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六十五章自主发展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六十五章自主发展
    茂密的丛林,密布的河网,熟悉地形的当地人,这一切,都是台湾自治战线得以生存下来的基础。
    周飞火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以前的运输任务,都由其他低级一些的外围组织在负责。这次要不是还领着一个小型的技术团队,他也不会亲自赶赴这个到处都充满了危险的海岛。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台湾成为了日本的领土,这是建奴带给华夏的耻辱。然而现在,却让人无可奈何,华联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来收复这个地方。
    所以只能派出周飞火这种民间人士,带着武器和物资,来到这里挑起事端。数十年的殖民统治,必然带来血腥杀戮和异族压迫,这就是仇恨得以成长的土壤,也是对抗的根源。
    山里的营地并不大,但却很隐秘,不仅有着高大的树木和植被以为掩护,流经此地的小河,更是构建起了天然的屏障。
    这里住着三千多人,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战士的家属。老人、小孩、妇女,为了生存,他们也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周飞火走在初步夯实的泥路上,带着好奇四处观察着,而周之浩,依旧是半眯着双眼,懒洋洋的跟在身后。别看他这样,在特战队里,却是出了名的战斗狂人,对于杀戮技艺热衷无比。
    满怀心事地抬起头,望着淡淡阳光笼罩的道路尽头,微不可察的张开嘴,似乎想要说话,最终却没能出任何一个音节。
    看着周飞火欲言又止的样子,周之浩打了个哈欠,嬉笑着“你想说什么?”几日来的相处。两人也都开始熟络起来,在私底下交谈之时并不生分。
    “人为什么总是如此热衷于杀戮,看着这些人,甚至不必我们去煽动,就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杀日本人,杀投靠日本的台湾人。或许政客会为这种行为冠之以大义的名分,但在我看来,本质如一。”
    作为一名死亡商人,他的职业道德绝对不是关爱失学儿童和扶助老弱病残,但却也绝非丧心病狂之徒。他出售死亡,可从来都没有强迫别人去拿起武器,换句话来说,他也不过是将货物贩卖给有需要的顾客。
    至于顾客的营业性质,却不是他该考虑的范围了。
    “我可没有你的多愁善感,作为战斗职业者,我的使命就是杀戮和破坏。对于任务,我从来不心存疑惑,因为犹豫意味着死亡。”
    周之浩说着这话的时候,目光之中,流转着坚毅的光彩,他不是一个会被善恶所动摇的强者。生来就渴望毁灭与战斗,这已经成了他深入灵魂核心的信念。在他眼中,日本人该不该死,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他唯一关心的就是上级需不需要对方死。
    两人的交谈,并没有继续下去,周飞火也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只不过是对残酷的现实发了一通牢骚。
    陡峭耸立的山峰,在地平线边缘形成一条起伏不一的线。上面有着自治战线的岗哨,明哨暗哨都有,为了防御可能遭受的攻击,这些坚忍的战士可丝毫不敢大意。
    为了平复此起彼伏的武装反抗,日本的驻台湾总督,最终是按耐不住,向国内的陆军本部求援。虽然这意味着要让出为数不少的利益,可也总比被暴*颠覆自己在这里的统治要好得多。
    现在已经是夏季,山脉上到处都能看到茂密植物形成的绿色帷幕。大块的坚硬岩石,被湿润的土壤所覆盖,只在山体的表面露出小小的的一部分,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如果是在广袤的大陆环境,这个时间肯定还未进入雨季。但这里确实海岛,湿润的空气,降水是最不缺乏的物资之一。可也正因为生存环境的简陋,许多人都患上了风湿性疾病。
    自治战线所需要的物资之中,除了武器和粮食,就属烈酒为最。许多人都有着酗酒的习惯,无论男女都是如此,这也是和这里的过于潮湿的气候有关。
    只要天空重新落下足够浸润大地的雨水,潜埋在岩石缝隙的植物种子,又会迅生长出新的根茎。全年漫长的而频繁的降水,足够让它们完成对下一代的进化和培育。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前,脱落的新种又会像自己前代一样进入休眠,直到来年感受到温暖和湿润的时候,再次重复着生长与死亡的全过程。
    在山里面生存,并没有周飞火想象的那么容易。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根本难以实现,食物来源基本都是依靠捕鱼、打猎和采集,偶尔也会和周围的地区进行秘密贸易。花费五倍以上的价格,采购品质最为低劣的大米。
    为了民族的解放战争,似乎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可,这就是此时此地的现实,无奈而让人失望。
    即便如此,这里的人,脸上虽然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而显得有些蜡黄干瘦,但周飞火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饱满的精神气质。任何时代都一样,心中有着追求的人,总有让人为之赞叹的神采。
    两人径直走着,来到了一处重兵把守的山洞,这里地形独特,似乎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地底溶洞,只在被密林覆盖的地表,留着一个浅浅的洞口,每次只能通过三个人。
    周围有着木制的栅栏,种满了带有尖刺的藤蔓,每隔五米,就有一座简陋的瞭望塔,上面站着三名士兵,配备着轻机枪和长步枪,看来是作为主要的警戒与防御力量。
    “周先生,欢迎欢迎。”早就等候在这里的冯志希,见到周飞火,便立马上前,握着手热切的问候着。他是个颇有心计的男人,自然不会在礼节方面有所怠慢。
    “冯司令,幸会幸会。”穿着得体的西服,周飞火看着冯志希,也是笑脸相迎。只不过两人在外形和气质上,反差实在太大。
    冯志希是自治战线的总司令,当然这个名号是自封的,手底下也就控制着一千多个敢打硬仗的士兵,实力说不上多强。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军服,洗得很齐整,只不过有着多处磨损,岁月在上面留下了太多的足迹。
    客套一番之后,两人也不矫情,直接进入主题。
    “冯司令,这次的物资清单想必你也收到了,我这次来,不仅仅是为了带上货物,而是要帮助自治战线在这里架设起一些小型的生产作坊,让你们在弹药补给和武器维修上,能够更多的依靠你们自己的力量。”
    潜艇运输,并就只能是暂时的,单靠这种程度的外来物资输送,根本无法供应自治战线的作战所需,更不用说日后的持续发展与扩大编制了。
    现在一千多人的武装,基本已经是极限,无法再继续扩编。这一点,无论是周飞火,还是冯志希,都心中有数。
    对于这样的帮助,冯志希自是感激涕零,因为激动而双眼猩红,话语声甚至有些呜咽:“实在是太感谢你们的帮助了,我无以为报。”一个魁梧的中年汉子,此时却是只能偷偷用手擦拭着眼中的热泪。
    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背负着如此多反抗者的命运技能和希望,冯志希肩头的压力,绝非普通人所能够想象的。虽然心智坚忍不拔,可在此时,得闻周飞火的话语,却也真情流露。
    说真的,台湾对日本的殖民反抗,虽然一直不曾断绝,但烈度却很小。许多民众,都已经开始任命,并且不再愿意与台湾总督的统治权力对抗。
    面对这样的情势,说不担忧那是不愿意影响军心。可在冯志希的心中,早就为这事愁白了头发,要不是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地宫的资助,说不定自己这帮武装分子,早就被日本人拿去做成沙丁鱼罐头了。
    而现在,听说对方还愿意帮自己建立起一些工厂作坊,教他如何能不欣喜?自从有了武器和药品,自治战线的发展就非常迅猛。短短半年,人数就扩张了十倍不止,虽然还有待实战的磨合,但至少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
    只要有利益,能获得实惠,冯志希相信参与自治战线的台湾人,将会不断增多。
    “一些小型机床设备和手工工具,都用木箱打包装了过来,而真正缺乏的,是合格的技术工人。台湾岛现在的情况很危险,我们没办法派人过来。”
    虽然也有几个技术员跟着周飞火一起来到这里,不过却也不顶用,冯志希必须自己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工人。未必需要多么精深的专业技能,但基本的加工水平也必须具备。
    “关于这个,我可以派人去你们那里接受培训。”冯志希也不含糊,为了充实自己的实力基础,他必须更主动的与地宫开展合作,即便他还并不知晓地宫这个组织的存在。
    “不仅仅是技术工人,贵军的一些有晋升资质的人才,也可以前往我安排好的地方,去接受更为正规的军事化训练。”双眼直视冯志希,周飞火一字一顿的说着,语气诚挚,丝毫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殊不知,这才是此行的目的所在,地宫需要深刻的影响自治战线这个组织,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代为培训士兵和军官。这是堂而皇之的阳谋,以对方目前的处境,除了欣然接受,没有第二个选择。
    果不其然,冯志希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会儿,就点头答应这事。正如周飞火所想,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现在自治战线的命脉,正掌控在别人手中,最重要的是,冯志希不在乎这种程度的权力流失。现在的他,早已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东莞,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人口超过九十万的中型城市,经济相比于广州,当然是没那么繁荣。可因为比邻香港和澳门,却也并不贫困,渔业与商贸,都十分活跃。
    市区的南郊,是一处被私人开发商买下的工业用地,在政府报备的文书中,可以看见“天宇集团”、“陈泽”等字眼。
    这里正在修造着可以通行四十吨重型卡车的公路,而同沙和西平两个水库,也在建造之中。工地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载着水泥和钢筋,不断的出入其中。
    承建这一切的工程的,都是天宇集团自属的建筑公司,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陈泽自己的建筑施工队。在这里,可不仅仅是为了修两个水库那么简单。
    一条十余米高,宽度超过五米的砖石混合墙壁,高高耸立在整片区域中央。它弯曲扭绕着,仿佛一条形状怪异的大蟒,从内部蜿蜒而过,把整个厂区分割成两块体积不等,使用功能截然不同的区域。
    此地是天宇集团的一座工厂,对外宣称是生产玻璃制品,实际上只有少数人知道,这里是陈泽未来的研究基地核心所在。
    为了拜托对钟泱的技术依赖,争取在生产和发展上的独立自主权,陈泽一直致力于技术的自主研发。他的努力并没有一刻停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