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签署协议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正是因为联合国本身没有军队,也没有对违反联合国决议的个别国家进行军事制裁的能力,所以印度方面向来是有恃无恐,并不把联合国的一纸文书放在心上。
    而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她也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打算向克什米尔谷地的巴基斯坦军队集结阵地,发射一枚“阿格尼iii”弹道导弹。
    因为印度还没有核武器,所以理所当然的只能是使用常规弹头的,目的不在于杀伤敌人,而是在于战术上的威慑,更是打击一下巴基斯坦军队目前嚣张的气焰。
    于是乎,一枚携带着常规武器弹头的“阿格尼iii”弹道导弹,直接就从查谟印军战略导弹阵地发射,进入高层大气圈,随后飞向斯里那加东部郊区巴基斯坦军队的一个集结地。
    由于巴基斯坦没有丝毫准备,而他们也难以猜测得到印度人居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公然违反联合国提出的停火协议,甚至还动用了战略导弹武器来袭击巴基斯坦的地面军队。
    在猝不及防之下,巴基斯坦军所遭受的损失十分惨重。其实就算有所防备,对于没有能力拦截弹道导弹的巴基斯坦而言,他们也是毫无办法的,甚至连提前疏散的准备时间都没有。
    尽管这枚导弹携带的只是印度方面生产的常规弹头,可里面也有着一枚重达1吨的油气弹头,其所能造成的破坏还是相当惊人的,以至于直接遭到导弹袭击的巴基斯坦某步兵师伤亡很大。
    这样一来,印度政府等于是直接捅了一个马蜂窝,把整件事情给闹大了!
    其实巴基斯坦遭到袭击的那支地面部队,主要驻扎在斯里那加的东郊,距离市区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本次导弹袭击也没造成平民单位的伤亡事故。
    可是有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当时碰巧有一位知名外国记者所组成的采访团,正在采访驻扎在那里的巴基斯坦部队。同时也是为了看看巴军有没有违反人权的事情发生。
    可结果呢,巴军很安分守己,印度人却让人无语了。
    由西方媒体记者组成的访问团。不幸的在这次由印度发起的导弹袭击中,死伤狼藉,仅仅只有两名美国记者得以从威力惊人的爆炸中逃出生天,而且他们在得到巴军医护人员的救助后。当即向自己的通讯社发布了这一条消息。
    导致了事情都还没有过去多长的时间,而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了印度竟悍然违反了联合国的停战协议,公然藐视各国政府的规劝,甚至还在偷袭计划中造成了众多外国记者的伤亡。
    这一下子,印度人可真的就是乐极生悲了。总理英.甘地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谴责时,不得以之下,只好下令将战略导弹部队的司令撤职,让别人当自己的替罪羊。
    可这种做法,根本无法平息巴基斯坦方面的怒火,巴基斯坦政府公然宣布,一定会采取更严厉的报复行动,惹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不得不站出来说好话。并且动用了大量西方国家进驻在联合国的代表。共同来呼吁巴基斯坦“保持克制”。
    如果战争持续扩大,会将美国和中国都拖入这场战争之中,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虽然表面上巴基斯坦政府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没有对印度本土发起报复性的弹道导弹袭击,可这也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不采取报复行动。
    华夏联邦国防部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就提出了建议。希望巴基斯坦能够出点力,去摧毁印度在查谟地区部署的弹道导弹阵地。
    而对于这样的提议。巴基斯坦政府当然是不会反对的了。
    于是乎,援巴志愿军的机甲部队又是临危受命。先是志愿军部队迅速调遣志愿军两个特种机甲营藉由孟加拉的秘密通道向印度查谟地区挺进,轻而易举的就将被印度人视作珍宝的战略导弹部队给围在瓮中。
    一整批“阿格尼”导弹都成了志愿军的俘虏,就连印度仅存的20枚弹道导弹也被志愿军将士们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在这一次的基地攻坚作战中,强袭机甲的性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印度人构筑的钢筋水泥墙,反倒成了强袭机甲的壕沟和盾牌,成了掩护点,为强袭机甲的作战行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不过在志愿军突入印度本土的强袭机甲部队他们完成了作战任务之后,就迅速的撤离了印控地区,而且事后巴基斯坦也赶紧在联合国代表的竭力劝阻下宣布愿意“保持克制”,还很真诚的宣布“取消”了原本要采取的报复性打击行动。
    这样连番的“诚恳”表态,更是表明了巴基斯坦不会因为这起事件拒绝和平谈判,更不愿意继续扩大军事冲突。
    而在夺取了印度的弹道导弹之后,巴基斯坦方面也很直接的表态,保证不对这起事件进行进一步追究,而且还愿意再次回到谈判桌前。这样务实的态度,和印度人截然相反,让联合国代表大为赞赏。
    英.甘地夫人和印度内阁,这一下子可以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偷鸡不成蚀把米。
    内阁主战派官员们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却让印度陷入了政治上更大的被动局面,不仅如此,还给了巴基斯坦一个借口,让对方一举摧毁了自己手中至关重要的陆基战略远程打击力量。
    那20枚导弹暂且就不去算了,毕竟以后还可以继续造,可是一整条导弹的生产线都在伯朗吉尔基地,连同着基地本身一起被完全摧毁了,这可是比什么都要值钱的东西啊!
    而且导弹生产线,可是花多少钱都未必能再一次买来的啊,这下子可倒好,手里变仅存的不到30枚远程弹道导弹头,这一下子就损失了其中的一大半。
    现在别说是对巴基斯坦人进行战略威慑了,只要巴基斯坦不来拿着导弹讹诈印度政府就多谢湿婆大神的关照和爱护了,没了导弹这样的远程打击武器撑腰,印度人突然觉得自己的底气弱了很多。
    就算是装备常规武器弹头的弹道导弹,如果对准印度的主要城市,也会带来让人难以想象的损失。比如说云爆弹。实际威力就相当于是一枚小型原子弹,更不用说因此而给印度民众带来的恐慌和不安。
    到了事发的第三日,印度伯朗吉尔基地袭击事件初步的调查结果也总算是出来了。
    根据少量活下来的基地成员会议。他们是遭到了一种巨型战术兵器的入侵,能够像人一样灵活的跳跃和转身,在地面上高速奔跑,还能跨越复杂地形。让守军无力抵挡。
    而从地面残留的痕迹来看,也表明了这些奇怪的“巨人”应该是通过海运秘密登陆,然后一路奔袭至这里,最后又敢在印度援军部队抵达之前大摇大摆的撤离。
    但是考虑到国际影响,印度并不打算说出这种丢脸的事情。而且幸存人员口中所提到的巨大人型兵器的说辞,让印军的高层觉得有些啼笑皆非。
    因为西巴战场上的情况还没有流传回国内,所以印度人还不知道华夏联邦已经秘密支援了巴基斯坦人一批可以投入实战的强袭机甲。
    印度人也知道关于军用机器人的相关概念,甚至还有一批印度可科学家也提出要开发这种武器,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你说为何?
    连美国人都没搞出来的东西,印度即使再狂妄,也不会往这方面花冤枉钱。
    所以在最终公布结果的时候,印度人将故意将矛头对向了别人。并且提交了一部分所谓的证据。以“显示”出袭击极有可能是克什米尔伊斯兰极端组织策划。
    当然,现场上确实也留下了一些这样的“证据”,就算是敌人故意留下的,印度政府现在也只能把这件事当作是真的。这
    印度人在爆炸现场的周围发现,在距离伯朗吉尔基地不到3公里的一处山头上找到了两门迫击炮和6枚弹壳,根据分析。这些炮弹是美国在1955年所生产的老式核炮弹。
    核炮弹是指用火炮发射的装有核装料的炮弹,弹体体积小。又分为裂变型和增强辐射型。裂变型核炮弹,杀伤威力一般在几百吨至一万吨tnt当量。常作为战术武器使用。
    这种核炮弹,主要是用于打击敌机场、桥梁、部队集结地和集群坦克等目标,增强辐射型核炮弹杀伤威力约1000至2000吨tnt当量,主要用于攻击敌部队集结地和集群坦克中的人。
    因为其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所以十分便于在战场上灵活使用。
    美国装备的火炮口径有155毫米、203毫米和280毫米的榴弹炮、加农炮,它们可发射核炮弹。而华夏联邦也有可发射核炮弹的火炮,不过并不专门研发这种武器。
    在现场发现的的这些美国制造的核炮弹,每颗炮弹的当量大约是1000吨tnt,正是这些威力巨大的战术核武器,才对印度的导弹基地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破坏。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炸弹仓库的防护性能印度人还是下了死功夫,做得也比较结实,小当量的核爆炸并没有引起里面各种特殊炸药的连锁反应。
    否则的话,这将成为印度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爆炸事故,恐怕方圆10公里内的一切,都会在爆炸所形成的巨大冲击和震动中化为乌有。
    而在遭袭之后,印军的地面部队也迅速赶来,封锁了整个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印军也于附近抓获了4名疑似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可疑人物。本着有抓错没放过的心态,印军便直接逮捕了这些人。
    而经过一番严刑逼供式的秘密审讯,也证明了这些人确实就是克什米尔伊斯兰极端分子,而潜入奥里萨邦的主要目的,还真的就是为了制造一些大型恐怖事件。
    可是在他们提供的供词中,反复强调他们并不知晓伯朗吉尔存在的秘密,并且还对坚本次恐怖袭击坚决否认。虽然他们不怕死,但对于自己没做过的事情,那是打死也不承认的。
    虽然不能获得印度政府所希望得到的口供,可那些负责审判的印度官员,都一致认为这起袭击事件就是这些伊斯兰极端分子所制造的。
    至于核炮弹这样威力强大的战术核武器是如何成为了这些伊斯兰极端分子手中的道具,那就暂时还没能从犯人的口中审问出来。
    不过印度情报人员也分析了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认为这些极端分子得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的暗中支持,甚至透过与巴基斯坦人的合作,从华夏联邦的黑市武器商人手中获得了这些可怕的武器。
    或者是跟南亚地区的恐怖组织有密切联系。而在印度政府看来,后者的这个可能性最大。
    如果这起事件是由南亚地区的大型宗教恐怖组织所秘密策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