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接连失利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在巴基斯坦正式对印度宣战的前一天夜晚,印度海军的唯一一艘“维克兰特”航母作战群就突然接到来自萨姆和英.甘地夫人的联合密令,要求开赴吉大港准备作战。
    经过一番充足的准备,这支航母作战群于巴基斯坦方面宣战后的当天晚上10时开始向孟加拉的军事目标秘密靠近。
    而这个时间段,巴基斯坦航空兵甚至都还没有开始对印军实施空中打击。
    印军的航母作战群经过了巧妙的伪装,甚至瞒过了华夏联邦的军用卫星,在6月23日的夜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顺利抵达了离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不过210海里的水域。
    就在这个平静的海面上,印度的海军和海基空军部队,开始为大规模偷袭之战作着准备。
    翌日凌晨3点,天空还是灰蒙蒙一片,月色稀疏,而印军的航母作战群也渐渐拉开了大规模军事作战的序幕。
    在战争开始前,印度海军的总兵力达到了4万人,并且拥有了作战舰只74艘,其中甚至还包括包括1艘从英国采购的轻型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
    这艘航空母舰装备有“云雀”型直升机、“海鹰”式战斗轰炸机,并还新增加了4艘f级潜艇,5艘“别佳”级快速护卫舰和一批“黄蜂”级导弹快艇。
    是波兰制造,排水量210吨,配备着同样是波兰制造的“冥河”导弹。
    在本时空中。一大批苏联的军工科学家在波兰就业。冥河导弹的发明者也变成了波兰人。同时,由于与德国保持亲密关系,波兰现在也是属于亲德阵营,并没有加入到华夏联邦的体系中。
    一批前苏联导弹专家,在日本“神风突击队”的启发下研制的一种近程亚音速飞航式反舰导弹,从1960年开始装备,主要装备导弹艇,如“蚊子”级、“黄蜂”级等,适于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船。
    从1963年开始,这种物美价廉的武器。开始向世界的第二和第三梯队国家发售,主要的购买者分别是印度和埃及。
    “冥河”的最大射程只有42千米,巡航高度也不过是100至300米,0.9倍音速的巡航速度。弹体总长长6.5米。直径。76米,翼展有2.4米,全弹质量为两吨半。
    就同类产品而言,它比不上中国的反舰导弹,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
    该型导弹采用中段自动驾驶仪和末段主动雷达寻的复合制导,战斗部为聚能穿甲型。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发射6枚“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艾拉特”号驱逐舰和一艘商船。
    除了中国之外,波兰成为了第二个掌握反舰导弹技术的国家,并且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这种武器的巨大威力。
    毫无疑问。在当时,波兰的这个外销型军工产品震动了西方各国,促使法、美等国家纷纷加快了自身反舰导弹的研制进程。
    配备着这样的武器,也难怪印度海军敢于顶着中国的压力,悍然发动对巴基斯坦的战争。[ s h u h a i g e 点org]
    考虑到外交和国际背景,中国也很难直接派兵参与到这场战争中,因为巴基斯坦虽然是中国的附属国,但印度也是北约的成员国。
    中国如果直接派兵攻击印度,那么就等于给了美国一个入侵巴基斯坦的借口,并且最终很可能会引发两个大国之间的又一次战争。
    华夏联邦现在并不希望引发世界大战。尤其是在中美两国都掌握着核武器的情况下,所以只能在外交上向印度施压,然后暗中给对方使点小绊子。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海军只有1万人,作战舰只30艘。且没有海基航空兵。
    就连巴海军司令乔德里也不得不在战争开始前坦言承认:“巴基斯坦没有足以同印度相匹敌的海军力量。”
    在战争开始之后,印度海军利用其优势的海军力量从东西两面出击。切断了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海上联系。
    这一举动,顿时成功封锁并瘫痪了东、西巴基斯坦沿海的主要道路,有力地配合了陆军对东巴军队的围歼。
    而受到地理方面的制约,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中国,对此都颇为无奈。
    在英美等国的秘密帮助下,印度海军在这二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次参加对巴基斯坦海军作战,就锋芒毕露。
    与之相反,巴基斯坦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工业能力,都无法自己建立一支可以作为依赖的海军舰队。
    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了一些低端的水面舰艇撑一撑门面。真要到了争夺制海权的时候,就只能干着急了。
    到6月24日,印度单方面宣布对巴基斯坦实施海上封锁,禁止一切巴方的船舰进入,包括商船。
    印度人首先封锁了吉大港、查尔纳港、库尔纳港和孟加拉湾,这几个东巴最主要的大型港口,都被来自印度的海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日深夜,以航母为核心的海基空军部队,出动了全部的“海鹰”式战斗机,对巴基斯坦西南部的机场进行轰炸。
    爆炸后造成的陷坑,破坏了机场的跑道,使得陆基战斗空军中队无法对印军的海面舰队造成威胁,最终也导致了巴基斯坦位于卡拉奇海军基地和港口全部陷入瘫痪状态,无力抵抗印军的入侵。
    “海鹰”是由英国霍克公司设计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也搭载少量重型炸弹作为轰炸机使用,其外观很平常,但内部结构非常独特。
    发动机尾喷管分离成两个推力喷嘴。分别位于两边机翼的尾部。启动结构也是二战时的主流飞机造型,属于初代产品。
    虽然“海鹰”最初是应皇家空军要求而设计的,编号为,但在后者决定采用“猎人”后,“海鹰”转而装备皇家海军航空兵。
    首批161架生产型“海鹰”f1于1953年3月开始装备英国皇家海军,在交付了第95架f1型后,霍克公司开始转产f2型。看小说就到--
    再随后,就是是fb3战斗轰炸机型。后来的新型号还有fga4型和fga6型这两种改进型号。
    “海鹰”在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服役期超过10年,参与了1956年的苏伊士战争。
    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印度海军就将列装的74架“海鹰”全部参与到了实战之中。此外荷兰皇家海军也装备了22架“海鹰”。不过这种产品,现在已经淘汰了,唯有印度这样缺乏工业能力的国家还在使用。
    与此同时,在取得了东巴地区的制空权之后。印度海军得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对港口沿岸发动攻击,频频派出空中力量,给海军的奇袭创造条件。
    在夜幕的良好掩护下,印度还军以2艘护卫舰和3艘“黄蜂”级导弹艇,组成了一个海上突击群,悄悄得向着西面行驶而去。
    他们的目标,就是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海军基地,目的在于偷袭巴海军舰艇部队。只要将巴基斯坦的海军部队全部摧毁在港口内,印度就可以于宽阔的海上从容对东巴各地发动进攻。
    寻找薄弱的环节,然后对各处守军分别以切割包围的方式。围困并且剿灭。
    到了25日凌晨,印度的海军突击群驶抵卡拉奇附近距岸约20海里水域,2艘护卫舰停泊在那里,密切的监视周围的情况,并引导导弹艇继续前进。
    当导弹艇离袭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时,却被巴海军基地观通站发现,但由于夜色的掩护,使观通站辨别不清目标的类别。
    于是,巴海军立即指派一艘正在巡逻的驱逐舰“开伯尔”号,前去查明。
    开伯尔”号标准排水量也有2300多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3300吨,是采购自德国的驱逐舰,虽然各种性能还是二战的水平,不过胜在便宜,并且维持基本的航道安全没有问题。
    但是。在面对反舰导弹的时候,就明显力不从心了。
    印度海军使用苏制“黄蜂”级导弹艇发射苏制“冥河”反舰导弹攻击了巴基斯坦海军。满载排水量为3361吨的巴基斯坦大型驱逐舰“开伯尔”号被导弹击沉。
    随后。另外一艘停留在港口内的驱逐舰的舰桥也被“冥河”导弹摧毁,虽然没有直接炸沉,但舰上的指挥人员全都不幸遇难,完全丧失战斗能力。
    即使已经达成了这样的战果,印度海军依旧不满足,他们的导弹艇还用“冥河”袭击了卡拉奇港的岸上目标,摧毁码头的贮油罐。
    自华夏联邦军使用过这种武器之后,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现在,反舰导弹的巨大作战威力再次引起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美国,他们才掌握导弹技术还不到十年,对于精确制导技术的掌握还远远不及华夏联邦的武器制造商。
    甚至比不上继承了大量苏联军工的波兰,以及得到中国技术支持的德国。
    至于完全没有导弹制造能力和反制技术的巴基斯坦,无疑更是悲剧。
    “开伯尔”号这艘可怜的驱逐舰还未等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冥河”导弹拦腰击中,舰上立即陷入一片混乱,驱逐舰顷刻之间便沉入茫茫大海之中。
    原来,印军在确认巴基斯坦军舰后,导弹艇便马上在护卫舰的引导下高速接触敌人,并迅速占领攻击阵位。
    前导艇随后更是立即瞄准了开伯尔号,向这一目标发射了2枚“冥河”导弹,两发两中,3300吨排水量的大型驱逐舰,也只能应声、爆炸、下沉。
    此后,另1艘导弹艇将巴基斯坦海军的“穆罕菲兹”m163号扫雷艇击沉。第3艘导弹艇则驶近海岸。对卡拉奇港口发射了2枚导弹。
    而同一时间内,印军的2艘护卫舰也以高速抵进卡拉奇港,对港内的设施和军舰进行了炮击,击毁了“开伯尔”号同型舰“巴德尔”号,击伤扫雷艇1艘。
    偷袭成功后,印军突击群迅速撤离,在还映着月光的海面上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群不知所措的巴基斯坦海军官兵在岸上发愣。
    由于遭受了突然的袭击,巴基斯坦方面的驻军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还手,印军便彻底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再也看不到一丝踪迹。
    到了29日,印度海军又一次故计重演,秘密派遣舰艇部队,对巴基斯坦的港口进行第二次偷袭。
    而参加这次袭击的兵力。则被编为了两个突击群,目的是为了扩大战果,同时加剧巴基斯坦方面的混乱。
    由2艘护卫舰和4艘导弹艇组成的第1突击群,这是被印度军方寄予厚望的一支奇袭舰队。而事实上,第1突击群也没有让印方失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