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四百一十二章油料后勤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油料后勤
    轰炸作战成功的大好消息一经传回国内,各主要大城市的中国居民纷纷欢声雷动,自抗战爆发以来,压在国人心头上的巨石,总算是被搬开了。
    华联接二连三在对日作战的三个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先是陆军,接着空军与海军也都纷纷建立功勋。这次轰炸更是证明了中国拥有可以直接打击日本本土的战略执行能力,敌人的后方已经不再安全。
    被焚毁的东京,更是抱了当日南京的血海深仇,让国人好好吐气扬眉了一把。
    不过在华联的大后方广州,对于未来的科技战略方向选择,产经联内部却是爆发了不小的争论。
    现在产经联的几位高层决策人正忙着讨论集成电路和二极管之争,这个事情虽然看似很小,在军方和政府看来根本无法与国家局势相提并论。但对于陈泽和刘浩然这些财阀掌舵人而言,这可是关系到今后中国在电子领域能否保持霸主地位的绝对大事。
    这战略研究可不是一件小事,一个国家将自己未发展方向的定位错误,那可是要承受十年至是数十年的恶果,这种事在原本的时空中可是有着鲜明的例子。
    英国人在二战之后看到了德国v2箭的威力,当然这v2箭基本上都是打到大不列颠的领土上。一肚子的血泪都是英国人品尝的苦果,因此英国在二战后放缓了空军的研脚步,转而研究导弹。
    但是直到二十一世纪,英国人也没有研究出什么绝对领先级别的导弹。在这几十年中英国的空军设计生产领域除了一个鹞式垂直升降飞机外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英国在二战时期所创建的空领域就这么活生生的自我太监的给废掉了。
    而美国人和苏俄人则是看到了未来空战中仍旧在长时间需要进行空中机动绞杀,导弹的研究则是逐次渐进的进行研究发展,这使的两个国家的战斗机在全球满天飞。
    在电子领域里,由于苏俄的电子工程领域基础薄弱,因此苏俄的党政高层领导在了解集成电路的理论后,将整个国家的电子研究方向定位为攻坚集成电路。但是几十年的时间下来,苏俄的电子工业在世界的电子工业中就是傻大笨粗的代名词。
    而日本不同,在原本时空的二战之后,日本在电子领域中选择了二极管小型电阻电容的研发。这种研究方向的不同使的日本在那个时空中逐渐成为精密电子科技的领军者,可谓得成正果。
    这一正一反的鲜明对比案例,可是代表着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甚至是国家工业的未来。在研究科技的道路上,过程有多坎坷不要紧,在决一个大项目的同时会带动起整个工业链条的进步。
    而如果方向错误了那可就是南辕北辙,吃力不讨好,严重一点的,更是会葬送整个国家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气运。
    现在华联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政治势力,控制的地域占了整个中国南方几乎所有的精华区域,经济人口优势极其明显。而中原一带,也在不断驱逐着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收复失地,北伐的脚步有条不紊。
    这是由自身强大的工业实力所决定的,从工业上。中国南方的几个省份在产经联的统合下,并且因为自身就是开发得最早的地区,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三分之二的各种工业都集中在这里了,现在已然成为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及发展中心。第二阶段的工业重心是依托于长江的几座大型都市,类似于武汉、南京这些地方,都是重工业发展的下一阶段核心地带。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发展,这里的工业水平已经小幅度的超过了收复前的工业发展程度。 就象是火车一样,只要开始开动进行加速。
    这样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就会慢慢提速越快的,华中工业区会是华联在中国开设的第二个大型工业基的。当然,要想达到目前南方数个省份的规模,就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有着这两大工业发展集中地,其它省份的工业进展相对于这两个龙头大哥来说就显得过于薄弱了。只是江南江浙一带纺织业要值注意关注,历史上这里本身就是中国织业的重心,更是轻工业高速发展的贸易区。
    产经联没有理由不将的发展规模更加扩大一点,只是不管中国有多在建设中的工业区,有多少城市正开发着基础建设进行工业发展,中国和美英法德这些国家相比仍旧显的根基不牢。
    其中一个方面是人均生产总值,另一个因素就是参差不齐的发展程度。
    不管华联在南方数省这里取得了怎样瞩目的成就,即使在现有的工业生产规模上凭空扩大十倍,所带来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也不足以和欧美列强抗衡。
    这些成就,只要一平均到中国国人那万万的人口基数上,个人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不到这些列强们平均值的一半,这就是差距!
    而且即使是现在东南的一些大型重点企业单位的工业水平已经能小批量的生产出喷气式飞机这些高精尖端考验中国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但是仍旧还有着很多小型工厂用着落后而又耗能巨大的技术生产落后的粗钢铁胚。
    在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结比较复杂和特殊,民生政治权力类似于西方的欧美等国,经济政策却是类似于德国和苏俄等集权国家。严格的配给制度还没取消,市场准入机制也是压制着民间商人的崛起。
    简单一点来说,权力的限定在市场资源的分配领域,比货币更有决定性。
    这就是使得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带来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也同样有着的域性的巨大差异。
    虽然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在经过恢复期后,预计明年在增长同比百分比上甚至要比两广地区要大上不少。
    但是那里的经济多为软经济生产销售的多为织品,在销路自然属于国内常缺需品。因此销售额度自然容易保证,但是作为利润收入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附加值则是两广一带的各种精密仪器工厂技高一筹,这些高档工业制品所带来的的高利润附值,江浙的轻工业生产者们只能望其项背。
    例如那种能印鲜色画片的铜版纸,这个目前只有中国粤省的几家化工厂能生产。从国外低价购买来原料后加生产出来,一吨的原材料所生产出来的成品可以以原料价格五十倍以的价格卖回去。
    这就是科技领先后所带来的产品附加值,中国在几十年前还吃着这个闷亏,将铁矿煤矿低价的卖给国外,然后用着原料价的上百倍的价格买回原料加工生产出来的枪炮。
    现在情况则是反过来了,虽然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不过华联的一些高科技制品是列强诸国所必须的物资,别无二家,他们只能咬着牙齿向中国采购。
    但是即使是有着这那样高利润,中国的生产经济建设进度和强度仍旧不容乐观。中国这么大片的土的上,还有着大量未能解决温饱的民众。
    而军事上,不提过去那数次对日战争全面胜利的战绩,单是此次烧东京的军事行动,就让西方列强诸国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对华策略是否正确。
    德国元首希特勒虽然对中国攻击他早就看不惯的日本盟友在公开场合下表示了一些不满和遗憾,但在私底下他对中国朋友有着这样强大的军事实力表示非常的羡慕。如果是中德联手,相信比现在德意日三国轴心联盟要强大上数倍。
    对于美国人来说现在的宣传主论调已经被《华盛顿邮报》这些右翼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了国内的民众思维。
    同时美国国内由于开始加快国内经济向军事装备上倾斜,美国民众已经意识到又一次的战争即将爆发。现在美国各个军火财阀们正扩招工人,军队征召士兵。
    虽然气氛让人有些紧张,但是似乎大家都有事做,都有钱赚。好像这战争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还没经历过真正的惨烈战争,这片养尊处优的土地上,北美的民众整备战争带来的扩大内需政策所迷惑。
    英法两国的心就没有那么的复杂,虽然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一个崛起的中国,但他们更不想让自己的殖民的利益受到损失。与中国的关系不是拉拢和利诱的外交关系,更不是平等对话和惠互利的关系,而是拳头和枪炮的压迫性外交关系。
    要想获得列强国家的尊重,那么就要用拳头,用枪炮打的他们满的找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正视中国的崛起,让对方知道该如何向一个大国表示应有的尊重!
    另一方面,趁着空袭作战的大获全胜的余威,华军聚集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四大主力军团,兵分两路,分别以河南和江苏两地作为依托,对被日本占领的山东全境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战争的前线,日本在这里聚集了三十个师团,国内更是派来了大量援军,以华北派遣军作为主力,进行顽强防御。
    就在这个战场上,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正在悄然发生。
    “动作快一点,再慢点回到营地连夜宵都没得吃!!”已经成为少校的空降营营长王俊峰在临时修建的火车站上呼喝着。虽然他并没有呼喊着什么高尚的口号,但是他的话语却是让其他人非常有着直观的后果体验。
    饿肚子的滋味是什么样子,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慢性煎熬。
    “营长,为啥不说为了收复中华失地这些大口号呢?就是策应支援东北战区的兄弟们都不错。”不远处正在操作自动物资皮带传送车的二级士官一边熟练的将车身上的传送臂身出去,将传送臂的两头一头放置在火车车皮上,一头放置在另外一边的越野卡车车厢中。
    起动传送臂上的传送电扭,传送臂上的皮带开始滚动,火车车皮中的战士将一箱箱的弹药和作战物资摆放在皮带上快速的传送到不远的卡车上,整个过程既迅速又节省体力。
    “喊那些虚的有啥子用,在这当兵的就不用喊太多的口号!”王俊峰有些不悦的说着,只是那连续忙碌操劳多日的他面色有些憔悴。因为人手不够,暂时没有作战行动安排的空降部队都被安排到后勤部门帮忙。
    “这个营长,口硬心软,”二级士官轻笑一声,给自己点上一根烟,忙里偷闲的靠在车身上观察着传送臂的工作状态。
    简易的站台上,正从火车车皮七不断的通过各种手段码放在越野卡车、装甲车上,而在不远处,同样的车皮却在卸下长长的木箱,熟悉各种物资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百二十二毫米火箭炮。
    只是那些箱子虽然在设计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