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九百一十二章美国动荡百(23:17)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三郎满脸诚挚:“司令!这些条件您早就具备了!我在军校学习期间,著名的社会发展学家贝恩教授曾跟我们讲,当一个时代发展了60~0年时,社会将有一次变革。&&因为历经60~0年时间的发展,社会的科技、文化和人们的物质要求将达到了一个峰值,而很早就建立的旧体制就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一个新的体制将要取而代之。”
    “从工业时代发展至今,如今的美国正处在这个峰值期,贝恩教授还暗示过我们高级培训班的学员,这个重任很有可能就落在一个帝国现役的五十岁左右的将军级人群中。他认为这个级别的人群,无任是文化水准、人体的生理机能、社会阅历、军事才能,也在处于一个峰值,因此两个峰值的交叉点就是实现一次变革的最佳时期。”
    “贝恩教授还说,以后的国家总统,要具有演讲家的口才、运动健将的体魄、政治家的韬略、军事家的攻略,对照这些条件您都符合。您怎么能说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呢?您已经完全具备!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您现在是天时、地理、人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詹姆斯心里开始暖洋洋的了。
    詹姆斯:“什么东风?东风是什么意思?”他假装不懂。
    三郎:“用军事术语讲就是行动!或者说是向前迈步!”
    就在这时,詹姆斯办公室墙壁的荧幕播出了美国几则边防驻军闹独立的新闻。似乎因为连续的军事失利,没有获得足够的战争补偿,一些士兵的薪金和抚恤都被克扣,这引起了不满。
    加战争结束后。因为战争而繁荣的国家经济开始衰退,这就更是激化了国家和底层士兵的矛盾。这不,第一批悍不畏死的炮灰已经挑头造反了。
    纯属巧合,不过这却给三郎说服詹姆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詹姆斯惊呆了,心中暗叹:难道三郎是预言家?刚刚谈到的事,转眼在新闻中出显了。太神奇了!难道真的如三郎所讲,该我们行动了?詹姆斯的心‘怦怦’直跳,他开始问实质性的东西了。
    还是那句唬心中充满野心的人,就很容易被这种野心所引导,只看见那些自己想看见的东西。所谓凡人,就是这样活在难以自持的引诱之中?
    詹姆斯:“可是这一大步怎么迈呢?”
    “就从这儿开始迈!”三郎的右手指向荧幕正在播出的新闻画面。因为中国的家电外销,现在黑白电视机已经取代了收音机,成为美国最畅销的家用电器。
    而新闻媒体,也早在半年前,为此做出了调整。新的电视新闻采访业诞生了。
    詹姆斯:“和他们一样闹独立?”
    三郎:“不!平息他们!”三郎一边说一边递给了詹姆斯一本《维和理念报告》。
    三郎:“这是我专门为您写的一个报告评估,这个评估的原稿是我在军校的毕业论文,得到了军事权威的肯定,它吸纳了中国古代经典战争的精华。并结合了当今世界的军事新动向,它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更强。”
    詹姆斯一边接过想定。一边不由自主地说道:“你小子早有所准备了,我看你是为自己准备的吆?说了半天。原来是你自己想当总统?”
    三郎:“不不不!将军,我是中国人,如果我推翻美国的政权就是侵略!而您是美国人,您推翻政权就是政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我绝对无法成为美国总统,这已经是不容争议的事实了。”
    三郎赶紧撇清关系,他可不想引起詹姆斯的猜疑和不满。
    詹姆斯:“那你为什么要鼓动我政变?”
    三郎:“一是美国目前形势和您自身的条件决定您必须发动政变。您刚才都看到了目前美国的北方军区司令约翰已经有了不满的言论,并停止执行国防部的命令。而位于北非的几个大型海外军事基地已宣布与美国脱离关系,其它的国外军事基地也有效仿的迹象。”
    这却是事实,美国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主义的国家,有能力的政府,自然可以压服下面的不满。但是一旦遭遇明显的挫折,他们就很容易闹分裂闹独立。
    这并不是美国才有的特色,整个西方世界,都沿袭着这种古代欧洲贵族流传下来的政治理念。自立为王,缺乏民族向心力,美国本来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只不过某时空里,美国用一连串的胜利和苏联的威胁,压制住了这种分裂。
    直到政权稳固,形成惯例。
    但是在这个时空里,美国显然没有这样的主角运气。
    “总统与副总统在战略部署会议出现了意见分歧,并在会场大打出手,种种迹象表明帝国目前处于混乱状态,许多大军区级的主管们正蠢蠢欲动,您不干别人干,您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时机呢?”
    三郎继续说着,而詹姆斯也是频频点头,显然是对此非常在意。
    “这第二嘛,我是为了报恩。中国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将军对我这么好,我有什么理由不帮助您呢?更何况现在人心所向,美国现在确实需要您这样的人出来领导他们。”
    “正如贝恩教授所讲,这不是个人的野心,这是时代的呼唤!这个时代需要您,既然是众人所望,我们为什么要违背美国民众的意愿呢?而且,中国古代的君道主义也驱使着我这么做。中国人崇拜君子,认为君子的品德最高尚。”
    “司令,您经常读中国的历史文献,里的诸葛亮、李靖、刘基等等这些人都是君子,他们为了他们的君王争夺天下。出谋划策,驰骋疆场。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命地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君王,而甘愿血染疆场呢?”
    “为的就是个道义!”说到这里。为了加强感染力,三郎特别加重了语气。
    “他们认为称职的君王就应该大力的辅佐他,而背向民心的暴君,就应该推翻他。对于称职的君王,臣子们要拥护,要爱戴,决不能做出有反于君王的事,那样是大逆、不道的。我们中国人是很看重这一点的。我想全美国的公民都会这么认为的。我愿意为司令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司令。您懂了吗?”
    詹姆斯:“懂了,懂了,彻底懂了!”三郎的一席“肺腑之言”使詹姆斯为之动容。他开始认真地看起了《维和理念报告》,越看越聚精会神。越看越忘乎所以。
    当詹姆斯把这份报告看完时,发现三郎早就走了,他赶紧拨打三郎的电话将三郎又叫到办公室。
    其实真正说服詹姆斯的,并非是三郎动人心弦的巧语,而是他心中的野望。
    别看整个基地的人一遍又一遍的尊称他为司令。实际,这个“司令”只不过是魔爪公司的地区“销售经理”,名不正言不顺,不是真正的司令官。
    以前在美国陆军部。天天吃败仗,被华军捻得满山跑。所以没心思考虑往爬的事情。但是现在不同了,他有钱。有人脉,加三郎的诱导,詹姆斯的心思就开始活泛起来。这心思一动,想法自然就不单纯了。
    詹姆斯:“亲爱的三郎,你简直就是我的诸葛亮,你的想定使我蠢蠢欲动,太好了!我想我们应该商讨一下下一步的行动了,我好像有一点紧张。”
    三郎:“不是紧张,是兴奋!”
    詹姆斯:“对对对!是兴奋!亲爱的三郎,你总是一针见血。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三郎:“等候国防部的诏令。”
    詹姆斯:“你怎么能肯定国防部要对我们颁布诏令?”
    “不是对我们,司令,是对所有的有着美国背景的雇佣兵或者类似的武装力量。在现在这个局面下,军队已经相当不可靠了,就算是总统内阁的那帮饭桶再笨,也不会蠢到让军心不稳的美国士兵去镇压另一帮美国士兵。”
    三郎接着说道:“海外基地全部在其它国家,如果美国声势浩大的派兵围剿,势必引起基地所在国的发觉,从而引起冲突,甚至暴露整个国家的软弱。所以美国只能悄悄地派遣雇佣兵或者总统直属的海豹部队潜伏过去,实施平息。”
    詹姆斯自己也明白,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并不好,战争胜利的话还好说,能够抵消这种不满情绪。但是现在,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都对美国有着怨念。
    特别是英国,英美之间的关系,比之中日也是不遑多让。
    “再过几天,您让公司向国防部发一份报告,就说我们的雇佣兵有着足够的实力,希望能与政府开展紧密合作。其它的您就不要问了。”
    詹姆斯:“K!就这么办!亲爱的三郎,我们喝酒!”
    詹姆斯端起酒杯:“亲爱的三郎,为你的《维和理念报告》干杯!”……
    正如同三郎所预料的,美国现在出现了局势动荡,动荡的起因是美国设立在国外的军事基地首先发起的。后来又感染了北方军区,再则是其它的军区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军心紊乱。
    但是罪魁祸首应该是美国的执政者们,是他们巨大的霸权野心驱使,使美国的手伸得太长,但却又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遇到了强盛的华夏联邦。
    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兴盛,总是首先从军事的胜利开始的。同样的,一个国家的衰亡,也必先以军事的失败为起&点。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帝国霸权,美国的海外远程战略基地共有九个,为了保密起见这些军事基地名称都是由特定的番号代替的,它们分别为:01基地、04基地、07基地、09基地、99基地、553基地、323基地、211基地160基地。
    势力遍及北非、南美、西欧和东欧,任何一个中国人暂时还进不去的地方。都是美国人插手的领域。
    这个时代的冷战序幕,已经悄然拉开,与原本不同的是,中国取代了苏俄的位置。并且后劲十足。
    这些基地虽然编制人数少但是框架大、职级高,所有基地都是师级单位,同时基地的行政长官还可高配到副军郑所以这么多高级别的单位只能隶属于帝国国防部领导了,原则这些军事基地的管理权,隶属于帝国的国防部?
    但是由于跨国基地全是潜伏在别国的偏远山区,来往不方便,所以国防部的官员也不经常到这些基地来,只要基地每年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定期向国防部缴开发资源得来的金费,其它的国防部一概不问。
    每年的年底,国防部才将这些基地的主管召集起来开一次会,进行一年的工作汇报总结、下达下一年的任务、进行人事调整和立功受奖。平时他们只是通过无线电传递指令。
    这些跨国基地都是隐蔽在深山中的,有的名义是一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实际暗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