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六百三十九章网络技术[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塞入软驱,系统启动。
    夏教授输入指令,随着程序的启动,屏幕转换成图文系统。
    没有陈泽所熟悉的草坪背景,而是一片蔚蓝色调。
    这时候的386总内存才一兆,这是因为dos系统只能连续管理这么大的内存空间。其中还有三分之一被系统所占据,能够被客户直接利用的,只有640k,如果再加上图片背景,那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
    图标、开始按钮、工具条、任务栏、时钟,一切都和陈泽曾经在古文会中见到过的操作界面,是那么的相似。但左看右看,陈泽却觉得有点别扭。
    他转过来看过去,发现了问题所在:图形太粗糙。
    计算机的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在640乘显示模式,就被称之为高分辨率的今天,图案怎么可能不粗糙!
    而且,或许是由于考虑到现有功能程序还很稀少的原因,不知道是夏教授的那个学生,设计的图标,显得特别的大。好像这样,就能掩饰目前苍白的系统功能一样。
    确实是很苍白,陈泽随便扫了一眼,就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一个画图程序,和他记忆中,前世操作系统自带的没有多大区别,似乎还略差一点;
    一个文本操作程序,点开一看,就是一个记事本,没有编辑功能,功能及其单调;
    一个时钟程序……,没办法,现在能够实现的程序还太少,连这个时钟,也被拿来凑数了;
    一个图片播放程序,陈泽打开一看,差点没乐出声来,估计是为了赶时间,这个图片播放程序,直接调用的是外来程序,连里面的软件标示,都没来得及改掉!
    再来是录音程序,也和图片播放程序一样,调用的是现成的外来程序,陈泽打开以后,没有试用,就将之直接关闭了。
    最后是那个特有的“c:”标志,一点,就退出了操作界面,回到了dos系统下面,并且不重新输入命令行,就无法再回到图形界面——与其说是个系统切换命令,还不如说是“exit”退出指令。
    不过还能怎么样呢,几天时间,就能拿出个初步的效果来,陈泽已经感到很满意了。
    “非常不错!”陈泽不吝夸奖,“夏教授不愧是我们学校,软件系的一把手,这个操作界面做的非常不错……”
    夏教授微笑着说道:“这都是我手下那帮研究生们搞出来的,因为时间紧,现在只能做到这个程度。我把一些功能程序给分散发布给各个学生设计,让几个研究生负责统合,要是再有半年时间,应该能拿出比较成熟的作品来了。”
    “那就太好了!”陈泽习惯性地准备掏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么,结果被夏教授拦住了。
    “上次你托杨老转交的钱,已经不少了,我们也是才起步,受之有愧!说实话,你提的这个项目非常好,让同学们学以致用,真实地参与到一项系统软件中,对开拓他们的视野,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很大!别说有补贴,就是你一分不出,我们也乐意做这个项目!我这次来,主要是听说你回来了,让你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修改的地方。”夏教授诚恳地说道。
    以前大家都是闷头学习,编制的程序也是课本上的列出的保留项目,没有多少锻炼。但这次一开项目,萧强指定了内容、要求、外观,剩下的全部交给他们自行发挥。顿时把学生们的潜力都发掘了出来。大家各尽所能,这些天翻书也勤了,还经常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气氛有了显着的提高,夏教授看在眼里,是喜在心头。
    陈泽见对方不是客气,也就不再坚持,恳切地问道:“夏教授,不知道你手下这批学生,在毕业以后,有没有兴趣到我公司来?你放心,我一定高薪聘请,绝不会亏待他们!”
    夏教授面色变得有些难看。
    说实话,陈泽的钞票砸出来,出“巨资”让软件系为他设计系统,还真是有人动了心。
    相对于这个时候大家的工资水平,陈泽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让学校帮他设计软件,必然对愿意加入他公司的人,工资待遇也会舍得投入。就是夏教授正在带着的一个研究生,也试探性地对夏教授提出了这个想法,结果被夏教授一通臭骂!
    陈泽出钱,为他们增加资金投入,夏教授是感激地。但让学生加入到萧强的私人公司,他却持坚决反对态度。
    这些人以后都是国家栋梁,出来就是国家干部,跑到一个私人公司像什么样子?
    看陈泽搞的图文操作系统,目的明显是为了以后挣钱,这和投身国家现代会建设,有什么联系,那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好学生的聪明智慧?
    不过金主在前,他也不好明言拒绝,支吾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情,我跟同学们说说,看看他们的个人意向吧。我也不好强行要求的。”
    “那是,那是!”陈泽看出了他的言不由衷,但还是连声客气。
    夏教授该演示的也演示完了,又被陈泽挖墙脚到跟前,就不再坐下去,和杨老打了个招呼,立刻就起身告辞。
    送走了夏教授,杨老坐了下来,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
    陈泽也在回忆刚才看到的操作系统界面,思考如何在挖掘现有计算机潜力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更完善的功能。
    “阿泽……”沉默了很久,杨老开口说道。
    陈泽立刻回过神,恭敬道:“杨老。”
    杨老话说得很慢:“阿泽,你的公司,虽说是私人性质,可是,我和那些不知变通的老古董不一样,从来没有另眼相看。你做的那些,我都是看在眼里,也才这么热心地为你上下张罗。”
    “是!多谢杨老了,要不是您,我想我的提议,肯定是无法得到校方允许的。”陈泽感激地说道。
    要知道,陈泽的提议是,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归于他个人的!
    如果不是杨老的奔波,陈泽要想取得这么理想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陈泽知道,杨老也知道。
    杨老慢吞吞说道:“从一开始帮你,我就清楚,你迟早会把挖人的主意,打到学校来。这些日子,我也很为难啦。话说,都是为国家出力,你缴税给国家,又能创造大量就业,我们也应该支持。但是另一方面,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是国家的人,你这算不算挖国家的墙脚呢?”
    这时代的大学,主要的费用都是国家承担,还有那些高昂的仪器、试验消耗,都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承受得起的。
    大学生从一入学起,就已经内定为国营企业的职工,只是具体分配方向,还没有确定而已。在实行计划经济主义的华联这是普遍现象,并非所有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学业的费用。
    要知道,以华联的财力,尚且只能负担得起九年业务教育。也就是说,在读高中以前是免费的,之后就得自己掏钱了。
    更别提在战争真正结束以前,国家能有多少物资和财力可以投入于教育之中。所以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只能选择性的负担一部分,比如说愿意签“卖身契”的穷人家孩子。
    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是军人转业过来,其实许多人愿意参军,也是因为政fu承诺负担大学费用,这才吸引了不少人踊跃加入中国的对外战争之中。
    没有利益,单纯靠荣誉就鼓舞人心士气?华联又不是红门赤色主义,不做这种绝户的事。
    陈泽当这两位教授的面,特别夏教授还是系主任的情况下,就冒失地提出招揽大学生,不管夏教授个人怎么想,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没有当面指责,已经是刊载,他为学校研究提供了大量资金的份上了!
    “当然不算!我们都是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是吧?就像您说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陈泽赶紧表明态度。
    挖国家墙脚,放在前几年战争时期那可是叛国罪!这个罪名,他可消受不起!
    杨老点点头:“所以,不要太直接了。直接,并不表示最便捷。欲速,则不达!记住这句话吧!”
    “学生受教了!”陈泽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向他鞠了一躬,“我刚才听夏主任的意思,学生实践的机会都很少,很多人都是读死书。我有心组织个兴趣小组,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些学术上的问题,大家交换看法,偶尔再做点实例锻炼,不知道学校允不允许?”
    “这是好事!兴趣小组……,不错,集思广益嘛!这个提法好!”杨老一口赞同,“这个事,你也别太插手,我会和学校谈的。”
    “多谢老师!”陈泽在心中,已经把杨老当作了自己真正的恩师,感激不尽。
    “既然无事,那学生就先告辞了。”陈泽背对着门,尊敬地缓缓退出门外,才向杨桦打了招呼,离开了杨老的家。
    兴趣小组,想不到我的班子建立,是从兴趣小组开始的。萧强嘴角,抹过一丝微笑。
    大概现在,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这个兴趣小组,以后会产生多大的能量吧!
    真期待和他们一起为未来奋斗的日子,早些到来!陈泽出学校大门,看到等在对面的高级轿车,昂然而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