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暗中偷袭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趁着这破而后立的机会,周飞火也彻底把自己漂白,放弃所有违禁品的买卖以及暴力产业等。以前为了军火生意,周飞火其实就是混的黑道大哥路线,但华夏联邦法律越来越完善和严厉,这样的路子走不远了。
    为此,周飞火把刚刚收拢的手下全部独立出去,自己只做个在黑道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就行,产业的核心将放到非洲,在那里建立起一支私人军队,这才是长远之计。
    以后发展方向是跨国企业,当然现在只是个涉黑的军火贩子。不过凭借与刘申等俱乐部成员统一战线般的关系,今后发展壮大是肯定的。
    为了组织的长久发展和可靠的后勤供应保障,周飞火提出组建的剑盾保安公司应该开设配套的通信设备、机械加工、食品衣服和矿物能源等工厂。
    为此,甚至要成立一个大型跨国集团,对这些事进行综合管理安排。
    两人还商议,为了便于今后的调度管理,军商必须分离,军队订单按照正常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下发给生产公司而不是无常征用,当然内部的优惠政策还是有的。
    至于生产公司这边,也不能吃亏,前期由周飞火和刘申投入资金,后期非洲占领的矿场资源肯定有优先开采权。
    至于非洲的廉价劳动力更是不用多说,比起中国金贵的工人福利,非洲那些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啊。估计有饭吃就满足了。
    距离进入非洲大陆时间紧迫。刘申和周飞火也明白必须要尽快成立后勤保障,为此刘申特意找古文会的关系收购几家经营不善,资产改革后经营更加不善的机械加工厂。
    这个厂子地理位置不好,机械设备又是老旧不堪,工人还欠薪半年多,是个标准的烫手山芋。刘申想接手这种累赘,政府方面的手续自然是一切绿灯。
    在加上古文会的关系摆着呢,没花多少就收购下来。
    刘申要收购这家破败的加工厂,唯一的原因就是在战争年代,这可是一家军工厂。主要生产一些轻武器等配件。
    第一次进厂看着聚集讨薪的职工和破败不堪、空空无也的厂房,刘申是一头撞死的心都有。要不是周飞火催的急,脑袋秀逗了才收购这种破烂空壳厂。
    “要不是看在以后发展潜力的份上,我这次就把地皮给你刮了。左右不能让人笑话不是!收购这破厂,枉我纵横军火界几十年啊!”
    刘申倍感悲催,不过为了尽快回复生产能力,满足后勤需要,他也算是彻底发了狠,亏就亏吧,反正以后能千百倍的挣回来就成。
    进厂的第二天,刘申就发通知所有职工下午来公司召开职工大会,没别的事情就是发钱,今天不来的以后就不给了。
    大家一听发钱。大上午就都跑来了,厂区食堂坐满了人,细看没几个年轻的都是些上岁数的人。
    厂子不行总是欠薪年轻又能力的早就走了,就剩下跟厂子一起老下来的人。走也走不动,左右是混日子等政府救济。
    不过刘申看上的就是这些老职工,原因无它,这些职工在厂子还是军工厂的时候就在了。对于武器加工生产很熟悉,而且武器技术人员也在这批老职工里面。
    虽然大活干不了,山寨模仿还是可以的。
    刘申以前也聘用过一些这样的老员工,要不是军火市场渐渐饱和。他也不会放着这么多人才不用。
    现在要去非洲建立私军,军工厂是不嫌多的,这才跑过来收买人心。
    找来财务和账本,刘申看着几个老会计啪啪的算了一个上午,随后运钞车押运大批现金过来。虽然不安全但要的就是这个场面。只有显示出强大的势力与决心,才能重新点燃这些老职工那颗不甘寂寞的心。
    发完欠薪。刘申也开始了他的演讲,先是勉励一下在座的技术工人,然后又通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希望尽可能的带动起大家的情绪。
    真金白银的效果是明显的,许多老职工回到家就叫媳妇开酒炒菜,不时激动的说厂子终于能重现辉煌了。
    发完钱,刘申第一时间抽调自己公司的力量重组了加工厂的人力部、财政部。他已经决定,使用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对整个军工厂进行全面升级换代。
    与此同时,刘申又重新整理下整个厂区环境购买新机械设备,通过自己其他的军火产业拉来几个大订单,使破败的厂子迅速恢复起来。
    下一步就是扩大规模了,不过刘申已经不再插手这种细节经营了,而是外聘有能力的经理管理。全权下放给职业经理人,这个刚从研究生毕业的职业经理人颇有千里马遇伯乐的感觉,决心一定要回报知遇之恩。
    他还不知道,这个场子迟早是要被刘申迁到非洲去的,留在国内不会有太多的发展空间,因为这里的军火市场已经慢慢饱和了,竞争激烈。
    枪支买卖在国内已经面临边际效应,产品利润越来越低,所以刘申和周飞火才下定决心开拓非洲市场,顺便建立他们的私人王国。
    而在非洲东部,肯尼亚的局势竟然开始缓和下来,霍尔督巴在纳纽基的攻势受挫,迟迟未能拿下那里。
    在接到迪厄斯政府的求和意见书之后,神圣抵抗军的行动似乎也停顿下来,不知道是在积蓄力量,还是真的想要去肯尼亚当局和谈。
    而在马长福看来,肯尼亚政府军和叛军在国际力量的周旋下,竟然渐渐安稳起来。
    虽然现在双方仍然一触即发。但长久看来。此次冲突可能会在国际力量下安抚下来了。换言之,就是有可能打不起来。
    对于这一点,马长福可是绝不愿意的,他来肯尼亚的主要目的,可不是为了给汪涵双当保镖。
    真要当保镖的话,至于帮汪涵双刺杀瓦萨罗?汪涵双确实是有投资的价值,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长福接到了魔爪公司发来的任务。
    任务的内容就是要促成肯尼亚的内乱,然后是慢慢利用雇佣军渗透进入这里,想在非洲建立私人军队的组织和个人。并非只有伊子卓和刘申、周飞火他们。
    “走了九十九就差最后一哆嗦,绝不能让他们稳定下来。绝不!”马长福怒吼着,他身后,站着十几位虎狼之士。
    马长福想到。双方是因为国际力量第三方的介入,才渐渐稳定下来的,那么为什么就不能作为第四方力量,再次引发肯尼亚的军事冲突?
    苦虑三天,不知抓下多少头发,马长福终于才想出来一个不算好的计划,那就是点火,引燃这个火药桶般的局面。
    计划很简单,就是反间计。双方虽安稳,但依然互相敌对。战争一触即发,这个时候任何过激行为都将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而马长福要做的就是点燃导火索,再一次引爆肯尼亚内战。
    下定决心之后,马长福当即联系魔爪公司总部,让负责军事指挥行动安排的顾问小组想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来点燃导火索,引爆双方冲突。
    总部在收到这个请求后,当即运作起来,由顾问组制定计划,而其他相关部门则为这次行动做好物质上的充分准备。
    魔爪公司通过内部的黑市渠道。秘密购买一些刮掉编号的枪支和看不出出产地的炸药等武器工具。随后,为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又购买了匹马,一些耐力不错的良种马。
    马骑上就走,不像汽车还得发动。而且在地形通过能力上,非洲那几乎等于没有的道路交通系统。使得汽车远远不如马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这里的市场上,只有不知几手的或者山寨的山寨的汽车。
    最关键的是马匹可以直接绕过检查站,直接渗透敌后,无需中途加油。
    计划周详,装备齐整,马长福等人当即向叛军根据地纳纽基东北部进发。通过这些日子的研究,马长福发现叛军在某些秘密势力的支持下,力量发展迅速,几乎赶得上比政府军了。
    算上人心向背的因素,叛军的势力甚至隐隐压住了政府军一头。
    双方虽然都表现很强硬,叛军一直表现攻击态势而政府军却很克制在尽量防御避免冲突。没办法谁叫政府军弱呢,否则堂堂国家的正规军队,怎么可能容忍不服管束的叛军存在。
    所以马长福的点火行动,就是扮演政府军埋伏袭击反叛军。此次计划重点不在杀伤多少,而是要让对方确认自己再被政府军袭击。
    为此马长福还特意准备了一番,政府军的衣服等装备是必须的,武器全非洲都是统一的,中国出品的仿ak47步枪,以及二战末期淘汰的火拳系列rpg。
    据说这些武器不是中美战争时候留下的,就是世界强国在非洲销售的,出售方主要是美国和中国。
    马长福用手摸摸武器,虽然粗糙了些,但是真他奶奶的廉价。怪不得非洲战争不断,这发动战争的成本太低了。
    马长福到达叛军根据地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他还没进入小镇,就拿出地形图对照实际地形认真观察起来。小镇处于双方对持前线稍后一点的位置,是叛军后勤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
    为此叛军定期会派人巡逻一次,防止政府军突袭。马长福最后选择进入距离小镇大约四公里的路上埋伏。
    这里附近有做小山丘,林木较多,很适合偷袭撤离。马长福躲在小山丘的草丛隐蔽处,用望远镜观察了几天,逐渐摸清楚叛军巡逻队巡逻规律。
    叛军比较懒或者认为政府军没那个本事,每日只派出一个小队早中晚各巡逻一次。
    小队巡逻时一前一后两辆皮卡在土路上飞奔。带起一大条土龙。车上几名士兵抱着武器交谈。一点观察四周的意识与警惕都没有。
    当巡逻队遇到拉着商品的货车就立刻拦截下来,车上的几名士兵手舞足蹈的用武器对着货车司机。直到司机打开货门扯出一些商品后,才的放行走人。
    对此,马长福是深深的鄙夷。
    这哪里是军队,至多就是一伙土匪罢了,就凭这样还自称为了民主、自由而起义呢,真是不要脸。
    马长福心中暗骂了几句,不过这也解开了他心中的疑惑。马长福了解肯尼亚政府军的实际战斗力,在真正的军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可是这种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是如何在年年战争的非洲大陆上存活下来的呢?马长福对此深感疑惑。不想今日算是明白了,原来对手一样烂,双方现在就是再比烂谁烂谁输。
    下午,马长福安置上遥控炸药。为保险又布上几颗地雷。更是把轻重武器一一检查排放好,将马匹全都栓山坡后面,一切准备就绪,坐等鱼儿上钩。
    晚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