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九百七十六章如此巧合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
    ( 请牢记 ( 请牢记 “这件事关系太大了,我可不敢轻易答应下来。”刘永灼还在犹豫,“我刚才盘算了一下,我们华扬机床公司在这方面的积累不够,有很多和望牛墩军工厂也是重叠的。这种加工中心的难度,在于多轴高速的控制原理。”
    “咱们如果一点知识都没有,那么人家只要稍微多问几句,咱们就露馅了。除非我们能够找到一两个在这方面有过研究的专家,哪怕是做过相关程序开发的工程师、技术员也行。”..
    “嗯,小刘的这个建议很重要。”韦祈杉对这种想法很是同意,“这样,老彭,陈工,咱们到系统内摸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小刘这边呢,也麻烦你在地方的机床系统范围内了解一下。这么大一个行业,要找一个搞过多轴高速控制的人,应当还是有希望的?”
    “那我们就尽力而为。”刘永灼对于自己被拖下水颇感无奈。
    他是个很实在的人,说尽力而为,那就说明这件事的确是很麻烦了。韦祈杉、彭聪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色,也说不出别的什么了。
    “小刘,时间很紧张了,这个月底,我们将邀请名剑公司的副总到科工委来做客,商讨购买名剑公司设备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之前把局布好,等他过来的时候,我们假装无意地把这项技术泄漏给他看。就能够起到欺骗的作用。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找这么好的机会,可就不容易了。”
    彭聪把刘永灼送出科工委的时候,这样说道。不过,彭聪自己也明白,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人,设计出一套足以迷惑名剑这种专业公司的技术,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刘永灼告别彭聪,自己一个人沿着大街往前走,脑子回忆着自己所认识的人。盘算着谁对多轴高速铣削加工的技术比较熟悉。
    其实他自己对于这项技术也有一些了解的,而且接触过的是古文会内部的前沿技术,如果能够结合到目前的技术里来,用来唬住名剑公司的人。还是很有效果的。
    但是,他毕竟不是专业搞这个方向的,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支离破碎,一时很难整合起来。
    正在思前想后的时候,兜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拿出手机,按下接听键,刘永灼问道:“喂,你好。请问是哪位?”
    “是刘总吗?我是王振华。”电话里传出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哦,振华。”刘永灼客气地应道。“怎么,有事找我吗?”
    王振华几年前从华扬重工辞郑投奔了科协旗下的一家企业,他哥哥王水炆对此极为不满,连续几年都不让他回家过年,兄弟俩闹到了反目为仇的程度?
    不过,刘永灼对于王振华的这种行为倒是比较淡定,他觉得人各有志,对方也不是他的家奴,凭什么不能去自谋前途呢?
    正因为刘永灼对王振华没有什么埋怨的意思,所以王振华对刘永灼颇为感激。
    此外,王振华刚从乡下出来那几年,自己不会安排生活,还多亏了刘家处处照顾他,因为他对刘家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出于这两点,每年过年的时候,王振华都会拎很多贵重的礼品去刘家拜年,关系一直都没有中断。
    当然,除了拜年的时候之外,刘永灼和王振华之间的交集并不多。王振华所在的企业,与华扬重工公司是同行,多少有些竞争关系。
    双方自然要避避嫌疑,不便于经常彼此联系。像这种给刘永灼打电话的事情,在这几年中王振华还是第一次。
    “刘总,我听说你现在还在东莞,你有时间吗?”王振华在电话里问道。
    “时间?怎么,振华,你也到东莞来了?”
    “是,我专程到东莞来了,有点事想和刘总你商量一下,你看什么时候方便吗,我们一起吃个饭。”
    刘永灼不知王振华是什么意思,想想自己当下也正好没事,便答道:“好,我现在就有空,要不,咱们一起吃晚饭。”
    王振华看来的确是专程来找刘永灼的,没有安排其他的事情,一听刘永灼现在就有空,立马就和他约定了地方,然后便打辆出租车赶过去了。
    为了照顾刘永灼,他们约的吃饭地点离刘永灼呆的地方比较近,所以刘永灼先到了。他要了个包厢,坐下刚呆了10分钟,就见王振华带着一位年轻女孩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刘总,不好意思,我来晚了。”王振华一见刘永灼就忙不迭地说道,其实他的路程更远,又是临时约的地方,根本不存在什么来晚不来晚的问题,这样说只是表现出一种谦恭而已。
    王振华的哥哥王水炆是个技术痴,不擅长交际,但王振华却非常活络,手上的技术不比王水炆差,在做人方面则要灵活得多。
    “振华太客气了,其实我也是刚到。”刘永灼逢人都是三分笑,深得他老爹的交际真传。
    “卓珍,这就是刘总。”王振华向自己身边的女孩介绍道,随后又转过头对刘永灼说道:“刘总,这位是梅卓珍,我的……,你明白的。”
    “你乱说什么呢!”梅卓珍腼腆地在背后轻轻踢了王振华一脚,这一个动作,已经把王振华暗示的那种亲密关系给很好地诠释了。
    她向刘永灼微微款身,轻吟一声:“刘总,我在电视上看过你,我特别崇拜你。”
    “呃,崇拜就免了,坐下聊。”刘永灼呵呵笑着说道。他这些年经常上镜,尤其是南方的一些财经节目啥的,大粉丝小粉丝数以万计,想来梅卓珍也是其中之一。
    王振华喊来服务员。点了六七道非常贵的菜,正打算继续点下去的时候,刘永灼连忙拦住了:“振华,大家都是自己人,这些菜就够了,再多就是浪费了。”
    “嗯,好,那就听刘总的。”王振华颇有些从善如流的意思。直接就点头让服务员下单去了。
    刘永灼不知王振华找自己有什么事,他也不着急发问,只是随口和对方聊着家长里短的琐事,等着王振华自己把事情说出来。
    果然。在聊了几句之后,王振华略带几分迟疑地说道:“刘总,我今天和卓珍来见你,是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刘永灼微微一笑。说道:“合适不合适,总得听完你们的事情再说。振华,有什么事你就直说。”
    王振华咬了咬牙,“刘总。我想向你借点钱。”
    “借钱?”刘永灼对这还真是有些愣住了,他看看梅卓珍。半开玩笑地问道:“怎么,你们结婚的钱不够了吗?”
    “不是……”梅卓珍听到刘永灼说起结婚的事情。不由得有些羞涩,她用很低的声音说道:“不是的,是振华自己有些想法,还是让他说。”
    王振华既然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后面的胆子也就大了,他说道:“刘总,我想借钱,是为了办一个企业。”
    “怎么,你不在那家……九鼎公司干了?”刘永灼吃惊不小。
    王振华道出实情:“我不想给他们打工了,我想自己开一家机床公司。”
    “不会?”刘永灼又有些吃惊了,“开机床公司,那得多大的本钱?你不会是想找我借个一亿?”
    “用不了一个亿,我大概需要两百万左右。”王振华早有计划,“我这个机床公司前期产品会比较单一,主要配件都是外购,我们只是做集成,所以资本的要求不算太高。”
    “哦,是这样。”刘永灼这下有些明白了。
    像华扬重工这种规模的机床公司,产品的大多数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只有极少数标准件,例如控制芯片、丝杠、精密轴承之类的,会从专业厂家购入。
    这样一来,公司就必须拥有各种生产设备,包括铸锻、机加工、热处理等等,固定资产总值非常高。
    而王振华所说的那类公司则是另一种情况,大多数的部件都依靠采购,自己只做机床的设计以及核心部件的生产,这对于固定资产的要求就非常低了。王振华说的两百万,基本上就可以支撑起一家这样的公司来了。
    “可是,振华,两百万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你确信你的公司未来能够有足够的收益来收回这两百万吗?”刘永灼好意地提醒道。
    王振华却胸有成竹:“刘总,这个问题我是认真研究过的,还和很多机床客户聊过,他们都愿意采购我提供的机床。其实,我本来不想麻烦你的,我去找我哥和借钱,他都不愿意借给我,我又不认识其他的有钱人。想来想去,我觉得也只有你能够理解我,愿意给我支持的。”
    王振华自己在九鼎机床公司拿的是高薪,这些年也有了一些积蓄。
    他哥哥王水炆是兴华社的在册高级技工,收入同样很高,也有一些积蓄。
    不过,哥俩的钱加起来,也不过是两百万的一个零头而已,这是肯定不够的。更何况,王水炆对王振华厌恶到了极点,一见面就想揍他,哪里还肯借钱给他。
    王振华还有一个借钱的对象,就是华扬机床公司的副总经理施连根,这人是华扬重工的高管,手里拥有股权,历年的分红积累起来,还真能凑出几百万。
    施连根和王振华是老乡,按辈份算,王振华应当喊施连根为细叔,算是有点亲戚关系的。不过,当王振华去向施连根借钱的时候,也同样遭到了拒绝。
    对方拒绝的原因,一是觉得他背叛了华扬重工,为人不地道。第二则是担心他年幼无知,这样随便开个公司会赔钱。后一个理由。就属于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了。
    王振华见从亲戚手里借不到钱,便想起了刘永灼。他知道刘永灼手里是有很多活钱的,几百万对于刘家的财富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
    同时。他也知道刘永灼非常开明,对于他辞职一事并不记恨,所以应当是有可能借钱给他的。
    王振华先到了刘永灼的家里,结果只见到了刘家的管家和刘永灼的母亲,他们告诉王振华,刘永灼到市里面去了,而且可能会呆一段时间。王振华心急如火,便带着梅卓珍直接敢到市区来了。
    “振华。创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知道你对机床很有悟性,可是机床设计方面,你了解得并不多。还有,现在国内的机床基本都开始数控化发展了。你在这方面的积累足够吗?”刘永灼诚心诚意地问道。
    王振华对刘永灼的为人非常了解,他知道,刘永灼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不愿意帮忙,而恰恰是说明他对自己非常关心。担心自己考虑不周,陷入困境。
    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