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灵魂是能量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灵魂是能量
    “这些知识与当前社会的利益集团有着冲突,因此被列入禁止公开传播的内容。”
    原来如此,虽然不太知道详细的内情,但是连飞逸也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愣头青了。而且像他这种有着灵性的人,是最不容易被教育机构“洗脑”的。
    因为对待每一件事,连飞逸都习惯性的进行思考和分析,他并不完全相信别人给出的答案与结论,而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是非对错,有些时候,不过是强权使然,连飞逸心中已然明白了这个道理,虽然他从来都没有摆在嘴上。
    “那么,开始介绍吧。”
    连飞逸不打算在这方面深究太多,个人和利益集体对抗,只有死路一条。真不是所谓的正邪对抗,作为一个身份普通的平民百姓,连飞逸还不打算为了公理和正义与上层建筑对抗。
    任何一个时代,总有人在压迫别人,总有人被别人压迫。
    无非是有些知道,有些人不知道,有些知道的人能够忍,有些知道的人忍无可忍。
    连飞逸现在还没有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所以他可以假装不知。
    “是的,主人,小喇叭竭诚为你解答。”
    然后,智脑开始就着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连飞逸让智脑省略了许多高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术语,总算是大体弄明白了一些东西。
    其实古代的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已经非常全面了,甚至有着许多现代科学都还没有的特殊见解。
    宇宙的根源是物质和能量的共生,而虚无缥缈的灵魂和意识,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
    正因为无法通过肉眼来直接观察,所以在早期的物质化文明发展过程中,通常认为灵魂是不存在,人也完全是一团基因物质。
    反倒没有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胸和见解,因为大家看待和认知事物的方法不同,现代科学过于以来人的五感,而忽略了超乎五感以外的知识——能量科技。
    说到能量科技,不得不提到两位发现核裂变现象的德国科学家,他们开启了核武器的大门,也是让人类得以脱离工业的桎梏,进入新时代的功臣元勋。
    打个比喻,说起核物理研究,这种存在着高能量反应的物理现象,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真正见到过呢?
    核爆也是一样,能量反应链条的发生,以及其全部过程,到底有多少人亲眼看到过呢?
    恐怕只有很少吧,就算是核辐射,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为何,公众会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这一切都真实存在呢?
    是因为政府在宣传,教育机构通过教材和教学让年轻一代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广泛的影响整个社会的意识和心理。
    而对于鬼魂和灵异现象,世界上也有许多专门的机构在进行研究,甚至政府部门内部也有着大量的事件和证据。
    同样是涉及到能量、磁场的技术,灵魂从来没有被纳入进科学的体系之中,哪怕研究已经得出了事实的成果。
    这与核物理知识所受到的待遇,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因为政府故意不去宣传,甚至公开抨击,所以凡事和“灵魂”还有“宗教”沾边的知识,都被批判为“封建迷信”。
    而可悲的是,真正的“迷信”就是加思索的去相信,所以整个社会才会弥漫着一种“科学迷信”的情愫,桎梏着大多数人的思想。
    连飞逸也是从智脑的回答中,才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了更加真实的认知。
    星球自身有着非常庞大的能量,哪怕地球并非是太阳那样燃烧着的恒星,但是地球内核中依旧有着高能物质存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类似核聚变的活动。
    有一股由磁极产生的电磁电流,在地壳下纵横交错,并且与应力点相交,构建成了一个能量网络,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灵。
    早在古文明鼎盛时期,那时的人类已经熟知了这种神奇的能量网格,并且不少古代民族都在这些能量应力点上建造了独特的建筑物——金字塔。
    而人类的灵魂,实际上就是一种有着固定频率的能量波,为身体所形成的静电场固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而身体所需能量的来源是靠分解食物所获得的化学能,而灵魂这一部分则是需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电磁能。
    因此长时间缺乏睡眠的人,无法很好的补充这些能量,自然就会精神不振,甚至猝死。
    也只有少数个例,一些病人因为体制的特别,甚至会连续几年都不睡觉。
    而地球磁场的转换,一般开始在子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到早晨七点的这个时间段,是磁场能量的活跃期,也是睡眠的最佳时期。
    而入梦仪正是通过这种能量现象,来规避缺乏睡眠所导致的坏影响,既然通宵保持清醒的状态不利于灵魂补充能量,那么久换成进入梦境的状态。
    梦境的时间流速比物质世界要快,这一点可以从很多学术报告上获知,这种现象通常也是导致梦境容易被遗忘的原因,因为大脑的“显存”不够。
    而入梦仪则是通过专门的能量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通过实验表明,人类的大脑不够活跃主要是与身体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导致的。
    而入梦仪正是可以通过外部连接来增强能量的输入,保证睡梦结束后的记忆缺失问题,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睡眠状况。
    只有当连飞逸对这些都十分了解之后,他才开始思考,并且最终决定相信这种说法。命可是自己的,他才不想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过劳死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对于金字塔和能量技术方面的研究,连飞逸顿时就很感兴趣了,包括现在一部分存放在图书馆内的玄门典籍。
    所谓玄门,就是涉及灵魂、心识和能量的古代知识总结,不过因为不具备科技的那种普适性,而仅仅能够作用在修习者的自身,因此而不被社会所广泛接受。
    毕竟玄学是针对个人的知识体系,无法诞生出相应的物质化“产品”,也不能买卖,因此无法在全社会推广。
    更何况,大部分的人都必须为生计奔波,不劳动就没有饭吃,又如何能够静下心来好好修行呢?
    可是实际上,无论是佛门还是基督这样的宗教,还是像道门这样的修行者散户,他们的能力对于社会名流而言都不是什么秘闻。
    后世的某些平头老百姓,总是笑话说越有钱越“迷信”,其实人家根本不是迷信,而是见到了真正的事实而已。
    普通人接触不到这些被刻意封锁起来的信息,自然是认为这些都是虚妄,本质上也只是“无知”罢了。
    其他的能量知识,连飞逸还无法去一一验证,但是对于金字塔居然是一种聚能装置,他感到非常诧异,毕竟教材上可没有提到过这件事。
    已经有不少科学家证实了金字塔内部有着不同寻常的高能量反应,甚至是一种强大的磁场效应,并且可以作用在大部分的生命身上,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
    古代埃及,也根本不是单纯把金字塔当作陵墓,而是将之当成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设施来使用。
    其实与金字塔有关的技术,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例子,以验证其真实性。
    比如说卫星接收器,就是一个锅盖和因为与中心处的那个类似于金字塔结构的金属架。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结构,就能够聚集游离在空气中的卫星信号。
    其原理就是聚集能量,当然,这种事情政府和大企业怎么会和你说呢?
    且不说美国,即使是华夏联邦,控制着全国电力企业的国家以及大型企业,如果大肆宣扬这种技术,恐怕不用五年,他们周期性的财富收入就会缩水九成以上。
    因为有了新的能源技术,谁还要每个月支付电费和燃油费呢?
    而想要验证金字塔技术的真实性,甚至并不困难,自己就可以在家里进行相关的实验,然后得出简单的结论。
    金字塔聚能模型由塑料或三合板或线维板,或木板,或花岗岩石与石灰石等绝缘材料,制成四面正方角锥体或三面角锥体模型。
    每个模型的四个面或三个面是全等等腰三角形,其顶角为52°,二底角各为64°,模型的大小由等腰三角形底边长短决定。将底边长1060厘米的模型放入居室、办公室、教室、寝室。
    它对健身健脑,对防病治病,对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对睡眠都有益,你要进入大的横型内,效果更好;将饮料和食品放入模型内,保鲜时间长。其原因是该模型能较好的吸收宇宙波能量。
    华夏联邦科学院理论和生物物理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就对“金子塔效应”作了十分系统的解释。可惜的是,这篇论文在发表之后便石沉大海,显然是遭到了利益集团的冷处理。
    毕竟政府开支需要依靠垄断能源企业来实现,就如同古代朝廷垄断盐铁一样,谁敢触动这一块,就是身死族灭。
    现在是民主社会,杀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有知名度的科学家。但可以通过控制舆论喉舌来对之进行冷处理。
    确实,金子塔对置于其内的物品的作用同其他形状的建筑物不一样。
    但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而是与能量有关的物理规律在起着实际作用。
    在金子塔内放过的小麦种发芽率高,长势好;放在金子塔里的奶制品和其他食品不易变质。
    这都是因为在这种形状的建筑内的温度分配和空气流动方式与普通建筑物不同,并且还能够聚集其一种有益于生命的磁场能。
    在金子塔内,水的蒸发速度快一倍,独特的磁场效应,使得金子塔同时起冰箱和抽湿机的作用,所以古代埃及的木乃伊能保存数千年而不腐。
    现在,连飞逸还能通过一块浮现在他面前的可视面板浏览来自民用网络的信息,目前中国国内就有超过三千个金子塔迷。
    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一位叫肖辰毅的富商,他在全国各地造了一共36座金子塔形的建筑。有人在重庆近郊的一座44米高的金子塔内做了几项科学实验。
    食品是从普通商店买的,有脂肪含量为20的250克装酸奶油、半脱脂的250克装奶渣、300克茶肠和每条重约1公斤的带内脏鲤鱼。
    这些食品都分别包装,一份放进金子塔,白天温度为27摄氏度以下,夜晚10摄氏度以下;用作对照的另一份则放在底下车库,昼夜温度分别为25摄氏度以下和12摄氏度以下。
    10天后,金子塔里的酸奶油保持原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