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章规划布局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这就足够了”邓汉生听了也是心中大安,“中等水平的轿车是市场最大的,如果我们要打政府采购的主意,定位也应当是在这个档次上对了,你说的这家汽车公司,是什么地方的?他们已经拿到牌照了吗?”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此时正是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开始,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大大小小的汽车厂冒出了好几十家
    各个地方的政府都清楚,汽车是未来五十年内最挣钱、也最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产业,所以纷纷进军这个领域
    除了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之外,国内一些大型私营企业也看中了汽车市场这块蛋糕,磨刀霍霍地想从上面切下一块来
    由于各地的汽车厂蜂拥而起,国家不得不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政策
    所有想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的汽车厂家,都必须拥有联邦经略委颁发的“资格证”,否则就是“外人”,是得不到关照的没有政府在税收和运营上进行扶持,的汽车品牌连生存都成难题,别说发展了
    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也没有必要扶持那些技术力量不达标的企业,那纯粹是浪费资源
    鄂省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造车的想法了,但打给联邦经略委的报告一直拖了好几年也没有批复下来,所以迟迟无法上马
    现在听刘永灼说要引进一家汽车厂,邓汉生自然要了解一下有关“资格证”的问题了
    刘永灼说道:“邓省长,这家汽车厂目前还不存在呢,我的考虑是,由我们华扬重工出面,和省里共同来申请资格证,然后两家共同出资兴建,你看如何?”
    “你能够拿到牌照?”邓汉生问道,这可不是小事
    刘永灼微微一笑,说:“事在人为嘛”
    “那就没问题了省里可以和你们华扬重工共同来搞”邓汉生二话不说就拍板了
    邓汉生知道刘永灼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他能够说出“事在人为”这句话,就说明他是有足够把握的
    关于汽车生产资格证的事情省政府向联邦经略委打报告已经好几年,经略委的态度也一直是摇摆于批与不批之间
    这种事情,如果有个关系比较硬的人推动一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刘永灼,显然就属于这种关系比较硬的人
    “整个项目的投资大概要多少?你们集团能够拿出多少?”了解过有关资格证的事情,邓汉生接下来关心的就是投资问题了
    刘永灼说:“我们打算兴建的这家汽车厂,冲压、焊接、喷漆等各道工序的设备,都由我们集团下属的企业提供所以总投资会比较节省我们初步测算,一期投资大概是五亿左右,我们汉华集团准备出一点五亿,其余的嘛……”
    “省政府可以给你筹一个亿,老胡,你们市政府是不是也出一部分呢?”邓汉生当即表态,同时又把目光投向了胡致访
    胡致访拍着胸脯道:“我们市里也可以配套一个亿,此外在土地方面也可以按最优惠的价格划拨”
    邓汉生和胡致访都知道,刘永灼要求省市两级政府出钱,与其说是谋求支持,还不如说是给省里和市里一个赚钱的机会
    因为在时下,搞汽车几乎是包赚不赔的生意有这样的好事,他们哪能不赶紧表态
    “嗯这样就落实了三点五个亿了,余下一点五个亿我再去找人凑一凑”刘永灼说道
    邓汉生一笑:“以你们刘家的关系网,又是这么好的项目凑一点五个亿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对了,我一直觉得你们集团的经营重点是装备制造业,怎么也耐不住寂寞,跑到汽车市场上来分一杯羹了?”
    刘永灼听了,目光深凝:“我们的重点是在装备制造业,这一点始终也不会改变不过,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大,回收期长,所以我们也需要一些短平快的挣钱项目”
    刘永灼还有一件事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这个汽车项目是他的舅舅陈龙贵一手推动的陈龙贵当年考大学上的是南华大学的汽车工程系,毕业后到一家国营大型汽车厂当技术员
    前几年,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跳槽出来自己搞了一个汽车设计工作室,扎扎实实地开发了几款不错的车型
    在母亲的施压下,刘永灼在前期的研发中给予了陈龙贵大力的支持,待到他们拿出合格的车型之后,兴华社集团总部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评估,一致认为可以上马
    刘永灼随后又与在经略委当副司长的熟人联系了一下,询问有关汽车资格证的事情对方暗示道,经略委方面已经有意批复鄂省提出的申请了,兴华社可以借此机会与鄂省合作建厂
    这一次,即使邓汉生不专门召见刘永灼,刘永灼也会去找他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谈这个汽车厂的事情
    正如刘永灼说的那样,华扬重工目前的主业是搞机床、化工设备等工业装备,但如果遇到有挣钱的好机会,刘永灼也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兴华社内部,也有许多人想要投资汽车产业,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国内的汽车需求将会在几年后出现井喷,这一点刘永灼心知肚明,当然不会错失这个良机
    汽车的事情暂时就只能聊到这里了,刘永灼和邓汉生商定,下一步兴华社将全面委托华扬重工会和省经略委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先把汽车生产资格证拿下,然后开始筹建汽车厂
    至于汽车的品牌名称,刘永灼非常大方地表示,可以按照鄂省的名称,叫做“江汉牌”,这个名字叫出来还是非常响亮的
    邓汉生闻听此言,自然是龙颜大悦,因为这是往他这个省长脸上贴金的大好事
    “你刚才说汽车只是其中一个项目,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项目吗?”邓汉生兴奋之余,意犹未已地对刘永灼细细询问
    刘永灼直言:“的确,汽车只是一个项目而已一个汽车项目如果放到其他城市去,足够支撑起整个城市的产业了,不过放在咱们武汉市,还是不够份量所以我们还应当有大的胃口,要拿下多的项目才行”
    “你说说看”邓汉生现在也是被激起了雄心壮志
    刘永灼走到墙上挂着的武汉市地图前,指着地图侃侃而谈:“我的建议是,把现在的武汉经济开发区进行重组南边是汽车产业园;西南侧是电子产业园,依托正在建设的华扬微电子技术公司成立二百家以上的设计公司,形成一个集成电路设计园区”
    “正西侧靠近山区的地方,划为生物制药产业园区;北边,以我们汉华重工为龙头,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园区,包括大型成套设备生产、数控机床、燃气轮机、型材料等等”
    “有气魄”邓汉生拍案叫好,“这才像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的样子嘛,哪像现在到处都是小手工作坊一没技术,二没品牌,怎么看都没有一点精气神”邓汉生这就属于典型的得了便宜又卖乖了
    他似乎忘记了,这些被他称为“小手工作坊”的出口加工型企业,恰恰是他当年当市长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当时他可是为这一大批企业而感到自豪的
    如今武汉的工业发展到了一个的水平,他开始瞧不上这些中小型企业了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刘永灼所描述的“先进制造业”
    “南边西边,北边……”胡致访的目光跟着刘永灼的手指头在地图上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开发区东边的一大片土地上,那里紧临着全国最大的淡水湖云梦泽,是整个工业区里区位条件最好的一块,可是刘永灼却偏偏把它放过去了
    胡致访看着刘永灼,诧异地问道:“刘总,你还没说,东边的这一片土地,有什么好的项目?”
    “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最后说的”刘永灼呵呵笑着说道,“这片地嘛,我的意见是,预留给江南机械厂,相信我,不会有错的”
    这次会谈,刘永灼给邓汉生和胡致访带来的惊奇已经够多了,但当他说出江南机械厂这个名字的时候,两位官员还是再次被震惊了
    江南机械厂这家企业的名字听起来普普通通,毫不起眼,但它实际上是鄂省最著名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好
    这家厂子建于1939年,是全国三大战斗机生产厂之一,其生产的强击机一度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装备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战略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防订货锐减,江南机械厂逐渐显现出了颓势,现在的主打产品只有一款教练机以及一些航空配件,只够勉强维持一万多工人的工资,已经不复有往日的辉煌了
    邓汉生作为省长,曾经不止一次地去考察过江南机械厂,了解厂子的经营状况
    他知道,江南机械厂的技术实力是非常雄厚的,目前遭遇的困难,主要在于军品需求减少,而这个问题,是省里无法解决的
    厂里也曾琢磨过利用军工技术搞一些民品开发,但尝试了几个民品之后,发现隔行如隔山,实在是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如今,从刘永灼的嘴里居然听到了江南机械厂的名字,而且听刘永灼的意思,似乎是对这家企业充满了信心,这怎么能不让邓汉生感到吃惊
    “小刘,你是什么意思?”邓汉生问道
    刘永灼直截了当的说着:“在先进制造业中,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一个产业,就是航空制造业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之一而我们使用的大型客机,全部来自于天宇集团,我相信,政府对于这种垄断现状绝对是不会容忍的”
    邓汉生大声惊呼:“你是说,你们兴华社打算搞的大型客机?”
    刘永灼坦然承认:“我们集团的情报部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从三个方面论证,认为政府应该在五年内启动大型客机项目”
    “首先,大型客机是一个一年过五百亿华元的大市场,政府目前虽然一年用于购买飞机的支出仅十多亿元,但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会增长到上百亿华元,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政府不可能不重视”
    “嗯言之有理”邓汉生也明白,垄断带来的高成本,是政府所无法忍受的
    刘永灼继续说道:“其次,大型客机的研发能够带动材料、工艺、大型机床等若干个领域的科技发展大型客机的制造,也能够带动起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条集团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工业帝国,我们就不可能放弃大飞机这个产业”
    对于刘永灼的大志,邓汉生也表示理解:“这个我知道,我在杭州参观过比方飞机集团的总部那里简直就是一座飞机城,有无数依托波音公司而发展起来的企业,这就是你所说的产业链?”
    “还有第三”刘永灼举起三个手指道,“大型客机可以改造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大型军用运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