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殖民非洲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非洲也不全是大草原,高山和森林地形也不少,这里人迹罕至,很多地方,都是人类所没有踏足的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
    如果是来肯尼亚旅游的游客,肯定会喜欢上这里无处不在的自然气息,那种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天地之美
    但是被“发配”到这里当情报人员的史昱,可就没有这样的心情了
    崎岖的山路,冒烟的小皮卡,颠簸的旅程,这些东西都让他难以忍受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史昱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陪在他身边的军官的名字,说是军官,实际上也就是个中士军衔
    和史昱一样,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而被派来执行这种危险的任务,连军服都不敢穿在身上
    “姓名什么的,不会告诉你的”那军官用手捂着嘴巴,他也快忍受不住呛人的黑烟了,“不介意的话,你可以叫我沙蟹,反正就是代号而已在这里潜伏的人,都必须隐姓埋名,不然被抓住的话,同伴可就要遭殃了”
    “在肯尼亚,还有人敢对我们动手吗?”史昱感到很诧异,中国在二战中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怎么到了非洲,却如此束手束脚了
    “呵呵,在这里,敢动中国的人还真是不少”沙蟹朝着车窗外吸气,然后才回过头来对史昱解释道:“各种背景复杂的叛军还有那些穷疯了的匪徒他们有什么不敢的?”
    在沙蟹的诉说下,史昱才渐渐了解到真正的非洲
    在华夏联邦的课本教材上,将非洲的动乱根源全部归咎到了列强的殖民和掠夺上,但实际的原因,确实出自非洲人他们自己身上
    早在古罗马时代,非洲就一直是奴隶输出的主要国家,一直到西方的大航海时代开启,这种奴隶贸易才被无限放大
    可实际上,当时的列强殖民者很少自己去抓黑人奴隶,而是一些非洲本地的土著酋长或者国王他们将其他部族的黑人抓来,然后再同殖民者换取工业品和先进的火药武器
    很多时候,这些熟悉当地环境的土著,抓起奴隶来整村整村的抓比起白人殖民者的效率高出数十倍
    正如沙蟹所形容的,这里的人,已经被贫穷和无所不在的野蛮造就得成为了天生的暴徒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愿意豁出性命去抢夺一切他们能够看见的财富
    白人、华裔或者是黑人,身份和种族都不足以成为豁免的理由,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们抢劫和残杀的对象
    部族间的大屠杀也是屡见不鲜,这就是非洲,一个在不断自残的文明和种族他们先伤害了自己,然后才会被外来者骑在头上,生杀予夺
    和史昱刚到这里不同代号沙蟹的这名军官,早就适应了非洲的潜伏生涯
    非洲面积宽广,但人口却并不多,且分成许多部族,战乱频繁,是一个理想的殖民地华夏联邦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自然也想进入非洲
    可惜非洲在大航海时期就被西方世界所垄断着,在这里,有不少都是外国殖民势力除非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不然不可能独霸这一片富饶而辽阔的土地
    肯尼亚这个国家是华夏联邦好不容易才扶植起来的,但其内部,依旧有着错综复杂的列强势力
    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民心思安,华夏联邦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轻言开战而且现在美国利用北约这个组织将大半个西方世界的军事力量集中了起来华夏联邦政府投鼠忌器,也只能互相在政治上进行对抗
    因此对于肯尼亚的处理方式,也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六千海军陆战队登陆肯尼亚的东部沿海城市马林迪,在消灭了敢于侵犯华商利益的叛军势力之后,就没有再次行动
    不过机械化的军事力量,也让叛军们看到了华夏联邦保护侨民的决心和能力,再也没人敢对肯尼亚的华侨动手
    甚至在整个非洲,那些原本只知道西方列强的土著头目,也开始意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大国首先就是以武力作为强国的基石,然后才有资格奢谈符合道德准则的正义外交一味的宣扬友善,只会让人觉得软弱可欺
    特别是在非洲这个片形同乱世的大陆,武力高于一切
    史昱的任务,就是冒充自由商人潜伏下来,和他在马林迪城内做的事情一样,搜集叛军的情报和位置,然后向驻守非洲的华军部队总部汇报
    马林迪现在已经被华夏联邦派来的远征军占领,港口上,停泊着巨大的钢铁战舰,三百六十八米的巨大舰身,震慑住了在场的非洲土著
    随行的还有10艘其他类型的军舰:2艘导弹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2艘佩里级护卫舰、2艘攻击型核潜艇和1艘供应舰以及1艘快战斗支援舰组成
    这是一支标准的航母编队,简直是为了一场小型战争而做的准备,彰显了华夏联邦海军的实力,以及华联政府维护自身政治权威的决心
    为了能展开地面行动,还特意在舰队里加上了三艘运兵船,并且特意为海军陆战队配备了大量的重型武器
    中国自郑和下西洋后,就再也没有向全世界展露过自己的实力,至于非洲,是遗忘了远在东方的古老帝国
    而这次肯尼亚的政变行动,华联政府也是考虑了许多,高层认为这是中国全面介入非洲的一次机会
    不过国内现在普遍存在着厌战情绪最高议会也不愿意出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除非发生一些足以刺激大众敏感神经的事件
    比如说,马林迪的华商惨遭洗劫,就恰好是这个契机
    因为自己的国民正在遭受不公的待遇,华夏联邦才有足够的借口介入肯尼亚,不要轻视这一点,对于外交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也有一些人开始行动起来,其中动作最大的就是伊子卓在与纳洛维谈好条件后,青竹化工集团也不断向议会和政府施加压力并且动用在军队中的人脉网络
    这次能够派兵,伊忠明也是花了不小的力气
    组建私军的计划,虽然是他儿子的主意,不过伊忠明本人也是非常赞同的
    所以青竹化工集团的动作并不止于游说在于实际的行动,连日来,伊子卓在不停的集合手下的武装人员,同时也在搜集着军火物资
    战争结束后,不少复员士兵都进入青竹化工集团工作,所以伊子卓并不缺合格的兵源最重要的是,当初为了稳定刚刚从英国手中抢来的澳大利亚,赴澳的工人基本上都是退伍或者现役士兵
    而战争结束后,这些人也没有召回国内,而是在那里安家落户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东南亚一带,在那些小国中,青竹化工也有不少当过正规军的工人在这些人中,找一些愿意从事雇佣军工作的人并不难
    而且因为是国外,就算有人事调动,也不容易被华联政府发觉,使得伊子卓的保密工作变得相当简单
    加坡,经历过克拉运河事件后,这里的石油化工产业遭到了重创,经济也不断滑落生活在这里的华裔主要是革命党的支持分子,与华联的关系并不好
    这一点,现在倒成了伊子卓可以利用的因素
    以经济不景气为理由,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和产业转移都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便于掩人耳目毕竟建立私军的事情还是谨慎一些的好,渐渐崛起的文官集团对于伊、陈、刘三大家族的权势越来越不满
    伊子卓为了家族的未来,不得不小心翼翼,未雨绸缪
    码头上,工人们正在将拆除的化工设备装入集装箱,然后运上货轮这些设备,将和大批工人一起运到非洲,以援助建设的名义
    当然,物品清单上写着的目的地是直布罗陀,如果写上肯尼亚那就太明目张胆了
    设备和工人是分开运的,说是工人,其实都是挑选出来的士兵,去肯尼亚建立一个军事基地,然后再依托基地建立起一座城市
    华联政府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在国内进行割据,但非洲却不一样,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你就能裂土封王
    伊子卓现在每天都在忙着安排这样那样的事情,万事开头难,现在的他,就像他的父亲当年起家那样,一手一脚,建立起一番事业
    “子卓,人员安排怎么样了?”视频电话的另一头,伊忠明刚刚开完公司会议,就致电伊子卓,询问着有关的事项
    建立私军的任务,关乎伊家的百年大计,是整个家族事业的重中之重,伊忠明当然要时时督促
    “父亲,一切都按计划进行”伊子卓的头脑非常清晰,他年纪轻轻,却很有才华和学识,处理事情极有条理
    “我们在澳大利亚组织了两千三百多人,在泰国、老挝和越南则一共招收到了一千九百多人只要我们在非洲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并且能够给予厚利,我想,以后会有多的人想要投奔我们”
    伊子卓很有信心,虽然第一批只有四千人愿意去非洲,并且其中退伍军人的数目不足一千,很多都是没有军事经验的丁
    但这只是第一批,许多人还在犹豫,还在彷徨
    故土难离的情绪,伊子卓并不担心,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能驱使人们远离自己的家乡,远赴海外讨生计
    “你打算怎么做?”电话那头,伊忠明以温和的语气询问:“动作不要太大,要是引起外交纠纷我们会很麻烦的”
    “关于这点早就计划好了”伊子卓表情相当淡定,他自信的说着:“我们的船队,以投资埃及为名义,分批前往非洲暗中却可以利用在肯尼亚补给的机会,卸下物资和人员,只要第一步成功了,以后就没有谁能阻止我们了”
    “是啊,第一步最重要,千万不能出乱子”伊忠明叮嘱着
    “我明白的,父亲”
    同样的话伊忠明早已经问过多次,而每一次,伊子卓都是不厌其烦的回答他完全能够理解父亲的心情,这一次生意可不同以往
    这一次不是贸易,而是殖民,伊家的势力想要扎根非洲,就必须走好这一步,任何差错都不能有
    伊忠明呆在国内,处理家族生意,同时也是为了不让别人注意到伊子卓的行动引起别人的怀疑
    而伊子卓,则在加坡采购粮食,并且将几家中型化肥生产厂的设备拆除,准备运往肯尼亚
    不仅如此伊子卓还打算在肯尼亚建立起一个简单的化学工业链条,依靠粮食生产和日常化学用品来维持开销
    就算是为了建立私军,也不能让集团花钱白养活,最好还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幸好因为青竹医药集团的缘故,青竹化工集团现在掌握了许多肯尼亚的情况,包括那里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还有农业生产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些情报对于伊子卓的计划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