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五百四十二章秘密小径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全文字无广告 第五百四十二章 秘密小径
    “不打?当然不可能,只是和原定计划有些调整。命令陆军,派出自行火炮,特别是那些大口径重炮、中远程火箭炮,伺机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突过中线给对方更大的压力。澳美联军现在先头机场被我们敲掉了四个,再用陆军给他们施压。”
    “让对方认为我们要大举进攻从而紧张紧张,如果巴顿能将后面的部队给派上来我们选定的主战场,那我更是欢迎!”
    王俊峰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清楚了,他的用意就是在空军无法能够出动作战的情况下,先对对方实施炮火压力,让对方认为我方大举进攻从而草木皆兵。
    只要时间一长,对方难免就会有所松弛疲懈,这样也给后面的进攻造成更好的攻击效果。在他的计划中,预定对澳美联军一些防御中心、重点阵地、兵营、指挥中心以及其他人员集中密集区。
    特别是那些重点、要点阵地,更是要用重炮轰得让对方以为失守让对方调集更多的预备队和增援部队上来填口子,人挤的越多,那些云爆弹、集束炸弹的效能就越大。
    命令一出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下命令的下命令,调派支援部队的下调派令,派哪个部队出去给对方施加压力好争执一番的。刚才还有些焦虑的指挥中心又一次充满了生机和忙碌。
    王俊峰的命令下达一个小时后,澳美联军前线的几个主要阵地上,突然遭到中国人重炮、火箭炮的攻击。
    这次的炮击不象是以往的骚扰炮击,对方甚至敢突出中线大胆进入美军隐藏的炮兵阵地射程内进行对联军阵地炮击。这样的做法澳美联军的炮兵自然不会放过,他们立即组织炮兵进行反击。
    平日里,由于上次在差点升级的那场战斗中美国炮兵吃了一个射程上的大亏后,美国炮兵们就一直处于沉默或者是“寡言少语”的状态下。
    不是不想“发言说槐,而是没能力“发言说槐。只要自己一开口,对方绝对劈里啪啦的用比你多十倍的炮弹让你闭嘴,而且威力还超大,一炸一大片的超级恐怖?
    更要命的是,对方大炮不仅射程远威力大,攻击更是精准,就像知道自己躲在哪里一样对着自己的脑袋就砸炮弹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这美国炮兵们平日里干的最多的就是往日本步兵的脑袋上扔炮弹,如今在中国人射程比自己远、威力比自己大、又知道自己位置的情况下,他们只有乖乖的窝在家里不动。
    针对中国人火炮打的准确这个情况,美国人也做出过分析和判断,他们认为对方应该有高空侦察机在中线一带游走,从高空上观察单个的火炮开火很困难。
    但火炮阵地炮群开火所产生的烟气还有其他动静就大得多,故此,美国人八成认定自己的炮兵阵地时被对方的侦察机所观测到的,因而严禁美军火炮阵地在白天开火,以免被对方给发现造成自身损失。
    中国炮兵在如何知道对方炮火阵地这条上,实际上就是各主力集团军所才能装备的反炮兵雷达侦察系统在默默的发挥出自己的神威。
    作为国家给予了厚望的远征集团军,在海外战场上自然是用的都是精良的武器设备,其中就有反炮兵雷达系统。
    故此,在列装上这种装备后,反应速度原本就很快的远征集团军炮兵更是如虎添翼,只要对面的火炮敢开火,就一定能迅速的将其打成一个哑巴中的哑巴——死人!
    今天晚上,有段时间没有开口发言的美军火炮终于开口发言了,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地面部队罕有的突过了中线进入到了自己的射程范围圈内。
    况且现在正是晚上,对方没有飞机在天上飞,既然没有了观察自己暴露位置的眼睛,那就一定得要开火!
    美国炮兵们那个兴奋!
    这么多天,自己被中国人的炮兵吃的是死死的,哪怕是知道对方的位置也由于射程不足只有干躲在防炮坑里躲炮弹,现在对方终于突过中线进入到自己的射程,总算是可以狠狠回击一次了。 全文字无广告
    这一激动不要紧,要紧的是很多澳美联军炮兵阵地都被惊动了,中国炮兵突破中线进入到自己的射程?这样的事情可不能放过!
    就这样,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联军防线炮兵阵地都被惊动了,大量的炮兵部队纷纷打电话到指挥部,询问情况真实度和请求参战命令。
    美国炮兵们能有如此求战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么久以来,美国炮兵一直被中国炮兵吃的是死死的难有作为,甚至连开口发言的机会和权利都没有,这能让一直讲究人权、自由的美国人忍受得住吗?
    只是平日里人家总是躲在射程外用自己的射程优势远远的打自己,自己想够也够不上。今天难得罪魁祸首们进入到自己的射程,错过了这个机会报仇还真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遇见这样的好事!!
    前线指挥官面对纷纷请战的各炮兵阵地,难得见到如此高昂的士气的指挥官也不好打压这么好的失去,自然很轻易的便应允了各炮兵阵地的请求。
    只是他并不知道,他这一应允便让澳美联军前线大量的炮兵阵地暴露在中国人的反炮兵雷达侦察系统的“千里眼”之内!
    突入中线的的中国炮兵们很快发现,对面澳美联军的炮兵们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的发狂,炮弹玩命的往中线方向上砸。
    面对对方爆发出来的巨大战斗力,中国炮兵们刚开始进行了反击,可是越打到后面越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的炮兵都纷纷褪掉自己伪装的外衣显现暴露出来,这一变化立即汇报到军区指挥部中。
    当王俊峰知道澳美联军有大量平时隐藏伪装的炮兵阵地暴露出来后兴奋不已,他原本只是想给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让对方紧一下,没想到居然钓到了这么多的大鱼出来。
    兴奋之下,王俊峰也当即下令调派更多的重炮、火箭炮前去增援,和对方玩炮战。尽可能的将对方的隐藏炮兵力量全部给吸引出来!
    王俊峰的命令很快让更多的炮兵部队突过了中线,看到更多的中国炮兵突过中线,又有更多的联军炮兵阵地加入到了炮击的战斗中去,整个澳美联军的阵地上,越来越多的炮兵加入到了当天晚上到第二天白天的大炮战中去。
    不过当满心欢喜和兴奋的澳美联军炮兵开火之后不久,他们很惊讶的发现,中国人的炮弹又一次象长了眼睛一样准确的往自己头上砸过来。
    只是这个时候美国炮兵也红眼了,打了这么久,一直被你欺负的够惨,以前打不到你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你进入到我的射程内,没有理由放你回去!
    带着这样的心理,美国炮兵们顶着中国重炮、火箭弹的打击压力,玩命的和中国炮兵玩起了炮战,而且黑夜中,由于看不到远处中国炮兵砸过来炮弹所产生的巨大动静,炮兵们的心理震慑远比白天要小得多。
    就这样,今天这个晚上,成为了双方炮战舞台和主旋律。
    战役最终战斗发动的第二晚上。是属于炮兵们的盛宴之夜。乒乒乓乓的炮战考验着双方的神经。
    最初时的炮战只是小范围内的炮战,但是随着时间、还有己方增援部队的愈发壮大,还有越来越多按捺不住寂寞的澳美联军炮兵跳出来,整个奥古斯塔港东面的战役圈上,当天夜里炮弹落地的声音一直长时间的回绕在幸存者的耳中。
    双方的炮战规模越打越大,打到后面美国人这边感觉不对味了,这样打下去还是自己吃亏。美国由于战术思想上和其他国家不同,对炮兵的重视程度实际上并不太高,这自然是和本国的国情和军力有所关联的。
    这样一来炮兵在步兵中的比重实际上并不高,而这么多炮兵跳出来和中国人玩炮战,怎么看都向对方放出来的饵!
    只是这时候再想控制住势头也没用了,中国炮兵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越来越多的突过中线,光这势头就不容你往这方面想,想也没用,中国人的总兵力虽然比你少不少。
    炮兵这些兵种在步兵比例却比澳美联军的要高,在加上反应速度、射程、威力又比澳美联军的好,这样一来就造成一支中国炮兵部队和对面三支跑兵部队对抗也不落下风甚至微微占据上风的局面。
    当然,这个数字对抗并不是单纯的每支炮兵营、团部队都在和对方火拼,而是有战术的,一支炮兵部队在前方诱敌。后面同样有一支到两支炮兵部队在对暴露其方位的联军炮兵开火。
    这样一来前方做饵的炮兵部队所受到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如果发现对面同时有两支炮兵部队对诱饵部队开火,那么负责做诱饵的炮兵部队会立即撤回来。
    反正对方已经开火,这一开火的后果就是炮弹的轨迹被反炮兵侦察雷达所侦测发现。
    而且这么打,对于美国人来说也很有压力,一旦被暴露出来的炮兵阵地被对方所发现进行火力压制之后,求援的电话会迅速的打到联军前线指挥部中去。
    整个前线涌出来大量的求援申请让联军指挥官不仅异常忙碌同时还紧张兮兮的,都知道,火炮摧袭之后就是对方大举进攻之时。为此很多指挥官都让各阵地后面的预备队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增援。
    这时候美军要想再停歇下来已经由不得他们了,一些区域的防线上的炮兵已经被中国人清除,这意味着中国人将中线那边的某一区域变成了绿色安全区。
    虽然还有澳美联军的其他部队可以威胁到这里,但那要问问中国人的坦克和步兵同不同意先。
    这样一来有了缺口也由不得澳美联军停歇下来,被中国重炮突过中线就意味着有更大面积的防线进入到中国重炮、火箭炮的射程中,光挨炮击可不成,必须要对中国人的炮兵进行压制。
    故此战斗很快就升级,由于这一区域的炮兵被消灭掉,那么就派出步兵和坦克部队前去迎敌作战,哪怕坦克不如对方,火力不如对方,也要派出去。乱枪打死打伤对方几个人都好过在这里吃炮弹的要好。
    同时还需要从后面的部队调集其他部队来填补现在的缺口,也就是派出去的部队和已经损失的炮兵缺口,这么一调动势必会往原本人员就密集的地区增派更多的人员、装备。这正是王俊峰等人所希望看到的。
    战争,就象是一场场的比赛,而比赛和战争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另外一个是充满鲜血和死亡的战场,相同的地方,就是要分出一个你死我活的胜负出来。
    一场战役,一场比赛,不仅拼教练的战术,运动员的水平、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