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九十八章静待时机[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射击时射速为每分钟5发,连续射击时每分钟2发。
    m777的标准火控系统是光学瞄准设备,但是也可配备数字火控系统。全重3745公斤,还不到“十字军”自行榴弹炮的十分之一,因而可以方便地用直升机、运输机和舰艇等工具运输。
    在地面机动时,只需一辆2.5吨的卡车即可拖动,“行军”与“战斗”两种形态的转换,只需要不到三分钟的时间。
    这种火炮一旦列装,配合上专用的运输飞机,其机动能力甚至超过了现有的自走榴弹炮。能够在许多装甲部队无法到达的险要山地布置,给敌人以出奇不意的打击,而这种攻势,又往往隐含着致命的威胁。
    也难怪华军几大军团,都对m777虎视眈眈,实在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战争利器,让人垂涎。
    而且m77自带数字式火控系统,能够进行自主定位与瞄准、车上射击诸元计算、数字与话音通信,通过其本身自带的电源来提供能量。这代表着华军数字化建军的开始,也是主宰未来战争的利器!
    李宗仁在仓库里得以看到他期盼已久的m777榴弹炮,心情非常舒畅,可是身旁的几位军官却暗生不满:“司令,这m777新是够新,不过始终还是一款榴弹炮。新型的自走榴弹炮大多都配给第五军团,给我们的都是牵引式榴弹炮,这也未免太欺负人了。”
    这人是李宗仁的下属,出身南沙军校的正规科班,算得上是深受李宗仁信任的嫡系。虽然拿到了新型火炮,可这人还是闷闷不乐,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自走榴弹炮。
    黄绍竑在一旁劝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说到底我们是步兵师,自走火炮优先配发给装甲部队这是惯例,抱怨也没用。况且第一代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生产线已经准备妥当,很快我们就能拥有这种不输于装甲部队的交通工具。”
    m777加装了不少精密电子设备作为辅助系统,但始终还是一款传统火炮。传统火炮通常是牵引式的,在有公路条件的情况下,移动力却是比自走火炮更好。而且牵引式火炮了维护也要简单容易很多,成本也比自行式要便宜很多。
    而自行式火炮的优点是自身机动性好,可以在发射炮弹后迅速移位,躲避炮火反击。而且自身一般有一定装甲防护能力。但是造价就要贵很多了,产量也低,所以目前只在装甲集团军内配备。
    主要是步兵的第三军团,在有掩体保护,或者战略上处于安全位置的时候,就没有必要使用昂贵的自行式火炮了。牵引式火炮就可以满足要求,自行式火炮通常是用于非常容易遭受炮火反击,以及随部队快速机动推进的时候。
    不同的战略定位与战术需求,是武器配备的主要依凭,就算中下层军官对此有多大的抱怨也好,国防部还是有自己的考量。而身为军团指挥官的李宗仁,也是能够体谅大本营的难处,不会胡乱使性子,发脾气。
    随着诺门坎战役日益激烈,华军的夏季攻势展开,第三军团也将作为此战的右翼,朝着武汉方向展开攻势。
    而程文力的第二军团也将前移,接替南昌防务,从旁应对来自长沙方向的威胁。薛岳的二十万大军囤积于此,且作战意图不明,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与变数,不可不防。
    7月3日上午7时,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和歼击机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
    同时,苏蒙军的大炮猛烈轰击日军集群。这两股火力立即阻止日军行进,日军无法开展火力,只顾匆忙地在沙地上挖掘个人掩体。
    两小时后,苏军第11坦克旅的150辆坦克向龟缩在沙丘掩体的日军开火。此次关东军损兵3000人,大约少将以下40名军官阵亡!
    7月11日,关东军司令部命令停止攻势,进行战线整顿,决定向诺门罕前线调兵。从旅顺要塞调野战重炮第3旅团,从内地调来**野战重炮联队,从奉天、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给23师团补充武器和兵员,增加飞机和车辆。
    关东军司令部从战争一开始,就指示石井部队拟定在诺门罕地区的细菌战计划。石井细菌部队碇长少佐带领22名敢死队员,在哈拉哈河乘2只胶皮筏顺水将22.5公斤伤寒、霍乱、鼠疫、鼻疽等细菌撒入河水中,向苏蒙军进行细菌战。
    竟有1340名日军染上伤寒病、赤痢病和霍病,731部队军医和敢死队员,被细菌传染而亡命的达40多人。
    关东军的主力还没有全部投入,所以王立文和李宗仁都在等待时机,一旦日本将目光全都放在诺门坎战役上面,华军就将全面出动,出兵北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