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五百九十六章准备就绪[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进去,弄得很多人都对这边发生的战事在划分上有些混乱。
    甚至在交战之后,两个战区之间相互呼叫增援进行作战的事情也屡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从来就不缺乏沟通和协调的中国几个战区迅速的进行了调整,协调相互之间作战的配合和调度,力求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出来。
    这天,在山东半岛起飞执行巡逻任务的飞廉小队飞行在黄海海面上,作为一个纯空军作战小队,飞廉小队对于在海面上执行作战任务虽然有些陌生但并不是完全没有经验。
    当年在攻打澳大利亚前,飞廉小队可是在南洋战区吉隆坡和其他一带参加过海面巡逻任务的,虽然并不象海军航空兵那样有着专门的海上求生训练,但是如果说是在太平洋上不敢说。
    可在黄海、东海一带,这里现在算是中国海军的半个主场!
    为什么说是半个主场呢?
    因为黄海、东海还有一半的区域被美日联合舰队所控制着,不过中国方面飞行员也并不惧怕什么,虽然海面上被美日联合舰队所控制掌握,但海底话语权还是属于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
    如果一旦有飞机被击落,中国海军就会通过沿海的长波电台迅速的向大海深处发布营救命令,分布在各个区域的各中国潜艇就会迅速的赶往救援。
    而这里就要提及那些在此之前花费数年时间,在中国沿海各地建立起的若干座大型超长波电台。
    这些超长波电台由于自身的工作特点,传播损耗小,绕射能力强、通信距离远。并能通过电离层绕过空间星体,对海水一般具有穿透一百米深度的能力,在地下传播时吸收损耗也较小且不受核爆炸、太阳活动等外界的影响。
    适合于对水下潜艇、远航舰艇和地下通讯等。但超长波通讯装置一般都很庞大、复杂且造价昂贵,运行费用也很高、只适用于岸台对潜艇的单向通信。
    还有由于超长波信道很窄,所以通信速率很低,发送一组几个字母的信号约需十五分钟。不过这都并不能阻止这些超长波电台的建立,第一座超长波电台的建立甚至因为没有图纸,没有经验,足足花费了七年的时间才初步建立起来。
    正是有了第一座超长波电台的建设经历,才使得后面的超长波电台以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先进的行驶逐渐的占据了中国的沿海要地。
    这些超长波电台的出现,让深海和远洋的潜艇可以迅速的接受到国内侦查单位所发现的战斗情报资料,扩张了视野,也极大的扩大了各潜艇的控制范围和提高了战斗力以及相互之间的救援能力。
    美日联合舰队也深知中国潜艇部队的可怕战斗威力,舰队每次出巡都是小心翼翼,外围的反潜驱逐舰、巡逻艇对任何疑似目标绝对毫不犹豫的扔下大量的深水炸弹来阻截有可能出现的中国潜艇。
    而且由于和中国潜艇打交道多了,美日联合舰队也大概知道了中国人的潜艇攻击距离、攻击速度、潜水最大深度和水下速度等一些特点,一系列的作战战术被制定出来。
    这样的反潜和防潜作战让中国潜艇部队对军舰类船只的战果迅速的下降,而对民用运输类船只,战果还是一如既往的继续在累加着。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时间的营救能力,飞行员们才敢于在海面上和对手打硬仗、恶仗。即便是飞机受损或者被击落无法能够飞回到中国控制区,飞行员们仍旧能尽快的得到中国潜艇的救援帮助。
    这极大的提高了飞行员们的作战意志,在面对敌军战机时,敢于和对手进行多次、多轮番的混战。
    “这在海面上飞行真无趣,到处都是一样的景色,这天还是一片天,这海还是一片海,连片舢板都没有。”
    古明耀有些抱怨着说到,似乎在对景色的单调而牢骚不断,也难怪他有这样的心思,军人出征在外,本就难有闲情逸致。
    长期沉闷严苛的军中生活,如果没有适当的言语发泄,久了倒还还真的会憋出心病来,这在军中早已有了先例,并且不是个别。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