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九十章登陆厦门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章登陆厦门
    三月天的海面,带有微风,气候湿润而温暖,吹拂在人的脸上,确实舒服。
    海面波涛起伏,水光粼粼,三十八搜军舰就这么行使在大洋之上,雄赳赳气昂昂,杀气凛然。
    这正是华联海军第一舰队,二十一艘主力战舰,三艘大型登陆舰,两艘运兵船,外加一艘大型补给运输舰。这就是第一舰队的全部实力,目标直指厦门,兵锋犀利。
    还有十艘各种类型的老式船舰,上面都装满了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本身没有什么海上作战能力。除了防空机枪这种级别的火力以外,这些型号老旧的民间武装商船,根本没有丝毫的的威胁性。
    三艘中型登陆舰都是从英国采购回来的新货,满载排水量八千吨,主要用于运送登陆兵员及其武器装备在岸滩直接登陆的登陆作战舰艇,也称为坦克登陆舰。
    这种舰具有吃水浅、舰艏肥钝、舰底平坦、舰宽较大及有龙骨设计倾斜度等特点。四四方方的身材,带着平直但宽厚的船身,舰体的主要部分是装载舱,多数为纵通式。
    这个时代的大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为2000至8000余吨,而华联向英国船厂采购这三搜登陆舰的续航力更是在三千海里以上,能装运20辆坦克和数百名登陆兵员。
    为了这次登陆作战计划,许江文领着海军官兵仔细研究了三个多月,可谓是早有准备。从当地水文状况的分析,地形勘察,守将和驻军的资料收集,敌军的布防情况等等,都做了详实的研究与分析。
    华军队对据守闽省海岸的**军进行小跨度的渡海进攻行动,也即是这次的两栖登陆作战。目的是夺取敌占海岸等重要的军事目标,并且在厦门建立进攻出发地域,为尔后的入闽作战行动创造条件。
    按作战规模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性的登陆作战,按地理条件来做依据,这次登陆强攻作战属于对开阔海岸的争夺。第一舰队航行一个昼夜,从汕头海港出发,趁着夜色的掩护,在清晨十分抵达了厦门海域。
    “司令,前方就是二担岛海域,穿过这里,就可以直奔厦门。”领海员对比着手中的资料,向身为舰队指挥官的许江文汇报着情况。
    “全员二级战斗戒备,检查各自的武器系统,随时准备登陆作战”许江文闻言,也是神色一紧。当即下达了战备命令,将原本的三极战斗戒备,调整为二级,一旦进入厦门海域,恐怕就是一级了。
    向厦门这样有坚固防御设施的岛屿发起进攻,在华军的战史上还是第—次。由第一舰队配合海军陆战队的两个师,进行此次跨海作战计划,海军上下也是注意针对敌情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开展了战前练兵活动。
    地面部队也有配合,王立文的装甲师也完成动员,待着三个重炮兵团,在战前就组织看了地形,区分了射击区域,炮兵本身也在阵地上实行演习,测量瞄准。对敌军的火力也进行了较严密的解析,通过卫星图像和间谍的渗透,获知了蒋光鼐所部架构的火炮工事。
    由于海军陆战队也是刚成立,过去未进行过实际海上登陆战,海军和陆军也是紧密配合,各级军官都联合研究,事先对战士进行了沙盘教育,研究下船、登陆、破坏障碍、突破等具体问题。
    第一步是演习航行,第二步是抵滩登陆,打敌反击。
    这个时代的中国,海权掌握在列强手中,趁着这个因一战而造成的松动,话军成功在暗中掌握了东南沿海一带的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
    不过为了作战计划的保密性,华军海军陆战队的海上训练都只能利用夜晚在海边进行。训练前用拖船吧船只弄到海边,训练后再趁天未亮把船只抬到岸上隐蔽起来。
    粤省沿海,本就有着许多体格民风皆是彪悍的渔民,这些人闲时捕鱼耕作,实际上却是潜在的海盗。但最近几年华联蒸蒸日上,倒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刀头舔血的苦日子,海军的招兵也是顺利。
    尤其是海军陆战队,招募到了许多身体素质不弱的战斗士兵。虽然刚开始时文化素质差,训练效果也不好,都是性格桀骜之辈,不愿意服从军队的纪律和管束。
    但华联海军本部终究还是降伏了这些昔日的草莽,稳定的生活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再加上思想政治动员,的确足以瓦解一切的反抗和抵触。只有一小部分人,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了退伍。
    3月12日清晨时分,华军第一舰队发起了对鼓浪屿的进攻,以四艘巡洋舰的火力压制海岛上的守军,掩护船队向鼓浪屿进发,以便按预定计划吸引**军的注意力,保证主力于当晚正式开始攻击厦门的战斗。
    鼓浪屿本就是孤岛,位于厦门的西南角,拱卫着**军在闽南地区的海岸防御。并且这里距离厦门的行政中心非常之近,一旦拿下,直接可以入主厦门市区,定鼎局势。
    王立文也于两日前率领第四军从汕头出发,途经饶平、诏安、云霄、漳浦四县,两日之内,奔袭数百公里,攻下了龙海,让蒋光鼐大为震怖,连忙布置兵力反扑。
    第四军的人数在华军的陆军编制之中向来都是最少的,但机械化程度却是最为强大,大量的车辆用于装备和人员运输,机动性非常迅捷。
    这几处也是陈炯明当初主政过的地方,道路系统不错,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第四军的快速行军。
    第一舰队掩护海军陆战队航渡,而在这个时候,在龙海已经驻扎了一天一夜的第四军炮兵部队也根据早已测好的射击诸元,以设在大陆上的几十门火炮向厦门岛、鼓浪屿上的敌军阵地猛烈开火,其中以自行研制155毫米自走榴弹炮为火力骨干。
    在炮兵观测所的引导下,炮弹一串串落在**党军构设于海边和纵深的阵地上。华军第四军炮兵的射击虽然不能完全压制岛上**党党军的火力,却使第一线的**党守军一开始就陷入惊恐之中。
    在炮火掩护下,海军陆战队士兵纷纷乘坐两栖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运兵车向对岸奋勇前进。
    两栖登陆作战是陆、海、空军合同作战最复杂、最困难的作战类型。因为这种作战行动受海区自然条件影响大。
    强渡海区,敌前登陆,背水攻击。还要顾及战况变化急剧,以及指挥协同的复杂性,还有困那无比的后勤保障。
    为了组织实施这次登陆作战,华军也是经过精心计划和充分准备。军舰夜间秘密出港更是保证了计划的隐蔽突然和出敌不意。
    为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实施连续突击,装甲部队更是早在两日前就凭着自身的突击能力,沿着海岸道路长途奔袭龙海市。在战局上,更是以绝对的装备优势掌握了制空权、制海权,保障作战行动自由。
    整个计划由李万盛指挥协调各部,动用了瞭望塔通讯卫星作为联络设备,实施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严密组织陆、海、空军协同动作。更是有着强大的辅助队伍,组织可靠的后勤保障系统。
    船舱的前方挡板缓缓落下,平直的钢板拍打在海面上,荡起了滔天的浪花。水雾弥漫四周,地落在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身上。
    每一个人都是湿漉漉的模样,但全都表情森凝,紧紧握着手中的枪支,带着炽热的杀气。这是一支受过艰苦训练的军队,也是一支有着强烈战斗意志的雄师,今日正是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刻。
    两栖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运兵车从宽敞的船肚内鱼贯而出,尤其两栖装甲运兵车,带着地空两个用的小口径速射机炮,这些铁疙瘩是登陆作战中对士兵最为重要的掩护力量。
    厚实的装甲可以阻挡流弹的侵扰,速射机炮可以压制敌军的滩头火力,而军舰的舰炮,也在海上朝着岛内的敌军倾泻着怒火,雷鸣般的爆炸连成一片,整个天地都在此时陷入了无比的混乱。
    攻击鼓浪屿的战斗开始后,部队表现十分英勇,但是也暴露出不少前所未见的新问题。尽管事先进行了训练,但是部队的教育训练脱离实际,海边演习与海中风向、潮流是不同的,因此一旦入海战斗起来,立即出现许多意外情况。
    发起攻击前,部队对海情的详细调查、具体掌握计算都很不够,特别是以过去在江中的经验来根据风向、潮流计算风船的速度,船只到海中就掌握不住。
    此外,海军陆战队大多数招收的渔民,部队将官大多都是陆军出身,缺乏足够的气象知识,更何况是在风浪很大的情况下出海航渡。
    虽然鼓浪屿最近处距大陆仅一公里,可是第一梯队起航后大部分船只都队形散乱,在最初只有少数船只零散地抵滩。
    所幸有着海军舰炮压制,登陆部队才没有在滩头遭到敌人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二梯队起航后,很快又因风浪太大而大部飘回,起航的第二十一团部队中只有两个营能够在鼓浪屿登陆。
    起初在鼓浪屿登陆的部队虽然为数很少,但拥有着无线电作为通讯手段,部队并没有和后方失去联系,依旧能在不利的局面下接受指挥,沉着硬仗。按照华联的军制,哪怕是战况失利,下层指挥员失去上级的指挥时仍独立坚持战斗。
    第二十一团全团都在以排为单位乘坐着小型登陆艇冒弹雨率行船抵滩,只有几个倒霉的士兵被流弹击中。其他的战士却在登陆后跟在装甲运兵车身后,对敌阵进行波浪式冲击,占领了一部分前沿阵地。
    不久**党党军发起反击,登上鼓浪屿的部队在有着强大的海空后援的情况下顶住了**军疯狂的反扑。第四军于当天夜间又凭借着装甲师组织三个营继续强攻,从漳州-龙岩防线的东端冲破了一个缺口,突进到海沧。
    如此一来,厦门岌岌可危,**军原本构置的坚固防线,至此已成为了一个大大的笑?
    3月13日华军攻击鼓浪屿的战斗取得成功,并且吸引了厦门本岛的**党军的注意力,使其抽调仅有的一个师的机动部队前往增援,这也为这天晚上在厦门本岛北部偷袭成功创造了重要条件。
    在鼓浪屿上的浴血奋战刚刚以胜利告终时,华军第四军也抽出的三个团突击部队于15日夜晚向厦门北部发起偷袭。几百气垫船在茫茫夜幕掩护下顺风顺流,很快驶向预定地点,满载着三个团的轻步兵。
    夜晚八时许,**党守军发现华军的跨江气垫船队时,第四军的大部队已经在岛北部多处抢滩登陆。华军的炮兵也在这时猛烈开火,摧毁了**党军在海边的许多堡垒和工事。
    不过由于事先计划不周,第一师的一个营的船只在宽约千米的淤滩前靠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