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零一十章政府来人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
    ( 请牢记 ( 请牢记 《兴华社染指克拉运河,星岛顿成孤岛》!
    一夜之间,新加坡各家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都被上面这些标题极其煽情的文章所充斥了。与此同时,新加坡海峡时报股指大幅下跌,引了市场抛售的狂潮。
    与股票市场的下挫相响应,房地产市场也随即进入了严冬。此外,原本打算投资扩建工厂的那些跨国公司,也毫不犹豫地收回了自己的钱袋子。
    而这其中,受损最为严重的就是那些北美的金融资本家。
    至于青竹化工,貌似因为与兴华社达成了相关方面的协议,用新的石油产业链条作为利益交换,获得了青竹化工集团在这件事情上的沉默。
    新加坡,这个革命党支持者聚集的城市国家,终于领教了华夏帝国的威严。甚至不用政府出手,刘浩然仅仅使用了商业上的手段,就已经可以毁灭整个新加坡未来的希望。
    如果说克拉运河是新加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昨天召开的那个新闻布会,就是正式地剪断了系着这把剑的丝线。
    利剑正在飞地下落,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根本连一点腾挪闪避的余地都找不到。
    激愤的市民组织起了规模庞大的游行,抗议所谓“中华帝国主义”。诸如“同文同种”、“兄弟萧墙”之类的字句被用巨大的汉字写在条幅之上,满大街比比皆是。
    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就弄到了刘浩然的巨幅画像,在经过大肆的丑化之后,又在脸上画了红叉之类,然后被抬到大街上点火烧掉,以泄义愤。刘浩然也算是享受了一回名人的烦恼了。
    政客们也都着了慌,新加坡总理在第一时间就紧急约见了中国驻新加坡大使,询问刘浩然的这番表态是否来自于华联政府的授意。
    中国大使对此自然是给予了一个否定的回答,说这仅仅是一位企业家个人的观点而已。至于中新友谊……噢噢,那啥,还是万古常青、永垂不朽的。
    商人们的渠道更为广泛。与刘浩然有过商务接触的人,便把电话直接打到了刘浩然的手机上,话里话外都是委婉地劝他放弃初衷。
    “大家都是好朋友。啥事都好商量嘛。”
    那些和刘浩然说不上话的,也辗转地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托他们带话示好,一个个信誓旦旦地表示愿意成为中新友好的桥梁。
    与前些天刘浩然频频听到的“你们这些大陆客”的语法相比。现在在新加坡最流行的说法变成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想着是自己人了?”刘浩然翻看着从街头上买来的报纸,心情愉快地对沈天说道。
    报纸上攻击刘浩然本人的文章也有不少,但刘浩然丝毫也不在意,能够被人骂,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沈天苦着脸道:“我说刘总。你是痛快了,你知道我们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尤其是你那个什么大国小国的说法,给我们的外交造成了极大的被动,你就等着回国去挨批。”
    刘浩然撇着嘴说道:“外交关我什么事?我只是一个普通企业主,我有言论自由。国家不承认我说的话代表国家意志就好了,新加坡据说也是民主国家,难道还不许一个企业主说点自己感兴趣的话?”
    “你就给我捅漏子。”沈天恨恨地说道,“早知如此。就不带你出来了。”
    刘浩然笑道:“呵呵。你不带我出来,难道我不会自己出来吗?克拉运河是一个国际招标的项目,我们兴华社有意投资,国家也管不了?再说,投资不投资的,还是两说呢。我只是表示有意向而已。这个世界上,我觉得有意向的事情多了。”
    沈天道:“你如果看中了哪个大姑娘、小媳妇。有意向和人家展点亲密关系,我才不屑于干涉你呢。可是你现在这个意向。直接把新加坡股市给砸趴下了,古往今来,有谁的意向比你的意向更具有杀伤力的?”
    “是他们先惹我的!”刘浩然傲然道,“我已经给过他们机会了,如果十天前,他们能给我一个好脸色,说几句软话,我也不至于下此毒手。现在嘛,晚了。”
    “怎么,你真的打算投资克拉运河?”沈天收起调侃的神色,严肃地问了起来。
    刘浩然点点头道:“没错,我们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做了一个初步的测算,认为投资克拉运河是有利可图的。马六甲海峡近年来淤积严重,航道越来越浅,通航能力不断下降。加上海盗横行,海上还有轮渡、渔船等干扰通航程序,许多海运公司都对这条航道充满怨念了。”
    “在这种情况下开凿克拉运河,必定能够吸引到大量的船只通过,仅通行费用一项,就足够收回投资了。”
    “可是,兴华社能够筹集到这么多的款项吗?”沈天问道,“整个运河的投资需要200亿华元,你们如果要控股,起码要筹集到100亿以上,你们目前的流动资金,足够吗?”
    刘浩然沉思了一会儿,才说着:“200亿这个数字,不过是狮子大开口罢了。整条运河也就是100公里长,平均每公里2亿华元的造价,这不是抢钱吗?泰国的人工成本,并不比中国更高。”
    “在中国,搞一个类似这样的工程,一半的成本是用于征地拆迁的。我和吉拉篷探讨过了,他表示征地拆迁的问题可以由泰国政府来解决,运河修成之后,沿岸的土地都会大幅度升值,对于当地百姓也是有好处的,所以征地的难度不会太大。”
    “这样一来,我们估计,整个项目的投资完全可以控制在100亿华元之内,我们在国内筹集60亿左右,泰国政府通过财政以及国际融资,解决40亿左右,完成这条运河不在话下。”
    沈天惊叹道:“这60亿,你打算怎么筹措?60亿华元,可不是六十元!哪家银行可能给你这么多的贷款?”
    “我们可以从民间集资。”刘浩然想了想。才说道,“这两天,我已经打电话和国内的一些企业家朋友聊过了。他们都对这个项目表示有兴趣。王明台这个人你听说过?他一个人就表示愿意拿出10亿人民币来,还说这不过是小意思而已。”
    王明台从做小生意起家,展到去新俄罗斯联邦倒腾军火,这些年财富不断积累。身家已经高达百亿了,在国内也是鼎鼎大名的成功人士,沈天自然是听说过他的。
    不但听说过,沈天还知道王明台起家的第一桶金是刘浩然帮他掘出来的,所以王明台与刘浩然的私交一直都非常好。而且也一直都非常信赖刘浩然的商业眼光。
    刘浩然看好的事情,拉王明台入股,王明台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他都被你说动了,估计其他的肥羊,你也得宰一刀?”沈天笑着问道。他的夫人现在是兴华社旗下某家大型企业的大股东,刘浩然如果要从自己的子公司里筹资,沈天他妻子肯定也会知情,不过沈天还顾不上去问这件事。
    说到这个。刘浩然心情也很是轻松:“兴华社里面。不少人也对这事有些兴趣,他们也希望实现业务的多元化,以规避单一市场上的风险。”
    “不过具体的出资额度,还要等我回国之后再商议。除了社里面的成员之外,我还打算向社会开放募资,现在民间的闲散资本不少。都找不到投资渠道。克拉运河这个,有泰国政府提供担保。算是比较好的项目。”
    沈天问着:“浩然,我怎么觉得。你这是非法集资?你知不知道,非法集资100个亿,该判多少年了?”
    刘浩然却满不在乎:“非法与合法,其中的区别不就是一个政府的授权问题吗?这么大的事情,政府不可能不支持?我回国之后就打算去找经略委的人聊一聊,弄个合法的牌照。”
    “浩然,如果我是你,就不会去找经略委的人了。”
    “为什么?”刘浩然一脸奇怪地看着沈天。
    “我建议你回国之后就低调处理,在东莞踏踏实实地呆着。我敢保证,2个星期之内,政府方面肯定会派人飞到东莞去求你出山来办这件事了。到那时候,你随便开个什么价钱,经略委那边也得答应。”沈天呵呵笑着揭开了谜底。
    “哈哈,原来如此。”刘浩然会心地笑了起来。
    沈天这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在克拉运河这件事情上,华联政府的种种表态不过是做给国际舆论看的。
    在实际上,华联政府也希望通过开凿克拉运河破解马六甲的困局。
    泰国在克拉运河项目中是最大的受益者,国家、、华联政府把这样大的一个蛋糕送给泰国,泰国不可能不投桃报李,做出一些善意的表示。
    中泰两国是邻国,泰国又是东南亚的区域性大国,华联政府能够从这种合作中获得的益处,绝不是一条运河的造价能够相比的。
    出于国际政治的考虑,作为国家级政权的华夏联邦政府不便直接插手克拉运河的项目,现在有刘浩然来出面,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正如沈天所说,刘浩然在这个时候应当是守株待兔,等着政府求到头上来的时候,开个什么价钱,政府不也得答应吗?
    “这么说来,咱们这一趟到新加坡,算是大功告成了,是不是可以启程回国了?”刘浩然问道。
    沈天道:“只能说你是大功告成了,我回去之后,写检查是躲不过去的。不管怎么说,你的许多言论,实在是越界了。”
    “沈天,真不好意思,连累你了。”刘浩然连忙表示歉意,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有些随性了。
    沈天摇摇头:“你现在说连累,是不是太晚了?你说那些过激言论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连累我的事情呢?不过,说句实话,你说的那些话,我个人也很欢喜呢。”
    扔下一片哀叹声的新加坡,刘浩然和沈天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为了避免在机场被新加坡人认出来,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刘浩然不得不戴上了墨镜,一直到上了飞机才摘掉。这让沈天很是幸灾乐祸了一番。
    刘浩然想,也许未来10年之内,他都不能再去新加坡了。没准新加坡使馆直接就对他拒签了。
    回到国内之后,沈天婉拒了刘浩然叫他去浔阳玩几天的邀请,急着回南京述职去了。至于他回去之后是否真的要做检讨,刘浩然就不得而知了。
    此次刘浩然和沈天的新加坡之行。原本只是去搜集一些资料,结果因为刘浩然的口出狂言而闹出一场轩然大波。
    新加坡股市狂跌了一个星期,然后就趴在那里萎靡不振,一直恢复不起来,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