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556章希望落空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百五十六章希望落空
    “冲,不能停下,必须保持足够的队形和冲击力度!”克劳尔站在队伍中的前方大声呼喊着,鼓励着这只拼凑起来的部队不断的向中国人的防线冲击。
    在克劳尔带领所有人突击前,是选择了静默潜入到中国人阵地前方七百米处,并且等待攻击主阵地的大部队发动起进攻后这才发动攻击的。
    从时间和距离的把握应该来说都拿捏的相当好,中国人的更多注意力被主阵地前的进攻大部队给吸引住,而对于这些较为远离主战场的防线,能提供的支援甚至防守兵力都显得有些不足。
    这些,都是克劳尔选择这里作为突破点的主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里并不适合于连成片的防御,而是属于一个高勒防区中的一块飞地。
    不得不说,虽然军衔不高,但是克劳尔却有着成为优秀指挥官的天赋,在军事斗争中有着无比敏锐的触觉与感知,更是能够一眼看出敌人的弱点,并且加以利用。
    由于地形的因素,这个防区只是利用一片较高的地势居高临下的扼守住了两边的通道阻止澳美联军的通行,并没有象其他主阵地那样形成了层层相互支援的火力点和防线。
    若单纯从进攻的难,这里的确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只是克劳尔高估了澳美联军,特别是美国大兵的作战素质,即便整个小队的成员都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在平时攻击只能单发射击的日本鬼子阵地时都磨磨蹭蹭走一步退三步,打完海量弹药后等对方没有弹药再前进的美国大兵们现在连基本的弹药都不足。
    往常用大量弹药耗死对方甚至蒙运气蒙死对方的做法根本行不通。刚刚发动了第一轮的攻击,还没前进三百米,被中国人的机枪和步枪一阵打压便退了回来。
    “克劳尔,没有坦克或者是装甲车的掩护我们冲不过去!中国人的机枪相当恐怖,我们连头都抬不起来!”
    一名中士灰头土脸的跑到科劳尔的身边,刚刚的战斗中,中国人的机枪给人的印象相当深刻,威猛的洪流ii式机枪所发出的声音如同撕裂油布时的呜呜声,连同密集呼啸飞过美国大兵头顶撕破空气时的呼啸声让人无法敢于站立起来前进。
    正如同这支机枪的名字那样,子弹汇集而成的洪流,在它面前,连蚊子都休想安然无恙的飞过去。
    “抬不起来就爬,爬也要给我爬过去!”
    克劳尔心急如焚的看着趴在地不动弹的前方士兵,这样趴着没有任何的作用,只能任由中国人的机枪不断的扫射。
    看看身后,由于担心发动机的声音过早暴露目标,仅有的些许机动车辆正慢腾腾的从后面赶来。
    克劳尔再看看天,天际边已经露出一抹亮色,他知道,再不趁着这个时候冲去和中国人绞在一起,那么等中国人的空军感到,你就是钻到土里也抵达不住中国人的炸弹!
    “所有人,不要停止前进,就是爬也要往前爬,留在这里只有等死,想回家的,跟我!”克劳尔见情况实在不妙,局面始终打不开不禁急了,扔下身最后的负重,带着身边的几个最亲近的老乡和朋向前爬去。
    克劳尔这样做很有领导性,看到克劳尔带着人往前爬去,很多仍在犹豫或者是畏惧不前的美国士兵也继续开始重新摆动身体和四肢,速度虽慢但却一尺尺的接近着前方。
    克劳尔他的担忧是正确的,天虽然还没有亮,但是在中国后方机场,已经开始有战机进入跑道开始在塔台的命令指挥下依次升空离地,机腹、机翼下悬挂着大量的燃油和炸弹。
    由于现在中国空军已经牢牢的掌握住了制空权,各种战机都可以携带更多的炸弹和对地攻击武器专心的对地敌军发动攻击,这对于澳美联军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正当克劳尔带着一干拼凑起来的散兵们向前面的防御阵地爬过去时,突然从这个阵地的后方,也就是南面朝向阿德莱德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炮击的声音。
    随即,在这个不知名的小高地,掀起了一阵阵的炮弹爆炸烟尘。
    “兄弟们!是阿德莱德赶来的增援!巴顿将军没有忘记我们,他派增援来救我们了!加把劲,突破这里我们就能汇合回家了!”
    突如其来的炮击象一针效能剧烈的强心剂,让进攻的美军士兵们振奋不已,哪怕还没有能够离开这里,众人却似乎已经感觉自己一只脚跨进了家门槛那样的兴奋和刺激。
    头顶飞舞的子弹虽然仍旧无法让人起身加快进攻速度,可是在这种兴奋的消息刺激下,所有人爬行的速度都似乎变得快了许多。
    防守这个名为二七七高地的部队实际只有三营两个班的战士,再加从炊事班、团部汽车连还有其他非作战单位的人员拼凑起来的两个班,也就是一个排的兵力防守在这里。
    从兵力看,这里确实少了点,但是从防御的角度来看,这个小山头的确没有部署更多兵力的必要。
    因为这个山头实在小了点,缺乏足够的空间部署更多的兵力进去,放置的人员太多了,如果对方有火炮,一顿炮击过来进行一个覆盖,那么对于部队来说那损失就太大了。
    不过放置这么少的兵力并不意味代表着这个美国人能想到利用的地方就没有被突击团的指挥官注意,从拿下高勒之后勘察地形时起,所有人,特别是陈立新对这里就提出了要特别重视这个地方的意见和警告。
    这里和高勒的主防线区域恰恰相反,这里是个易攻难守的地方,如果澳美联军集中兵力和装备,集中一点突击这里,这里很难守得住。
    因此正是因为如此,别看突击团将主要的作战兵力给摆放到了公路、铁路这些主防御点,但是对这个二七七高地,突击团还是留了一手。在受到攻击的第一时间,防御二七七高地的守军便立即通知了团部。
    “最新的情况,二七七高地受到两面进攻,形式很危急。北面过来进攻的部队基步兵,之前面还守得住。但是从南面过来的是美国第一装甲机械化师的主力部队,坦克、火炮、装甲车很多,刚才通讯中正在被炮击,情况很严重,你们做好心理准备和战斗准备!”
    突击团在高勒的学校球场临时开出来的停机坪,一名中尉跑过来向正在快速登机的士兵交待着最新的情况变化。
    “放心,我们这已经收到了,近卫师的士兵,随时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和战斗准备!”
    直升机的中部座舱,一名主力师的老兵指指耳朵中的耳塞式通讯器,示意着刚才中尉所说的最新情况已经通过主力师单兵通讯系统快速的传达给了所有第一批增援作战士兵。
    当其他部队甚至是主力作战部队还仅仅只是将步话机这样稍微便携式通讯装备下放到排级单位中时,主力师的部队已经开始使用区域性的小型单兵通讯系统。
    在中尉吃惊而又羡慕的目光下,直升机迅速的依次离地,在注视中离开了停机坪飞向二七七高地。
    而在突击团设在高勒的临时指挥部中,同样有一个人在凝视着这些升空的直升机群,他就是突击团团长莫雄。
    虽然莫雄一开始准备派出四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外出作战,但是最终,主力师并没有选择外出作战,而是选择了在高勒待命扑火。当时很多人相当诧异,不过最终莫雄的老长官,也就是昔日的特战队教练陆新城告诉了他答案。
    “树熊,对于主力师来说一个可以顶三个人来用,为此我们更喜欢到最危险和最迫切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对于二七七高地,我们这些老兵中的老兵一眼就能看出它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所以我们决定选择这里。”
    “我也相信对方不会是瞎子没有看到二七七高地的重要性和易功性,我们一个营的兵力虽然并不多,但是发挥好了,没有人能从我们防守的地方通过!”
    而当莫雄问到用一个营的主力师去防御是否太过于奢侈和浪费时,陆新城笑笑后说到:“能准确的判断出最合适的逃生路线的人更需要具备有冷静和聪明的头脑,由这些人所组成的部队,才是精锐中的精锐。而我们主力师,打的就是对方的精锐!”
    在谈话的最后,陆新城拍拍莫雄的肩膀意味深长的叮嘱道:“我知道你让我们自由选择战斗任务是想派我们这些老兵油子到其他地方去欺负欺负澳美联军这帮菜鸟。
    “只是我们这些人,这一生将自己最青春的年华交给了军队,在军队这么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们除了杀人之外已经没有了其他在社会的生存技能。”
    “对于我们来说,随时去迎接最严酷的挑战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而且国家派我们这些老兵来,不是让我们来旅游观光的!”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借助着光线,克劳尔终于看清楚了中国人在二七七高地的阵地布局。时间非常短,构筑的工事也稍显粗糙简陋,但是每个火力点却分布的相当有效。
    不仅能相互提供火力支援,而且还可以在射击一段时间后迅速转移位置避免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暴露位置被射杀。
    可以看的出,能在段时间内构置出这样的阵地不仅土工作业要扎实,在经验肯定也多半时老兵。
    看到这里克劳尔也明白了刚才为什么一直攻不去的原因,防守在这里的很多是老兵,不仅火力猛烈而且枪打的贼准,出膛的子弹基冲着人去的,就是打不到人也能尽量的打在目标的身边。
    枪法不仅准,相互之间射击也相当有讲究,一个位置射击通常另外一个位置就会掩护,从出枪、瞄准、射击通常一秒钟内就能基本完成,这样的速度让美国兵们很难适应和捕捉到目标。
    不过慢慢的,克劳尔还是发现了一个软肋,也就是在防守的兵力中,三十多人中有大约一半的人负责防守侧面方向,这些人枪法并不象其他另外一半人那样精准强悍。
    而且从出枪的姿势和位置看,这些人应该是属于其他专业的士兵,在杀人的技战术没有专业作战士兵那样精纯老练。
    心里有了判断那剩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克劳尔立即带领着一批人,在相互支援掩护下向侧面绕过去,这个时候从后面老远慢腾腾的坦克以及装甲车总算是到达了战场,它们的出现也分担了些许中国人的防御注意力。
    似乎前进的道路,变得没有原来那样难行了……
    与此同时,从南面发动的进攻也愈发猛烈起来,几十辆冲在前面的谢尔曼式坦克不断的开火。在中国坦克兵眼中就是短管小砸炮的炮弹虽然威力实在不咋地,但是坦克兵是躲在厚实的坦克防护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