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五十七章真相伊始[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团内部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以被称为政学系“灵魂”的湖北省主席杨永泰为第二个目标,指定肖劲吾前往武汉负责进行各项具体准备工作。
    以张群为第3个目标,指定家住南京的女青年吴冰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准备工作。肖劲吾到武汉后虽做了不少工作,但进展不理想。
    于是除奸团的其它成员大多集中到武汉,加紧各项准备工作。人多力量大,很快调查清楚扬水泰住在武汉三教街。
    更因此而了解到沿用太住所不远处有一所医院,是其到省府的必经之地,是一个理想的行动地点。于是内部各成员经过详细商议决定在此动手,并决定于1936年10月15日在此待机行动。
    是日上午,杨永泰乘坐的汽车在医院门口,被除奸团预先准备的一辆黄色车拦住了去路,汽车被迫停在路中约半分钟,可惜行动人员行动稍迟缓了一点,贻误了战机,未达到目的。
    “中华青年抗日除奸团”遂将行动地点转移到汉口,因为侦察中发现杨时常过江到汉口去办事。
    1936年10月25日下午两点多钟,发现杨永泰与其妻由武昌过江到汉口,但当时江面风大浪高,杨未坐差轮而改乘普通渡轮。
    这时,杨身边除平时的警卫人员外,又增加了4个武装警察护送,且都十分警惕,除奸团无法下手。杨在汉口轮渡坐上汽车后,4个武装警察也就返回武昌去了。
    下午5时刚过,杨坐汽车回到轮渡码头,下车偕妻走下码头的石阶。这时除奸团成员龚柏舟、陈夔超二人箭步上前,对准杨永泰连发数枪,杨当即倒地。
    这位极力鼓吹缓和中日矛盾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新政学系”领袖人物就这样结束了一生。时其妻吓得呆若木鸡,杨的警卫人员竟也不知所措。
    江边、码头上的人听到枪响面奔跑。龚柏舟与陈夔超乘此混乱,按预定路线撤退。但陈夔超中途慌忙,跑错了方向,才到江汉路即被捕。
    龚柏舟虽顺利到达预定地点,也安全转移到南京,后仍被捕获,押解武汉。正是因为两人的落网,地宫潜伏的情报工作者才能截获中统的情报信息,得到了如此详尽的口供资料。
    唐有壬与杨永泰二人被暗杀,引起姜瑞元的震惊,严令戴笠、杨虎及有关组织侦破,结果“中华青年抗日除奸团”的行迹被查获。
    直接参与暗杀的龚柏舟、陈夔超判处死刑,而“除奸团”负责人陈有光之义子被捕后招供。在南京负责调查张群行迹的吴冰也被南京宪兵司令部捕获,其它幸免于难的成员,由于组织已暴露,只好匆忙之间各自逃生。
    陈有光辗转奔逃,尔后隐藏于贵州西南偏僻的乡下,“除奸团”也就无形中自动消失了。“中华青年除奸团”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人员极少,但却成功地组织了对唐有壬、杨永泰的暗杀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当时国内尤其是**党上层人物中弥漫着的亲日、恐日情绪。
    不过还是那句话,**军虽然体制属于赤化,但姜瑞元还是有着精明的头脑,并且懂得如何谋划时局,并非一味对日软弱。
    货币改革这件事秘而不宣,主要还是为了避免过于激怒日本,哪知传到下面,就被红门的宣传部门说成对日妥协,甚至是投降主义。
    唐有壬与杨永泰之死,实是悲剧,其中以杨永泰的死影响最为恶劣,直接动摇了**中央政权的根基。
    在中国国内,像陈有光这类狂热到丧失理智的人,定然不是少数。尤其与姜瑞元大力推行党国特务制度有关,还有发范围的思想洗脑,也是造成这类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姜瑞元也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看完了报告中的内容,钟泱久久不言,周华恭候在身侧,同样也是一语不发。两个人的内心,都是心思流转,这样不可控的因素,必须消弭干净,否则不知道哪天,华联的官员也会遭到同样的待遇。
    对于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秩序和稳定,并且要构建在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上。如果遇到问题就诉诸武力,以主义为口号喊打喊杀,这都是野蛮的行径,不是一个真正的国人所该做的。
    第三百五十七章 真相伊始
    <!-- 小 说章节内容结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