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九十七章夏季攻势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夏季攻势
    1939年六月,诺门坎战役已经正式进入第二阶段,由于在五月份日本在蒙古草原吃了一个大亏,甚至连主持第一波次进攻的东八百藏中佐都阵亡于战场之上。
    愤怒的日本关东军,纠集了更大规模的部队,准备一雪前耻,而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于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
    朱可夫到达塔木察格布拉格后,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在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等地开辟野战军用机场,苏战斗机开始在空中与日机周旋。
    就在接受正式任命的第二天,朱可夫就完全掌握住了战场局势,他先安排苏机轰炸阿尔山、甘珠尔庙和阿木古郎附近的日军集结地,500桶汽油被炸起火。
    遭到了空袭之后,日军更是如同一只被踩了尾巴的山猫,疯狂的嚎叫着。第23师团全体出动,小松原带着2万多人向诺门罕进发,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7师团主力。
    日军吸取了上次没有装甲兵力的教训,派出了装甲部队,增强了炮火支援。关东军司令部调第1坦克师和第2飞行集团支援第23师,共有12个步兵营、70辆坦克、180架飞机。
    6月21日,日军第2飞行集团团长嵯峨彻二中将把他的司令部从新京迁至海拉尔,调来4个飞行团,集中17个战斗轰炸、侦察机中队。
    而为了争夺制空权,苏军也毫不示弱,出动150架飞机空袭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的日军集结地和野战机场,日机也倾巢出动。双方从22~24日,在诺门罕地区上空大战3天,近60架飞机被打落在草原上。
    此后,苏机不断增多,而且出现新型战斗机,日军则逐渐丧失主动权,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五月份以来的冲突和战斗,不论是关东军司令部还是前线的23师团,都领教了苏俄空军的厉害。二十三师团数次向军部报告,要取得哈拉哈河战役的胜利,首先要取得空中优势,以抢先消灭一批苏军战机为前提。
    要实现这一目的,只有突然越境轰炸,先发制人,把苏军大部分战机摧毁在地面上。
    鉴于国内参谋本部不愿事态扩大,同时又从各方面限制关东军的状况,关东军采取阴奉阳违,铁了心要再次来一个先斩后奏的措施。对此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先是命令第二飞行集团尽快维修保养作战飞机,随时准备出击。这正迎合了嵯峨彻二中将的胃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贯彻执行,甚至说创造了奇绩。
    接着又将作战命令以秘密形式下达,不仅不报参谋本部,而且是派专人乘机到海拉尔,用书面下达给嵯峨彻二中将。
    最后为了日后平复参谋本部的斥责,也是为了做议论准备,关东军指使伪满洲国发表声明以混淆视听。
    6月25日,伪满洲国政府就诺门坎事件发表了“严正声明”:“六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苏俄和哈拉哈蒙古空军共十一次飞入我兴安北省境内诺门罕一带投下炸弹,犯下了暴虐的罪行。我日、满两军同心协力,以寡敌众,以少胜多,共击落敌机六十二架,严厉地惩罚了残暴的侵略者,并将他们赶出了国界。”
    广播电台播出之后,远在东京的参谋本部更加担心,这个信息是否是关东军擅自行动前施放的烟雾。
    参谋本部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中将立即致电关东军参谋长。电文是:一、满洲西部的国境纷争,要在境内将敌击退,要极力避免扩大事态。贵军历来的方针是对这次事件不扩大、不拖长时间,因此不要越境轰炸。二、为了加强作战上的联络,特派有未中佐于二十五日乘飞机前往。
    到了关键时刻,参谋本部采取了退缩的态度。这也在前线陆军将领的意料之中,自“下克上”成为一种普遍的夺权手段以来,政府上层就对这些掌握军队武装的帝**官无可奈何了。
    但军部的参谋们却也不乏血气方刚的年轻智者,他们因为这种事情而气得大骂东京的胆小鬼,吵成了一团。
    辻政信少佐格外的冷静,他一直特别观察着作战课长和参谋长的举动,同时又思考着如何应付东京的钦差大臣。
    情况紧急,矶谷中将受司令官委托,召开了紧急会议。
    矶谷那张没有多少肉的瘦脸向场内环视了一下,毫无表情地宣布:“诸位,司令官的打算不会变,关东军一定要坚持干下去。”
    话音刚落,立即得到热烈的掌声。
    “天照大神的眷佑,我们好不容易得到了这一次机会。”矶谷继续说:“满蒙的问题迟早要解决,什么时候解决,还有比目前更合适的时机吗?!我始终坚定地认为苏联的参与是有限的,错过了这一最好的机会,我们就是罪人。好了,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应对即将来到的有未中佐。——当然,要给予最好的接待,又要体面地让他回去交差。”
    所有课长、参谋们开始眉飞色舞地窃窃私语起来。
    一向足智多谋的辻政信少佐又当仁不让地首开先河,他在请示了参谋长之后才开口:“诸位,参谋本部只是疑心我们要采取行动,所以,有未中佐是督察来的。好哇,他的飞机不是首先在大连降落么?我们可以派出专员在大连陪同。督察嘛,就从大连开始,什么要塞防务、海军工程和机场驻军什么的,足可以转一天。然后少不了盛情款待等等,让他在大连呆上一天一宿,而我们有了这段时间,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完了。”
    “好,太好了!”寺田雅雄大佐听完之后手舞足蹈,连连叫好。
    “不错是不错,可第二飞行集团的行动就紧张了。别的不说,大机群行动,就气象这一点不是人能预料的。”航空参谋三好康之中佐提出了疑问。
    “这也是一场赌注!”辻政信振振有词:“我们抓紧时间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缠住有未中佐,稳住参谋本部。另一方面立即敦促第二飞行集团,马上着手进行,我可以同三好君即刻飞往海拉尔。”
    矶谷望着众人急切的目光,一咬金牙,牙缝中蹦出三个字:“立即办!”
    飞机滑出了跑道,机头一扬,向云层冲去。
    机舱内,辻政信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三好康之:“三好君,你认为就目前来讲,我们与苏军从战机的性能上,飞行员的素质及战斗经验方面,究竟如何?”
    三好康之眨了眨眼,好奇地望着辻政信:“怎么?想改行当空军?”
    辻政信咧咧嘴说:“哪里,说心里话,作为一个作战参谋,航空方面总不能一无所知,你说呢?”
    “辻政君真是一个合格的高级作战参谋,帝**人如果都像你这样那就不同喽!好吧,反正有时间,咱们就扯一扯。”三好康之正好也想和这位总能讨长官喜欢又满肚子鬼点子的辻政信交流一下。
    飞机进入云层,漆黑一片,机身一阵颤动,直到舱灯亮了,辻政信才松了口气。
    “是强气流。”三好康之微微一笑,不以为然地说。
    一会儿,飞机钻出了云层,继续拉高,到了云层之上。辻政信舒服地靠在椅背上开了口:“上次诺门罕空战,我军一举击落苏军伊-15一个大队,战果辉煌,据说一名中尉一人就击落了四架苏机。可是不到二十天,苏军又调来了伊-16,空战的天平倒转,我军反倒处于劣势。是战机性能的问题还是人员素质的问题?”
    三好康之微微思索了一下:“考察其中的原因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怎么说呢?就飞机性能来说,我们的战斗机在各国战机中算是不错的,比如说陆攻机比苏伊-16虽然速度稍慢一点,但机动性始终占上风。至于轰炸机嘛,苏军拥有t6-3型重轰炸机,不错,续航能力强,作战半径大,但同时存在着速度慢、笨重的弱点。如果没有超强的护航编队执行掩护任务,无论是空中或是地面炮火,都能把它作为活靶。”
    辻政信非常认真地听着,一见对方有了问题,又问:“那么就飞行员的素质方面而言呢?”
    “我们的飞行员十分出色,特别是那些在中国正面战场上作过战的飞行员。只是太少了一点,没有经过实战的当然要差很多。”
    “这一点我也明白,实战是一方面,那么平时的训练也很重要!”辻政信追问。
    三好康之挺起身,来了精神头,稍斟酌了一下,说:“不错,说到了问题的点子上。这就涉及到了国力和资源上的问题。”
    辻政信一拍大腿,大叫:“明白了,是这样,是这么回事儿!”
    三好康之点点头:“首先,我们的油料全靠进口,为了防止局势恶化,要加强战略储备,在保证国内经济运转的条件下,能供给军方的是有限的,这里面海军和海军航空兵优先于陆军,这个情况你是知道的。所以说我们的飞行员很多训练是在地面,不像苏军的飞行员那样动不动就可以升空。”
    辻政信沉默了,他清楚国内制造业的能力,只是钢铁不够用,飞机制造业受到了阻碍。至于那费钢铁的坦克就更提不到日程,有限的钢铁海军早已拿去制造军舰了。
    “辻政君,帝国的致命弱点就是资源奇缺,眼下因为大陆的圣战,遭到了国联的谴责后,又退出了国联,我担心以此下去,西方国家会对我们采取制裁措施,那样一来,我们就更难了。”三好康之动了情,低头又喃了一句:“从这个立场上,我反而倒是赞成加强海军,他们才能确保海上通道,保卫帝国的生命线!”
    “不不不,三好君太悲观了,也许是我当陆军的关系,我不这么认为。”
    辻政信脑袋晃得和拨浪鼓似的,提出了反对意见:“南下直取南太平洋,是一个夺取丰富资源又切断西方交通线的战略举动,应该说没有什么错。可是风险同样巨大,试问美英法及澳洲国家同属海上强国,他们对我们强占他们的走廊会善罢甘休么?他们会坐视帝国夺取南洋丰富的资源而无动于衷么?”
    见自己的言论没有被反对,辻政信继续说道:“更何况,南洋一带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英美的附属国,是英美的利益地区。由此可见,南下的结局很有可能是过早地与西方决战,就像三好君刚才说的那样,以我们现在的国力还为时过早。因为一旦出现那种情况,西方国家首先会以制裁的形式切断我们一切资源的通道,捆住我们的手脚。记住,南下意味着全面和西方——尤其是英美开战,树敌过多。”
    三好康之聚精会神地听了半天,一开始还不以为然,接着又有点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