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九十六章停战协定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六章停战协定
    1929年4月,这是清明节前的雨季,中国南方到处都是湿漉漉水汽飘散在空气中,凝结在衣服上,黏糊糊的让人非常不适。
    发生在湘闽两省的战事,目前也已经进入为生,仅仅是持续了三个月,就让双方消耗了大量的物资与人力。数万人在这次争霸战中丧生,数不尽的资产在战火中化为乌有。
    身为国家军委主席的姜瑞元,此时正坐在首座上,目光冷冽,半眯着眼眸,扫过在做的其余高层。这些人有的来自党中央,但更多的却是地方军事派的实权人物。
    无论往日在人前如何轻狂跋扈,坐在这里,都是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目不斜视,全都正襟危坐,生怕有一丝一毫的失礼。
    “委座,华军第一军司令李少杰发来和谈请求,还请指示。”说话之人,体貌温良,有着文人的风骨,却也有武人的英姿,这人正是何敬之。作为**党内的第二把手,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借着这次组织联军,何敬之也是深得姜瑞元的赏识,得以出任**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替姜瑞元执掌诸多政府权力,权柄骇人。
    这人其实还颇有才干,并不是史书上所说的无能和圆滑。其人工作勤勉,待人随和,有标准军人风范,在**党内也是有着很好的风评。尤其是在执行姜瑞元制定的战略方针上,他始终都是维持**军内部稳定的一个关键人物。
    更何况,何敬之对姜瑞元十分恭顺,也因此颇受姜瑞元赏识。早在黄埔任教之时,何敬之便参与过讨平广州商团的西关大屠杀。更是受姜瑞元委托兼本校第1教导团团长,更担当过军校教务处代理处长。
    无论是才干还是心性,以及党内的资历,他都有着让人无话可说的资本。出任参谋长职务之后,更是屡屡为姜瑞元献计,处理了许多机要事务,乃姜的左膀右臂。
    “畅卿,此事你怎么看?”接过了何敬之递来的文书,姜瑞元第一反应就是先问问麾下首席谋士杨永泰的意见。这段日子以来,他对这个军师是愈发倚重了,几乎没有谋划能离开这位智囊。
    听闻了姜瑞元的文化,杨永泰先是起身行礼,这才不紧不慢的答道:“委座,华军此举应是真的求和,我们大可答应。”
    这番话语,说得并不避讳,这是书房,在座的人也都是姜瑞远的心腹。这份求和书信,肯定是必须先思量好对策,才会在军事委员会上公布出来。
    “委座,和谈若成固然是好,但如果对方只是想获得缓冲时间,我们可就被动了。”这时说话的,却是负责党内组织工作的陈陈祖焘,他对于这事,其实是倾向于鹰派。
    这人面相一般,但论及背景,却非同小可。其父陈其美,是**党内的元勋老臣,和姜瑞元也是拜把子兄弟。虽然早已故去,但姜瑞元和陈祖焘关系也是亲密,委以要?
    陈祖焘上一年才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并且在实质上负责**党内组织,整理党务及进行定期的清党。除重新审查登记**党员外,还开始设立调查组织,即后来专门负责整理党内事务的“中央统计局”。
    今年年初,更是开始担任中央执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党中央政治学校。二陈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可谓是整个**党的实际掌控者,权势滔天。
    见陈祖焘言语之间,暗暗针对自己,杨永泰也是苦闷,不过面子上却不动声色:“陈部长所言极是,一切但凭委座做主。”
    这种内部纷争和政治角力,其实也是平常,杨永泰所代表的政学系,与陈氏兄弟所代表的CC系在诸多领域上都有着分歧,互相针对也是经常的事。
    对于这种情况,姜瑞元自然是心中透亮,但面子上却不动声色,下属的平衡有利于上位者的**统治,这在人治体系里,是一种很平常的手段。
    C.C.系是一个政治派系,其实力主要分布在**党中央党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央统计局、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更是年轻党国教育下的急先锋。
    CC系主要是以陈祖焘陈祖燕两兄弟为首,以国民党组织部和中统局为根基,向文化、教育等区域横向进展。陈氏兄弟与姜瑞元关系紧密,虽然这一派系的政治资历不及政学系”深,但却是组织严密,根基力量深厚?
    “嗯,果夫之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集智则广,畅卿还是说说你的看法吧。”政治平衡其实是个技术活,程度不够,影响自己的权力根基,过度则会导致内斗,分化力量。
    姜瑞元身为人主,自然也是明白这里面的取舍之道,他只是想平衡一番政学系的影响力,并非是不信任杨永泰。
    “委座,此战其实已经毫无必要了,无论对于华联,还是对于我党政府,其实都是一样。”拱了拱手,杨永泰表情凝重,直接将内心之中的想法,和盘托出。
    “哦,畅卿有何见解,不妨直言。”其实姜瑞元也不想开战,不是不敢,而是不愿。他现在已经是新政府的首脑,首要的任务就是稳定政治局势。
    身为上位者,稳定局势的办法有两种,第一自然是镇压叛乱,这个无可厚非。但对于华军,镇压却不是个好办法,甚至可以说是自寻死路。
    胜负姑且不论,以华军目前所展现出来的战力,哪怕是获胜,肯定也是惨胜。到时实力受损,如何应对体系内其他派阀的挑战?
    冯焕章、阎锡山、白崇禧,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真要损耗了自己的实力,哪怕是获得了足够的好处,也没有时间完成消化,只会落得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悲惨下场。
    不过停战这种丧气话肯定是不能自己说出来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还涉及到了人心的趋向。
    “委座,恕我直言,以我军战力,胜亦无益,败则山崩,何苦去做这样的事?如今华军兵力不过是突进到了湘赣闽三省,并且分寸拿捏也是耐人寻味,这和谈应是出于真心。”
    其实杨永泰这里的话,也是暗暗提示,这几省本就不是中央政府可以掌控的地方,就算被夺了去,也不过是削弱了党内其余竞争者的根基,事实上反而是利于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
    失去了供养军队的地盘,生杀予夺还不是姜瑞元的一句话?
    “委座,此举不利于军心士气,更是动摇我党之霸权。更何况,湘赣闽三省再不济,也是江浙屏障,需知唇亡齿寒。”陈祖焘也不是庸才,立马体型姜瑞元,**党内再怎么内耗,也是自己人。
    而华联却是一大威胁,失去了这三省,那么江浙还有哪里可以作为缓冲?要是被华联趁势崛起,凝聚出了大势,那可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陈部长,华军兵锋除了占据湘省大半,在赣闽两地却仅仅是发动了小规模的战役,攻占的土地也不及全省的三分之一。战略缓冲带,其实是有的。”
    “好了好了,此事由我独断,军事动员不可懈怠,但政治上要以和谈为主调。”姜瑞元当即打断了陈、杨二人的争论,决定了与华联谈判的基调。
    正如杨永泰所言,**军有血拼的资本,却没有继续作战的魄力。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这种事情谁会愿意去做?
    联军聚集大军,看似声势浩大,其实谁也不愿意充当前锋。唐生智的下场大家也都看到了,兵败被俘,如今还蹲在华军的监狱里,等待着别人处置他的命运。
    和谈的基调已经决定,自然就是商议细节,这是也交由何敬之负责。这人算是**党内的中立份子,为人处事,都很圆滑,各方各面对他也不会有着排斥。
    风景秀丽的广州郊区,一栋别致的大宅,就坐落于此地。每逢佳节,尽是鸟语花香,如今雨季朦胧,衬托着水秀山青,几如人间仙境。
    房屋有着明显的东方古代风格,红砖翠瓦,光是看着就让人有一股没的享受。这里是钟泱的新宅,随着广州的基础建设改善,华联的中心也开始想着这座千年古城迁徙。
    南沙那里,始终是格局太小,不适合作为政治权力的核心所在。
    古色古香的中式书房,摆放着奇珍古玩,最多的却是字画和书籍。钟泱这人,爱好的事情不多,看书便是其中之一,喜静不喜动,最近几年来更是如此。
    担任龙腾和中天两大基金的主席古月军,级坐在钟泱跟前,两人商议着要紧的事情。旁边还有周华,仆人都在书房门外侯着,没有吩咐是绝不敢入内的。
    “会长,基金会的运转已经出现困难了,连绵的战事抽调了我们太多的资金,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在欧洲金融市场的运作。”古月军过去分管古文会的财务工作,如今更是独立出来,出任钟泱开设的两大基金会的主席。
    成为了华联体系内的金融巨子,古月军在理财方面的才华,也是展露了出来。
    “四月中旬以前,将我们的资金抽调走,全部用于转产军工。”这话其实也是在叮嘱古月军,这个时空的历史,和钟泱所知的那个世界,大致相同,就连金融危机也是差不多的时间段和强度。
    凭着对历史的预知,钟泱让古月军将资本投入西方世界的金融市场,操作一番之后,自然是赚了不少。
    但想要凭借这个大赚特赚,根本就不可能。别说是投入全部资金撬动杠杆了,以两大基金的本金,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本的股市行情。哪怕做得再保密,也很难说不引起财阀们的注意。
    这里面其实很好理解,对于整个股市而言,你投入十几二十万,当然是对市场供求影响不大。按照预知能力,的确是可以大赚一笔。
    但古月军可是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从这里掠夺财富,这就足以动摇原本的供求关系。你的本金大,你自己就是市场效应了,还怎么依靠预知?
    这些事情古月军也是明白,钟泱稍加提醒,他也就理解了这里面的深意。现在倚着大势行情,也赚了不少,真要惹起财阀大鳄们的注意,到时候很可能就要血本无归了。对方毕竟还是金融领域的传统豪强,自己这几个初学者,无论是资本还是手段,都拼不过对方的。
    “对了,月军,三月份的经济情况评估报表做得怎么样了?”钟泱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挺关注的,战争导致的经济军事化,必然会引发商业领域的动荡。
    “数据已经统计好了,但是具体分析总结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古月军也是说着,斯斯文文的模样,一如往昔。
    “实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