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二百四十八章无约之盟[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有六朝古都之称。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样一座有着“王图霸业”之资的城市,如今已被姜瑞元占领,**党的青天白日红旗,以高挂于其上,宣布着此地的归属。
    姜瑞元这个人,的确是有着人王之资。起于微末,出身真的算不上好,但数年打拼,硬是靠着自己的才学、计略和气运,成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可以说,生在古代,他就是开国之君主,身据真龙天子气。
    比起某些依靠苏俄干爹的太阳伟人,不知超出几许。只可惜,方今的大势,在中国玩政治,不卖国寻求列强干爹,根本就没有出路。姜瑞元选择了美国,早已埋下了不可逆转的败因。
    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选择这里作为首都,更是抒发了姜瑞元自己立志北伐一统中国的志向。
    南京这座古都,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长安、洛阳、金陵、燕京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随着不久前**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被会议推举的谭延闿成为了国民政府主席,而姜瑞元则出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军总司令,在实际上控制着整个新生的**政权。
    恢宏气派的**政府大楼,内里的装潢都是前清遗留之物,本身并没有花费太多。可这日常的维护,人员的支出用度,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这样的负担,却是必须,和奢侈无关,只关乎到国家的体面。
    姜瑞元的身边,正坐着一位文质彬彬的学士,此人四十多岁,有些秃顶,身上盘桓这浓郁的书卷气,应属饱学之士。此人正是杨永泰,今年四十八岁,现为姜瑞元麾下的第一谋士,如郭家之于曹操。
    杨永泰,字畅卿,广东茂名人。此人十七岁便中秀才,二十二岁就读于西洋高等学堂,其博文广识,过目不忘,不仅才思敏捷,文笔雄健,而且学贯中西,文事、武备、政治样样精通,可谓天下奇才。
    凭借着才学与谋略,于今年年初,杨永泰才在黄郛和熊式辉的引荐下,投于姜瑞元帐下之后,就此找到了明主,从此奇计迭出,如鱼得水。恰好姜瑞元也缺乏一位专业的“军师”,从此杨永泰便以第一谋士的身份,追随姜之左右。
    “大人,红门在广州的事情,闹得轰轰烈烈,这是好事。”看着面前的当今中国第一人,杨永泰的脸上仅是谄媚之意。有着诸葛孔明的才学,却没有相应的文人风骨气质,杨永泰此人可谓是饱受争议。
    “畅卿,此话怎讲?”无论是红门,亦或者华联,都是**政府的心腹大患,由不得姜瑞元不重视。尤其是华联,与中国其他的地方势力,都大为不同。
    “大人,红门自寻死路,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与华联定下无约之盟”目光闪动着过人的智慧,杨永泰心思流转,当先便思索出了一道计策:“我们可以与华联约定,共同镇压赤化势力,并以此而向之寻求援助。”
    “他们会愿意?”华联是由南联转化而来,想当初,和**党的关系之恶劣,都是人所共知。虽说双方在对待红门的态度上,保持了一致,不过华联会不会因此而资助自己,这很难说。
    “以华联一贯的行事风格,似乎都对赤化体制表现出了抗拒。不过在文物和学者保护方面,却很看重,这点就是值得我们利用之处。”
    “果真如此”杨永泰的建议,让姜瑞元很是心动,开始考虑着这里面的可行性。将文物古董出卖给外国,于名声不利,不卖却又缺钱。但经这么一说,便意识到,卖给肯出价钱的中国人,就没有如此顾虑了。
    杨永泰这个无约之盟的提案,可是很有机会能够开拓**政府的财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