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549章最终抉择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九章最终抉择
    尼米兹自己未来的军事生涯,也会因为这次命令而得出最终的结果。如果行动成功了,他会因为牺牲小利益换取大利益而免受处罚。
    但是一旦失败了,那么失去大利益获得者的支持的他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被送军事法庭,
    又一次,尼米兹感到了深深的无力感和屈辱感。自己在指挥舰队和日本舰队进行中途岛海战之时都没有那么屈辱和无力。
    昔时日本的海军实力果然还算不错,可自己也没有沦落到只有被动挨打甚至选炮灰牺牲品来保证舰队主力安全的困境中来。
    在中国的新锐海军面前,他第一次真正地品尝到了这种屈辱和无力的滋味。尤为让尼米兹感到难受的是,对方舰队的数量、吨位比自己渺小数倍甚至十数倍,甚至中国远征舰队中连艘轻型战列舰都没有。
    换句话来说,就是这样一支从吨位、数量都远远小于美国舰队的对手,却将一个巨型战斗集团打得像狗一样逃窜不止。
    尼米兹心中的怒火和怨气无处可撒,他也曾设想过,拼着两支特混舰队所组成的庞大混编舰队损失大半的情况下,拼死向追击自己的中国远征舰队发动攻击,利用混编舰队的大炮狠狠的教训一下不可一世的中国人。
    可惜最终这种设想被自己给否定了,这是因为中国人敢用如此小吨位、小数量的军队追击自己就有着有恃无恐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恰恰就是确保他们自己的防空能力和远程对舰攻击能力。
    作为能力出众,心思细密的美国海军主将尼米兹的想法确实不错,如果和美国舰队玩炮战,吃亏都不能说是吃亏,应该说覆灭的肯定是中国远征舰队。
    中国远征舰队中最大口径的火炮仅有一二五口径,完全不能跟随意就超过八英寸二零三口径的美国战舰相比。
    可是中国的海军战舰根本不会跟美国海军的超级战列舰玩炮战,即便并不清楚中国人的雪茄武器到底能打多远,可也绝对是在一百公里以。
    战列舰的巨炮打的虽远但绝对够不到这个距离,只要中国舰队保持足够的距离不断的用自己的雪茄武器远远的攻击射程不足的战列舰。
    哪怕是来十万吨级的战列舰在一艘只有五千吨级的导弹舰前也只有干挨打最终被击沉的下场。
    唯一能越过这个距离对这些讨厌的追兵发动进攻的,潜艇就不用说了,在水下只有几节航速,只有用直航鱼雷发动攻击的潜艇还没等进入到攻击区域,人家一个转向就可以避开鱼雷将潜艇给甩的远远的。
    也就只有飞机,只有飞机能对这些追兵发动进攻。
    可是第二、第四混编舰队就是一支空中力量基本耗尽待新血注入的舰队,自保都有点难度更何况是攻击。
    即使是两支舰队飞机现在还是满编一架未损,在面对中国远征舰队那些自动攻击的防空武器,自己也不敢说己方就一定能获胜。
    “我知道,这份命令对于美国来说是什么样的一个命令,也知道这个命令会对断送多少美国孩子的生命,更知道这份命令会对多少家庭带来多大的痛苦,只是我不得不下达这个命令,因为这就是战争。”
    “战争,就不会没有牺牲!而我更要想说的是: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对手,在一个错误的地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虽然现在这场战争刚刚进行没有多久,但我从我自己的经历,从我们的孩子们在战场所遭受到的经历可以预言,和中国人开战是一场错误的战争。”
    “我对他们并不是太了解,不了解他们能拥有这么好的战舰,不了解他们拥有这么好的飞机,不了解他们拥有这么好的武器,不了解他们拥有这么好的士兵,我手头甚至连他们最完整相信的报告资料都没有,但是这并不是照成我们现在这个局面的根源。我要指出的我们的政客们似乎比我们更不了解我们的对手才造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
    在所有人离开自己的办公室后,尼米兹在自己的日记本用尽全力写下了这段话语,这是他现在心中最想呐喊出来的真实感悟。
    现在的尼米兹最想狠狠咒骂的是那些口若悬河许下总总诺言的白宫政客们,是那些五角大楼里只会在地图划出利益圈的将军们,是那些只会千篇一律报导中国有多落后有多贫穷有多愚昧的新闻媒体们!
    正是他们误导了多少人的思维,才让这场错误的战争降临到了自己还有众多孩子们的头,让多少美国年轻人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对面的中国人有多可怕,美国人所倚仗的空中优势和海优势在对方先进武器面前根本就是一个渣。
    飞机一架架的在天空中变成空中火鸡栽落到地面、海面,军舰一艘艘的被击中、击沉沉入到冰冷的海底中,美国士兵在冰冷的海水中无尽的嘶喊着、挣扎着。
    还有那些在作战的陆军、海军陆战队士兵们,他们在中国人的重炮下歇斯底里的呼喊着、战栗着。
    在无坚不摧的中国坦克前颤抖着,在中国人的飞机扫射、轰炸下血肉横飞着。而这一切,美国白宫里的政客们、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在报纸鼓吹着各种好战言论的记者们,都不会感受得到。
    正如尼米兹所预料的那样,美国混编舰队指挥官在接到这份命令后双手颤抖,对于他来说下达舍去攻击受伤军舰并且命令其战斗到最后一刻虽然很困难但也并不是不能做到。
    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并不是没有,中国兵法早就说过: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自己的这个命令下达出去,对于那些需要被抛弃失去动力和战斗能力的舰只来说也有自己的对策,只要是脱离大舰队的视野之后,象征性的抵抗一下便投降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去做。
    毕竟保全自己和自己未来的利益才是西方人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什么国家、大义,在自己的生命面前算个鸟!
    最困难的命令则是命令的后半段,从混编舰队中挑选出部分军舰对中国远征舰队进行拦截反扑作战才是最困难的事情。
    这和前段时间日本自杀攻击的那些家伙有什么区别吗?
    被抛弃者自然会有被抛弃者的觉悟,而对于这些复杂拦截阻击的军舰来说,这就是一份命令他们去送死的生死判决!
    对于追击者来说,最痛恨的事情就是自己享受追击猎杀的过程中跳出来影响自己愉快心情的这些阻击者!
    “执行命令!攻击名单如下??????”
    从混编舰队指挥官嘴里艰难的跳出一个个单词,一艘艘军舰连同军舰的水兵们的命运随着指挥官嘴里的单词写在了生死判决。
    当这份命令和名单通过舰队通讯系统向整个舰队公布之时,混编舰队所有人一阵静默。落选的人心中是从紧张、不安的心态中变成从地狱到天堂般的欣喜。
    而被选中的人心中则是绝望、无助还有失落……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大喜大悲的人才能稍微的感受的出,而且只是稍微的能感受的出,因为他们无法能够知道,这是生死的两种心态的感受……
    然而无论有着何等复杂的心情,命令依然是命令,被挑选中成为炮灰拦截追兵的军舰在自己复杂的心态,在幸运儿更复杂的心态和目光下,转向脱离的舰队编队。
    在两艘命运完全不同的驱逐舰,被挑选中的炮灰驱逐舰减速转向,另外一艘驱逐舰则继续前行逃离战场。
    站在两艘驱逐舰的甲板的众人中,有着两名孪生兄弟正在进行着生死离别。
    受某艘军舰三胞胎同时在该艘军舰服役被日本鬼子击沉后全部阵亡的惨剧影响,这个条例就是避免军队中的兄弟在同一部队或者是同一军舰服役以免一死死掉全家的孩子,只是今天,这种生生目睹兄弟分离阴阳两相隔的局面更让目睹这一切的美国官兵们心碎。
    由于两艘军舰一前一后一进一退的身位差和方向转向差,两个兄弟一个从舰艏跑到舰艉,一个从舰艉跑到舰艏,相互做着最后的告别。
    被挑选中成为炮灰的兄长让弟弟好好的活下去,一定要活着回去照顾已经年迈的老母亲;另一个哭着喊着要让兄长跳下船来和自己一起回家。
    那场面让很多目睹这一切的美国水兵们潸然泪下,强大的美国海军居然要用这种生死离别的办法来作战了?
    可是这一切却又是那么真实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这一幕生死两相隔前的痛苦,成为了战后一些影视作品中,西方电影煽情的主要桥段。
    第一个将这一幕给拍摄出来的《奥古斯塔大海战》这部电影,更是将这一幕变成了荧幕的经典中的经典。
    美国人的生死抉择同样影响到了中**队,从预警机所得到的消息立即让远征舰队粟桥恩犯难起来,对方这样做同样让粟桥恩难以抉择。
    是优先打击继续逃窜的混编舰队主力舰只?还是重点打击前来拦截送死的美国舰只?
    打前来送死的美国舰只不是什么难事,全歼这些送死的军舰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是正是这个问题恰恰难住了自己,打的太久了让对方主力战舰逃离,而不打掉这些以死相拼的战舰,远征舰队就会面临对方战舰贴近后巨炮打击的局面。
    用自己舰队这些防御力低下的导弹舰和对方巨炮厚甲的战舰玩炮战?打死雷明泽也不会这么做!
    指挥部里也分出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方认为不能贪多吃不下。现在加动力受损的美军军舰,连同过来送死拦截的战舰,远征舰队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战绩,没有必要继续贪的太多。
    如果因为贪的太多导致远征舰队舰只受损,那倒是相当花不来的事情。另一方则就是很明显的继续追杀主力舰只的支持方,毕竟从预警机和正在进攻的部分攻击机所传回来的消息知道,美军舰队指挥官所选择的多半是老式战舰和那些吨位小巧的驱逐舰、轻型巡洋舰,真正具有更新科技含量、战斗力的战舰主力以及航母全部都溜之大吉。
    即便是全歼这些老式军舰也没多大的意义,以美国强大的工业基础和造船实力,这种战果实际也只不过是给美国海军在清理老旧陈次品。
    两种不同的意见很快便争执不下,而一直聆听这些争执内容和据理力争的缘由的雷明泽也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这是华军高层战略决策的老惯例了。
    在还没有敲定总的战略计策之时,由大家集思广益的讨论用各种手法、方式、思维去最多的进行设想和讨论。
    在这个时候,没有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