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九十六章日军动员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军动员
    齐齐哈尔关东军第七师团司令部,坐落在市北侧的一幢三层楼中。
    由于这支部队是日本陆军中的王牌,又是日本关东军的机动部队,因此并不担任防务或警戒任务。着重野战训练之外,还起着为各部队培训士官学校学生的任务,输送新的青年军官,所以,许多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以能到第七师团实习为荣。
    从这支英雄的部队实习毕业的学员,头上便有了耀人眼目的荣誉花环,因此,日本陆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戏称,陆军第七师团是培养帝国陆军军官的战地军校。
    圆田中将做为这支部队的司令官,自然感到无上的光荣,做为一个职业军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殊荣呢?
    翻开第七师团的档案,从日俄战争的旅顺口争夺战,到一九一八年日本远征军出兵苏俄的西伯利亚,干涉十月革命的征战中,这支部队没有败绩。
    当时还显年轻的苏俄赤军当时装备差,从军事素质到指挥员的指挥能力,远远不是第七师团的对手,第七师团不可战胜的神话由此产生。
    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中,将到知天命年龄的圆田中将,正坐在椅子上呆楞地盯着桌子上的文件。办公桌对面,关东军司令部作战课长,寺田雅雄大佐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传奇式的皇军之花,第七师团长圆田中将。
    为了确保诺门罕战役的胜利,考虑到苏联驻蒙古共和国五十七特别军的战力,关东军司令部也认为只靠第二十三师团和一个边境守备的混成旅团是不够的。黑龙江一带与苏联对恃的部队不能动,也不敢动,从中国的正面战场调动部队更是荒唐。
    所以,关键的时刻,关东军司令部决定要亮出底牌,动用这支皇军之花,参加这次意义非凡的边境战役。一来是路途近,易于调动集结;二来是这支部队本来就是准备对苏作战的。
    但是高层军界人士都清楚,这支部队象征着大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武士精神的具体表现。它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一旦被苏军击败或是消灭,对日本陆军的打击是巨大的。令人承受不了的。特别是它在日本军人的精神领域,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基于这一点,日本参谋本部曾明确指示关东军,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使用这支部队,即便使用,也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虽然腿在上海被炸瘸,但脑子还是很灵光的,当然明白东京参谋本部的意思。
    采纳了参谋长矶谷廉介中将的提议,把第七师团的主力联队和速射炮部队全部调到诺门罕,编入第二十三师团的战斗序列。
    这样一来,第七师团的司令部仍在齐齐哈尔,而它的部队已经参战,即增强了前线战力又对第七师团的名誉无损。
    可是这样一来又产生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难题,第七师团在以后的战斗中注定要损兵折将,可最后的荣誉却是二十三师团的,这就等于是让圆田中将在冷水中插秧,小松原中将收稻子。
    这难免于理不通,于情不忍!按照惯例,圆田中将比小松原资深,更适合做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可偏偏让小松原当了指挥官,原田会怎么想?
    命令是命令,但是当下命令的人都认为不公平,心里有愧疚感的时候,这命令是让人为难的。为了表示尊重,也为了详细的解释,关东军司令部委派作战课长,寺田雅雄大佐特地从新京赶到齐齐哈尔市,到第七师团司令部,客气地说是协商,可拿出来的却是命令。
    “寺田大佐,命令直接下发就行了,何劳大佐亲自跑一趟呢?”第七师团参谋长片山少将表现出明显的不瞒。
    “实在对不起,司令官阁下也自知这样做不是很妥当,所以特别委派我向你们道歉。 ”寺田雅雄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只是一个劲儿地道歉。
    阳光透过纱缦照在桌子上,被玻璃折射在墙上的太阳旗上,温柔的光线回光返照在园田瘦削的脸上,紫青色的光滑的两腮蠕动了几下,粗大的喉结莫名其妙地咕噜一声,像是咽下了一颗苦涩的海棠果。
    寺田雅雄大佐眼见圆田中将的两眼离开了植田司令官的亲笔信,默默摘下了单片眼镜,轻轻吐出一口长气,才发现这位传奇人物也同样离不开名缰利锁的诱惑。方才在看植田司令官的信时,内心里一定经过了一番波翻涛涌般地激烈搏斗。
    “寺田君!”原田中将一开口就显示出异常的客气,说明抵触情绪已经化解。“一切都是为了圣战,做为帝**人,生命都可以奉献,还顾忌什么名利呢?请放心,七师团服从命令。”
    犹如从冰山一下掉入火炉,寺田雅雄竟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这个关东军中的伶牙俐齿的大佐,把早准备好的客套话全扔在了一边,忙不迭地说:“师团长如此豁达,是绝妙的好兆头呵。”
    “可是我还是有个问题,不知大佐能否坦言相告。”圆田话题一转,开始掏关东军司令部的底儿。
    “请说,只要我能够解答的。”寺田雅雄此时倒是显得殷勤倍至。
    “大家都知道,中国正面战场的态势很不理想,就像一个巨大的沼泽地,陷入我们一百多万军队。仅关东军就调走了十几个师团,八个混成旅团,到目前为止,满洲就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机动师团,那么请问,诺门坎的边境战斗一旦扩大,有限的战斗冲突变成全满洲的战役,那将怎么办?”
    在这个问题上,圆田中将可谓一针见血,指出了其中最令人头痛的因素。
    “不错,如果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真的有心北进,那么对付苏联远东地区的十几个机械化师团,我们满洲的部队是不够用的。中国正面战场更是抽调不出兵力,国内能保证充足的兵源吗?”片山参谋长接过话题。
    他目光诚恳:“一旦大打起来,我们必须把战场移到蒙古和苏联远东地区,向苏蒙纵深推进几百公里,甚至是一千公里以上,后勤补给在没有铁路和公路的情况下,能否保证前线所需要的物资?”
    寺田雅雄品味到了这两位将军话中的份量,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话题,同时又是最难解答的问题。
    日本外务省正试图努力与德国签订日德同盟条约,比193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缔结的《日德防共协定》更进一步,目地就是做好东西对进,实现夹击赤色主义苏俄的战略意图。
    但是,德国方面迟迟没有反映,这样一来,日本军方自认没有**战胜苏俄的把握,何况,陆军的主力陷入中国战场。
    “坦率地说,无论是参谋本部还是关东军司令部,都没有大打的意思,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寺田雅雄毫不掩饰:“利用满蒙边界冲突,在局部地区打一场有限的战役,占领蒙古国,以试探苏军的态度。”
    “这个想法已经不现实,苏俄组建远东五十七特别军,并直接受国防人民委员会弗洛希洛夫元帅指挥,这意味着什么?”圆田中将把手上的情报资料直接扔在桌子上问。
    片山少将说话更是无所顾忌,习惯性地抽了抽鼻子,接过师团长的话题:“小松原将军的那本如何同苏军作战的小册子,我拜读了多次,不客气地说,这个小册子已经成为许多帝国将校军官的座右铭。但是阐述的战术方法却是沙俄时代的水平,几十年后的苏军能没有变化吗?通过苏军近些年在国外的两次小规模用兵,可以看出他们在战术水平及对现代战争的意识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尤其是在空降作战方面,苏俄已经将日本抛开了一个时代,更不用比较双方在国土面积、人口差距、资源储量和工业产能等诸多领域所带来的综合国力之间的巨大落差。
    “请具体地说一下。”出于作战课长的本能,寺田雅雄大佐对片山少将的话产生了兴趣,尽管片山的话流露出对小松原中将的不恭。
    “比如说路空一体,步坦炮协同等方面,想象一下吧,这种新的作战样式一旦发挥出各自的威力,将是一种立体化的效果,其威力必然成倍地增长。”
    “是。”寺田雅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梦呓般地自语:“我们只是在理论上讲了讲,而苏军却已经在实战之中做出尝试。棋差一招……”
    “寺田大佐,七师团的部队已经调出两个步兵联队,六个速射炮中队,两个装甲车中队。二十八联队又调走梶川少佐的加强大队一千五百人,现在只有二十六联队的四千一百人。”圆田试探着问寺田雅雄,言外之意是不能全部调光吧,总不能让我成个光杆司令吧。
    “不好意思,将军。”寺田雅雄也难为情地一低头,颇为理解地说:“第二十六联队是一定要调走,至于二十八联队的两个大队嘛……我看这样好不好,将军就以抗联部队不断袭击富拉尔基江桥为由,留下这两个大队围剿李兆麟的抗联部队,保卫江桥。江桥是中东铁路的咽喉,是我们向诺门罕运输的唯一通道,它的重要性是不需要解释的。”
    “那么就谢谢寺田君了。”圆田中将感激地说。
    “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我们可否让参战的联队把军旗留下?”片山少将补充道。
    寺田雅雄听了一愣,狐疑困惑的目光瞅向圆田中将,见对方肯定似的点了点头,他暗暗心惊,万万没想到这两位号称皇军之花的部队长,对眼下的战斗这样没有信心。
    他结结巴巴地问:“这……军旗可是军人的自信,是一支军队的军魂呵!皇军出征不带军旗,叫下面的士兵怎么想呢?”
    一阵沉默,令人难以忍受的窘迫。
    “是这样,”圆田中将干咳了两声,开口道:“寺田大佐也知道第七师团的影响,这支部队不容许出现大的差错,我想这也是关东军司令部不让我们全建制参战的原因。苏军的战力究竟到什么程度,我们并不托底儿,不过,就情报资料上看,我们并不像其他人那么乐观。”
    在两位同事兼好友面前,园田中将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坚持认为苏军并不软弱,尤其在火器装备上大大优于我军,这场战斗势必空前激烈,平坦的哈拉哈河两岸和沙丘中,将是新武器的试验场。第七师团可以打残打光,但是军旗不能倒下,它是这支英雄的部队的灵魂,军旗在,第七师团就永远存在。寺田大佐,这可不单单是胜负的问题,希望能理解。”
    寺田雅雄猛地明白过来,不错,日本陆军不能没有第七师团,甚至可以说那招展飘扬的军旗,是大和民族开土拓疆的武士进取精神,是征服满蒙,征服中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