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三十章东巴兵乱[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离集群孤军深入的小股部队。
    但一切作战行动都必须贯彻总的战略方针,而不允许为求战果而私自扩大打击规模。
    印度虎视眈眈,巴基斯坦也是枕戈待旦。
    而华夏联邦。也秘密插手到这次克什米尔战争中来,借助了卫星的帮助。外加无孔不入的情报渗透,中国对于印度的兵力部署可谓了如指掌。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可尚未开战,印度就已经输了一着。
    三个国家在克什米尔地区,聚集了总数超过一百万的陆空部队,第三次印巴战争已经一触即发的状态。
    但是直到5月,双方仍在默默等待着,为了不承担战争挑起者的罪名,不至于陷入国际政治上的被动,即使是目中无人的印度,也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而这个借口,很快就到来了,并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打乱了华夏联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部署。
    1970年5月29日,东巴基斯坦,也即是孟加拉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动乱。东巴基斯坦人民同盟的领导人在4月份的时候遭到了逮捕,而随后便发生了以“独立”和“自治”为口号的大规模示威活动。
    最终,引发了地区性的叛乱。
    这一事件的爆发,当即改变了中印巴三方的目光,中巴是满面愁容,而印度则是欣喜若狂!
    孟加拉的叛乱,将使得印度有机会介入到这个地区,瓦解巴基斯坦对印度的钳制,还可以通过在孟加拉扶植一个亲印政府,来达到威胁中国西南地区的目的。
    而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孟加拉地区对于巴基斯坦政府也有着许多不满情绪。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
    而随着整个东巴经济的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
    到了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及至今年年初,在美国光照会和印度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东巴又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
    到了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取缔在东巴占领导地位的政党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
    本以为,这是印度放出的烟幕弹,巴基斯坦始终将目光盯在克什米尔地区。而从华夏联邦得到的信息来分析,印度的目标也确实是克什米尔。
    但谁也没想到,该地区的“孟加拉解放军”居然如此激进,悍然发动兵变。
    而这,也为印度介入提供了十分好的借口。
    按照“蒙巴顿方案”分治后的东、西巴基斯坦,在地理位置上对印度构成夹击之势,这使印度一直耿耿于怀。
    但也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对孟加拉的统治十分薄弱,因为在陆地上,两者根本不相连,孟加拉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属于“外飞地”。
    另一方面,在第一、第二次争夺克什米尔的战争中,印度一直顾及东巴在其后院放火而不敢全力与巴作战,以至于一直无法取得有效的战果,为此而耿耿于怀。
    多少年来,“东巴之忧”一直是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的一块心病。
    但是现在,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了,但英迪拉.甘地夫人却表现得异常的冷静,没有马上采取军事行动。
    这是因为,她的父亲尼赫鲁由于1962年对华战争的惨败,而从总理宝座上掉下来的事实,犹如一面镜子,使她无法对此事掉以轻心。
    她深知,这次印巴战争,对印度来说具有决战性质。
    胜利,印度则可把东巴从巴基斯坦彻底肢解出去,使“叫板”多年的宿敌巴基斯坦大伤元气,从此称霸南亚不再是梦想。
    失败,自己丢官事小,印度不但会丢尽大国的颜面,而且还有可能长期陷入巴基斯坦的“捣乱”之中。
    因此,英迪拉.甘地夫人认为,不但要抓住这次机会,而且要一战必胜!
    同时,甘地夫人还清楚地知道,这场战争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准备,方能稳操胜券。因此,在她的领导下,印度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战争准备: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