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零六章开凿运河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刘浩然点点头道:“这个没问题不过,明华,你得留下一半的队伍,公司里工业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不能停下,明白吗?”
    “社长,你放心,我早就安排好了”陆明华的答应着
    刘浩然朝卢向海递去一个无奈的表情,说道:“向海,你看看,明华的一颗心早就飞到你们海军这里来了,我想留又能留得住吗?”
    “都是为国家做事嘛,分什么你的我的”卢向海大大咧咧地说道,拿人家的团队来给自己干活,他可是一点也不心疼的
    “人的方面,还有就是希望兴华社能够支援我们一些优秀技工,氦气轮机的试制需要有高素质的工人来完成,这方面,你们兴华社的实力就算是天宇集团也难以匹敌的”
    “我手里还有一些从欧洲招聘来的高级技工,我打听过,他们有过同类产品的加工经验,到时候可以让他们来发挥一些作用”刘浩然对于这个恭维,算是欣然受了,同时抛出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那可太好了”卢向海开心的喊道,“我就说嘛,浩然你绝不是小气的人,涉及到国家的事情,你是肯定不会藏私的”
    “好了,人都答应给你了,就没我的事情了?我先走了”刘浩然做出一个转身欲走的样子,不过脚底下却纹丝没动他记得卢向海说的是“人财物”三项,现在刚说完“人”呢
    “你先别走”
    果然,卢向海赶忙一把拉住了刘浩然,急切地说道:“光有人还不够第二项,就是资金的问题”
    一谈到钱的问题,刘浩然把眉头皱得跟苦瓜似的,“向海,你说过,这是国家的项目,政府还差这几个钱?人都给你用了你总不能还让我们企业来出钱?”
    卢向海知道刘浩然这是在演戏,不过也不便于戳穿他
    只是轻声说着:“要把高温气冷堆搬上航母,涉及到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专家们估计要解决所有这些技术,起码需要八个亿的投入目前国家财政虽然有一些盈余,但需要填的坑也非常多,不可能一下子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八个亿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联合一些大型企业来共同出资兴华社作为国内排名如此靠前的大企业,又是技术上的相关企业,理应承担一部分?”
    “你打算让我们出多少钱?”刘浩然肯定是不会一口答应的,他小心翼翼地问着
    卢向海看看陆明华而这会儿陆明华连忙把头扭开,不敢和卢向海对视,他可不能在自家老板面前暴露出自己出卖了企业的核心情报
    卢向海尴尬的笑了笑,转回头对刘浩然伸出了一个指头:“一个亿,怎么样?”
    这个数字一出来,刘浩然就知道陆明华和卢向海交流过的信息是何其深入了
    这一个亿是在集团公司的会议上曾经讨论过的数字,当时大家一致认为,开发氦气轮机技术集团能够拿出来的钱最多就是一个亿
    但以当时的条件来看,一个亿根本无法完成所需要的各项技术的开发,所以最终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
    现在,卢向海一口决一个亿这样的额度,显然是陆明华向卢向海透露过公司的底线,卢向海本质是一个搞技术的人不太会虚张声势,于是就直接把这个底线给提出来了
    换成其他人和其他的场合陆明华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能被允许的,但以刘浩然和卢向海的关系即便陆明华不说,刘浩然也同样会向卢向海说起的
    在这方面,陆明华也罢、卢向海也罢,与刘浩然都是心念相通的
    可人情归人情,对于陆明华的这种行为,刘浩然心中暗自不喜政府毕竟是政府,刘浩然有自己的事业,对于陆明华的这种行为是决然无法容忍的
    只是在这个时候不便说出口,只得暗暗记在心里
    “出一个亿可以,那么我们的回报是什么?”表面上刘浩然还是摆出了和和气气的模样一个亿既然是他的心理底线,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讨价还价了
    兴华社自己投入一个亿肯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研究的,科工委方面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调集了全国的技术力量,包括使用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当于把前期的许多投入都节省下来了,这就是举国体制的优势了
    “我们可以得到氦气轮机的全部技术专利”陆明华抢着答道,“这个专利的价值,不会少于五个亿”
    刘浩然听了,却不动声色,只是对卢向海问起:“向海,明华说的这个,是你们的意见吗?”
    卢向海点头:“基本上是这个意思,不过,有一个附加条款,因国防目的需要,科工委可以免费使用所有这些专利”
    “那南华大学和科工委岂不是亏了?”刘浩然眉开眼笑地说道
    科工委方面免费使用这些专利,对兴华社来说是无所谓的
    倒是参与研究的科工委几个研究所以及南华大学自愿放弃专利的所有权,这等于让兴华社拣了一个大便宜在若干年后,兴华社拣的这个大便宜简直就相当于一座金山的价值
    氦气轮机技术,可不仅仅是运用于核动力航母上的,它最主要的用途,是建造第四代核电站
    到目前为止,中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技术,安全系数低,极易发生如日本福岛那样的核事故
    华联政府于1951年与天宇威能公司合作研发的技术,属于第三代核电站,安全性远远高于第二代
    但即便如此,这种技术仍然不是绝对安全的,仅仅是事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以及控制事故的能力有所上升而已
    第四代核电技术代表着比第三代高的安全性,其中采用高温气冷堆的第四代核电从理论上说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可以建设在城市的周边而无须担心发生事故
    可以想象,如果第四代核电技术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全球原有的核电站将必然被全部淘汰代之以这种既清洁又安全的型技术
    几百座核电站的重建,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庞大商机氦气轮机作为高温气冷堆发电的关键设备,能够获得的市场收益只能用天文数字来描述
    对于氦气轮机技术的价值兴华社整个集团也是进行过估算的,估算的结果,比陆明华刚刚说出来的五亿还要大得多
    兴华社之所以迟迟没有投入这项研究的原因,一是前期的投入远远不是两亿元能够满足的二是氦气轮机技术毕竟只是第四代核电中的一项技术,如果没有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突破,光拿出一个氦气轮机技术,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如今,机会来了借着建造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之机,国家决定集中力量、投入巨资来全面攻克高温气冷堆和氦气轮机的技术,这意味着第四代核电将呼之欲出
    有政府作为牵头方,利用这次攻关中形成的技术建立一座实验性的商用第四代核电站是完全可能的,随后必然就是技术的定型以及第四代核电的井喷式发展
    兴华社能够搭上这班快车,就抢到了未来核电市场上的一个显赫位置
    听到卢向海开出来的这些条件,刘浩然打心眼里对张逸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陆明华硬生生地把兴华社拉进这个项目,实在是整个集团的功臣
    一想到这里刘浩然对于陆明华之前的成见也渐渐淡了出卖公司的情报固然不对,可是如今能为集团拉来如此重要的项目,那点错误还是可以容忍的
    事实上也是这样,陆明华作为兴华社高管团队中的一员,如果真是让公司吃亏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去揽的
    “这些技术留在兴华社手上,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卢向海道“科工委要的,是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南华大学这边则是需要成果的署名权直接的经济利益,他们要的不多”
    “你们兴华社如果能够承担这次氦气轮机研制的主要经费,拥有最终的研究成果也是理所当然的兴华社也是中国的企业,没有你们创造的税收,哪有军工事业和国家科技的发展?”
    “是的是的”刘浩然连忙摆出笑脸,“其实利益不利益的,太俗气了,我知道科工委和南华大学都不在乎这个的,就让我们企业背一个唯利是图的骂名好了”
    “你这个刘浩然,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卢向海笑着骂着,“好了好了,现在你对出钱这件事,应当是心甘情愿了?”
    “瞧你说的,为国效力,我们刘某人什么时候不是心甘情愿了?”刘浩然拍着胸膛,大义凛然地说着,“钱的问题说完了,还有什么?”
    “还有物”卢向海倒是没有被刘浩然绕晕,他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物这方面,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需要兴华社为我们提供一些加工设备,还有,明华他们搞燃气轮机的时候,置办起了一套先进的实验设备,到时候我们可能也要借用一下,你可不能舍不得哦”
    “没说的”刘浩然大手一挥,直接批准,“这件事,让明华自己就可以做主了”
    三个人在一起的谈笑之间,就把一项足以影响到兴华社未来半个世纪发展的大项目谈妥了
    当然,兴华社具体如何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以及最终的成果如何分配等等,还需要进行详细的洽谈,这些就是双方的具体经办人员去考虑的事情了
    陆明华见事情已经谈完,也无心再和刘浩然、卢向海聊天寒暄了几句,就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去了
    卢向海带着刘浩然走出航母车间,他带着歉意向刘浩然说道:“浩然,不好意思,把你诓过来,又是要人,又是要钱的,事先也没跟你沟通一下”
    刘浩然则轻声笑着:“向海,你就别客气了咱们之间,还需要说这种客套话吗?说实话,兴华社和军工系统的合作一直都是双赢的,你们对我们的帮助也不少”
    “我们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些机会而已,每一次出钱出力的,都是你们”卢向海对此也是感激“关于氦气轮机这件事,你回去以后和集团内部的股东们再商量一下,如果大家觉得不合适,你也不必勉强,我们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
    刘浩然也是谨慎的人他点头应着:“商量肯定是要再商量一下的,不过,我估计问题不大氦气轮机这个项目,我们集团也讨论过很多次了,只要条件成熟,我们肯定会上马的现在有这样一个军地合作的机会,如果放弃了,就真是鼠目寸光了”
    “那就好”卢向海欢喜地说道他这几年一直都忙着化缘筹钱兴华社给他的帮助是最多的
    如果硬逼着要让兴华社很勉强地拿出一个亿来,他的心里也过意不去现在听刘浩然说兴华社早有此意,他也就心安多了
    刘浩然在高雄又呆了两天,走访了一下设在台湾的几个造船厂,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