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八十五章资本盛宴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八十五章资本盛宴
    前线的战争如火如荼,经历了早期的失利,**军也在完成精锐部队的动员之后,成功将战局僵持在了衡阳。
    双方投入了总数超过二十万的精锐部队,仆从军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华联在正面战场上出动了七万人,而李济深则出动了十三万人以上,都是北伐之中受过战火淬炼的百战之师。
    再加上数量庞大的外围仆从军,**军在衡阳一带动员的士兵总数,早已超过了二十五万,将近华军总数的四倍。
    陆续上升的阵亡士兵人数,开始逐渐让负责主要作战指挥的李少杰和程文力皱起了眉头。郴州城内,如今成为了华军的前线指挥总部所在,周围布置了一个师的兵力,拱卫着这里的安全。
    战争已经打响,七万人不可能全都龟缩在一个地方,当然有着主次区别,也有着各自的战斗任务。
    单纯以兵力而言,华军还是稍显单薄,尤其是随着占领区的增加,兵力不足的情况开始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分兵驻守是很不现实的,但刚刚占领的新地区,统治基础薄弱的局面也必须考虑进去。坐在会议桌前,李少杰的表情有些凝重,程文力也是一言不发。
    翻看着手中的报告,叶举的脸色同样是显得沉闷:“李宗仁的第二军已经分别占领了永州和邵阳,我们这边的压力也可以减轻不少。”
    随着姜瑞元在**党内号召聚兵南征,华联的全面军事动员也是开始了,李宗仁率四万大军,从桂林出兵,直扑湘西一带。
    王立文的装甲师团,也开始出兵闽南,强势推进。紧急组建起来的二线预备队,也正式编入战时军制,成为了正规军,投入到了这场大规模的战役之中。
    “如此说来,我们在湘省就投入了十一万的兵力,超过原本陆军编制的半数。王立文那边,用的也是民兵,没有关系吗?”
    原本一言不发的程文力,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华联的正规军编制,总数不过二十一万余人,如今派出了半数,这已经是全部动员起来了。其余的十万人,也需要不断巩固防线,以防被别人偷袭。
    “虽说不是正规军,但都是受过至少三个月训练的民兵,战斗力也还是可以的。在加上攻打福建,有着海军的帮助,问题也不大。”
    李少杰是一军之主将,其实对王立文这人,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论学历和才华,他自知无法和对方相比,自己唯一能够倚仗的,就是当初村联队刚成立之时,自己是军中的主将。
    凭着这个资历,他的升迁基本就没有太大障碍。更何况,自从进入南沙军校深造以来,他的学习也很刻苦,对于新军的精髓,也的确是掌握住了,不会犯下严重的决策错误。
    “其实如果全面动员,以我们的体制,完全可以聚集起五十万受过一定训练的军队。但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害了。”
    叶举当初是粤军的高级将领,如今加入了华军,也是做过不少功课,对于许多情况都有着了解。华联并非是不能招收更多的士兵,但那些都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壮丁,上了战场也是送死的炮灰。
    除非万不得已,华联都不会拿这些潜在劳动力人口去这样消耗。
    而正真的征兵对象,其实还是南沙、顺德和番禺这三个地区。无论是军心士气,还是文化素质,以及定期的军事训练,都让他们成为了华军的良好兵源。
    其他的地区,华联都还没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权统治,并且因为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这里的人许多都没有那种阳刚的姿态。哪怕是强征入伍,也只会成为累赘。
    没有恒产者,就没有战死的觉悟,华联自己培养出来的工人和农民,因为深受其中的恩惠,作战起来自然勇猛无畏。比起因为贫穷和困苦的大多数百姓,要可靠得多。
    更何况华军的武器装备,没有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也是无法操作得当的。更不用说坦克、飞机、军舰这类武器系统,没有高中以上的学历都是够呛。
    “到今天为止,阵亡的士兵总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伤者更是五倍以上。经历过早期的惊慌失措,我们的对手也开始找到了他们自己的节奏,战争的局势开始对我们不利。”
    看完了手中的报告,叶举的心情也有些压抑,战损不断增加,**军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对付的。别看华军投入的兵力不到对方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战争物资的消耗上,却至少是敌人的十倍以上。
    哪怕是华联的工业产能全力运转,也不过是勉强供应着目前的这场战争,政府的财政部早就为此背负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恐怕不是华联当前脆弱的经济情况可以负担得起来的。
    “阵亡士兵的遗体,都已经保存好了,会统一的供奉在烈士陵园里面。轻伤者也在战地医院里接受康复治疗,重伤者和残疾者都送返大后方。相关的福利登记,也都正在进行,并且通报全军。”
    带着眼睛的后勤军需官,在一旁汇报着情况,李少杰他们几个也是频频点头,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战后的奖励和抚恤,可不是小事,这关乎军心能否凝聚,也是维持军队体制的的根本所在。华军当然不会当面派发奖金,这会让军队变成不见银子不打仗的雇佣兵。
    但奖励宜早不宜迟,及时的当面宣布还是很必要的,然后士兵或者烈士家属可以凭借着军方下发的有效证件,去后方的后勤部门进行兑现。
    前线的军官们都在纠结于战局的僵持以及大量的物资消耗,而后方的华联高层又何尝不是如此?
    财政部门已经闹翻了天,巨大的赤字让他们难以接受,许多议员已经在议会中嚷嚷着抗议的论调,军方如此穷兵黩武,是许多人无法接受的。
    社会经济的全面军事化转型,必然损害了许多民间商业团体的利益,尤其是那些主要依靠国内跨省贸易的商业协会组织或者个体商户。战争的爆发,必然导致商路堵塞,而且许多民间资本的工厂和企业,也都纷纷受损。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到来自军方的订单,尤其是许多和古文会关系并不密切的经济实体,他们大多还是在轻工业领域进行投资比较多。
    苍穹殿,依旧是一所没有什么名气的酒店式会所,清幽的环境,严密的保安措施,都让这里有着与外界天然隔绝的宁静气息。
    发生在议会上的这些骚动,也都传到了钟泱耳中,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小事,钟泱也觉得应该和陈泽刘浩然他们通通气,商量一下接下来的方略。
    布置得舒适雅致的客厅,这里是酒店内最高级的一处独立厢房,不仅守卫森严,就连内部环境,也是让人心情愉悦。
    今天的会议,陈泽、刘浩然和伊忠明等人,全都来齐。话题的内容,也是关于经济领域的状态调整。发生在议会上的事情,其背后的势力影子,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其中饱含了国内国外的多重角逐,许多商业协会都有着各自的势力归属,**党、红色商人荣家、日本在华商人、苏俄在华商人,如此多的势力,都在这里安插了不小的眼睛,从暗处观察着华联的一举一动。
    尤其是最近的商业协会抗议事件,就和**党有着关系,不过的确也是战争影响到了不少人的切身利益。对待这些人,华联官方既不能无视,也不能用武力解决。
    “泱,议会上的提案你打算怎么解决。”陈泽身上穿着简易的汉服,因为不是正式场合,他也就直呼着钟泱的名字,语气也是轻松,对于目前的状况,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无论是天宇集团,还是兴华社和青竹化工,都在这次战争之中扩大了自己的产能,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激烈的战事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物资消耗,而作为最主要的供货商,这三人自是获利最为丰厚。
    哪怕是钟泱自己,也在这次战争中大发横财,唯一损失的,就是华联政府那笔数目惊人的财政赤字。不过都是账面上的数字,实际而言,因此带来的社会效应,还是让人非常欣喜的。
    不然李万盛也不可能继续获得议会的支持,继续着这场战争。
    “对方利用了陈炯明,果然是一步好棋,不过这根本无所谓,既定的方略不会改变。”摇晃着杯中的红酒,钟泱也是满怀信心,脸上冷笑不止。
    这种程度的谣言和煽动,无非是想要动摇华联内部民众和商贩的情绪,对战争进行抵制,扯华军的后腿。
    而陈炯明这人生性耿直,对于地区的商贸经济也比较重视,的确是会被人推到风口浪尖上来。他本身就是下一任的元首人选,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他不得不去面对,并非是愚蠢,而是必须表现出一种政治态度。
    对于这点,古文会也表示了理解,主要还是钟泱并不在意。
    “灰狼II型主战坦克性能可靠,在实战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受到军方的追捧。尤其是王立文的装甲师,强烈要求换装这款主战坦克。”
    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哪怕是第一期的换装,也意味着超过八百辆的坦克订单,如此丰厚的利润,以及因此而带动自己的产业升级,的确是让陈泽眉飞色舞。
    陆军的主要装备,都是天宇集团旗下的军工企业在负责生产,订单一直是源源不断。这次入湘战争,赚得最多的就是陈泽,也难怪他的心情如此高涨。
    “看来王立文这小子也是不可安分,对于华军将第二代主战坦克优先配给第一军和第三军,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上肯定是有着不满。”
    刘浩然的心情也不错,作为华联内部的钢铁大亨,战争对于这种物资的需求,自然是无比旺盛。在谈到王立文的事情上,显然也是带着善意的调侃,他们的关系还不错。
    装甲师现在是以配备第一代主战坦克为主,总数超过了一千二百。加上各种装甲车辆,其机械化程度让人惊叹,考虑到实战的需要,华军将刚到手的七百多辆灰狼II型主战坦克全都划归第一军和第三军,这自然让王立文无比眼红。
    要不是答应他在三月上旬交付至少五百辆灰狼II型主战坦克,估计他现在还是不依不饶。
    “柳州的拖拉机厂也已经投入使用,灰狼II型的年产量预计可以突破五千,不过真的有必要列装吗?第三代主战坦克已经研制出来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生产成本降低。如果生产大量的灰狼II型,是不是有些莽撞了。”
    陈泽旗下的中工企业,已经拿到了钟泱提供的图纸,并且作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