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五百三十五章三重防空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全文字无广告 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重防空
    轰炸机机群所投掷下的炸弹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战果,毕竟在这么高的高度,投掷下的炸弹早就在海风的吹拂下偏离靶心很远的距离了。
    只是领航机的投弹员选择的位置很中心,而且他也通过各种方式确定了风向吹拂的方向。扔下去的炸弹虽然并没有直接给对方造成太大的损失,却没有照成对中国攻击机机群的攻击势头造成干扰。
    重磅航空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威力绝对不容小窥,二百五十公斤的体重让爆炸出来的威力虽然没有直接在美军舰体内部造成伤害,可落到舰船附近的水中所产生的冲击波和浪头直接掀翻了三艘吨位较小的船只。
    “投弹完成,返航返航!再装弹来第三波!”
    轰炸机机群的内部通讯频道里,大家笑逐颜开的交流着刚才通过观瞄镜所看到的情景,相互交谈着有几艘船只翻船或者是受到影响和伤害,热烈的气氛让通讯频道里叽叽喳喳的响个不停。
    “队长,要制止一下让大家休息休息吗?”
    领航机上,副机长转头看着轰炸机领航机长询问着,通讯频道里,机群里的很多乘员们正猜测和打赌着自己的战果有多辉煌。
    “用不着了,能被挑选参加这次的战斗,都是老手中的老手,他们会知道怎样保证下面的任务。”机长在思考几秒钟后便关闭了通讯器。
    到现在,机群的飞行乘员们已经参与一天两次的任务,这个频率对于海军航空兵来说并不算多,可是对于轰炸机的飞行员和机组成员来说就有些多了,长时间的处在高噪音高紧张度的作战环境下实际上是极大的透支未来几天机组成员的精力和体力。
    然而现在的战局没有选择的余地,轰炸机机群的所有乘员们只有咬着牙坚持到底的硬撑着。等会回到机场后会立即进行第三轮的攻击准备,加上返航的这段时间,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
    一天三次出击执行任务,对于飞行员和所有的机组成员来说都是相当疲惫的事情。可再疲惫也要撑着、顶着!
    不做掉第三特混舰队,等这些美国大兵们在战役圈身后捅刀子的话,那可真不用受累了,两腿一伸永久休息吧。
    接到金凯德的电文,尼米兹心头是又喜又惊又恐,喜的是第三特混舰队用自己的血证明了中国人的雪茄武器不是有人驾驶的自杀武器和一些更详细的性能数据。
    惊的是中国人的这种武器装备居然已经先进到实战和实用的地步;恐的是第三特混舰队现在面临全军覆没的处境。
    面对第三特混舰队所遇到的困境,尼米兹离开招来自己的智囊团和幕僚参谋们商量对策,这种光景可不多见。
    虽然美国参加战争并不久,军事深度积累也没有德国、英国甚至苏联多,但是美国人却是唯一能有绝对后勤保障实力去压倒对手的国家。
    在制定出要打哪后也不用多考虑怎么打,只要保证足够多的燃油将对方的坦克拖死,足够多的弹药将对手弹药耗干净,足够多的飞机摆在那让对手失去制空权,什么战术都不需要!
    苏联人是实用至上一次性武器也好,德国人是战争艺术家也好,美国人有一套自己不是战术的战术。
    纵观美国大兵打仗,没有什么战术,也没有什么经典拍案叫绝的诱敌深入、闪击战还有其他战术,只有像推土机一样突突的强行推过去,如果这也算是一种不用战术的战术,那这种战术是建立在庞大国家工业实力和后勤能力的基础上,将对方活活拖死、耗死!
    每次大战役决定之后,美国的恐怖后勤能力会将恐怖的兵力和支援物资给运送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士兵们只要将这些物资给在对方阵地、脑袋上消耗干净,那么战役就可以以美国大兵们的胜利而结束。
    因此像现在这样突然受到重创而导致战役推进受阻,美国大兵们还真没有遇到过。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过。
    虽然幕僚和智囊团的参谋们在看过第三特混舰队发来的电报后,同样有些和尼米兹相同的表情以及心理反应,不过这都是要往后推的东西。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弄明白中国人的武器到底是用什么来自动寻找目标和怎么样应对这种武器那是武器专家们的工作,而这些军人,则是要想办法解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第三特混舰队。
    “长官,派第一、第四特混舰队的战机前去增援。”
    看看地图上第三特混舰队离自己目前最近的其他舰队的距离,除了派更多的飞机前去增援和补充,没有更好的办法,鞭长莫及。
    “没用,最新的电文上显示,中国人现在又发动了一轮新的攻击,派过去的飞机远途飞过去,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是给中国人送战果。”
    尼米兹用手敲敲刚送到的电报,无奈的说到。这也是正常,对方既然发动如此手段的攻击,就肯定是要之置于死地而后快,总不会过来打个招呼后就大家你好我好握手言欢吧。
    而且现在第三特混舰队的雷达上,估计应该看到第三波的攻击机群,现在派飞机过去,远程转场的飞机飞到那里不仅燃油消耗得七七八八,就是真飞到那如果遇到中国人的飞机进行空战绞杀,疲惫的飞行员也多半不会是对方的对手。
    电文里面同样很清楚的告诉了中国人有一种性能绝对优势的战斗机,尾部喷火的飞机可以轻易的夺取制空权。
    更何况要飞过去的最近的一条航线就要接近林肯港那个突出来的部位,对方可以从转场路程中间轻松的进行拦截。所以这个方案最终遭到了美军高层的否决!
    增援不行,现在中国人又追着第三特混舰队往死里打,舰队距离又远无法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援,看看几支舰队的分部图,再看看敌我双方的态势图,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办法:攻敌必救之处!
    空军增援过不去,舰队增援又太远,为了挽救第三特混舰队的命运,那么就只能拼死一搏的去攻击中国远征舰队和林肯港等几个重要物资中转站和码头,而这其中,正在林肯港附近游弋巡逻的中国远征舰队正好符合了两个条件!
    定下来如何解救第三特混舰队的临时策略,剩下来的就是将他尽快的落实下去,不尽快不行,对方现在追着第三特混舰队往死里打,再晚点不仅也许救不到,还将整个突击机群给全搭进去。
    军人的行事风格就是干巴利落脆,决意已定之下离林肯港最近的美国第四、第二特混舰队立即组织战机前往突击,第二特混舰队虽然损失大部分战机,可仍旧能拼凑出一些鱼雷机和攻击机前去支援诸位。
    鉴于第二特混舰队通过袋鼠岛被对方设伏全歼两个波次的大部分战机的前车之鉴,第四、第二特混舰队的攻击机群没有走袋鼠岛。
    第四特混舰队的位置正好在袋鼠岛的右侧,稍微拐个弯就可以避开,第二特混舰队剩余的战机从澳岛本土上的德拉皮贝一带穿过,尽量避开袋鼠岛上的中国前哨观察。
    在航线是否穿过袋鼠岛的这个问题上,美军指挥人员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一部分人主张既然是围魏救赵,那么更应该大张旗鼓的走袋鼠岛,让中国人知道美国战机机群的到来,扩张声势和增加对方的压力。
    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是不是围魏救赵还是真的突袭对方,都尽量要做到将中国人给打疼、打怕了,中国人这才会将力量重心给从第三特混舰队那边转回来。因此为了保证攻击的效果,仍旧需要一定的保密,务必要尽量保证突袭的效果。
    两种意见很快僵持不下,因为前者立即用从德国秘密弄过来的车载雷达的数据来反驳后者,中国人卖给德国人的车载雷达性能如此先进,以军舰比车辆更有优势的体积来说肯定会装载更好的雷达。
    如果中国人的雷达发现从低空飞行的美国舰队,那还不如直接走袋鼠岛也许更好,毕竟从袋鼠岛上空直接穿过去距离更近更省时间。
    尼米兹最后还是选择了前者的意见,从第三特混舰队又一份发出的战报上看,中国的空军已经逐渐的撕开了第三特混舰队的防御圈,一艘接一艘的军舰正被中国人集中火力的给击沉到海底去。
    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再不尽快的给中国人施加压力,第三舰队也许就只剩下救生圈漂浮在海面。
    在两支舰队派遣飞机的数量上,尼米兹也要求两支舰队不予余力的派出尽可能多的战机前去进攻,而且在第三特混舰队发回来的最新战报上看,中国人的攻击飞机中,有很多编号和型号应属中国远征舰队的飞机。
    这意味着什么?
    说明了中国人的远征舰队现在飞机数量不多,原本让第二特混舰队偷袭成为废铁的飞机很多都在攻击第三特混舰队,现在正是突袭的大好时候!
    “报告,预警机发现,美国第四、第二特混舰队方向上出现大量的飞机向我远征舰队方向飞来,远征舰队现请示是否按原计划实施作战?”
    通讯官那浑厚有力的声音让指挥所里的所有人都能清晰的听到他的话语,标准的语音吐字也让所有人不会听错一个字的内容。
    “看来还是不能小看对方,这么快就能决定取舍。”
    “命令,同意执行原定作战方案,命令全体官兵,从士兵到舰长,全力进入防空作战!务必将来袭美军飞机尽可能的给击落!!”
    凄厉的作战警报声在远征舰队中拉响,和训练有素的美国人、英国人的水兵一样,这支从中国各舰队抽调出来的精锐海军不仅有着高性能、先进设计和优良的武器装备,也拥有着素质化建军、科技化建军的优秀水兵。
    这些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急而不慌、忙而不乱的动作快速的进入到各自的作战岗位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的快速精干。
    “上次是四联机枪,这回你爷爷我用的是改装后的十五毫米六管速射机枪,小兔崽子们,怕不怕!”
    仰躺在六管机枪的射击位上,主射手点上一根香烟等待着美军机群的到来,在他身边不远处,是另外的一个六管机枪射击位。
    这个改装正是上次和日本海军交战之后,鉴于舰队防空火力不足之后的一项改进,在舰体前部两侧取消了两门四联机枪,在舰艉处增加了两处,一共四座六管速射机枪。
    不是不想要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二五自动速射火炮,一是因为驱逐舰就那么点身板装不下还要有巨大空间的自动扬弹机和供弹机的二五六管炮,只有退而求其次的装备了体积要求并不是太大的六管重机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