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五百五十二章奋勇争先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百五十二章 奋勇争先
    现在这名伤兵的右腿被炸烂,上好牛皮制作出来的军靴现在是四面大小孔洞开口冒着青烟和鲜血。而从脚踝到大腿,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处被那种地雷碎片残渣产生的伤口。
    其中最严重的,则还是他的右脚脚面,从军靴的破损程度上开,他是脚步大拇指这个区域踩上去的。
    军靴最前部破开的最大口子看过去,根本看不见他的几个脚趾,看到的,只有裸露出来的趾骨。
    克劳尔知道,这名伤兵的右腿算是废了失去了行动能力,即便现在能得到最好的救治,治好以后也会落下残疾造成行走不便。
    在撒上胺磺粉,绷上纱布进行紧急救治后,克劳尔发现现在又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这名伤员。
    现在整支部队都被打散,救护兵也找不到,车辆也无法继续开动运行。而这名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伤员总不能扔他在这里喂狼任其自生自灭暴尸荒?
    不得已之下,同班的几名士兵找来两跟树枝,用外衣做了一个简易担架带着走,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快的行军速度变得更加缓慢。
    看到这个场景,克劳尔明白了中国人投掷这种地雷的用意,那就是尽可能的阻滞整个部队的行进速度。
    与克劳尔此时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所有人小心翼翼的检查着地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前进不远后。
    中国人的攻击机又出现在天空中,只是这一次这些攻击机没有象往常那样俯冲扫射,而是在天空中不断的抛洒大量的蝴蝶雷,在原有雷场密度的基础上再度提升了布雷密度。
    同时在前方远处,同样有着攻击机在做相同的事情。克劳尔一看心凉了半截,中国人太狠了,不仅在前面炸的其他部队是鸡飞狗跳的,现在连撤退之路也地雷遍布危机重重。
    不过不管前路有多危险,但是克劳尔现在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中国人追赶到之前离开这里,因为他从各种中国人的手段中看出来,虽然冲出去的路途艰险无比,九死一生。
    可一旦冲不出去,克劳尔相信那将是十死无生……
    克劳尔是个老兵,他从各种中国人的手段判断出,这种打法不是一般的打法,而是赶尽杀绝的战术和打法。
    即便克劳尔想不通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克劳尔却绝对有理由相信,中国人绝对不愿意看到更多的美国大兵离开这里。
    有了后方超远程火箭炮以及空军的布雷,美军先头撤离部队的行进速度明显降低甚至停滞下来。
    虽然美军很快发现蝴蝶雷这种小巧的反步兵雷虽然令人头疼,可轻巧的引信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容易被引爆。
    找来些许长杆在行进前面的地面上拨拉两遍,只有几克至十几克触发力就引爆的蝴蝶雷就碰到就炸,如此一来总算是找到办法打出一条前进之路。
    只是这种办法虽然有效但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扫雷的材料不是太好找,好不容易找来的一些长杆子很快便纷纷被炸断,只有再次寻找新的材料进行扫雷。
    尽管行进速度慢了很多,可也总算是能继续较为安全地撤退了。
    趁着对方先头撤离部队被阻滞住速度,突击团立即加速推进速度。如果在有支援的情况下还让对方跑到自己的前面,估计突击团的全体官兵从上至下都得在战后向国防部写检讨书了。
    “团长,我们已经赶到了离高勒十五公里外围附近,前方发现一支澳美联军的后勤分队,要不要绕过去?”从指挥车的通讯器中,传来了先锋甘道光和的声音。
    “用不着,干掉后勤分队,直接冲进高勒!”
    莫雄的回复很快便传来,声音清晰而又响亮,只是内容让甘道光和旁边的刘健锋吃了一惊。
    “团长,打高勒的话就相当于通知高勒后面几十公里的阿德莱德我们来了,我们绕了这么久的路,放着一座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不打去打它的前哨站高勒?”
    甘道光一把抢过通讯麦,对着后面跟进的莫雄喊到。这一路上过来,突击团虽然是趁乱从缝隙中推进过来,但是为了尽可能的保住潜入的秘密,所有人都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不过没人叫苦叫累,就是所有人都憋着打一个漂亮仗来舒缓心中的这些闷气,只是现在莫雄决定不大阿德莱德去攻打一个小小的高勒,这让甘道光想不通。
    “我知道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但是我更知道我们突击团能有多大的能量!就我们目前手头上的这点人和这点武器,要吃下一个几十万人口的阿德莱德还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阿德莱德作为澳美联军最靠近奥古斯塔港战役圈的一个大型城市,肯定有一定的防御力量,即便是青壮力大部分派到了前线上去,也绝不会是软柿子!奥古斯塔港的战斗你不会就忘记了吧,几十万老头老太太人手拎把枪躲在房子后面放冷枪就可以让我们突击团陷进去!”
    莫雄的话一下子便堵死了甘道光还想攒动莫雄攻打阿德莱德的话语,莫雄所在的突击团可都是作为当时进攻奥古斯塔港西岸的主力战斗部队。
    他们自然清楚的记得当时战斗中,给士兵们最大伤亡和心理压力的不是对面阵地上的澳军部队,而是有可能在身边甚至是身后,那一栋栋住着老头老太太的房子里突然伸出的猎枪。
    “我知道大家的求战心理,我也和大家一样恨不得现在就打到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去,但是我作为指挥官我必须冷静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自己的力量和对方的力量。攻击高勒的确没有攻击阿德莱德那样更具有战略意义。”
    “可是你们要看到,高勒恰恰正是阿德莱德的前哨小镇,距离阿德莱德仅仅只有三十多公里,守军并不是很多,拿下那里我们的重炮甚至可以直接威胁到阿德莱德城市!”
    “不仅如此,拿下高勒同样可以断掉澳美联军的公路、铁路后撤通道!在拿下那里之后就是面对澳美联军两头的进攻压力都会小很多,进可攻,退可守!”
    莫雄很快便说出了自己的作战意图,他的解释让其他人打消了心中的最后那点疑虑和不解,而且他后面又补了一句话让所有人眼皮子和心脏不住的跳跳。
    “而且我拿下高勒之后,在防守住这里的同时,我不介意派出部分部队继续向东南方向运动……”
    莫雄这最后的一个运动一词很有讲究,可以理解为拿下高勒之后,派出一部分兵力主动向阿德莱德市逼近施压,使其产生混乱无法派出部队向作为拦江坝的突击团主力部队两面进攻增加其防御压力。
    那么这支派出部队的最终任务就是给阿德莱德市施压,这施压的手段有很多,可以凭借自身的机动力在城市周边进行游走游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对方认为中国*军队多面进攻,也可以集中兵力强攻一个点做尖刀在其内部中心开花制造混乱。
    甚至可以绕过城市继续孤军推进到后方去四下攻击一切看到的敌军,不管选择哪一条,其最终目地就是给对方施加最大的压力。
    既然已经清楚的知道了莫雄的战术意图,那么最先拿下高勒的部队就有可能因为多得到一些休整的时间成为那支游龙入海戏水的部队。
    打阵地阻击战多没意思,傻傻的等待对方的进攻,只有将自己的机动部队拉出去,借助自身的机动能力四下出击,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才是王道。
    明白了这点,甘道光也没多废话,直接命令部队冲上去全歼了那支联军后勤分队,百来辆卡车所组成的后勤分队一个没拉的被全歼。
    在从一些战俘的口中所得知高勒的确就如同莫雄所预计的那样,作为一个贴近大城市的小镇,整个镇子上就没有多少人和防御力量后。
    接下来的事情便很轻松了,先锋部队甚至连先头小分队开路都不要,直接全体作为进攻部队,坦克、装甲车直接冲以高速推进冲进了高勒小镇里面。
    奥古斯塔港战役的关门之战,从高勒小镇这里开始打响了!
    这个消息传到了澳美联军的大后方,自然是引得一阵恐慌和愤怒。
    “啪”的一声清脆瓷器声响,一个上好的中国瓷器茶杯被打碎在地上,彻底粉碎四下的残骸证明着它不是自由落地,而是有外力配合地心引力加速撞至地面上的。
    “我现在不追究为什么能让这么一支中国*军队突然出现在这里的责任,我现在命令不管用什么办法,立即给我把高勒给我夺回来!是谁的责任谁第一冲上去!”
    睁着通红双眼的巴顿恶狠狠的对着眼前的通讯官下着死命令,刚才在得知高勒失守落到了中国人手中时便血冲上头。
    尽管暂时还并不清楚中国人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出现在自己的身后拿下高勒的,但巴顿也知道,现在追究责任没有什么用,关键的是立即组织兵力将高勒给夺回来,重新打通前后连接公路铁路大动脉。
    如若不然,联军一旦被中国人断了后路,那就意味着战役圈里的上百万澳美联军官兵大部分将面临无路可退的绝死地步。
    要知道,虽说在杨塔和巴拉那里同样有两条公路和铁路,可是从那边撤离的话不仅路途远,更不用说一直以来那两条线路都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能的原因并不是后勤主生命线。
    澳美联军的主力如果从那边撤离,光众多的人数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就不是那些沿途小镇能支撑的起的。
    就在巴顿手忙脚乱的调兵遣将准备重新夺回高勒小镇时,中国这边也没停歇前进的脚步和增援的步伐。
    天空中,出现数十架运输机在小镇上空,空降下燃油、弹药等大量的补给物资。甚至在傍晚,借用光线的掩护,从远征集团军抽调过来的第一陆航大队的一批直升机都搭载着一批士兵和少量物资赶到了高勒小镇作为增援。
    而运输机的空降物资行动一直持续了整个晚上,给突击团运送了大量的装备物资增强更多的战斗力。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当天晚上,派谁作为那支运动出去的部队才是重点。
    在小镇的几所没有被完全摧毁的房子里,这里的人正为争夺外派出去作战的名额而争的是面红耳赤,大家纷纷摆出应该派出自己的理由,而这些理由又大多是自己有多少战斗力、有多少临场应变经验。
    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的莫雄,却是一言不发的静静的听着各单位的理由和相互之间的揭短争辩,手上的香烟不时的往嘴里送去抽这么一口。
    争论了半个多小时,各方也没有能争出一个答案出来。
    原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