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五百一十二章陌路狂徒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百一十二章 陌路狂徒
    中国士兵在澳大利亚战场上好吃好住,而同样是亚洲强军之一的日军主力,他们现在的日子还真是难过。
    加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两面受气,无论是谁,都能抡起拳头在这个软绵绵的小个子身上找点乐子。
    而现在对美军在莱特湾登陆最着急的,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美国人,而是被遗留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日本陆军。
    战争打到现在的这个地步,日本很多高层都已经嗅到了失败的气息,日本海空军实力基本耗尽。此时日本海军主要军舰仅剩两百余艘、一百二十多万吨,这点实力根本不足以与中美两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叫板。
    美国生产军舰的速度远超日本击沉的效率,而中国生产的军用舰艇,其因为高超的科技水平而拥有着凌驾于日本海军之上的战力,日本高层对此早已是心知肚明。
    而太平洋上美军却有六百余艘、两百五十万吨。但日军大本营仍打算负隅顽抗,在美军登陆莱特湾前,日军动用最后的力量从国内和朝鲜半岛上征召的十个师团调往菲律宾。
    日军大本营将在菲律宾的第十四军升格为第十四方面军,除第十六师团驻防莱特岛外,日军将八十八师团第十二坦克师团调往菲律宾吕宋岛。
    将由朝鲜征募的第一百零三师团和一百零五师团派往吕宋岛,驻马尼拉附近。此外,日军在菲律宾从之前疯狂的移民中征募先后组建了第一零九、一零八、一一三、一一四师团。
    至四月下旬初,在菲律宾的第十四方面军已有十一个师团、七个旅团,三十三万。此外在吕宋岛还有第四航空军六万,海军五万,补充兵员三万,合计近五十万部队。
    但这还不是在菲律宾的日军全部,日本将山下奉文在新加坡用的武装移民也继续使用在吕宋岛上的每一名日本移民身上。
    日本军方穷凶极恶的告诉每一名移民,中国人在新加坡已经屠杀了所有日本移民,美国人在关岛这些岛屿争夺战时切掉了所有投降日军士兵的头颅。
    如果不想死,那么就只有和日本军队一起,拿起你们所能拿起的武器,向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敌人继续作战!
    日军的这种武装欺骗动员是很有效的,而且如果这一套不好用,那么它们就会立即用效忠天皇这一日本精神领袖来威逼利诱,同时断绝拒绝者的食品来源,这一狠招让很多开始拒绝参加的日本移民只能拿起竹枪参与战斗。
    因为身边的人几乎已经参加了日本武装移民大军,如果自己没有参加,那么它们无法能够和这些武装移民们争夺食物。
    要知道,现在军方每天为武装移民发放了一些食品,可最多只能维持生存,想要获取更多支持人体活动的热量,就必须要自己四下活动去寻找。
    不得已之下,日本在吕宋岛这个移民最多的岛屿上,不知不觉的出现了一支有着超过五十万部队,近六十万武装移民的恐怖数字,成为了日军除本土之外,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
    进攻菲律宾的美军,是麦克阿瑟指挥的西南太平洋部队,陆海军总计达五十万人。四月美军登陆莱特岛,在莱特岛上的日军开始根本无法抵挡,被迫退往内陆。
    不过日军随后便对登陆的美军发动了猛烈的还击,只是这个时候,美国国内已经被铺天盖地的正面宣扬声给覆盖住,印有麦克阿瑟那英勇身姿和令人富有想象力的背景被贴的到处都是,日军错过了给麦克阿瑟添堵的最好机会。
    虽然错过了将美军从滩头上赶下海的最好机会,但是日军大本营仍不改决心,重兵增援莱特岛。适逢菲律宾暴雨季节,连下数日的超级暴雨让双方的运力受到了同等的制约。
    相比陷在泥泞泥浆里的美军机械运输部队,日本鬼子的步兵却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的增援。而再此之前表现不佳的日本海军也拼死的进行了运输增援,趁着这个极好的时间差,日军趁机将三个师团等部送上了莱特岛。
    在增援的部队中,有一个第八十八师团并非等闲之辈,它是以参加过侵华战争老兵组建起来的老兵部队,其中更是以当年退出中国东北的关东军为骨干力量,堪称精锐中的精锐。
    经增援,岛上日军已达七万兵力。但到了四月末,该地区的天气略有好转,美军破译日军密码,获悉日军有一支运输船队从马尼拉驶向奥莫克湾。
    五月初的一天拂晓,载运日军第三十五军直属部队和第七十一师团一部共一万余人的五艘运输船遭美军两百多架飞机的袭击,炸沉全部运输船和四艘护航驱逐舰,日军这一万多兵力几乎全部淹死,军用物资也全部损失。
    不得已之下,在失去了最后的增援之后,日军剩余的部队和美军在莱特岛上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但是莱特岛那特殊的环境和气候更适合于身材矮小的日本士兵,还有那该死的天气以及茂密的雨林,甚至是天空中无处不在的蚊子都称为了美国大兵们的敌人,很多美国大兵们都抱怨说道:“我们不得不靠挖老鼠洞前进,边挖边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茂密的雨林中开出一条路出来前进,由于机械装备都陷在泥坑里。美国大兵们只能从悠闲的坦克车上跳下来,用手中的砍刀在丛林中开路前进。在丛林中辟路前进速度缓慢,常常一天走不到一英里。
    深入的较浅的部队倒好说,那些深入的很远的部队只能依靠美国第航空队的运输机空投补给品。这更增加了依赖后勤严重的美军作战的困难。
    莱特岛不同于之前的关岛等岛屿,虽然莱特岛也是一个岛屿的概念,但是莱特岛的面积要远远比关岛那些岛屿大上数千数万倍,其纵深资源和可利用空间是关岛寸土必争的坑道战完全不可比拟的。
    同时不要忘记第八十八师团是什么部队,是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所组成的部队,这些日本败兵们也从在中国被各种地方部队的骚扰作战中总结出了心得。
    他们发现,利用自己矮小的身体在密林中所带来的优势,可以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行进中的美军任何一个方向上进行偷袭。而且很多日本老兵发现,只要自己不按没上过战场的军曹用单板的《步兵操典》上的教条来约束自己,东打一枪西捅一刀的冷枪战斗对它们来说相当的有用。
    美军很快的发现,他们发现这些日本鬼子突然不会哇哇大叫的挺着个刺刀冲向自己,而是隐藏埋伏在任何你想象不到的地方进行伏击,而且打一枪后绝对不停留立即撤退。
    这和原来只会傻傻的停在那里继续开枪射击的日军尸体不同,在关岛和其他的小岛屿战斗中,美军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傻傻的扔在原地继续手动拉枪栓射击的日军士兵,然后集中所有的火力用几百发子弹进行攒射将其打成筛子。
    突然受到这种灵活的骚扰型军事行动打击,美军也无法能够迅速的对对方进行反击,面对这样的偷袭,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对方撤离之前迅速的揪住对方进行战斗,利用自身的火力优势进行歼灭。
    可是对方本身就不打算现身战斗,一枪即走绝不恋战,这种近似于狙击手的打法在密集的丛林中无法能够快速的和对方贴近或者是发现对方,重火力又无法能够提供帮助,不得已之下,只有减少小规模的部队出动。
    美军高层指挥部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尽可能的让更多士兵集结在一起行动,随时警惕身边一棵树、一丛草。
    打着打着美国大兵们也总结出心得了,那就是日军绝不会在五十米内进行冷枪射击,因为这个距离太近,很容易被对方密集的弹雨给纠缠住。
    而一旦拉开距离,虽然茂密的雨林增加住了自己追击和发现目标的难度,但同样给日军射手难以射击的机会,茂密的树木和植物就是很好的遮蔽物。
    为此,美军小队在行进之时,会优先重点预判断哪些地方合适日军的射手藏身之处,如果可以便对该处进行一轮弹雨的清扫,即便是不能,也会尽量的避开那个地方。这样一来,给日本偷袭者们带来了不小的作战难度,伤亡也开始逐渐下降。
    只是这样的战斗势必会严重影响行进的速度,由于日军顽强抵抗,美军进展缓慢。同时热带雨林中的那些蚊子,还有那高温湿热的天气以及恶劣的地理环境也开始让美军频频出现非战斗减员。
    烂档这种长期潮湿的衣物贴身所造成的皮肤溃烂在这里比比皆是,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暴雨会让你永远很难有干燥的衣物换洗穿着,而那些无孔不入。无血不叮的蚊虫、蚂蝗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小虫子也让美国大兵们防不胜防。
    蚊子是传播很多疾病的病毒最好传播体,特别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和雨林中的这些蚊虫,更是可怕到令美军闻虫色变,不过由于美军毕竟占据着上风优势,同时医疗条件又能保证伤员能有足够的治疗,很多美国大兵们都能够得到较为及时的治疗痊愈。
    不过即便如此,很多美国大兵们都在不断的抱怨,他们的长官为什么要派他们到这里来作战,这里有什么?除了永远都走不完的泥潭和密林之外,还是泥潭和密林。
    如果说要有,就是躲在暗处里放冷枪的日本鬼子,还有那永远会在你身边转悠的蚊子,除此之外,就只有泥淖、伤寒、疟疾、痢疾、疲劳、烂脚、身上长疮。这些拥有良好的后勤补给的美国大兵尚且如此狼狈,日本佬会怎么样呢?
    难道这里的东西都能让那位陆军五星上将的风采更加夺目一点吗?该死,在美军继承军士和小兵的心里,他们还真想让麦克阿瑟来这里呆上一个小时,说不定他就会重新比之前更快的速度离开这里。
    美军士兵们的调侃和抱怨自然不会落入那位高高在上的贵族军官耳朵里,只是这些美国大兵们想象不到,事实上,和他们在同一个岛上的日军士兵的处境更惨。
    自从三十五军直属部队和第七十一师团一部共一万余人的那五艘运输船遭美军两百多架飞机的袭击,炸沉全部运输船和四艘护航驱逐舰,不仅那一万多兵力几乎全部淹死无法增援,同时也意味着全部的军用物资也全部损失。
    留守在岛上的部队最高指挥官所能从电台里获得到的最后也是唯一的命令,永远都是继续坚守到最后一刻。
    在屡次申请撤离或增援无果后,日本大本营甚至通过马尼拉的电台命令莱特岛上的战场指挥官们“继续执行任务,直到弹药耗尽。如果你们的手臂断了,用你们的牙齿。如果已经停止了呼吸,用你们的灵魂战斗。缺乏武器不是理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