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五十四章毒品网络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四章毒品网络
    纽约市郊外,一处废置的厂房,老旧的木门,与四周围的枯草一起散发着腐朽的气味。单单是这个样子,就已经说明这里很久没有人光顾了。
    因为距离市区很远,即便是流浪汉,也不会选择在这个偏僻荒疏的地方安家落户。偶尔几只流浪的野狗,在这里经过,甚至时不时还能看见成年的雄鹿,似乎是来自于不远处的密林。
    快要腐烂的木门被人粗暴的推开,走进来的是一位全身都笼罩在黑色斗篷里的神秘人。
    “你的食物。”
    深沉而嘶哑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车间里,激荡起了刺耳的回音。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晚从警察手中将哈尔斯救了出来的一名地煞。
    “嗨,我想吃比萨饼,能不能不要老是买一些可恶的热狗敷衍我”打开了包装袋,看着早已凉了的热狗,哈尔斯不满地抱怨着,恶劣的伙食,因为被通缉而无法会去城市享受他的美好生活,他感觉一切都糟透了。
    丝毫不理会哈尔斯的苦练,神秘人继续冷冷地说着:“过几天,我会派人来安排你去另外一个地方,但现在,你必须老老实实地呆在这里。”手里拿着带有黑色刀鞘的横刀,纤细的刀身,笔直而锐利。
    “好吧,你是老大。”虽然面前的神秘人像个带刀的武士,可哈尔斯却不敢小瞧,内心之中的杀戮本能,告诉了他,面前的这位看起来有些瘦弱的神秘人,是一头人型狮子。
    “喂,你救我到底为了什么?我可不认为是因为我长得帅的关系。”嘴里说着美国式的冷幽默,哈尔斯一边啃着热狗,一边满不在乎的说道。
    “杀人、贩毒、走私、枪支的黑市交易,这就是我们需要你去做的。”
    “喔,我在你眼里就是这么一个人?”还是若无其事的嚼着热狗,仿佛是有些自常就过去的“简历”而言,哈尔斯自认为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混?
    从遥远的英国来到这个浸透着印第安人鲜血的北美大陆,本就是社会底层的流氓混混出身,在这片满是罪恶与**的土地上,正好成为了一朵茁壮成长的黑色之花。
    “我们有很优秀的产品,需要的是你的身份、才能以及人际脉络。这是资料,你可以先看看。”神秘人说完,便递上了一个文件包,里面装着的,正是关于高纯度毒品的各种“使用说明”。
    不仅仅如此,里面还装有一小包用油纸包裹住的四号毒品样品,这可是化学小组三个月前开发出来的新式工艺。对于美国而言,毒品现在也并不陌生,无非是在纯度上,与青竹化工的产品有着区别。
    毒品来源于鸦片,是吗啡二乙酰的衍生物,其化学名为二乙酰吗啡。白色结晶粉末,黑市品种纯度不一,由浅棕色至白色;亦有混杂奶粉、咖啡因、发酵粉或葡萄糖等物质。各依纯度不同而区分。
    早在1874年,任职伦敦圣玛莉医院的化学家伟特便成为了第一个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人类,他利用吗啡加上双乙酰,在炉上燃煮,增强效力,合成出毒品。该化合物之后送到英国曼城奥云士学院研究。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毒品注射到犬只及白兔体内,它们当时有惊恐、渴睡、瞳孔放大、流大量口水、有欲吐的迹象、呼吸最先加速然后纾缓,心跳减弱而不正常等。毒品发明后,最初原用作强效止痛药。
    1897年,德国拜尔药厂化学家荷夫曼在德国将毒品制成药物,止痛效力远高于吗啡。11日前,这个德国化学家刚成功将阿斯匹林制成药物。从此毒品的名字由拜尔药厂注册,该字或源自德文her,意指英雄。
    自1898至1910年间,该药上市时,以不会上瘾的吗啡作招徕,更曾用作儿童止咳药,后来始发现该药在肝脏中会转化成吗啡,令拜尔药厂大为尴尬。
    可即便如此,在这片时空,直到1928年的现在,毒品仍然在西方世界广泛流行着。正如无道德自由经济主义的发展逻辑,资本家们不会因为顾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危险,而去舍弃触手可及的巨额利益。
    当证实一些用于实验的鱼、海马和猫吞下这些药物依然能够活命之后,拜尔公司的家属包括孩子也开始试着服用,没毒死人,也没有人上瘾。
    于是在合成后不到一年,在没有进行彻底的临床试验的情况下,拜尔公司便将它上市销售。拜尔公司的老板们认为发明这一物质是“英雄般”的事迹,因此取了这个名“毒品”。故事接下来就是药品历史中最荒谬的一页。
    现在,拜尔公司还在销售高纯度的名牌毒品。世界各地都对这种药效强劲、用途广泛的药品欢呼雀跃,成千上万的病人争相服用。或许要等到数十年以后,它才会被认出是恶魔般的毒品。
    然而现在,世界却处于一个令人惊讶的时代。在当前的这个时候,整个世界似乎都是颠倒的,大家都很狂热。就在这段“美好的旧时光”里,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商。拜尔公司的总裁们自豪地说:“毒品真是个好生意。”
    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大部分医生称赞它是高品质、安全的药物,具有神奇的药效,能止咳、止痛和治疗其它所有疾患。从婴幼儿、成年人到老人都是毒品的消费者。它以粉末、混合剂或栓剂的形式被服用,妇女还使用含有毒品的卫生棉条。
    毒品可谓无处不在——为得到它不必铤而走险去犯罪,而且拜尔公司的毒品在药店里库存充足,不是用锡箔纸遮遮掩掩包成小包,而是装在考究的药瓶里,一瓶就有25克,这种剂量在今天足以造成数十人吸毒过量,在火车站的厕所里孤独地死去。
    而美国,则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毒品需求市场,甚至可以说是对毒品有着无比的渴望,长期的供不应求,带来的是价格虚高。这样的局面,正是钟泱所希望的,在这片经济畸形繁荣的土地,疯狂的敛聚财富。
    地宫的活动,需要大量资金,而且智能工厂的发展,也需要无数的资源。光靠合法的手段,是无法在短期就收集到如此巨额的活动资金的。正因为如此,构建起一个覆盖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毒品网络,就成为了必须。
    除了中国,地宫敢把这种充满罪恶和癫狂的毒药,卖到地球上任何一个有人类生存的角落。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苏俄、日本,无论是哪一个列强,没有哪一个国家,等够逃脱厄运的纠缠。民主和法制,在西方世界当然是有的,但去未必就能保护他们的国民。正如资本论所说,无限膨胀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正在摧毁着西方世界,以它们自己引以为豪的东西。
    不过这一切,都要从北美先开始,钟泱可不想这件事情被其他列强所察觉。所以才会派了一些地煞前来纽约,开始第一步行动。寻找代理人,替地宫站在台?
    看完了手中的资料,望着油纸包内的纯白色颗粒状粉末,哈尔斯有些将信将疑。放在他面前的,正是后世异常出名的四号毒品,这种在盐酸吗啡经乙酰化反应后不对其进行稀释,而是提纯。
    再经过沉淀,予以干燥之后,其中二乙酰吗啡含量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8,纯的或高纯的四号毒品是一种白色、无味、透明的粉末,且非常细腻以致擦在皮肤上会消失。
    拜尔公司的产品与之相比,简直就像是“毫无副作用的康泰克”。
    哈尔斯他熟练地用小拇指沾了其中一点,将这些白色的粉末送入口中,细细感受着药品成色。其实对毒品上瘾不上瘾的关键还在于服用方式。如果只是口服几毫克,那么就不会那么容易上瘾,而且口服的毒品经过很长时间才抵达脑部。
    比起注射或者用鼻子吸,口服要“安全”得多。
    感受着舌尖传来的触感,哈尔斯确认了这种毒品的质量,简直让他这个自身的毒贩子欣喜若狂。如果能够让他主持发售,将会从中获取难以计数的巨额财富,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又一位百万富翁
    看着哈尔斯的脸色,神秘人便确认了计划的可行性:“过几天,就会有人来带你离开,如果你足够努力的话,你得到的东西将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但我还是要提醒你,狂妄和背叛,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等哈尔斯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眼前的黑色身影早已消失不见,空荡的厂房里还回荡着冰冷的话语声。手里拽着发皱的说明书,以及还余留的那一小包毒品,哈尔斯的脸上,既有着欣喜,更多的却是茫然与叹息。
    小时候想要成为一个英雄的他,如今却化身做了一个恶棍,浑身上下,都找不到一丝善良的地方。
    来到英国,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这里的安详和富裕,深深地吸引着钟泱的目光。比起战乱不断、饿殍遍野的中国,英国即使是即将遭遇着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依旧要好上太多。
    至少在英国,即便是最底层的民众,也不必担心有一天会被拉上战场当炮灰。而饥饿,也不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最大问题。英国的政治家们,头疼的只是如何降低失业比例,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可是在中国,四亿五千万的百姓,还在为自身的生命安全和温饱而奋斗着。
    今夜的月色,有些暗淡,被厚厚的云层所遮挡着。冷冷地夜空中,散发着丝丝沉闷的气息,让人的心情,感到了无比压抑。
    钟泱搂着妻子张茵茵,正坐在纯黑色“独角兽”轿车中,说着甜蜜的情唬两人刚从贵族晚宴中离开,还带着些许的醉意。来到这里也有十天时间了,该办的事情也差不多要告一段落,正准备着再过一个星期,便动身前往美国?
    在那里,还有许多重要的工作等着钟泱去安排,至少一些不方便运输的大型设备,就是这趟形成的主要安排之一。更不用提数量惊人的军火武器,没有亚空间的投送能力,根本休想通过海关的检查。
    买通海关和巡警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如何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军火走私涉及太多美国本土黑帮,甚至还有一些来得比较早的外来黑色社团,钟泱可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与麻烦。
    伦敦的夜晚,并不昏暗,一盏盏璀璨的华灯,点缀着这座迷人的城市。用钢筋、水泥与砖块堆砌起来的大型都会城市,就如同一头卷起了身躯的钢铁巨兽,偶尔响起的汽笛声,让整片星空愈发显得静谧。
    带着高贵造型的“独角兽”轿车,亮黑色的车身,不断吸收着周围的光线,以增添自身的炫丽。载着尊贵的主人,正平稳的奔驰在宽敞的水泥马路上,四条轮胎仅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