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儿时同伴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叮铃铃!
    下课的铃声响起,又到了上午的文化课程时间,说是文化课,实际上教授的都是些基本的知识和常识,而且主要以背诵为主。
    就有语文和数学,其中数学倒是需要学习逻辑思维能力,以解体为主。
    而类似于物理、生物和化学这样的课程,都属于选修课,而不会强制性的要求一定要达到什么程度。
    一般的公办学校,从高中才会开始实行学分制,而私立学校基本都从初中开始实行。
    连飞逸也是进到了学校之后才知道的,他现在恐怕是最忙的人了,因为学分不够的话,是无法考上好的大学的。
    因为初一和初二期间没有在这里学习,所以比起其他人,学分上就非常吃亏。
    刚下课,薛庆羽就找上了连飞逸,班级里面,他们两个既是舍友,也是同学,因此感情算是最好的了。
    “喂,还在为学分的事情头疼啊。”薛庆羽见连飞逸还在忙着温习功课,顿时就有些在意,“你的导师也真是的,就不能好好想点办法,帮你弄点学分啊。”
    连飞逸倒是不以为意,笑了笑:“导师比较忙嘛,而且学分的事情,急也是急不来的。我那拿着博士学位的女导师说了,让我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升上高中是没问题,学分可以在高中的时候才想办法好好积累。”
    私立学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有着多出三年的时间去选修某种专业课程,并且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这在报考大学的时候是很重要的。
    毕竟在华夏联邦中,考试成绩仅仅是其中一项,大学更加乐意接受那些在某个领域有着卓越潜质的学生。
    不过这种培养是很耗资源的,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专业的导师,都不是免费的公办学校所能够承担。
    连飞逸现在可是很清楚,他所在的班级总共就17学生,却有三个专门的科任老师。选修课还有专门的导师,带的学生也绝不会超过20个。
    与公办学校那种动辄50人以上的班级,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设施和教材上,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以宏立书院为标准,每周都会有社会名人前来讲学,这些人可都是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专业人士。比如绘画、音乐、古文、历史,又或者是拳术和剑术。
    这些人光是出场费,就能抵得上普通公办学校半个月的总花销了,更不要说请来几个博士为学生授课。
    见连飞逸还在认真看书,薛庆羽也就没有继续打搅了。他虽然对连飞逸的背景很好奇,不过也没有打算追问到底。
    而薛庆羽趁着课间休息跑出去的时候,张志远跑了过来,找上了还在埋头读书的连飞逸,“连飞逸,我帮你联系好了我的导师,他说可以让你去他那里报名,不过考核的时候。你也必须要过关才可以。”
    连飞逸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是真的吗?这真是太感谢你了!”
    这件事可不容易,因为之前连飞逸去问过了,据说是名额已经满了。现在只剩下几个冷门的诸如外语的科目,这些基本无人问津。
    “都是朋友嘛,不用客气。”张志远微笑着,说完了这件事。又闲聊了一会儿,他就回到他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对于这个同学。连飞逸可是非常好奇,因为他的身份实在是很奇怪。而且他一直都没有提及他家族内的事情,只是知道他的背景很不简单。
    不过在宏立书院读书的学生,背景都不简单,所以连飞逸也只是有点好奇而已。他现在,更关心学分上的问题。
    一个学期有75个积分,其中包括了语文和数学这两门文化课程,同时连飞逸现在还报了初级物理、初级化学和初级历史,外语则暂时没有考虑。
    一门基础等级的学科课程,学分都是五分,所以一个学期大概要学15门课,看起来很吓人,任务甚至比公办学校还要重了,毕竟那里也就八门功课而已。
    不过其实连飞逸却知道,学分其实主要是代表着方向,而不必让你去浪费时间学习自己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科目。
    刚进宏立书院的时候,连飞逸的第一位导师王兰芳就告诉他,最开始的时候,全部的基础课程都选择一边,每个修到5分其实是最轻松的。
    因为仅仅是基础,那么就要求不高,仅仅需要你掌握大致程度的了解,并且通过一次考核,就能够获得。
    关键不在这里,而是你在学习基础科目的时候,已经开始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哪些喜欢,哪些厌恶,哪些是你擅长的,哪些是你啃不动的,自己都会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
    而教育的宗旨,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而是让求学之人自行选择适合于他自己的道路。
    连飞逸已经安排好了他这个学期的课程,所有的以前在初中时上过的文化课程,这时候还是用得上的,可以通过相关科目的基础一级考核,那样就有40个学分了。
    这些,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内办完。
    按照华夏联邦的教育评定体制,每一个学科,都分成基础、初级、中级、高级这四个层次,并且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以证明你的能力和专长,而不是直接用一本毕业证忽悠过去。
    在高中教育阶段,最高的学科评定等级就只能到中级,也就是在这个领域内具备一定的学识。高级以及以上的知识等级,就需要进入大学才能获得了,而且取得“高级证书”之后,就可以获得“学士”这一称号。
    更上面的是“专家级”,对应的则是“硕士”这个称号,要是在古代,这已经算是在文化界有名的饱学之士了。
    而“大师级”则是对应着“博士”这个称谓,就算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意味着你将获得全社会的尊重,并且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
    再上则是“宗师”,不过这已经不是所谓的等级了,而是受到全社会的推从与认可。能够开宗立派的大学问家,恐怕历史上,这样的人也没有几个。比如说春秋诸子。
    每个等级又分成了三个阶段,比如连飞逸现在,他的语文知识水平大体就是基础三阶,一阶是五个学分。二阶是十个学分,三阶就是二十个学分,直接通过三阶测试考核的话,可以获得之前阶段的学分。
    这也是避免让人因为学分而浪费时间,也是专门为连飞逸这种中途转学的学生提议准备的。
    根据华夏联邦目前的教育体系来比较。语文基础一阶相当于小学三年级的程度,就是认识常用的汉字,并且能够通读简单的文章。
    二阶就相当于是六年级的程度,可以阅读和书写文章,当然要求的程度无需太高。
    三阶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而且还要写出几种常用规格的书面文章,包括信件和各种申请书之类的文体。
    吴福宁现在就基本是这个程度,如果还要继续往这个方向深入。就要开始从白话文专精和古文专精这两条道路上进行选择了。
    连飞逸自己更倾向于古文专精。现在很多上流社会的权贵,似乎都特别喜欢结交那些能够掌握精深古文知识的特殊人才。
    以他现在的成绩,其他诸如物理和化学还有生物、政治以及历史等课程,也是可以勉强的拿到基础二阶的程度。
    语文是从小学开始教授,而这些课程都是从初中才开始,以两年的学习时间来看。能获得二阶的等级评定也算是不错的了。
    不过在宏立书院里,居然还有许多很特别的科目。比如玄学、天文、地理、神话考究、武术、绘画、音乐,以及多个国家的外语培训。可以说整个社会推崇的知识和技能,在这里都可以学到。
    除了体育棋类,无论是各种体育科目还是棋类培训,是另外由专门的学校培养的,而且他们一般只专精于这一项,有一些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培训,以求达到最专业的状态。
    而且一旦某一门科目获得中级三阶的成绩,那么就再也不需要受学分的限制,可以在升入高中之后继续专精于这个领域,甚至还能凭此考入好的大学。
    学分,是为了让那些混日子的人感到压力,毕竟自由的学习模式,不等于纵容懒惰。
    上午的文化课程很快就结束,其实也没什么好传授的,语文、数学和思想道德这三门主修课程,除了数学,都是对于阅读量有这要求,然后由科任老师安排需要阅读和记忆的内容,然后每个月进行一次固定的考核。
    一旦通过,就可以获得相应阶段的学分,并且可以选择继续深入或者放弃进修。而每两个月又可以重新报名一次,而不是一选就一个学期,非常灵活。
    修不够学分,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那将意味着在课程学习上落后于别人。
    就算是贵族学校,也是有竞争的,而且每个人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背后的家族,是荣誉之争,比一般的公办学校还要残酷。
    到了下午,就是各种选修课的时间了,连飞逸打算先将全部的基础课程学分拿到手再考虑其他,就连他最热爱的武术课程,也暂时还没有开始。
    直到傍晚,连飞逸才有空闲的时间休息,换了身衣服之后,他便走出了公寓楼。
    看着校园内幽静的小道,连飞逸忽然又发现他的眼睛辨不清方向了。
    一个人站在树阴下苦思良久,他才选择了其中一条清幽的小路向前走着,同时在心中暗自埋怨这个学校的庞大。
    宏立书院,简直是一个大学的面积了,背依大山,学校内还专门修了人工湖,湖岸栽着柳树,每当微风吹拂,就荡漾开来。
    对于校园,连飞逸现在还不是很熟悉,不过他倒是很喜欢四处走走,看看这里的一切。
    无论是布局还是格调,都显得精致典雅,到处都是自然的气息。连飞逸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一所学校能够建成这种样子。
    恐怕光是设计的费用。就不低吧,更别说选材和施工了,难怪学费如此高昂。人家就是值这个价啊。
    在走到了一个路口的时候,连飞逸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对方弓着身子,手里拿着一大包东西正在向另外一个公寓区走着。
    连飞逸疑惑地皱起了眉头。同时还小心的揉了揉自己眼睛,在确定并不是认错之后,才朝着那道背影大喝了一声:“杰杰!”
    被喊到的那个人忽然间奇怪地扭过头来,看向连飞逸这边,他还真不知道在这所学校里。竟然有人喊出了他在小学时称号。
    先是一阵疑惑,待确认着看到的人是连飞逸之后,杰杰便立即高兴地跑了过来。
    杰杰叫冯安杰,个头小,人也古里古怪的,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