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模拟行星[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突击用兵器。而对于国家的军事需要而言,战争的主角还是空军和海军。
    制空权和制海权,比起强袭机甲要更加重要,而现在由于战争结束,再想培养出一支经历过实战的精锐部队,已经不太可能。
    但是这个虚拟网络系统的出现,似乎又让叶宜伟看到了曙光,如果能在其他的军种上进行推广,就算花上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要知道,经历过实战的部队和只接受过训练的部队。在战争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可是天差地别的。而实战演习的花费太大,军方不可能把财政预算都花在这上面。
    如此一来,一款相对要廉价得多的虚拟网络,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其实呢,想要租用我们的这个系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李孝敏停止了继续挖苦的举动,而是开始吊着叶宜伟的胃口。“我们公司呢,正在完善这个系统,不过缺乏一些基础的物理数据。”
    一听有戏,叶宜伟也当即出声:“有什么是我能帮得上忙的,请尽管开口。”
    李孝敏见对方如此上道,也就没有浪费时间。
    他单刀直入地说道:“我们公司自从拥有自己的级电脑系统以来,在辅助科学研究尤其是模拟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凭借着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电混合计算机,虚拟网络系统也得以实现复杂化。但是一些基础的数据收集,以私人公司来做还是有些吃力,我希望能够获得国家的帮助。”
    叶宜伟两人被李孝敏想说什么事。一听是关于挥级计算机效能辅助研究和资料收集,当即松了口气。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在计算机协助研究方面积累的经验非常丰富,各种软件行业也在飞速发展。
    尤其是这些由钟泱建立起来的尖端科技产业,比如科技协会和超时代科技园区。
    经过组织中所属软件部门的不断改进、升级,现在科协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可以进行局部拟真,精细程度达到了分子级。
    而得益于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帮助,以及粒子对撞机的实验结果,虚拟系统的精细度正在朝着原子级迈进。
    这让古文会的科研人员,随时可以通过拟真环境进行不亚于真实实验操作的研究,如此一来,当然就极大地加速了研究的进程。
    所以,一个有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科技成果,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出现在这一片时空之中。
    凭着与教育机构的广泛合作,钟泱有从全国各地收集的海量测试数据、试验结果,在这些资料的帮助下,模拟现实世界的“洪荒古域”,其功能早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但是钟泱并不满意,仍旧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援,因为在基础物理性质研究领域,国家的大型工程才最让人心动。
    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恐怕政府也不会平白交出这些资料。
    叶宜伟拍着胸脯保证:“李总你就放心好了,在运用计算机辅助研究方面,国家也积累了有许多的资料,只要条件合适,与贵公司共享完全不成问题。”
    见目的达成,李孝敏也很高兴,“我们以前都是根据实验需要为一个专门的试验设计配套的数学模型。这也是因为当时我们地级计算机系统运算能力不足,只能进行局部拟真采取的权宜之计。”
    “自从有了千万亿次级的大型光电混合计算机,我们得以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构建出了一个各个物理实验室可以通用的试验平台。与此同时,还能用于军事领域。”
    “新的世界!”叶宜伟也有着向往,他刚才就曾亲眼看到过那个世界。
    李孝敏的意思很明显,他是想利用大型光电混合计算机系统,来组建一个拟真地地球物理环境。
    以后的科学试验,还有军事训练,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从而无需为每个试验都专门编写程序减轻工作量。
    如果这个网络系统真的搭建起来,那软件部门的任务就是不断将各种物理本质用数学模型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实到整个系统中,一点点让它成为一个真正的“模拟行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