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三百四十一章闽省剿匪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一章 闽省剿匪
    **军在姜瑞元的亲自督导下正忙于剿灭瑞金的赤军,而红门的领导集体现在在做什么呢?
    与许多人所想象的不同,红门不是忙于反围剿,而是致力于党清,在内部清洗掉“意志不坚定”的政治投机份子。***
    因为陈庆同在红门内部大搞右倾反苏,中华红门现在已经在事实上分割成了矛盾非常尖锐的两个派系,彼此不共戴天。
    赤化的本质,就在于权力集中于政治领导者一人之手,层层压制和管束。体制非常简单,但同样高效而实用,组织严密,向心力强。加上以阶级斗争为根本宗旨的暴力**理念,洗脑之后的门徒,与佛门光头的精神信仰也是不遑多让。
    但并非没有代价,古代虽说是皇权人治,但统治阶级尚且还要顾及露n理道德,而红门则完全肆无忌惮。只要有需要,罪名随意安插即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为典型的就是夏曦将四万赤军杀得只剩下三千,效率不可谓不高,相比于姜瑞元,夏曦似乎更热衷于消灭赤军,虽然彼此出发点完全不同。但不能否认,定期的内部清洗,淘汰掉与领导政治意见不和的人,是赤化体制的本质现象。
    这里的淘汰,可不仅仅是辞退那么简单。
    他是何人?怎能如此胆大妄为,一手遮天,无人能够约束?
    原来,按当时红门内部规定,夏曦有“最后拍板权”。贺龙说过一段很无奈的话:“哪怕所有的人反对,只要中央分局一个人赞成,也必须按书记的决定执行,非服从不可。捕杀师、团干部,我和夏曦争,从来争不赢。”
    争不赢是当然的,因为制度早就定下了赢家。面对一个被赋予了“最后拍板权”的人,你就是再有理,就算是真理的化身,又有什么用?
    而具有“最后拍板权”的人,哪怕思想再歪,品质再坏,你对他又有什么办法?所谓“最后拍板权”,实质就是人治**,贺龙虽然贵为大将,但和**者争,哪能争得赢?
    此时正值王明、博古当政时期,夏曦因攀附苏俄和王明而得势,成为红门内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他是所谓“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1932年,夏曦任湘鄂西赤区中央局书记,兼任肃反委员会书记。在此任上,他以抓所谓改组派、托派、ab团、第三党、取消派为名,杀害了大批赤军将士,造成了湘鄂西赤区的极大危机。
    贺龙曾说,夏曦的“肃反杀人,到了发疯的地步”。无独有偶,后世马子任掌握国家大权,同样用各种名义诛杀异己,就连吉少山自己都是死得不明不白,更不用说其他反对势力。
    那场武斗和w革,其实主要针对的就是赤军的勋臣老将。武装夺权,就是为了削弱这些人的实力。马子任身为太祖,居然在视察军队的时候遭遇兵变,这让他如何能够忍耐?
    不过那也是日后之事,现在的赤军,除了被**军杀,还要被夏曦杀。前者至少还可以给你一个痛快,夏曦杀人,就算是速死也难求。
    在被夏曦杀害的人中,单是师级以上的赤军高级干部,就多达十一人。其中最有名的是段德昌和柳直荀,而活跃在湘鄂西根据地的赤三方面军,鼎盛时多达两三万人,但经过夏曦“肃反”,加上牺牲和逃亡,只剩下几千人。
    夏曦还在赤三方面军和湘鄂西赤区中进行“清洗”,清到最后,只剩下“三个半门徒”,三个门徒是关向应、贺龙和夏曦自己,半个党员是卢冬生。因卢只是中央派的交通员,只能算半个门徒。
    夏曦一共搞了四次“肃反”,本来还想搞第五次,但被中央制止。仅其中第一次就杀了一万多人。而夏曦却向中央报告说“处死百数十人”。
    当撤离洪湖赤区时,夏曦下令政治保卫局将“肃反”中逮捕的所谓“犯人”一半枪决,一半装入麻袋系上大石头抛入洪湖活活淹死。当时甚至吓得渔民不敢下湖捕鱼,因为常捞上死尸,湖水甚至变了颜色。
    哪怕是多年之后,洪湖里还能挖出累累白骨,这就是自诩正义的红色火光。这样暴烈的火焰,哪里是什么希望和未来?
    红门门徒邓斌曾经慨叹,“左”的东西很可怕,好好的一个局面,也会让它给断送掉了。
    也许有人会说,夏曦杀人与姜瑞元杀人的出发点不同。这当然不假,但在胡乱杀人这一点上,却绝无二致,而且,在杀戮赤军的结果上,二者更无不同。要说不同,就是夏曦杀了段德昌、柳直荀等大批赤军高级将士,这是姜瑞元想做也做不到的。
    正因为如此,当时就有不少赤军干部把夏曦称作“**党刽子手”。
    再看夏曦抓人杀人的一些理由,卢冬生是素有威望的赤军将领,曾任湘鄂西独立师政委和师长。有一段时间,他率两营人马打了许多胜仗,大家都为之兴奋,夏曦却因此怀疑起卢冬生。
    他对关向应说:“卢冬生只有两营人马,竟战绩如此之大,而我们赤三军两万多人,竟被敌人追得无法立足。我怀疑卢冬生有问题,他扩大的军队,会不会是敌人故意安插的,卢冬生会不会为敌所收买?”
    经过关向应劝阻,夏曦才没有抓卢冬生。夏曦居然有如此荒谬和怪异的思维逻辑:打了胜仗,消灭了大量敌军,却成了投敌的证据。天下哪有这样投敌的呢?不过这也是红门的政治特色,只要上级说要搞你,你就要被搞。
    沉默表示默认,反抗是罪加一等,杀你没商量。
    不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反正都证明你是坏蛋,是反**。这种随心所欲、反复颠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整人伎俩,完全是封建衙门中的酷吏和恶师爷的卑劣手法。不过红门却更出色,因为冠之以**的大义。
    为了圣门的利益,你的牺牲是必须的,请你服从大局。这样的政权如果说可以为百姓带来希望和未来,那简直是可笑。让民众为国家而牺牲,简直是国家的耻辱,不过党国却认为是理所当然。
    以至于一旦出现问题,被“牺牲”的总是民众。大多数人的利益都要服从“集体”的大局。至于这个大局是谁的大局,这个集体是大集体还是小集体,就很不好说了。
    再看夏曦的残酷手段,段德昌、王炳南、陈协平是三位战功卓著的红军将领,王是湘鄂边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人,曾任洪湖独立师师长,陈曾任红三军教导第一师政委,但夏曦却无端怀疑他们是改组派。
    为得到所需口供,夏曦不惜对他们施以重刑。夏曦曾对手下人下令:“这三个人极其顽固,段德昌被打得昏死数次,王炳南一条腿被打断,陈协平十指打折,可他们什么也不招。对他们,我们还要用重刑,一定撬开他们的口。”
    如此残酷地用刑,与明朝的厂卫大狱和**党的渣滓洞、白公馆相比也是犹有甚之。当段德昌知道自己将被处死时,提出一个要求:“如今红三军子弹极缺,杀我时,不要用子弹,子弹留给敌人,对我,刀砍、火烧都可以。”
    就是这样的狂热信念,也没能撼动夏曦,夏曦竟然真的就下令用刀把段德昌砍死了。王炳南、陈协平也在段德昌死后被立即处死。王炳南被杀前已被打断双腿,是被人架着砍死的。
    夏曦还曾在十几天之内抓捕了数百名所谓改组派分子,然后十人分为一组,用铁丝穿透肩胛骨,到各村寨游街,其中不少人死在路上。
    不仅如此,他还试过亲手杀人,他身边4个警卫员,被他亲手杀了3个,实在是算得上伴君如伴虎了。贺龙曾经用“恐怖”二字形容湘鄂西的“肃反”,那的的确确是恐怖贺龙曾经哀求夏曦:“老夏,不能再杀了,再杀就杀光了。”
    夏曦听后,只是默然而已。然后该杀的还是照杀不误,证之原本时空里所发生的历史,这种定期的内部清洗并非是个案。而夏曦只不过是其中做得最过火的典型,其他领导者程度固有差异,但是这种排除异己的手段别无二致。
    政治上的**只是会导致民众的利益被压榨,而思想上的**则会使得整个国家和民族变得愚昧和狂热。赤化就是最大程度的束缚民众的思想,用残暴的手段去诛除那些怀有不同信念的人。
    **党现在还只是政治上的赤化,在思想领域还始终留有余地,很大程度上尊重中国古代文化理念。而红门则是政治和精神上都完全赤化了,甚至在苏俄的“指导”下已经丧心病狂,丢掉了国家与民族的概念。
    为了宗门的利益,任何手段都是被允许的,并且还冠之以**的大义。
    姜瑞元在瑞金围剿赤军,闽省的第十九路军和华联的第二方面军也不消停,正紧锣密鼓的对闽省区域内的赤化军事区进行扫荡。
    第二方面军是程文力统属的部队,其中主要布置在闽省,而本次灭赤联合战役,华军和**军都是有着默契,负责各自的作战区域。
    姜瑞元为了剿灭瑞金的确红门赤军,出动数十万大军,效果却寥寥。华军则与之相反,只是动用了三个山地师作为主力,其余师部都是在外围进行封锁。不过这也和各自的侦查手段以及通讯能力差异有关
    华军拥有性能优异的侦察机,以及装备无线电系统的特种作战小队,只有当特战队确认敌军目标地点之后,大军才会出征,直扑敌军大部队。
    **军没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只能依靠老办法,以人海战术来进行搜捕,效率自然低下。
    “你们在龙岩市抓紧补充武器装备,然后开赴连城县以北地区布防,阻止赤军西逃。出发之日,我要亲自给官兵训唬”程文力龙虎之姿,如今已是养成了大将风度?
    “是”两将俯首应命,这才辞出。
    第二方面军的三个山地师在龙岩整补完毕,即将北上拒敌。
    三个师长也是集合全军,请程文力前来训唬龙岩郊外,芳草迤逦,在呼啸的寒风中,三个山地师将近五万余人,在等待着程文力到来训?
    程文力在几位师长的陪同下,走上临时搭起的司令台,全军肃立致敬:“赤军忘祖忘宗,甘做苏俄爪牙,我等炎黄子孙,誓死也要讨伐之为了国家和民众,你们流血牺牲吃尽千辛万苦,本长官对你们表示钦佩和慰问”
    程文力的讲话被官兵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弟兄们,我们是华军的骄傲我们更要有苍龙的威严希望华军的弟兄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杀敌报国,在战火中成为一支威震敌胆的王牌军,写出华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程文力训话结束,全场欢声雷动,队前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