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立体防御[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机,它身上的机载雷达功率太过小了。恐怕连导弹飞到自己跟前都还没有发现敌机的存在。
    印军的飞行领队,对于巴基斯坦派来这些的空军飞行员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悲哀。双反的较量并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方无论掌握着何等的技术,在够不着的距离上被动挨打,只有死路一条。
    就在印军的飞行员准备发射他们的机载“麻雀”导弹时。当面的“飞鹰”忽然来了一个急剧的盘旋转身,然后又飞速下滑,轻而易举的的就脱离了印度空军的的雷达锁定。
    巴基斯坦空军采取二对一的战术,既然质量上不行,那就用两架飞鹰对上印度的一架SU30。
    而这种巴军飞行员所作出的快速应变方式,让与之交手的印空军飞行员尽皆惊奇不已,来自不少印军飞行员的报告都让指战员的表情惊疑不定。
    根据其他友机飞行员的说法,貌似他们面对的这些“飞鹰”和“野猪”全都用奇怪的战术动作脱离了己方机载雷达的武器锁定。
    “这该死的外国货!”飞行中队长恶狠狠的埋怨着。从国外高价买来的武器。不知为何总是有着很多问题,并不像外国武器上所介绍的那么好。
    这其实也不全怪人家黑心,就以印军采购买的战斗机来举例,他们买来的只是飞机本身,而没有相应配套的机载设备和武器子系统。
    这款在本时空里由德国在六十年代开发的第二代战斗机,性能还是很不错的。但电子系统就受限于德国的半导体技术,无法让人满意。
    以至于。印度在购买配套的“软件”设备时,都是青睐于美国的产品。除了电子设备是采购自法国以外,大部分的武器系统都是来源于美国制造商。
    至于说火控软件,则完全是交由印度人自己的公司开发,为此,印度人还自以为是的想着,他们的集中了东西方所有的先进科技,比德国原装货的战斗机还要强力。
    自己却不细心想想:飞机、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子系统还有火控软件,这种不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万国牌”货色,互相之间的兼容性之差简直就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
    印度军方这种所谓的战斗力评估,也都是在各个系统分离的情况下进行单独的测试,而从未在装配完成后进行整体性能的实战评估。
    其所谓的整体性能的测试,居然只是将分系统的测试结果简单相加,就敢把报告向国际军事界发表出来。
    这样做,当然能让接受测试的战斗机性能高得离谱啦,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嘛,真要可以这样做,干脆把火箭推进器也装到飞机上得了,这样就能得到一款可以实战的空天飞行器了、
    可实际上呢?
    无论是在德国和中国,还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合空军部队的眼中,印度搞出来的这种纯粹就是一堆废物,也就只能够欺负一下巴基斯坦的第一代战斗机,甚至还赢得不怎么好看。
    其实飞鹰A4,这种飞鹰战斗机的改进版,也并不像印度飞行员想的那样,因为是第一代的喷气式战斗机就显得不堪一击。
    首先,飞鹰A4作为改进版,加强了他的飞行速度,所以在进行空中格斗的时候,机动性能十分不错,算的上是一款实用的廉价战机。
    尤其是对于如何摆脱敌机的雷达锁定,飞鹰A3就很有一套,这种在飞鹰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改进型战斗机,正是因为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而受到了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
    只可惜,原本的巴基斯坦空军,还未掌握合适的战术,以至于拿着这种第一代战斗机和印度的第二代战斗机硬碰硬,不输才怪咧。
    而像现在这样的情形,华夏联邦军就曾经做过相关方面的战术研究,测试出,假如飞鹰A3的飞行员训练有素,并且利用飞鹰A3的特性,采取合理的机动动作,是完全可以脱离敌机的雷达锁定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