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瞧出端倪[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克和20辆步兵战车被的代价之后。才得以成功的突进到了巴军防御阵地的最前沿。
    在这个时候,巴军阵地上所部署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导弹就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了,甚至就是为了等这一刻,巴军的武器储量相当惊人。
    在巴军的防御阵地上,他们配置的反坦克炮全都是105毫米口径的平射炮,射击时弹道平直,容易瞄准。
    而且,这种反坦克炮所发射的炮弹。几乎全都是可以垂直击穿印军坦克的正面装甲。更何况。巴军所使用的炮弹可全是中国武器制造商所生产的贫铀穿甲弹。
    别看这种反坦克炮的口径不是很大,可用来对付印军的T55坦克的却是绰绰有余,即使是最厚实的正面装甲,恐怕也顶不住一炮。
    至于装甲厚度尚且不够40毫米的БМП-1和БМП-2步兵战车,在这种反坦克炮面前,就完全是一捅就破的纸葫芦了。
    至于少量的主战坦克。105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对于这种装配了外挂式反应装甲的第二代主战坦克威胁不大。
    可巴基斯坦也不是没有准备,一些反坦克导弹就专门是用来对付这种难缠的敌人。而且巴军利用地形的优势。在几个向外突出的高地上,设置了大量的反坦克导弹伏击阵地。
    这些反坦克导弹。可是专门挑薄弱的侧面装甲和履带下死手的,通过战后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么做的效果还算不错。
    在这种多层次的立体化防御打击之下,印军损失了近50辆的T55以及14辆,甚至还包括了近半数的步兵战车。
    如此巨大的损失,换来的只是巴军的弹药消耗,印军依旧未能突破巴军的当面防御阵地。而由于伤亡太大,部队士气下降到了临界点,东路军的总指挥也只好下令,让残余的部队撤出战斗。
    双方你来我往,进行了一连串的攻守较量。
    印军方面,损失了将近200辆装甲车,还有两个成建制的步兵团,损失不可谓不惨重。而作为防守的一方,巴军在印军的第二次攻击浪潮中,前沿阵地在也损失了将近一个团的兵力,包括大量的军用物资被消耗掉。
    印军的坦克炮和火炮,还是给巴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不仅如此,巴基斯坦方面精心构筑的反坦克阵地被摧毁了一半以上,其中前两个防区受到的破坏最为眼中,连基本的防御体系都已经难以维系。
    所以,在印军撤退之后,巴军也抓紧时间休整,放弃阵地的前沿,转为退守到两个剩余的高地上,在第二防区的末端重新构筑新的阵地体系。
    因此可以说,现在这样的情况,印巴双方的胜负还不好确定。
    从损耗的角度上来将,印军此战的损失明显要比巴基斯坦方面大上许多,并且在局面上依旧处于下风。
    可从整体局势来看,这样的损失对,于在兵力和资源上占据较大优势的印度而言,并非伤筋动骨。只要重新整顿兵力和时期,印军的战力对比于巴基斯坦还是能够占着上风的。
    同时,东路军的一部分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是成功的迫使巴军退守至第2防区的末端。
    虽然未能完全达成了原本制定的战术意图,但至少实现了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印度东路军依旧有力量组织起足够规模的攻击阵型。
    前面这两次攻击失利,也让印军的指挥官对巴军的战术执行能力有了新的认知,开始意识到,发动大规模的集团化冲锋在这样的地形上是不合适的。
    这里前宽后窄,十分不利于发挥印军的兵力优势,如果非要硬来,反倒给了巴基斯坦可乘之机,让敌人得以在局部上占据兵力的优势。
    这两次攻击行动,使得印军方面搜集到了不少有用的巴军情报,其中一个就是在这道防线上,当面的巴军并没有配置装甲力量。从对方不予反击和追击来看,对方的兵力也不是很足,否则不会在胜利之后马上就退守到后面的防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