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高度拟真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几家工厂里面的场景,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吃惊,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公布过任何相关的研究计划,就好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
    就连一些父辈曾在军中担任高级官员的**,也没有收到过任何风声,其中就有王瑞智,他父亲王峻峰是华夏联邦军最年轻的中将,也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元勋。
    “喂,阿源。”王瑞智很年轻,样子和他父亲年轻的时候一样,面容白皙,表情刚毅,“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吗?”
    已经二十一岁的王瑞智,很难相信正在眼前发生的一切,尤其是这种涉及尖端科学技术的机械构装体。
    “我也不清楚。”张秋源愣在原地,表情愕然,和王瑞智的一样,他一时间也接受不来。
    两人的性格相近,爱好也差不多,所以很自然的在受训期间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还有一年我们就要毕业了,本来打算参加完这个特训计划,我就去我爸的部队服役。”王瑞智眼睛直直的看着那部正在测试的RK67,一秒都挪不开自己的视线,同时也下定了决心:“但是现在,我决定了,要留下来!”
    在看到强袭机甲的那一刻起,原本家里的安排,前途和荣誉,还有未来的军旅生活,都微不足道起来。
    有什么,能比得上亲自参与到历史的创造行列中更能让人感到自豪的呢?
    全世界第一支机甲部队。一想到这样的历史评价。王瑞智的心情就无比澎湃,他已经知道未来的选择该向往何处了。
    “哈哈,你父亲应该会生气的吧。”一想起王瑞智口中提到的那个严厉无比的父亲,张秋源就是替他担心。
    “怎么会?”王瑞智指着那个手脚灵活的大型机器人,“这肯定是国家的机密工程,连我父亲都不知道的新型武器啊,我想,他老人家一定会替我感到高兴的。”
    像王瑞智这样的年轻人,在二十个人的特别训练班中,还有四个。他们也和王瑞智一样。因为身份可靠,成绩优异,而被叶宜伟从众多精英中挑选出来,成为了机甲部队的第一批成员。
    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正在畅谈着他们的梦想和激情,他们的面前,站立着威武雄壮的强袭机甲,地上最强大的陆军兵器。
    而这时,二十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年轻大学生,听到了一阵清脆的拍掌声,在还算安静的车间内,异常清晰。
    不由得,张秋源也和大家一起,朝着掌声传来的方向望了过去。
    站在那里的。是一个面貌光洁的中年男人,很有文人的气质,带着一副细边框的眼镜,穿着白色的大褂。
    “大家好,我叫李孝敏,也是这家公司的持有者。”李孝敏带着两个研究助理还有一个漂亮的女秘书,出现在访客的面前。
    “龙渊公司现在是一家由我独立出资的私人企业,并且主要的产品你们也看到了。”微笑着用手指指着周围的机甲,他很自信的说道:“我们致力于为华夏联邦打造陆地上最强的武器,同时。也在为全人类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毫无疑问,机甲的出现,并非只有军事用途。
    等到技术完善和成本下降之后,机甲的大量普及,将会对人类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点。李孝敏和雷吉.唐纳德一样,看到了其中隐藏着的未来。
    “那么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尽情的参观有关强袭机甲的生产过程,并且在活动结束后,还会向国防部交付第一批训练用的机体型号,以及十台高度拟真的训练仪,以便于你们能够更快的熟悉这种新式武器的操作。”
    接下来,叶宜伟也作为特邀嘉宾,上前做了简短的发言。
    随后,整个队伍就朝着内部生产车间走去,和组装车间不同,进入肌肉束生产车间,众人必须换上配有头盔的防尘服,才能进入。
    而且被严禁打搅里面生产人员的工作,导电式人造肌腱,属于一种化学合成物,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将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
    所以,龙渊公司才不惜代价,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防尘实验室。
    在这里,张秋源看到了很多大型的玻璃柱子,内部中空,装着一种淡紫色的透明液体。还有一大堆测量仪器,工作人员却不多,只有五个人。
    这五个人分别拿着一块书本大小的液晶面板,张秋源惊讶的发现,那居然是一种市面上完全没有出现过的超薄电脑。
    没有任何按键,研究人员只是用手指轻轻的触摸屏幕,就可以熟练的操作这种电脑。
    “这些就是用来生产导电式人造肌肉纤维的原液,当然啦,配方和制造过程,都是绝对保密的。”李孝敏毫无顾忌的开着玩笑,“恐怕就算是国防部长先生拿枪指着我的脑袋,我也不会把配方交出去的。”
    叶宜伟听了也哈哈一笑:“李老板,我可不敢拿枪指着你的脑袋,没了你,国家该向谁去采购强袭机甲呢?”
    现场的气氛很轻松,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也让参与的学员感觉到了国防部与龙渊公司的关系是如此和睦。
    华夏联邦现在的政治风气基本都是如此,官府不再像过去的时代那样居高临下,所以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
    叶宜伟现在也渐渐适应了和武器制造商打交道的方式,投其所好,而不是摆架子。
    导电式人造肌肉纤维的生产过程。张秋源只看到了最后一步。紫色的原液被拉成一根根头发丝一样细的丝线,然后按照特殊的手法编织成束。
    据李孝敏介绍,不同的排列和扭结方式,会对肌肉束的出力和效率产生影响。不过这些涉及专业知识的东西,张秋源就不是很明白了。
    “李先生,请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够驾驶实体机?”王瑞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身体验强袭机甲的驾驶乐趣了,他对于生产线的参观实在是兴趣乏乏。
    “是啊是啊!”一大群学生也开始附和着喊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驾驶强袭机甲啊?”
    这些年轻人血气方刚,当然不像叶宜伟那样的上位者,他们不关心强袭机甲的生产工艺流程,而是在意何时才能坐进驾驶舱里。过一把瘾。
    李孝敏与叶宜伟对视了一眼,只好平举双手,安抚了这些情绪有些亢奋的学员:“既然大家都这么热情,我也不好拒绝你们的请求。”
    本来。参观的流程就是国防部安排,一是想要看看内里有何乾坤,而就是希望这些学员能够更多的了解强袭机甲的结构和特性,同时也是希望选出几个愿意参与机甲技术研发的人才。
    比起驾驶员,国家需要的是掌握技术的生产者!
    但是很明显,从军校里选出的这批人,明显都是军事狂,并不喜欢科研方面的路子。
    李孝敏带着众人,离开了无尘化生产车间,看着一群军校的大学生急急忙忙的脱下防尘服。他就感到一阵好笑:“真是年轻啊。”
    与学员们的期待不同,他们没有获得搭乘实体机的许可,而且去的地方既不是机甲的组装车间,也不是存放成品的仓库,而是进入了一个独立的研究中心。
    “这里,是公司的网络技术部。”
    李孝敏又在做着简单的介绍,而一排奇怪的装置,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张秋源看到,是一种直立的长方形盒子,上宽下窄。两边有着多边形的突出物,类似于一种电子计算机处理装置,很多电线都裸&露在外面。
    这种金属盒有三米高,由一根金属圆柱和金属支架撑住,电源也已经接通好了。一大堆电子元件扇动着或蓝或红的光亮。
    最奇怪的是外部的两个大型环状组件,有点像航天员训练用的那种仪器。可以让里面的人体验全方位的转动。
    “不好意思,因为还没有彻底完成最后的调试,所以外壳没有装上去。”李孝敏指着这五台奇怪的电子仪器,“这就是你们的虚拟训练仪,可以百分之百的模仿机甲的内部驾驶舱,并且和驾驶实体机毫无差别。”
    得益于强大的光电混合计算机技术的帮助,这种训练仪能够模仿高度拟真的操作环境,不过必须连接到虚拟网络“洪荒古域”之中,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接着,李孝敏又把所有人待到另一批训练面前,纯白色的外壳,光洁明亮,是一种高强度的碳素材料制成,不仅能抵御一定的外部冲击,还具备着防强酸腐蚀的效应。
    “这五部训练仪,今天就能向国防部交付,如果你们想试一试的话,可以上去。”李孝敏很大方的说着,反正军方已经付过钱了,他是无所谓的。
    “训练仪有什么意思?我们要驾驶的是实体机!”王瑞智大声的提出了抗议,他的个性本来就是如此,说话很直接,估计也和他的父亲是个中将有关。
    李孝敏被这个愣头青逗笑了:“这位同学,不是我要打击你,机甲的操作,可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而且这也不是开车,机甲和人类一样,是以双脚着地,如果没有一定经验的话,就算连重心的平稳也未必能够掌握。”
    “每一部机甲,零售价是四十七万华元,这相当于十一部猛虎式坦克,恐怕就算是国防部长也不会同意你们这样乱来吧。虽说外部装甲连一般的炮弹都能抵挡,但摔倒的话,还是很麻烦的。”
    王瑞智听了很不服气,像他这样年纪的男孩子,基本都是不服输的年龄。
    不过一听到一部机甲要四十七万,他立即就不敢吱声了。他的父亲年薪也才十二万。估计真要弄坏了,他也是赔不起的。
    “呵呵,你们也不用这样沮丧。”见学员们的心情貌似有些低落,李孝敏完全能理解,“这种训练仪,和你们以前接触过的任何一种同类产品,都完全不一样。”
    借助于成熟的虚拟网络技术,这种专门针对RK67野蛮人机型的训练仪,其实就是在虚拟网络“洪荒古域”中租用了一个庞大的空间,可以作为训练用地。
    在那里。可以完全模仿现实世界的物理情况,至少能细化到分子层面。
    高山、森林、河流还有泥土,甚至是繁华的城市,都只是数据而已。只要愿意花心思去营造,就能完全再现一个近乎真实的战场。
    王瑞智因为老爹的关系,经常能利用这个优势,尝试过一些军用的电子训练器材,包括坦克和飞机的模拟训练仪。
    那种东西号称逼真,实际上只能很简单的传授一些最基本的技巧,很驾驶真正的实物依旧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正是有过这样的经历,王瑞智并不看好这种所谓“高度拟真”的机甲专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