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办理入学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得到了这个肯定的回答,连飞逸也是心花怒放,生活在普通的家庭,他深知习武之难。
    其实像他这样的少年,全国不知凡几,旧时代还有武官和拳师,在各个地方建立派别,招收门徒。
    而自从华夏联邦建立以来,就纷纷打压和取缔,渐渐消灭了这些民间武术团体,在战争年代,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
    因为战争,因此国家必须将全部的力量集中起来,更不容许后方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
    在清末民初,由于地方团练的影响,因此各地习武的年轻人极多,由此而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更是严重扰乱了原本的秩序。
    武馆的开设,通常与地方实力派勾结在一起,或包烟,或庇赌,亦或者是门派之见的争斗和厮杀,都给社会的治安造成了诸多的不良影响。
    而古文会又希望收集天下诸门诸派的武学理论,因此软硬兼施,终于将中国的武术典籍和武术家集中起来,建立起了一个联合了各门各派的武术协会。
    与后世那种只讲表演的花架子不同,这个时代是从乱世延续而来,大多数的武术家都是杀出来的名气,而不是呆在深山苦练绝世神功的那些所谓高手。
    这些人对于武术的理解,堪称一绝。
    不过武术协会建立起来之后,民间的私人武馆就少了,因为想要开馆授徒。就必须要获得国家的许可。
    而且。连飞逸去过一些武馆看过,里面都是教的花架子,一般都是作为观赏性的表演技巧而传授给前来求学的武术爱好者。
    连飞逸自小就喜欢武术,迷恋武侠小说中那种仗剑行义的侠客,而不是站在舞台上耍花枪的戏子。
    但是这年头,法律言明,又有武术协会的存在,许多武师比武都是私底下,再无以前的那种公开对垒,因此就算想学武术。也不知道哪个师傅比较厉害。
    同时,以前家境不好,连飞逸也没有学费去学。
    而现在却不一样了,宏立书院内开设有专门的武术训练班。而且前来教学的也是有名气的武师。因为是为上流社会服务的,因此这种武术训练班还的确是有真材实料的,不是外头的那种花架子。
    这一点,吴福宁实现就和连飞逸说清楚了。
    “你到了学校之后,先熟悉一下环境,这种私立学校与你之前就读的公办学校是不一样的。而且因为初中可以直接升学到高中,所以你无需为了中考而花费太多的心思去复习知识课程。”
    “可是,如果能够考到好成绩的话,不是会更好吗?”虽然吴福宁和黄光鸿之前就解释过,但连飞逸对此还真是不太熟悉。
    “我之前就读的大连市立中学。老师就经常鼓励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考到好一点的高中,然后升入名牌大学,这样以后才有前途。”
    高考,在这个时代依旧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同样也是普通人唯一的机会。
    因为高考撇开了一切的家世与背景,唯成绩论高低,优异者就能获得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就这一点来说,如果不是高考,社会下层或者中层的人想进入上流社会。想出人头地,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杨广开设科举,使得贵族世家再也无法垄断政治权利,虽然杨广为此而背负上了“昏君”和“暴君”之类的骂名,不过科举这种制度至少沿袭下来。
    这个时代的各种考试和考核。本质就是科举制度,以考试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家世和名声。
    如果还是像汉朝那样“举孝廉”的察举制,一般人想要获得机会,简直是笑话,只有贵族才有成为“孝廉”的资格。
    从隋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深入人心。就算是华夏联邦成立,也无法推翻这种“科举”的体系,无非是考试的具体内容换成了新时代的知识。
    而现在,尤其是大规模普及了基础教育之后,一般家庭的父母,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因为这代表着前途,代表着未来的生活待遇。
    连飞逸也是如此,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时候,他承载了他母亲的希望,从小学开始,就要为了考取更好的初中而努力,现在已经是初二的学生,自然要为进入重点高中而努力。
    徒然之间,吴福宁让他不要为了成绩而读书,他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嘛……”
    还没等吴福宁解释,黄光鸿就抢先说了,因为他对这方面的了解比吴福宁要多,因此由他来讲解倒也更加合适。
    “其实成绩之所以那么重要,还是由于高考这一关,名牌大学的名额有限,可是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却远远超出。因此,国家不得不以考试作为评选的标准。”
    听到这里,连飞逸也点点头,这种事情,就算是以他的年纪,也能够明白。
    “不过……”黄光鸿话锋一转,“大学的录取标准,其实有两个,一是考试的成绩,从高往低,按顺序提档。而这第二个标准,其实就是你的专长。”
    “专长?”连飞逸苦苦思索了一会儿,才醒悟,“你指的是古琴、文言文以及体育这类特殊专长吗?”
    “没错。”黄光鸿点点头,“就是这些,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课程以外,如果你能够在某一项领域有着特殊的才能,并且通过国家的等级考试,就能够进入大学,而无需通过一般的考试。”
    话虽如此,但是每一所大学对于“专长”的领域要求不同。等级要求也不同。
    而且。以“专长”而成为特招生的学生,需要缴纳高昂的学费,这就杜绝了许多平民家庭想要通过这种道路绕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这种事,连飞逸并不是不清楚,只是他以前根本走不了这条路,所以也没有太过于关注。
    也是黄光鸿这时候提起,他才有了这个概念。
    “在宏立书院这样的高级私立学校里,你除了半天的文化课程之外,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参加各种专门的培训课程。在选择方面。自由度很大,与公办学校是不一样的。”
    “而且,宏立书院每年都有一些推荐名额,可以让你无需考试进入某些名牌大学。基本上。因为竞争难度很小,因此你不用在文化知识课程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说竞争压力小,是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太愿意通过这些名额进入所谓的名牌大学。
    这个时空的华夏联邦,因为建国的时间早,而且国内的经济建设恢复得比较快,因此清末民初的很多大家族,都得以生存下来,没有被“斗地主”。
    对于目前的社会风气来说,还是比较清明的,上层社会普遍都在进行争斗和比拼。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政治舞台,新时代的“贵族”们,都异常活跃。
    而到了现在,在各种私立学校中就读的权贵子弟,已经到了第四代。
    这些人可不是混吃等死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没有一技之长,即使是在上流社会中,也会遭人耻笑。
    而就读于宏立书院这样的私立学校,如果不能靠着真本事进入好的大学,而是依靠“名额”。那可真是成为其他人的笑柄了。
    再说了,无能的人,如何在如今这个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呢?
    资本的流通属性,决定了金融贵族无法像领地贵族那样高枕无忧,他们仍旧必须扩张自己的商业帝国。或者利用合理的经营来维持自身的利益。
    没有合格的才能,想要做到这些。也是困难至极。
    而且,上流社会还对一个人的礼仪、修养以及艺术天赋十分重视。如果你不懂这些,就会被认为是暴发户,更会遭到耻笑和排斥。
    看似风光的生活背后,这些从小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权贵子弟,也有着自己的义务和压力。他们许多时候,都身不由己,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去维持家族的荣耀。
    聊着聊着,宏立书院就在眼前。
    连飞逸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气派的校门,前后两座大门,全都是被裹在厚厚的大理石板里头。就连铁门上也镂刻着栩栩如生的纹路,简直和一个上层名流的家宅一样。
    保安更是被特许持枪,光是前门就有一个班的警卫,共十人,分成两个小组。
    这所学校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校内的教学环境,也与连飞逸之前看见过的公办学校不同。光是在安全方面的等级,就够让人惊讶了,和政府大楼都差不多了。
    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在这读书的可多是出身豪门显贵,自然不能出现什么意外。
    吴福宁在进入校门之前,就和那些警卫碰过面。
    全都是军中退伍的精锐,家世清白,不少人都是参加过战斗的老兵,光是眼神就让人感到一股压力。
    而另外一方面,这些保安也从吴福宁和黄光鸿身上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要不是刻意收敛,吴福宁和黄光鸿这种身经百战的强者,光是身上的杀气就能镇住眼前的这些菜鸟。
    没错,这些退伍兵或许参加过战斗,甚至杀过人,但大多都是围剿盗匪和暴徒之类的人。而不像吴福宁和黄光鸿,他们执行的任务可都是高度军事化的战斗,就连面对的敌人也至少是国际知名的恐怖分子和大型海盗团伙。
    在检查了吴福宁的证件之后,守卫也知道对方不是来找麻烦的,因此直接放行。
    “这位先生,进入学校后,请放慢的您的行车速度,同时到指定的停车区域停放车辆。学校内部是不允许机动车辆行驶的,这点还请您注意。”
    “嗯。好的。我知道了。”
    吴福宁不是没有来过,对于保安的好意提醒,却也没有什么意见。
    他却不知道,刚刚和他说话的这位学校守卫,不知道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吴福宁虽然刻意的收敛了自己身上的那种气息,不过光是表露出来的那一点点,就够吓人的了。
    就算同样是老兵,彼此间的实力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总能下意识的觉察到对方的气息,辨别各自的强弱差距。
    望着吴福宁离开的身影。负责在校门口的检查出入证件的守卫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把车子停在了停车场,吴福宁他们三人必须徒步走到学校北边的行政大楼,那里是校长和学校老师的办公区域,入学手续也在那里办理。
    在这里。教学课程安排与一般的公办学校不同,基本上只有上午是文化知识课程,教授语文、数学等一般的知识课程,而且大多都只是很简单的讲解一下。
    你遇到不明白的,可以去找老师提问,至于学到多少,学到什么程度,都是你自己的事情。科任老师也不会可以强求进度和你的成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