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564章外蒙问题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四章外蒙问题
    朝鲜半岛的骚乱是由于美国救济日本这新盟的粮食在抵达朝鲜之后,由于首批救济粮较少,况且日本鬼子也没有分给朝鲜人的习惯,在留下自己吃饱的粮食之后剩余的粮食被送到了日本侨民聚集区。
    这种情况迅速的被在朝鲜半岛的中国情报潜伏人员所利用,他们迅速的策动饥饿的朝鲜人暴力哄抢日本兵营和侨民聚集区,在哄抢中,情报人员不断的煽动饥民到处放火、抢粮、抢钱、抢物和屠杀敢于反抗制止他们的一切鬼子以及鬼子侨民,在骚乱当天晚便造成超过两万日本侨民的死伤。
    历史将这两起发生在一月底周末仅仅间隔一天的事件共称为:“初夏惨案”。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这种西方自大国争霸时代开始就不断演的政治戏码直到现在仍旧大行其道。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让你的对手和敌人惬意的生活着。
    这句在政治的至理名言,其含义就不用多解释了,英国人现在要和中国争夺亚洲主导权和话语权,最终使得日本倒向美国。
    不管现在军队是否已经开始攻击这些国家或者说是他们的从属小弟,从战略和战术来说,都没有理由让这些家伙顺顺当当的来筹备对中国不利之事。
    发生在印度和朝鲜月末的骚乱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也让英国和日本以及美国当局头疼,特别是英国,将印度比喻成英国皇冠最大最明亮的宝石不仅是一种炫耀,更是英国吸血鬼们从印度身吸取超量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好比喻。
    恰恰正是这颗英国皇冠的最闪耀的宝石,现在不仅失去了它原来闪耀的光泽,甚至还成为王冠的一个麻烦之地。
    英国人不是不明白中国人在这次事件中的黑手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找到任何指向中国策动、煽动的证据,哪怕凭空捏造也找点原由出来添油加醋的西方媒体只能象征性的干吼两声。
    况且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所谓寻找幕后黑手的时候,还是先四处扑火安定后院更来得实际一些。
    而发生在朝鲜的骚乱则让美国在收了日本同盟小弟之后鉴于此事不得不放慢登陆进军朝鲜半岛的速度。
    在美国人看来,虽然朝鲜是日本现在控制不多的几个殖民国家和区域,但是作为一个占领国却没有办法镇压其占领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那么自己向这样一个混乱的地方派遣军队就成为了一个值得商榷的事情。
    当然,在后世历史学家的眼中,这样的说辞也有些遮羞布的意思在里面,虽然美国收下了日本这个同盟小弟,可这个小弟开口就央求的粮食以及物资硬是让美国主子大哥吓了一跳,都知道日本现在很惨,但没想到除了日本之外朝鲜混的比日本还要惨。
    美国人不是没有想过以救世主的身份登陆朝鲜半岛,作为从日本军人的铁蹄下解救朝鲜人民的所谓正义感是种很爽很正义的口号噱头,只是要想真正登陆朝鲜半岛,美国海军就不得不面对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和空军攻击机以及轰炸机的怒吼。
    在日本小弟恢复炮灰使命的体力以及行动能力前,还是呆在日本提供给主子的军事基地玩日本艺妓比较轻松惬意。
    不仅如此,在太平洋,美国运输船队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遭到了多次攻击。美国海军参谋总部当然明白这些攻击的来源是海面之下的中国潜艇部队,只是出现在太平洋深处的攻击让美国人注意到一个情况——那就是船队受攻击的位置明显的处于中国人的远洋区域。
    虽然美国海军在奥古斯塔港海战中品尝到了中国海军的恐怖,可现在中国海军那些能发射恐怖自导武器的军舰不是在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和澳大利亚一带游弋吗?
    这没有了海面船只的支援和辅助,在太平洋深处遭受海底的攻击那就意味着中国人的海军中有着远洋潜艇攻击部队。
    补给线遭受中国远洋潜艇的攻击让尼米兹和五角大楼的海军将领惊出一身的冷汗,美国不管本土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有多强盛,可要想向外掠取更多的资源就不得不依靠海军的实力。
    别看美国大兵们在其他地方是攻城掠地,但是没有了美国大兵享受的后勤依赖,这些美国大兵们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正是由于这些种种原因,美国人要想真正利用起日本本土作为攻击中国的桥头堡,看来日程还需要再往后推迟这么一段时间。
    八月初,当炎炎盛夏才刚刚开始,国人们还沉寂在军事全面胜利所带给国人们的愉悦心情时,在西南苦苦等候多时,数次被晾晒已久的蒙古代表人员终于盼来了音信,中国国家领导人邀请蒙古代表参加一次接见茶话会。
    只是当邀请函送到蒙古代表手中时令蒙古代表哭笑不得的是茶话会的内容居然是“全国各少数民族夏季茶话会”。
    当时就令蒙古代表以为是发错了邀请函,自己可是蒙古国,是以一个主权国家的形式,而你这却发的是国内民族邀请函,要知道外交无小事。可是再三追问之下,中国方面告知的答复相当明确没有发错!
    这一下就让蒙古代表弄不清楚形式了,要说蒙古国绝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可人家这是召开国内少数民族茶话会,有资格去的都是中国国内的少数民族,可自己……
    如果说是正常的外交情况,这样的错误不仅是对于一个国家外交能力的最可笑笑话,同时也是对一个国家主权和形象的侵犯,蒙古代表完全可以扔下邀请函一走了之,可是这几个代表还是有聪明人的,他们立即向中国政府方面确认一定参加这次的茶话会。
    弱国无外交。
    这句话在之前,就是对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最好诠释,不说清王朝一直以来在外交弄出的屈辱故事,就说民国之后,斯大林为了心中的愤恨和私心硬生生的逼迫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立。
    几经周折,又有多少人付出了心血,甚至就连袁世凯和张作霖都在这个问题坚决的予以抵制,可最终现实呢?
    苏联硬性划割出去中国却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分裂出去而丝毫无力反抗,你要真反抗就和苏联打一仗,国家孱弱。
    然而现在,这种局面正在一点点的随着中国人的国力、随着中国人的军力以及影响力而改变着。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正在第一时间感受着这样的变化带给他们的影响。
    对于蒙古,虽然苏联斯大林强行将蒙古给分裂出中国,但到现在,中国政府似乎还没有正式公开表明承认,如果发给蒙古一份外交公函,那就是变相的承认了对方是一个国家。
    蒙古代表中也聪明人明白这是华联政府元首陈炯明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给自己的一个机会,一个表明自己身份和立场的机会。
    如果你参加这次会议,那就还有得谈,如果你不参加这次会议,那就没得谈了;和你就不是客客气气的大家好好商量,而是用坦克和大炮来你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谈谈统一的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蒙古方面还是有聪明人知道现在自己后台的苏联人已经大势已去,就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力量根本无力回天,面对中国政府抛出来的橄榄枝,蒙古代表也只有捏着鼻子捡起来。
    不捡不行,不捡的话人家就扔过来炮弹做的战了,这形势比人强,你是屈尊捡橄榄枝丢点面子,还是硬着腰杆被对方连人带骨的硬生生打成两截干掉?
    这些蒙古官员们可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分裂蒙古时扮演了什么角色,要说分裂国家的战犯都不为过,如果捡橄榄枝也许还能保条命,不捡……
    估计这些蒙古王公贵族也不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腰骨能比战无不胜的华军更硬。
    茶话会陈炯明、李少杰等政府高官都没有和与会的蒙古代表多说什么,只是在茶话会后,便有人开始接待一直无人搭理的蒙古代表,开始进行关于蒙古问题的谈判。
    对于蒙古问题,蒙古方面给的底线很直白,蒙古可以回归,但要赦免当时参与分裂的一小撮王公贵族和积极份子。
    对于这个问题,陈炯明也给出了很明确的答复:可以赦免,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这些人可以赦免不做战犯处理,但是要收缴没收个人大部分财产,如果家族参与整个家族财产都要没收作为惩罚。
    如果接受这个条件,其家人、个人可以拥有普通中国公民权利在国内继续生活,当然如果没有生活技能的,国家也会有相应的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反正都是普通公民平民了,和那些苦哈哈们一起课也没说掉你面。
    陈炯明的用意就是打掉这些蒙古权贵的经济来源和剥夺其自古以来身份赋予的阶级差异和特殊权利。
    当然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声音或者是不愿放弃自己特权享受的人存在,只是在强有力的暴力机构面前,这点声音和这点反对的力量丝毫没有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打掉传统固有特权阶级的特殊权利对于一个国家人人平等这条法律来说是绝对重要的,在华联政府未来的国家规划蓝图中,绝对不能出现依靠手中权利和特权违法乱纪和持权致乱的事情发生!
    陈炯明开出来的条件对于那些蒙古王公贵族们来说的确相当苛刻,只是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和选择条款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也有人想过放弃权利拎自己现有的财产跑到国外当富家翁的,这种想法在中国最初和苏联杠时就有人想过。
    不过大部分人这个念头都是象闪电那样一闪而过,当时苏联还兵强马壮,中国也才刚刚驱逐日本侵略者,孰强孰弱不用大脑就能想得出来。
    很多蒙古高官们甚至公开大放厥词出来要和苏联出兵给中国人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可是结果呢?
    一个小补给站引发的大战役不仅没有看到苏联人胜利,反而被弱小的中国人打了个灰头土脸反倒被占领了外兴安岭一带,这种结果是绝对没有人想过的。
    在后面的双方战争中,蒙古的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想过让苏联军队通过自己的领土去攻击中国地区,只是蒙古的道路交通体系实在是太落后了,等苏联的军队开赴到中蒙边境线时……
    估计中国人早就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再后来,再后来苏联老毛子在中国人面前就像是蔫鸡一样打一仗败一仗,不仅领土大片大片的失去,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同时在攻击苏联土地时还在不断在中蒙边境线增加着军事实力。蒙古有多少人口?又能有多少兵力?
    更何况现在的中国人不再是拿着老套筒金钩步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