现在,仅仅是现实世界的三个月过去,连飞逸的剑术水平就已经突破初段,达到了中段一阶的水准。虽说根基还是有些浅薄,需要多加稳固,但实战能力却也不弱了。
    以他现在差不多十四岁的年纪,假如一剑在手,就算是四五个壮汉也可以格杀。
    “飞逸,最近的日子以来,你的剑术进步得很快。”
    市郊外的一座小山坳处,有一栋小木屋,而在木屋的后面,是一个五百平米左右的小院子,没怎么打理过的样子,长着许多杂草,仅仅是用木制的栅栏简单的围了起来。
    就在这么一个简陋的小院子里,却开辟着一个小小的圆形空地,而在里头,两位持剑的少年英姿勃发。
    年长的自然是张岳丘,而看起来还有些稚气未脱的,便是连飞逸。
    “这还是要多谢你的提点啊。”连飞逸心悦诚服的道谢,没有张岳丘的无私教导,恐怕他也不会提升得如此迅速。
    现在,两人经常会选在周六和周日聚在一起,切磋剑术。当然以连飞逸现在的水平,更多的是向张岳丘求教,而且还得以与对方一起,观看着一些记录了唐代剑侠和剑仙的秘传珍本。
    或许里面的故事有些过于神话,可是未必就不是一种知识和技术,至少古文会就已经证明了超古代文明的存在,并且还从不少遗迹中找到了不少奇特的物品。
    就连政府方面,也从深埋在地下的文物中,发现了一些目前人类科技尚且无法理解的奇怪物件,包括出土于罗布泊的双极石碑。
    虽然后来渐渐淡化影响力,不过当年的活尸事件,连飞逸竟也从梦境世界的内部文档中看到了一些真实记录,惊讶于这个世界居然还有如此多未曾公开的秘密。
    而现在,他当然也为张岳丘提出的构想所着迷,人体的潜能开发,这甚至关乎到人类未来的进化和提升,绝对不是什么无稽之谈。
    到了快要晚饭的时间,天色就暗了下来,冬日的冷风呼啸着,仿佛在催促着行人赶紧归家。连飞逸便起身告辞,晚饭还是要回家与母亲一起吃的,这是基本的人伦孝道。
    自从哥哥连敬秋死后,母亲便只剩下他这么一个亲人,而由于要在学校住宿,与母亲相聚的时光也愈发少了,让他的心里颇为遗憾。
    所以在周六和周日,假如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连飞逸都会尽量回家一趟,陪在母亲身边。身为人子,这点却不能不做到。
    而张岳丘也没有挽留,他是那种性格比较随和的人,不太喜欢客套。
    “那么,晚上见了。”
    连飞逸知道,张岳丘指的是梦境世界,他自然笑着答应了,“好,晚上见。”
    随后,便由陈家的专车送他回去,这点面子,当然是看在张岳丘的份上。
    晚饭的时候,见儿子回来,赵明娟也特意做了几道连飞逸喜欢的好菜,数量不多,分量却很足,整整一大盘莴笋炒猪肉,还有叉烧和煎秋刀鱼,都是连飞逸喜欢的。
    饭桌不大,摆在厨房旁边的饭厅中央,原本能坐下七八人的饭桌,此时只有冷冷清清的两人。
    赵明娟看着儿子吃得正香,笑容更盛,比她自己吃得还高兴。
    她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妇女,一辈子的希望和关爱,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所以总是尽着最大的努力,让儿子吃得好住得好。
    “母亲,最近家里的生意怎么样?”
    并非大家族出身的连飞逸,当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这样的规矩,每次回家里吃饭,都会找着机会和由头与母亲说说话,让母亲不至于太闷。
    不提这件事还好,一提起来,赵明娟的眼色似乎也有些犹豫,虽然最后强颜欢笑说了声“没太大事”。
    可连飞逸是何等心思灵动之人,自然看出了母亲欲言又止的背后,肯定是另有隐情。
    再三追问之下,才知道有人故意在找自家的麻烦,竟是通过进货渠道和价格,来进行刁难。
    拿着吴福宁送来的抚恤金,赵明娟将原本的店铺扩大了规模,已经开了一家占地五百平米的小超市,专门从事日用商品和食物的零售。
    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维持体面的生活也足够了,甚至偶尔还可以改善一些家里的生活质量。比如说购买家具,或者让连飞逸有更多的资金与其他同学应酬。
    但从一周前开始,母亲开设的小商铺就忽然遭到了别人的打压,而且对方来头应该不小,整个大连市内,竟没人愿意出货给自家的超市。
    赵明娟为了这事,不知道找了多少关系,送了多少人情,可都是石沉大海。
    不过不愿意连飞逸为了这事操心而荒废学业,因此倒也没有和他明说,只是一个人想着办法。
    现在儿子忽然问起,不知怎地,赵明娟觉得儿子已经长大,是可以一起商量一些事情的大人了。
    “母亲,知道对方是谁吗?会不会是因为地痞的骚扰?”
    连飞逸还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小商场得罪了什么人,或者因为地产上的关系,被混混盯上了。
    像收保护费这种事情,地方上也不是没有,毕竟这样的案子,警察其实还真是很难处理的。流氓地痞,这类罪行了不起关上一两年,就放出来了。
    可是商家必然会引致那些人的同伙报复,所以反倒宁愿息事宁人,只不过一般对方也不敢太过分,毕竟真要把商家逼急了,就唯有警察出面了。
    连飞逸还以为是母亲不愿意承担那点保护费,不过细问之下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保护费其实不多,而且还可以让那些人帮助处理一些麻烦,比如其他街区混混的骚扰,还是很划算的。
    很多事情,警察出面也未必能够解决,赵明娟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女,在大连生活了这么久,这点见识还是有。
    既然保护费按时交着,那就意味着不是黑道上面的问题,而连飞逸通过母亲说起的一些细节,也知道是供货商方面出了问题。
    “飞逸啊,其实要是一两家供货商故意刁难,家里还是可以想办法的,可怪就怪在整个大连的小型商品经销商,都这样。”
    赵明娟这时候,也在儿子面前出了现在的困境,“货物的库存,现在只够支持一周了。很多商品甚至已经断供,这样下去,也不知道该如何维持了。”
    看见母亲因为担忧而郁结的表情,连飞逸也心下叹息。
    经营超市,最重要的就是稳定而可靠的货源,传统的农产品这一块还好解决,但是副食品和日用品,就必须要通过与那些地区经销商的合作才能实现了。
    而有能力调动这些经销商来刁难自己的,连飞逸也想不出是谁,隐隐猜到了一个人的名字。但还不敢确定,最后没有办法之下,只好在吃完饭之后,瞒着母亲偷偷话给赵慧欣打了一个电话。
    “慧欣,我是飞逸,我想问你件事。”
    手机刚一接通,连飞逸就迫不及待的问着。
    “什么事?看把你急的……”
    电话那头,赵慧欣也是第一次碰到连飞逸这种焦虑的模样,很是惊异。
    “常士瑞家里是做什么的?”
    “你怎么想到要问这个?他家里,祖上以前是行商,现在开大型商城,经营货物运输和零售业务,在整个辽东半岛,在财富的总量上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虽然很奇怪连飞逸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不过赵慧欣还是全都说了,包括目前常家在辽东的地位和权势。
    这下子,连飞逸就算再傻也知道,是谁在与自己为难了。
    “怎么啦,飞逸,有麻烦吗?”。
    电话那一头,传来了关切的话语声,果然赵慧欣这等聪慧的女子,也从连飞逸的言辞间听出了什么,因此才有此问。
    “是有些问题……”犹豫了一下,连飞逸还是决定向赵慧欣求助,比起自身的面子问题,为母亲排忧解难才是身为人子的责任。
    更何况,连飞逸也是有担当的人,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让母亲为难。况且借助赵慧欣背后的家族,是目前唯一能够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随后,连飞逸便把这件事与赵慧欣商量了一下,同时也是恳求道:“慧欣,抱歉,让你委屈了。但是这件事,我不能什么也不做。”
    赵慧欣当然知道连飞逸的意思,只有通过她的关系,才能与常士瑞亲自见个面,然后才有和谈的可能。
    如果是连飞逸自己去找常士瑞,恐怕连话都说不上就被轰走了吧。
    其实赵慧欣也不觉得有多么委屈,反倒觉得连飞逸这人坦荡,并不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还要连累家人的傻帽。
    一个人能为母亲拉下面子去向人求和服软,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而且赵慧欣也觉得她在这件事情伤有些责任,更不能因此不管不顾。
    见赵慧欣答应下来,连飞逸也是一阵感激,“慧欣,我……”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